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巨才的头像

孙巨才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3/09
分享

振兴祖业(小说)

春风浩荡,万物复苏,一个营造绿色环境、呼唤人们爱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特别日子——植树节即将来临。刚被选举上任的岗坊村村委主任郑时风望着荒山秃岭,直挠头皮。先辈创业多艰难,锦绣田园世代传。村里能够外出的人们都去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镇打工去了,只剩下老幼病残留守在村里,土地荒了,山岭秃了,年年种树不见活,砍的要比种的多,这样下去,若不改变,村将不村,三百多年的祖宗基业眼看就要毁在这一代人的手里了。五十三岁的郑时风原在深圳经营电子工厂,腰缠万贯,回乡探亲看到这种境况,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心改变故乡的面貌,于是就将自家的电子工厂交给儿子管理,自己回到故乡的县里、乡里向有关领导提出改革建议,归根岗坊村向村民宣传施政纲领,发表竞选演说,最后得到了村民的热烈拥护,竞选上了岗坊村新一届的村委主任。

一.

郑时风在小时候听爷爷常讲,地处太行山区的岗坊村原名杠房村,后来为了字面上好看,才按照谐音改成了岗坊村。提起村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哩。

他爷爷的爷爷口传,在明朝末年,河南省郑家庄的郑英拜千载寺太极宫道长董秉乾为师,学得一身武艺,投奔闯王李自成当兵造反,进北京过了四十二天的高兴日子。不料好景不长,大部队撤离北京的时候,郑英患上了痢疾,浑身无力,不能行走,就暗藏在棺材铺的一口棺材里三天三夜。棺材铺的一位老木匠发现了奄奄一息的郑英,将他抢救了过来,为他治好病后,又介绍他到杠房当上了一名杠夫。

在那个年代,北京的杠房相当于现代的红白喜事服务公司,包办红白喜事,提供人力和鼓乐,出租红白喜事使用的轿子、抬杠、棺罩、彩衣、丧服和婚礼、葬礼仪仗用的开道锣、伞、扇、旗、牌、车、硬器等设备。

杠房平时都养着一班杠夫,杠夫专管抬杠,抬杠是言传身教、严格训练、集体合力、步调一致的技术活,规矩和要求是极高的。一个花轿要有八个人抬,除抬轿外,备上一副旗、锣、伞、扇,两只纱灯,几名吹鼓手就可以了。一个棺材也至少要有八个人抬,一般百姓最多用十六个人抬的“罗汉杠”。富贵人家,杠夫就可能有二十四杠、三十二杠、四十八杠、六十四杠、八十杠之多,至于一百零八人抬的“大独龙杠”,那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规格。虽然杠夫人多,但绝对要保证棺材丝毫不能有半点震荡。抬棺材时,抬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脚下的路,一不留神,要是磕了绊了,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就这杠夫而言,也是门道极多。一班杠夫里都会有个“杠头”,抬棺时,一切都听杠头的命令,没有命令,谁也不能“撂肩”。因为棺材抬起后,中途不能落地,落一次地,相当于下一次葬,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凡是杠夫,每人必须自备一根形如“Y”字的杈棒,便于中途歇气时,把杠子放在“Y”杈上,不必把棺材放下地。同时,还要自备一个垫肩包,以免擦痛磨破肩头。杠夫在抬棺材时必须配合默契,行动一致。抬最前面的人为“尖子”,不但要身架桩子稳,而且要负责报路,对路面上的各种情况见景生情,及时报出,前呼后应。抬后面的视线被遮,看不见路,其行动完全听从前面的报路指挥,前面说了上句,后面就知是什么路况、怎么搭步。比如,前面的杠夫齐呼“满天星”,是指脚下石头乱,后面的杠夫就要齐声回应“长眼睛”,表示听到了。前呼:龙抬头(上坡)后应:往上游。前呼:黒一堆(路上有牛粪,小心打滑)后应:脚下稳。前呼:两边空;后应:走当中。前呼:之字拐;后应:两头甩。前呼:头顶宝(指头顶上有物)后应:弯弯腰。前呼:脚下毛(指有刺)后应:小心瞧……正所谓行行有道,这里面的门道外人很难知哓。

