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巨才的头像

孙巨才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2/18
分享

美县令潘安传奇

据《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记载: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泰始中,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

转怀令时以逆旅逐末废农,奸淫亡命,多所依凑,败乱法度,敕当除之。十里一官樆,使老小贫户守之,又差吏掌主,依客舍收钱。岳议曰,‘谨案,逆旅,久矣其所由来也。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官无役赋,因人成利,惠加百姓而公无末费。语曰:‘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外传》曰:‘晋阳处父过宁,舍于逆旅。'魏武皇帝亦以为宜,其诗曰:‘逆旅整设,以通商贾。'然则自尧到今,未有不得客舍之法。唯商鞅尤之,固非圣世之所言也。方今四海会同,九服纳贡,八方翼翼,公私满路。近畿辐辏,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疲牛必投,乘凉近进,发槅写鞍,皆有所憩。

又诸劫盗皆起于迥绝,止乎人众。十里萧条,则奸轨生心;连陌接馆,则寇情震慑。且闻声有救,已发有追,不救有罪,不追有戮,禁暴捕亡,恒有司存。凡此皆客舍之益,而官樆之所乏也。又行者贪路,告籴炊爨,皆以昏晨。盛夏昼热,又兼星夜,既限早闭,不及樆门。或避晚关,迸逐路隅,祇是慢藏诲盗之原。苟以客舍多败法教,官守棘樆,独复何人?彼河桥、孟津,解券输钱,高第督察,数入校出,品郎两岸相检,犹惧或失之。故悬以禄利,许以功报。今贱吏疲人,独专樆税,管开闭之权,藉不校之势,此道路之蠹,奸利所殖也。率历代之旧俗,获行留之欢心,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岂非众庶颙颙之望。

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杨骏辅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未几,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山水,文清旨诣,辞多不录。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寻为著作郎,转散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晋人潘岳任怀县令时有《在怀县作二首》。见《文选》卷二六。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一(魏晋·潘岳)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

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

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

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

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二(魏晋·潘岳)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

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

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

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潘安,本名潘岳(公元247—300年),字安仁,河南中牟人,是西晋的著名文学家,才华横溢,英俊无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美男。他不光相貌美,心灵更美。他爱情专一,绝不拈花惹草,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32岁时逝世,他也没再娶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夫君形象他为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诗》留传千古,留下了“潘杨之好”的爱情经典。他对母亲孝顺到了极点,被列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大孝子,成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辉典范。 诗曰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二十四个远自虞舜近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安的弃官奉母。后来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订《二十四孝》用宋代的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代替了潘安。潘安少年得志,20岁就踏入了官场。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为河阳(今孟州)令,留下了“潘岳河阳一县花”的美誉。四年后,接着又任怀县(今武陟县)令六年(公元283——289年),他勤政廉明,兴办交通,除盗安民,政绩卓著,被怀县百姓呼为潘青天。潘安在今焦作地区共当了十年的百姓父母官,他人美,心美,文美,诗美,说话美,办事美,交际美,政绩美,被人们称为美县令。他为官两任,造福怀川,流传下了数不清的美县令传奇。笔者已经搜集整理出了一百多个有关美县令潘安的历史故事,现仅选十五个以飨读者。

 

