在喧嚣的都市里工作与生活得太久了,我感到身心俱疲,望着地铁内赶着上班的拥挤的人们,仿佛鱼群挣扎在欲海的大网里,用忙碌的姿态与身影,与时间赛跑,却违背了生活本身的常态。我彻底厌倦了这种生活,决定要放慢生活的脚步,回乡下老家去。在乡下,望着天空一只盘旋的苍鹰出神,倾听着深夜村庄里传来的鸡鸣与犬吠声。,用优雅的心灵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像一株植物一样从容、淡定、自在地生活下去。
因为我是生活的主人,而不应该做它的奴隶。
中国当代学者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到“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他所追求的不只是闲散的慢生活,而是境界更高的慢灵魂。
记得小时候,许多时间被玩耍浪费掉了。母亲喊我回家吃饭,佯装听不见,在外面捉迷藏、粘知了、推铁环……时间就像耳边呼呼的风一样,被呼呼掠过,这些被浪费掉了的时间,如今却凝固成了童年美好的记忆。
有些闲散的时光,就是用来被浪费的。比如,下雨的时候,季羡林坐在自家阳台上隔着洋铁皮听雨,“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他,听到时光之外的草木一秋。
我的表叔,是一位识字不多、老实本分的农民,七十三岁了,身体还很硬朗,除了种五亩地外,他还养了一头黄牛。农闲时,他会牵着牛,慢悠悠的走到洪河坡,牛在一旁吃草,他在水边钓鱼,偶然钓到一条大鲤鱼,他还会高兴地哼唱几句民间小调,听众最多是几头牛,一群鸟,背景也没有舞台与灯光,只是河坡里随风起伏的芦苇与野草,还有头顶上的蓝天。他文化不高,却能牢记住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所以,表叔几乎不看日历,只看河坡与田野里的草木与庄稼,就能准确地感到季节的更替,嗅到节气的气息。一点也不矫揉造作,不牵强附会。表弟近些年经商发了财,在县城里买了房安了家,好几次劝他卖掉牛、转租掉土地,到城里享清福去,可他执意不去。他说:草木之人,一辈子守着庄稼与牲口过惯了,就像植物们按照它本身的季节和规律生长与呼吸,离开了土地的生活,感觉不是享福,而是在受罪!
据心理学家总结:如今人类的焦虑,不安,失眠,忧郁,紧张及许多疾病,都与我们过快的生活节奏紧密相关。就像雾霾中漂浮着的污染颗粒,我们深受其害,却依然毫不在意。
有人说,只有忙碌才能出成绩,那可不一定。刚刚去世、享年九十四岁高龄的金庸先生晚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他说:“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年。”金庸先生生前精神矍铄、潇洒从容,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但他不尚奢华,而是羡慕闲云野鹤般的生活,饮食简单清淡,衣着自然简朴。
其实,看看蜜蜂,我们就应该明白人生的意义,二亿年的自然进化,同时代的恐龙早死了,它还活的很好,家族庞大,人丁兴旺,而且天天有清风送行,和百花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蜜蜂从不加班,在规律有序的生活中,以勤劳和智慧用普通的花粉和花蜜酿出高科技含量的蜂蜜和蜂王浆,创造出几十倍的科技附加量。反观蚂蚁,加班加点,早出晚归,风里雨里,却只是机械搬运,满头大汗却效率很低。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从今天起,远离快餐,做一个幸福的人,慢慢地吃,放松地工作,真正地休闲,用心地聆听,投入地爱,温婉地交际,很快地你就会发现,幸福真的会像花儿一样,在静静地开放。
——首发于《荔浦文艺》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