杠夫要将杠抬得十分平稳,在过台阶、窄门时也要保持灵柩的平稳。上下台阶时,前后的杠夫还要下肩用双手捧着杠走,有时过窄门还要有杠夫钻到灵柩下边用背驮着灵柩走。到了目的地,杠头响尺横打,大家一齐下肩落地,然后将灵柩抬起进墓穴下葬。抬杠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全部用杠绳捆绑,不论路程多远,始终不会松散或开结。在棺材进入墓穴放稳之后,只要拉动绳头,就会全部解开,所有结扣,没有一个是死疙瘩,行话叫做“进坑下葬抖绳散”。

杠夫头戴黑红平毡帽上插一鸡翎,米黄套裤,穿的上衣称为“驾衣”,是将及膝盖的小大褂,衣服是深绿色的,如果出大殡用两班杠夫,为了区分,一班用深绿色的,另一班则用深蓝。如果三班,就再添用青色驾衣。驾衣上均印着车轮形的图案,象征着车轱辘。这是因为古代为素车白马驾灵。后来,为了礼仪隆重才改用杠抬,所以就在杠夫的衣服上画上车轮,表示代替灵车。

杠头为杠夫的行动指挥,名为“响尺头目”。“响尺”是杠头发号施令的工具,选用两块檀木制成,厚的叫“响尺”,有二尺长,一寸多宽、厚,还有一根一尺多长、直径一寸左右的圆檀木棍,把它和响尺用绒绳联接在一起,用短的打长的,响声高昂清脆。尺上的一丈二尺长的绒绳叫尺绳,是用来测量灵柩大小和门口宽窄、墓穴大小的,不论事主家的屋门口高低或宽窄,门外、门里有多少台阶,都能从容通过,而且始终让棺木保持平衡,不斜不倾。这一切动作,全靠杠头指挥得当。

“响尺”在指挥全体杠夫的行动时,起杠前乱打响尺,作为全体人员集合的信号。杠夫听到响尺信号,便各拿各人应拿的工具,各就各位。杠头在各个杠夫都做好准备后,再敲一声响尺,杠夫便一齐上肩将杠抬起开始走步。走动时不准互相说话。响尺打一声长、两声短的尺声,是平稳向前移动的信号。如用尺横打几下,杠夫一齐调换肩膀。连打数声,杠夫便同时加快步伐。到达目的地,则又横打响尺,全体一齐摘肩落地。

郑英相貌英俊,浓眉大眼,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练武练出了一身好力气,天生聪明,感觉灵敏,手脚快捷,无论是抬前杠,还是抬后杠,都成了杠夫中的拔尖人物。他争抢重活,为人厚道,深受同伴们喜爱,两年后被大家公推为了这班人的杠头,掌握了这班杠夫队伍的“响尺”。

那年腊月的一天夜晚,北风呼啸,大雪飘飞,郑英被一个高官的管家在半夜里带到了一处深宅大院的柴房之内,地上躺着一个被打死了的小主人的通房丫鬟,因为她拒不迎合老主人的逼奸,被打得遍体鳞伤,没了气息。这个管家给了郑英五两银子的封口费,逼他严守秘密,独自一个人把这个死尸偷偷背到乱葬岗埋掉。郑英想回杠房叫杠夫帮忙,管家不准。郑英想推辞不干,管家以“灭口”相威胁。郑英为了保存性命,只好被逼就范。

