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建文的头像

孙建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19
分享

皂李老台屋

皂李老台屋

孙建文

 山东省博兴县城北12公里处,205国道以东,长深高速北侧,有一个皂李村。这里民风纯朴,古风依旧。青砖黛瓦的老台屋,突兀在村中央,飞檐迥架空,承载着历史的几多残留。

老台屋,在历史激流中宁静,在乱世惊梦中安然。驻足在它的面前,仿佛隐约听到它的诉说。恍惚中,它伸出一双大手把我拉进一百年前的那个时空,亦梦亦幻。它是一部古朴而厚重的书,翻开它,书页迭起,细细品读。在梦境中思索,在思索中醒来。情不自禁的拿起笔来,我要写一写它,写一写它的故事,让世人了解一下它那遗失的岁月。

(一)

皂李村中心大街南侧,有一处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二进式大宅院,是清朝乾隆年间,孙氏祖先孙天崇所建。院落呈长方形,分南北两院,南北长64米,东西宽28米,总面积1792平方米。

南院北屋正房五间,供家人居住。北院正厅三间,挂东、西耳室。南北两院均盖有东厢房。内外院墙,用各种青花砖瓦垒成吉祥图案,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两院之间有月圆门相通,整个院形,显得古朴大方。

门楼大门朝东,设在北院东南角,位于南北两院之间。门楼高6米,顶部是青瓦花脊,两头向外翘出。脊中间筑成铜钱图案,双梢,梢前兽头封顶。门高2.6米,宽1.8米。方正木门框,安放在青石门枕上。高门槛,厚重的木门,四角被白铁铜钉包着。大门前面南北两侧,分别贴墙立着一根粗大的红漆圆木柱,柱底各垫鼓状青石一块,青石上刻有狮子图案。圆柱上有拱形门脸,雕刻着喜鹊登梅等图案,喜庆吉祥。拱形门脸下方,设有两个铜环,是供儿娶女嫁、逢年过节时挂灯笼用的。门脸上方墙面,挂一块横匾,上书:“忠厚传家”四个大字,庄严气派。

北院三间正厅是老台屋,房高8.8米,房前为八层台阶。台阶中间是青条石垒成,两旁青砖铺衬。台阶两侧用青砖垒成护栏,护栏花格呈梅花形。台阶上面,平台宽阔,东西两侧垒着0.8米高月台,既可做护栏,又可摆花盆。月台东侧,种着一棵古老的石榴树,枝繁叶茂,干若虬龙。每年秋季,红红的石榴,个个像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

台屋内有四梁八柱(两头山墙都有木梁)。大梁由底梁、二梁、立柱及杈架组成。每架梁用两木柱顶着,故称“四梁八柱”。屋内地面,用三黄土(石灰、红土等)填好夯实,填层为1.2米(离天井地面高约1.3米),再用青方砖铺成地面。

台屋墙体,外用青砖包皮,里用红土坯垒成,白灰泥内墙。灰瓦盖顶,青砖挤橛,屋脊是用青布瓦制成,中间为双层,两头为单层。两头屋脊翘起,双梢,梢头各有兽头(一种特制瓦)封口,兽面衔吐,不失庄严与美观。

正厅门框方正,大门暗红色,木门铜钉,窗棂雕花,皆是原色名贵木材。走进台屋,飘来一阵檀香。冲门方桌,1米见方,两侧有太师椅。方桌后面,有靠山机,宽0.6米,长2.96米。西侧摆放香案和屏风,雕工精致,木质稀有;东侧有书厨、书柜,两头山墙都有厨门。北墙正中,挂着一副老寿星中堂,两侧红纸黑字对联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似南山不老松”。室内布局,典雅闲适。

(二)

老台屋,是当年孙天崇招待客人、召集族人商议家中大事和年节祭拜先人的场所。香案上有一特制木匣,内放家谱。木匣不准移作他用,家谱不准鼠蚀虫蛀、污损油浸、腐败霉烂、遗失散落、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违者依家法处罚。

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在现村址西边,曾住着马氏族人,当时叫马家庄,至今在村西北还有一口远近闻名的甜水井,叫马家井。关于此井的来历,至今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村西北挖排水沟和大湾时,就曾挖出元代及以前的碎瓦片和陶器。

据说,元朝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官府每村派一人来直接管辖,村民称为鞑子。怕人造反,就连菜刀也锁在水井旁,村民洗菜、切菜,都得来到井边。鞑子吩咐之事,稍有不从,轻则非打即骂,重则严刑拷打,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某年八月十五,当地民众用月饼传递消息,附近村民联合奋起反抗,杀死了统治者。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有名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来历。闻听此事,官府派重兵血腥镇压,大肆屠村。当地居民,死的死,逃的逃,造成鲁北一带千里无人烟的局面。当时,马家族人无一幸免,马家庄随后消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李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轻其徭、免其赋,故名皂户李家。明嘉靖年间,孙氏祖先孙丹,从现博兴城东办事处崇德村迁入,后代繁衍,渐成村内主要族群。