一、巧计种怀药
 
 那是在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的春天,阳光明媚,百鸟声喧,三十六岁的潘安到怀县任县令。他上任伊始,深入乡间,得知了怀县是怀药原产地。公元前734年,卫桓公即以怀县出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进贡周平王,被称为四大怀药,怀药因怀县出产而得名。以后历朝历代一直是朝廷贡品。四大怀药成了怀县的金字招牌。但是,眼下的怀县老百姓却不情愿种植四大怀药,追根究源,全因捐税沉重,关卡林立,官府盘剥,种植无利。潘安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下定决心,以此为突破口,重振怀药种植,发展怀县经济。于是他就发布了一系列公文,严令各级官吏督促种植,日报进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绞尽脑汁,软抵硬抗;各级小官挖空心思,层层骗哄。事到后来,系列公文成了一纸空文,四大怀药种植成了全县老百姓的街巷笑谈。
 潘安对此忧心忡忡,坐卧不安。他经过三夜的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天还不亮,潘安就喊起了老班头说:“董永对父母贤孝、对妻子忠贞,是本官的终生榜样。小董村乃董永故里,吾要到董永庙祭拜先贤。”老班头不敢怠慢,立即张罗照办。潘安坐上八抬大轿,出了县衙,出力轿夫分左右,喝道衙役列两旁,彩旗映丽日,铜锣震天响。出得城来,沿途风景如诗如画,乡村百姓争相观看。不到两个时辰,就来到了小董村董永墓前。潘安祭拜过董永和张七姐之后,就在附近请教长老,询问百姓,深究时弊,征求良策,遂有成竹在胸。
 潘安随着村正、地保一干人等来到董永庙前,只见一对对执事两班排立,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潘安不慌不忙,踱下轿来,将欲走进庙门,忽然对着空中,连连打恭,口里应对,恰像董永和张七姐在寒喧相迎。众人都在吃惊,只见潘安一路揖让,直到堂中,连作数揖,再三谦让,方才面对着董永和张七姐的并肩塑像,在一把椅子上拘谨落座。众人看他见神见鬼的模样,吓得不敢上前,都在后面站立呆看。老班头向大家解释道:“潘大老爷与董永同为大孝子,同是用情专一的圣贤,潘大老爷即是今世的董永。他不是凡夫俗子,也是神灵仙体下凡,神仙之间能够相见交谈,看怪不怪。”一番话说得众人只是咋舌不已,更加洗耳恭听。
 潘安躬身禀告道:“怀县百姓不愿再种四大怀药,如之奈何?”说罢,便作倾听之状。良久,潘安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苦苦哀求道:“没想到竟有如此厉害,请玉帝格外开恩,收回成命,可怜可怜怀县百姓。”潘安聆听好一会,又急忙分辩说:“小官初来咋到,以前种种盘剥害民之事,确非本官所为。”停了一会,又对天发誓:“小官一定革除旧弊,推行新政,恢复种植,戴罪立功,若违誓言,天打雷轰。”潘安起身又连作数揖,口称领教领教,稍停又拱揖道:“宴请下官,不必不必,晚生怎敢当此厚恩。”潘安连连推辞了多时,又道:“既承遵命恳切,晚生勉领。”说完这话又作跪拜,口称:“恳请二位圣贤都放宽心,归天静养。”说罢连打几个哈欠,摇了摇全身,才恢复常态。