郑英用一床毯子包裹住死尸,扛在肩上,趁着夜色的掩护,来到了乱葬岗上。他放下死尸,正准备挖坑埋人,没想到死尸经过一路的颠簸,竟然又活了过来,发出了凄惨的叫声。

郑英将这个丫鬟背回了自己的住处,喂了一碗热汤,又给她清洁治伤。待到这个丫鬟能够下床行走之后,就准备把这个丫鬟还送回那处深宅大院。那个丫鬟却死活不肯再回,她跪在地上感谢郑英的救命之恩,愿意以身相许,当牛做马,伺候终生。她说她叫马小翠,父母双亡,跟着本家婶子生活,被婶子卖给了这家高官当了小主人的通房丫鬟,今年她十六岁了,小主人才刚刚九岁,老主人看她长得俊俏,就在夜间逼她顺从。她宁死不从,就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这个宅院她是再也不敢回了,回去就没有命了,还会连累救命恩人也要丢了性命,不如远走高飞,逃个活命吧!

二.

郑英很留恋杠房这个饭碗,舍不得“杠头”这个职位。但杠房老板惹不起那个高官,非常害怕连累自家的性命和生意,就逼着郑英将这个丫鬟赶出门去。郑英左右为难,不忍心让马小翠死于非命,思来想去,就横下了一条心,趁着夜黑风狂,身背着随身物品、多年积蓄和那把“响尺”,手拉着马小翠,逃出了北京,一路餐风宿露,来到了太行山区。他为了严防有人追踪,发生不测,就多了个心眼,没敢回河南省的老家郑家庄,就在这个后靠青山、前临河滩的荒坡野地搭了间茅屋住了下来。郑英和马小翠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五年过后,马小翠生了二男一女,家庭负担日益加重。郑英考虑到时过境迁,无人前来寻事,胆子就大了起来,于是就抛头露面,重操旧业,插了杆“车轮旗”,挂了块“杠房牌”,做起了“帮办红白喜事”的生意。刚开始没人问津,也招不来杠夫,郑英就让马小翠看守店铺,自己到附近乡村广告宣传,帮助各村的家族祠堂培训轿夫与杠夫,组织指挥轿夫办理红事抬花轿,言传身教杠夫承办白事抬棺材。他非凡的组织才能和高超的杠房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杠夫对他感到特别的敬佩和信任。一年过后,他用优厚的工酬作为号召,优中选优,选拔了一班轿夫和一班杠夫,终于成功地开办起了“郑英大杠房”,代理婚丧嫁娶的相关事宜,并且承办殡葬服务。红事业务比较简单,一顶花轿,配上一班轿夫就可以了。至于白事业务,那就比较复杂了。

郑英大杠房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因陋就简,置办了一套适应农村使用的龙杠,它前宽后窄,和棺木形状相似,只是比棺材宽些。碗口粗的圆木做底,人抬的木棍稍细,中间用铁链和铁环相连。龙杠的一前一后有两个矮的长凳,主要是为了不让棺材落地用的,同时也方便人抬。办理丧事根据主家的社会地位、家境和财力而繁简有所不同,杠有八杠、十六杠、二十四杠不等,富裕人家多用三十二杠。

郑英大杠房经营和出租婚丧嫁娶所用的轿子和仪仗,并提供杠夫。平常只需马小翠看守门市,等候顾客,所以开支不大。一旦有事,就由郑英临时召集各村的杠夫前来为主顾服务,完工后再负责把工钱发给每个杠夫。如果杠房遇到达官显贵的主顾,就来了赚大钱的机会,给有钱人家抬大棺椁,出殡用人很多,收费很高,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郑英大杠房训练的杠夫技术过硬,接到活后,就要提前到客户家里踩线路、搞演练,同时也是给客户展示一下服务水平。在抬棺的杠子上前后左右分别放十几个碗,碗里倒满清水。杠夫无论起抬、疾走,还是换班、落地,都要确保这十几个碗里的清水,不溢半点出来。如果演练时杠子上有了水渍,杠房就要向主家交一部分罚款,以示服务水平没有到位。