为了强宗固族,尊崇祖先,维系亲情,表示追思,祈求保佑。孙氏族人每年在老台屋,设供桌,放置供品和祭器,净手请出家谱轴子,供奉祖先。

祭器主要有蜡台、蜡烛、香炉、烧纸等。供品包括水果、点心、馒头、米饭、饺子、菜肴等。

供馒头,一般在腊月二十八就蒸供馒头,蒸的时候还要在馒头上加上五个大枣,在供桌两边分别叠放起来,一堆五个,下面三个,上面对叠两个。

供米饭,要将煮好的大米饭,装到玻璃杯子里压实,倒在碗里,形成一个规规矩矩的圆柱状,盛五碗,再摆上五双筷子。

供酒,倒满五个小酒杯。

供菜,五大碗菜,有鱼有肉,荤素搭配,色彩艳丽;摆鱼,寓意年年有余;配有生菜,寓意年年生财,依次摆放。

每年,一般都是在年三十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就在台屋挂上家谱轴子,摆上祭品。在天黑的时候提着灯笼去十字路口接年,请祖先回家过年。在路口烧纸、念叨祖先回家过年,磕头礼毕。提灯回家,路上不许回头,如果回头,就说明祖先还都没有回来,你在张望。

回到家门,要用个棍子横住大门口,这个棍子是给祖先拴马用的马桩。将房门打开,烧几张纸请到屋里,来到家谱前,要点起蜡烛,点起香火,拜上三拜。从这时开始,就要早晚给祖先磕头,定时上香。每顿吃饺子,都要给供桌上先放上两个,以表示尊敬。

到初三晚上就要送年了,要把所有供品撤掉,卷起家谱轴子,放好备用。在撤掉挂家谱的位置中间贴上大福字,两边贴上对联:“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横批:“永言孝思”。一直到正月十四,再把家谱供上,再去请,到十六再去送。在煮元宵的时候,也一定要给祖先敬上。

祭祖形式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按此规矩,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两个节日里来供奉家谱。结束这一祭祀过程后,把家谱轴子卷起来,等明年再供。

除此之外,每年春节前夕,王文、崇德两村孙氏族人,敲锣打鼓,派人来老台屋续修家谱,仪式非常隆重。续家谱仪式,一直延续到1966年之前。

(三)

清末,孙天崇第五代玄孙孙宝芝,人称老秀才。早年,在北京经师讲学,后研读中医书籍,坐堂行医。

回乡后,在老台屋开办私塾,同时在东厢房兼开中药铺。台屋北墙中央,换成了孔子画像,对联也换成了“为人师表唯圣贤,教书育人儒为先”。

当时,私塾在教学上无学制、年限规定,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程度不一,有七八岁的儿

童,也有十几岁的青少年;有刚启蒙读《三字经》的,也有读完“四书”、“五经”的,所以教学上只能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因人而异。

私塾的课程大体上分为二部分:

(1)启蒙课程。主要是教小孩子识字,课本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庄农日用杂字》等。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庄农日用杂字》,全书474句,每句五字,天字韵,一韵到底,通俗易懂,易记易诵,时有“五字经”之称。内容皆农家生活的经验,春耕、夏锄、秋收、冬藏无所不有,饮食起居、婚丧嫁娶、梭织蚕桑样样皆至,涉面广泛,记录准确,为农家日常实用之百科全书。

(2)为科举考试作准备的课程。如“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左传》),主要针对程度高的

学生,学习的顺序通常是先读“四书”,次读“五经”。

当年在老台屋,主要对学生进行识字、读书、写字、作文、算数、珠算等几方面的教学。其中,对写字非常重视,主要是练大小毛笔正楷字。学生每天要写一篇大仿,一篇小字。

当时,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也是私塾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开学、放假及平时,学生都要行三叩九拜礼。私塾里还有种种“条教”,主要是忠君、尊孔、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内容,要

求学生严格遵守。对一些不守规矩和成绩不佳的学童,轻则训斥,重则体罚。

民国后期,孙宝芝在私塾教学中渗透了一些爱国思想和先进文化。受其影响,其学生李功田、孙学博在外求学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共产党员。秘密共产党员李功田、孙学博、王笑天、顾文恒等,曾在这里以教员讲学为掩护,宣传革命真理,发展抗日组织,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他们当中,有的南下福建、广东,后来成为党政高级干部,有的成了将军。

1944年,皂李村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孙宝芝之子孙怀平任村长,村公所就设在老台屋,这里又成为村民议事的地方。

现在,因村规划通街,东厢房和门楼已经扒毁,整个大宅院已失去昔日原貌。但是,那老台屋,风雨沧桑二百载,至今屹立村中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