 潘安站立起身,连抹几把脸上的汗水,面对大家惊慌失色道:“好险,好险!你们大家都看到了,四大怀药本是七仙女从天宫带下凡来,恩惠怀县百姓,一则治病,二则生财。如今玉皇大帝闻知怀县百姓暴殄天物,雷霆大怒,严令即刻收回天庭,并要降灾怀县,三年大旱,寸草不生。是我再三磕头苦求,董永和张七姐反复讲情,玉帝才勉强准许怀县百姓只续种一年,以观后效,再作敕命。董永答谢我为民请命,执意宴请本官,本官怎敢领受。”
 众人见潘安说得活灵活现,都道是董永和七仙女真个现身显灵,人人吐舌,个个惊心,诚惶诚恐,信以为真。谁知都是潘安装神弄鬼,巧言托词,借神办事。真个是---
 圣贤显灵本属无,唯有鬼神不敢触。
 若非潘安假托词,百姓如何肯心服。
 潘安趁热打铁,立发公告:“为种植四大怀药事,免捐税,撤关卡,灭盘剥,奖种植,冬季官府统一收购,收一斤干货奖售官粮一斤,怀药价格以历年市场最高价为下限。”此令一出,风传全县。面对如此厚利,百姓谁不眼热,争先抢种,生怕落后,这道难题迎刃而解,乡村老百姓,齐呼潘青天。此事既毕,潘安满心欢喜,正要打道回衙,只见周围群众围着官轿齐齐跪伏在地,恳请潘安遵从董永盛情,接受宴请。潘安道:“董永说是宴请本官,只不过是客套礼仪,晚生岂敢当真愧领。”小董村的村正和地保齐齐劝解道:“大老爷不在小董村接受董永宴请,董永和七仙女怪罪下来,我等怎能担当得起,请大老爷开恩成全。”潘安推让再三,方才应允在董永庙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神像前与二位圣贤同饮共餐。
 这一下忙坏了村里人等,村正忙安排收集小董村四大特产。这四大特产是沁河鲤鱼瑶池藕,南滩鸡鸭北地兔。说的是村南沁河里生长的鲤鱼红唇红尾,比黄河鲤鱼还要味美。董永墓旁边有四十亩大的池塘,里面产的莲藕红皮白心,内有九孔,与外地不同,都传说是七仙女从天宫瑶池中带下凡来,移植于此,因而被称为瑶池莲藕,味道自然与凡品不同。南滩牧草茂盛,水源充足,鸡鸭遍布,个肥味鲜。北地在村北八里处迷魂阵一带,那里杂草丛生,野兔出没,堪称野味珍品。当下村里人将新鲜的四种特产提回村里,交与村中顶尖的两位厨师马五福和董四春烹饪。马五福七十多岁的年纪,自诩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号称五福老人,本是洛阳皇宫御厨,年老还乡,不甘寂寞,在村里开了个五福馆酒家,聊以解闷,做得一手好菜。他做的“百鱼宴”天下闻名,尤其做的“鲤鱼跳龙门”这道名菜更是无人可敌,鱼端到席面上,身儿还要跳上一跳,嘴儿还要张上两张,味道鲜香滑嫩,人人称绝。董四春四十多岁的年纪,遍投名师,苦学成才,也是厨界高手,在村里开了一家四季春饭庄,单看看他的刀功,便知是一名神厨。他飞舞厨刀,快精稳准,不管是切、斩、劈、削,还是拍、抹、勾、剔,刀到时电闪雷鸣、席卷千军,刀过处不沾不带、不连不紊。他的拿手绝活是以莲藕为载体,巧配各种作料,能做百样莲菜,号称“百莲席”。他家里有祖传的酿酒绝技,酿出的“董永家酒”由秘方药材泡制,滋补肝肾,强身健体,入口醇厚绵长,饮后余香不尽。
 两位名厨联手操作,使尽看家本领,整治出四桌名菜,色香味形,花样翻新。看那些盘碟,飞韵流香,堆红叠翠,哪里是做的菜肴,分明是栽的花盆。董永庙里的董永神像前摆了四张桌子,人声鼎沸,座无虚席。潘安领头先向董永和张七姐敬酒,方敢落座入席。人们夹菜入口,直觉味美无比,喝一口董永家酒,浓郁的酒香在屋内弥漫翻飞。众人吆五喝六,尽兴席散。潘安又是把戏演得更足,最后拜谢了董永的赐宴之恩。
 潘安乘着酒兴,在董永庙的西壁上题诗一首-----
 四大怀药天宫来,本是王母娘娘栽,
 七姐下凡配董永,带来仙药遍覃怀。
 五福馆中鲤鱼跳,四季春里莲花开,
 董永宴请吾自愧,敢为黎民谋福财。
 从此以后,四大怀药的种植在怀县(今武陟县)长盛不衰。
 