郑英大杠房在方圆百里的名气越来越大,业务兴隆,供不应求。娶亲要提前打招呼,预定日期,否则就要耽误吉日。哪家死了人就得立即派人通知杠房出殡日期,有时还要按顺序排班。需用的杠夫越来越多,天天都有干不完的差事。为了不耽误生意,很多杠夫就自搭茅屋,拖家带口,住到了杠房的周围,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村落。当地老百姓约定俗成,就把这个地方叫成了“杠房村”。后来,杠房村的子孙们为了字面上好看,就按照谐音改成了岗坊村。郑英这个杠夫总指挥的那把“响尺”,就成了岗坊村世代相传的“镇村之宝”。

岗坊村经过十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背靠巍巍绿山林,面临潺潺清溪水,怀抱石房青石路,脚踏千顷肥沃田,林茂粮丰,家家富裕。春风吹来,百花盛开。到了收获季节,山楂、核桃、柿子满山遍野。树上的鸟儿欢快地唱着,地上的牛群哞哞地叫着,村里的人们哈哈地笑着,动人的交响曲在空中悠悠地飘荡,岗坊村俨然成了神话的世界。

三.

岗坊村村委主任郑时风回想过去,心潮激荡;正视现在,感慨万千。他为了让岗坊村恢复往日的辉煌,发展村里经济,大搞植树造林,把家乡变成青山绿水、金山银山,就在村委的会议室里召开了新一届的村委会。

村委会还有两名委员,一名委员叫胡正声,六十一岁,从县民政局的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回村,政策性强,积极性高,热心为村民服务,要求改变村貌迫切。另一位女委员叫高艳青,三十九岁,高中毕业,是老郑家的儿媳妇,快人快语,讲究实际,还喜欢经常在网站上发表个小文章,是一个在全村拔了尖的务实派,敢于为群众发声。这两个人在村民选举中票数过半,就被选进了新一届的村委会。

郑时风首先来了个开场白:“我很荣幸能被选上村主任,绝不辜负村民对我的认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兢兢业业,为全体村民做实事,做好事。为了尽快改变如今的村貌,恢复往日的辉煌,咱们搞个任期目标及规划,主要干好三件大事:一是成立种植合作社,组织群众种好庄稼、果树和蔬菜;二是开办果品深加工企业,生产山楂汁、核桃露,行销全国;三是恢复祖业,开办代理红白喜事的服务公司。咱们三个先统一下思想,再形成村委会决议。”

胡正声和高艳青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年为啥地荒了,山秃了,就是因为村穷了,人走了,归根结底就是没钱惹的祸。如果干好这三件大事,在村里就能挣到比在外还要多的钱,谁还会傻乎乎往外跑?

郑时风说:“既然您俩没意见,咱就这样定下了。”

胡正声赶紧摆摆手说:“我对前两件事没什么意见,对于开办代理红白喜事的公司,根据我多年从事民政的经验,还有些具体意见,就是一定要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对于婚礼,一定要适应新的潮流,跟上流行的步伐,要办得比现有的婚庆公司还好,这样才能得到青年男女的欢迎。”

高艳青激动得站了起来,表达了截然不同的个人意见:“结婚是人生的大事,这一天,动静越大越好、场面越热闹越好,记忆点越多越好、仪式感越足越好,中式婚礼服装雍容华贵,中国传统婚礼非常喜庆,抬花桥是传统的婚嫁习俗,新娘坐花轿抬到新郎家,大红的花轿给婚礼增添了欢腾喜庆,又显得隆重气派。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在自己结婚时,体验传统婚嫁礼仪。五千年凝结的传统婚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用中国的传统婚礼形式来完成他们的终身大事,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真正达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共铸民族魂,同圆中国梦。”

