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博文的头像

孙博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19
分享

送你一束忘忧草

记: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 愿你此生尽兴,率真赤诚。送你一束忘忧草,从此岁月无波澜,余生不烦忧。

西晋博物学家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诗》中也写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忘忧草”或“萱草”,就是黄花菜。 从小在黄花菜地里长大的我,读了陶渊明的诗才知道黄花菜竟然有这么浪漫的名字。“骄傲无知的现代人”打着简单的旗号,越过越俗,将忘忧草直接以颜色命名,开黄花,能当菜吃,所以就叫黄花菜。多么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

中国古代诗歌的鼻祖《诗经》在《卫风·伯兮》中写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南宋思想家朱熹注:“谖(同萱)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有了《博物志》、陶渊明诗歌的印证,我才知道,“忘忧草”“萱草”是黄花菜的本名。

《诗经》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代表母亲。古代,当游子要远行时,就先在北堂种萱草,这样会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忘却烦忧。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传诵;他还有《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可见种萱草可解母亲思念儿子之忧。元朝诗人王冕《偶书》中也有此意:“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另外“萱草”又叫“宜男草”。民间有一个传说,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故名“宜男”。唐玄宗时,长安兴庆宫中种了很多萱草,有人作诗讥讽说:“清萱到处碧鬖鬖,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肌体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人脑机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消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的疗效。所以古人叫它忘忧草也是有道理的。

我的老家在陇东地区的一个小村落里,从我记事起,家家户户的院子周围都栽着一圈又一圈的黄花菜,农历的五月到七月,黄花一茬又一茬地开,蜜蜂嗡嗡地闹着,生机勃勃。盛夏的家乡是最美的时候,蓝天白云下,红红的杏子高挂枝头,放眼望去田野里风吹金色麦浪。可惜,年少时,我没有学会欣赏风景,只是苦于劳作的疲累。

黄花菜盛开的时节,正是暑假,每天早晨起来帮父母去摘黄花菜,成了半大不小孩子的任务。这是一个抢时机的活,摘黄花菜是有时间的,每天早晨,在黄花菜将开未开之时摘:不能早也不晚,早了,花没有长成;晚了,花就开了,营养会流失。摘下来的花,要上锅蒸一下,蒸也要看火候,不能过,也不能全生;然后一根根地晾在打扫干净的院墙上。太阳落山的时候,一根根地收回来。天晴的日子,两到三天才能成为商品——黄花菜,才能卖钱。遇到天阴下雨的时候,黄花菜反而开得更盛,却没有太阳晒,父母会摘回来晾在地上,于是家里到处都是黄花菜的味道,我并不觉得好闻。因为经常摘黄花菜,反而家人都不喜欢吃此菜。

若干年过去,当我觉得黄花菜是我的忘忧草时,我已经人到中年,半世沧桑,才知道家乡的那一圈圈萱草,那风吹麦浪的宁静,真的可以让我忘忧。

从陇东小城西峰到大西北的中心西安,从豫北小城焦作,再到大上海,我随着铁建人的筑路步伐,一路奔波,跨越祖国的东西南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天涯的我愈加思念家乡的那束忘忧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