 二、沙荒变良田
 
 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的春天,上任伊始的怀县县令潘安足迹踏遍怀县大地,遍访乡民,了解怀县的百姓疾苦和土地状况。他在勘察中发现,沁河北岸的小高镇(今武陟县三阳乡)一带方圆十几里,因为沁河三年两决口而造成的沙荒地很多,每当狂风起,黄沙遮日月,行人难睁眼,种粮难收成。这里的老百姓穷困潦倒,难得温饱,艰难度日,叫苦连天。潘安为此苦苦思索,决心要找出富民之策,有效地改变这里的恶劣环境。
 有一天,潘安经人指点,在茫茫沙海的隐蔽之处意外发现有个“世外桃源”。只见不远处浓密的柳林当中,一片桃花灿若云霞,一位老人桃花映面,神采奕奕,正在为桃树剪枝疏花。潘安喜出望外,赶忙上前询问、请教。老人告诉他说,柳丛成坝,成为天然屏障,足能挡住风沙。桃树耐沙耐旱,容易成活,三年就能挂果。行行桃树之间大片空地,可以种植“长生”(当地人对花生的称呼),“长生”适宜沙地,可抗干旱。掘地成井,提水灌溉,“长生”可得丰产。此处地近京都洛阳,桃子与“长生”皆易出售,获利颇丰,一家人吃穿不愁,家境速能富裕。
 潘安听后大喜过望,如获至宝,决计推而广之。他经过深思熟虑,终得妙计,于是密嘱心腹之人准备了一个用黑火药做成的特大火箭,亲封一黄绸诗篇于内,精心准备,选择吉日,以期成就利民大事。
 转眼到了农历三月初五日,小高镇天爷庙要起大会。天还没亮,潘安就号令三班衙役尽早赶到了小高镇,在天爷庙前广场上搭起了高台,并派遣差役走街串巷,鸣锣叫喊,四处宣传潘县令要登台向老天爷跪拜祷告,为小高镇百姓祈福。通令各村社火故事务必赶到台前表演献艺,各家各户必须派人到场参拜神灵。
 小高镇很快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天爷庙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种社火故事旱船、背僮、高跷、大架等等应有尽有,轮番表演。老百姓看得如痴如醉,拍手叫好。到了正午时分,鞭炮爆响,锣鼓齐鸣,潘县令在台上三跪九叩,求告天爷。他口中念念有词,虔诚下拜,立起身来双手高高举起。只听空中一声巨响,人群不由得抬头观看,只见一条写有文字的黄色绸带从天空飘飘而降,正好落在高台之上。潘县令心知肚明,故作惊讶,捧起详看,台下民众,跪伏在地,诚惶诚恐,鸦雀无声。潘县令高声念道:“锁住风沙打柳坝,田园四周开桃花,长生遍地个个饱,财源滚滚准发家。”
 在民众的再三恳求下,潘县令方才答应为大家解释神谕。他朗朗宣道:“小高镇百姓心诚,老天爷为大家显灵,从天上降下神谕,给咱们送来了致富真经。各家各户要多打柳坝,柳条浓密,挡住风沙,分地成园,园地四周栽种桃树,园地当中种植长生。遵照神谕,都可发家致富;不遵神谕,天打五雷轰!”
 小高镇老百姓都说潘县令不是凡人,准是天上神仙转世,下界来造福万民,于是对他所发的号令莫不敬畏,自然是家家争先,人人照办。 三年过后,小高镇(今武陟县三阳乡)一带柳坝道道,密密麻麻,形成了层层天然屏障,风沙再也无法肆虐。桃园处处,繁花似锦,景色秀丽,百姓笑逐颜开。花生遍地,硕果累累,人人丰衣足食,户户安居乐业。方圆百里的儿童都唱起了“老鸹(本地音wa)老鸹去小高,叼个长生叫我吃(本地音chao)”的歌谣,小高镇成了闻名中原的花生集散中心。小高人一提起潘县令,都夸他真是个造福百姓的活神仙。
 直到今天,武陟县三阳乡仍然是桃花似火柳似烟,动人美景如画卷。公路两旁的万亩桃园每到阳春三月,都要举办引人入胜的桃花节,供远近宾客参观游览。每到秋后,漫坡遍野的花生喜获丰收,花生米品质优良,出类拔萃,四方客商争来抢购。每到农历三月初五,这里的天爷庙庙会依然兴盛。许多老年人都说,致富不忘开源人,小高人一定要永远纪念潘安的天大恩德。 
 
 三、掷果盈车
 
 因潘安勤政爱民,治县有方,几年过后,整个怀县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到处一片繁荣景象。老百姓们添了新衣,盖了新房,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老百姓们对潘县令感恩戴德,总想找个机会对他表示表示感谢和敬仰。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打听到了潘安的生日,就发动群众,互相串联,精心准备要为潘安祝寿。
 到了潘安生日这一天,这位老者带领众多百姓早早就来到了县衙。众百姓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潘大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潘安感动得热泪盈眶,将众人一一搀起。潘安道:“本官何德何能,敢受大家如此厚爱,惭愧呀惭愧。”老者流泪答道:“潘大人自从来到怀县,一心为民,呕心沥血,消灭沙荒,桃李遍野,推广长生种植,振兴怀药生产,如今家家丰衣足食,户户不缺银钱,日子过得如此富裕,全托潘大人的洪福!常言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俺们实在感激您,值此寿诞吉日,特来为您添寿致礼。”众人纷纷将寿礼红包放到大案之上,转眼间放得满满当当。潘安阻拦不住,情急之下,只好跪在地上向大家恳求道:“怀县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所行之事,全属份内该管,多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海涵。夲官自有朝廷俸禄,日常足以安然。若是收受民财,众目睽睽之下,便成了贪官,触犯了王法,就要被朝廷法办,与其来日受刑,何如今日自裁。”说罢立起身来将头就要向柱子上撞去,众人一见,赶忙拦住,并立即取回了各人的红包寿礼。潘安这才转怒为喜,礼送众百姓出了县衙。