主任郑时风看到两个委员的意见相反,就赶紧沟通协调。他说:“年轻人有选择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自由,现在经营西式婚礼的婚庆公司很多了,我们再搞西式婚礼那一套,难以竞争过人家。不如发挥咱村的独特优势,继承杠房的历史遗产,重振祖宗基业的雄风。在传统的婚礼习俗中,抬花轿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坐了花轿才算明媒正娶。娶亲正日,男方抬花轿,张高灯,敲锣鼓,吹唢呐,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亲。轿夫们肩扛轿杆,扭动舞步,一路吹吹打打,欢歌笑语,起轿、喝轿、颠轿、落轿等一系列风俗礼节,把整个送嫁迎娶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抬花轿分平抬、闹抬、戏抬三种,要求步调一致,行动统一。行路途中,如遇转弯、沟坎等障碍时,均由前行轿夫喊出各种彩头予以提示。平抬,即抬着花轿悠雅行路,使新娘坐入轿中感到舒适;闹抬就是喊起号子,吹奏乐曲,鸣放鞭炮,使迎亲场面显得热闹;戏抬就是花轿快要接近男方家门前,轿夫采取摇、摆、抖等动作颠轿,目的是促使坐轿新娘晕轿,以获取孕晕得子的吉利兆头,唱颠轿歌,乐队亦随之鼓乐高奏,为轿夫鼓劲,使其成为娶亲中最为热闹壮观的场面。咱村的祠堂顶棚上还珍藏着一顶传统花轿,我去看了,花轿从上至下以红色绸缎做成轿帏,四周用彩线绣出“禧”字、“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富贵牡丹”等喜庆吉祥图案。朱漆铺底,金箔贴花,四方,四角出檐的宝塔顶形。花轿底有双层,上面这一层能抬出来,可直接抬进屋内。咱们稍加收拾,就可以重新使用了。”

高艳青笑了,坐了下来。胡正声为了掩饰尴尬的脸色,就立即转移了话题,干咳了几声说道:“对于葬礼,一定要摒弃旧社会遗留下的丧葬陈规,移风易俗,推行火葬,节约土地,节省费用、避免污染、绿色环保,树立精简办丧葬的新风。”

高艳青又站了起来,直言反驳:“我不喜欢说套话、说空话,只喜欢说真话、说实话。我嫁到岗坊村十几年来,村渐渐空了,人陆续走了,农村的青壮年都去外地打工去了,留守家里的都是老弱妇孺,老人死了,连个抬棺材的人都难找到了。以前骂人说死了都没有人抬,现在成真的了。

汉族土葬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入土为安’已成为了老百姓的牢固信念。由于强制火葬,咱村人就在火葬之后将骨灰重新放入棺材进行‘二次土葬’。还有人为了逃避火葬,偷偷在半夜埋掉。既没有节约土地、经费、人力,又造成了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了空气。强制火化,伤了老百姓的心,在老百姓中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党的形象。

相对于火葬,土葬更节约土地,传统讲究‘五服’,出了五代之后就不必上坟祭奠了。一般人的坟墓就是一个土堆,不出百年,就自行风化消失了,就完全变成了树林或耕地。从长远看,土葬不存在浪费土地一说。再来看火葬,公墓的上面大都用了砖石水泥,肯定要立块石碑,还有大理石围栏等。而这些砖石水泥和石碑很难风化,会存在更长时间。由此可见,火葬比传统土葬更浪费土地。

说实话,强制性火葬对于咱村来说,完全就是多余的,明摆着就是在传统的土葬上面多了一道程序,也就多了一笔没有必要的开支,要多支出车辆费用、火化费、殡仪馆占用费等共计1500元以上,除此之外,死者家属往往还要支付相当数额的遗体冷藏、防腐、整容、穿衣、装卸和购置骨灰盒、骨灰保管等项费用。如此高额的殡葬支出,让一些较为贫困的死者亲属难以承担,有的农村贫困老人甚至发出了‘活得起死不起’的慨叹。

强制火葬造成空气污染和能源浪费。火葬场的烧人炉大火熊熊,把尸体往里面一扔,连骨带肉一齐烧掉,味道特别难闻,而且还废煤,浪费能源,火化一具遗体需要30公升柴油,浓烟滚滚,排放大量废气粉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附近的居民常能闻到焚烧尸体发出的浓烈臭味,晾在室外的衣物也常常落上骨灰颗粒,让人觉得十分晦气。连田里的秸秆都要禁烧,说是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却允许烧死人,岂非咄咄怪事?

强制火葬违背民族传统和群众意愿,侵害了公民自主选择丧葬方式的正当权益,也是与党和政府的爱民情怀相违背的。

废止土葬,废除传统葬礼,会产生诸多严重的后果,而最严重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丧失,这对中华民族无疑是个灾难。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葬礼是传统礼仪中极为重要的仪式,应该坚决保留土葬和传统丧葬仪式。”

胡正声听了这番话,心里不服,准备站起来进行反驳。主任郑时风为了团结稳定,就打圆场说:“年轻人与年老人对于咱村的实际情况认识不同,这是正常现象。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发扬民主,经过讨论协商,就会得出一致结果。先听听我这个中年人的意见,您这个德高望重的民政局老领导再做总结。”胡正声听了这话,心里感到十分舒坦,于是就不再计较了。

郑时风高声说道:“我认为从天赋人权角度上看,土葬还是火葬,属于人格权,理应由每个人自己选择。我建议在咱村推行绿色殡葬,节约环保,入土为安。愿意火葬的安葬骨灰深埋不占地,以树代碑。愿意土葬的不用砖瓦石头钢筋水泥,倡议以树代坟,遗体深埋不留坟头,不影响机械化耕作。村委会在荒山荒坡或应该退耕还林的地块中划定墓地,用于安葬死者。同时要求死者亲属在墓地植树,并保证成活。也可在现有耕地内深葬,不留坟头,不许立碑。这样既保护了环境,节省了丧葬费用,又顺应了殡葬民俗。把土葬与植树造林挂钩,要求死者亲属在墓地栽植树木,定会有效地调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因为我国自古就有在墓地植树的传统,在老百姓的观念里,在亲人的墓地植树造林,这些林木会被认为是死去亲人的生命通过另一种形式在延续,他们理所当然地会加倍爱护这些林木。这样既顺应了老百姓尊崇祖先的民族传统,又减轻了政府在植树造林方面的财政负担。通过这种方法,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你们一老一少对此有何意见?请充分发表。”

胡正声和高艳青想了又想,也想不出能够统一思想的其他方法,于是就先后表态没有意见。

郑时风一拍桌子,高兴地说:“既然您俩都没意见,咱就定个这样的提案,交给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搞个‘村规民约’,在全村严格执行。”

胡正声说:“咱们三个都是党员,要坚决执行党的政策,要对咱村三千八百多口人进行节约办红白喜事的宣传教育。”

高艳青捂着嘴笑出了声,向郑时风提议说:“胡局长擅长宣传教育,就让他分工专管好了。”

郑时风随口答应:“中中中!”

胡正声绷着脸说:“叫我管,我就管,我不信管不好它。”

郑时风解释说:“办理红白喜事要提倡俭省节约,但这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也不能搞得‘有婚无礼,有殡无仪’。人类注重礼仪,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铺张浪费不好,但不搞婚礼与殡仪也是不对。我们继承杠房的文化遗产,复兴祖业的传统雄风,开办‘岗坊红白喜事服务公司’,就是要帮助群众节约办大事,根据不同经济条件灵活对待,办喜事可以步行娶,也可以抬花轿;办白事可以用小挖机挖墓坑,用三轮车拉棺材,也可以人工挖墓穴,十六人抬棺材。无论红事白事,都要形成完整的一条龙服务链,保障群众“方便、快捷、文明、节俭”的惠民服务。”

高艳青笑了,胡正声也露出了笑容。两个人开始服气郑时风的协调能力与领导水平,都不再说话了,都从心窝里佩服郑时风的心胸和打算,决心和郑时风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不当败家子,勇当振兴人,继承传统,振兴祖业,融合发展,振兴乡村,带领村民干好三件大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岗坊尽快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特色田园新农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