 临近年节的时候,乡下的农民实在过意不去,就自发进城看望潘县令。他们为了表达心意,去时都不空手,总要带点小礼物,花生、红枣、核桃、柿饼、凉粉、芝麻糖等等土特产品应有尽有。他们都说,一点小意思,又不是什么钱财,正常的人情往来,潘县令不会不给面子。潘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只好感谢再三,恭敬收下,写清各人姓名,妥善保存,本人丝毫不用,事后选择合适机会,派遣衙役把所收礼物用送礼人的名义馈赠给各村老人。
 过年的时候,潘安的孩子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不断有人暗暗地往孩子的口袋里强塞压岁钱。潘安发现后,给孩子立下了严格的家规,命令孩子口袋里有钱不准返回家门,一定要将压岁钱全部分送给街上穷人。
 潘安一身清白、两袖清风的事迹越传越广,怀县百姓非常感动,都夸潘县令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但同时又对潘安爱民情深、不图回报的做法怀有由衷的歉意。大人们说得多了,小孩子们也都牢牢地记在了心上,感恩思想日益浓厚。有个名叫盈盈的小姑娘,聪明伶俐,胆大泼辣,对此很不服气,她向大人们说:“这有何难?我有妙计,可使潘县令得到回报。让他不收还不行,退又退不掉,还非得自己吃了不中!”大人们听了,认为她在说胡话,毫不在意,一笑了之。
 到了瓜果飘香的六月天,盈盈姑娘及早预备,联络了一大群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得到潘县令下乡巡视即将返回县城的确切消息,就带领她们各自提着满满的果篮,隐藏在潘安必经之路的道路两边。
 六月天,似油煎,天降火,地冒烟,乡间小道,酷热难当。潘安挥汗如雨,正乘着轿车在路上行走。突然,道路两旁的柳荫里一声高喊:“姑娘们,上呀!”说时迟,那时快,一大群梳着羊角小辫、穿红戴绿的青春少女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地围住了轿车。她们二话不说,离车近的把果篮往车厢里倒,离车远的将瓜果往车厢里戡(kan本地土语,掷的意思)。一霎时,大的、小的、红的、黄的、青的、绿的、甜的、酸的、香的、脆的,各种精选过的新鲜瓜果堆满了车厢。闹得潘安目瞪口呆,束手无策,惊得马儿胡蹦乱跳,仰脖嘶鸣,勒扯不住,拼命向前狂奔,车后面飘荡着姑娘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潘安回到了县衙,望着满车的瓜果犯了大愁,分不清是谁的东西无法去退,瓜果被砸得一塌糊涂也不好送给别人,若是扔掉又可惜了老百姓的血汗,万般无奈之下,除了勉强能够送给孤老院大部分之外,其余的只好自家凑合着食用,也算是把怀县的各样时新瓜果尝了个遍。这也是潘安唯一的一次吃了怀县百姓送给的礼物,获得了怀县百姓的真情回报。许多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乐得哈哈大笑,齐夸盈盈这群小姑娘智谋高、手段妙,为全县老百姓了却了难偿的心愿。
 从此以后,潘安在怀县下乡再也不敢乘坐轿车,而是改为骑马了。但是,“掷果盈车”这件事却被人们津津乐道,越传越远,作为成语故事流传了下来。 
 
四、 和睦井与消气桶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怀县县令潘安断起家事不和、邻里纠纷的民事案来,却特有奇招。他首先叫差役在县衙后花园里打了一口深井,然后架上辘轳,栓上吊水绳,吊水绳头的铁钩三环相扣,结构复杂,必须用两只手里掏外翻,上掂下按,来回套上几遍才能套到桶攀上。每次打水上来后,两个人必须密切配合,一人精心扶住水桶,另一个人双手忙活好一阵,才能解下铁钩。他又找来巧手木匠,专门定做了十几只特大尖底木桶,这水桶太大,如果装满水,一人拎掂不动,必须两人抬着,若想放地,尖底难稳,必须两人扶好,稍不留神,就会水桶翻倒,水流地上。他还命差役从井边到浇花的地方,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砌了一条长长的全是图案的“花路”。这“花路”不细看非常美观,平平展展,实际上走起来高低不平,步步难行,不精心挪脚,准会被绊个大跟头。以上这些措施全是潘安为那些要打鸡毛蒜皮官司的人们所准备的。每逢遇到这样的官司,潘安就首先命令争吵双方到县衙后花园去打水浇花,而且必须浇够整整二十桶水才能到大堂之上去陈述争吵的理由。打水、抬桶那么艰难,走“花路”又必须步调一致,互相照顾,两人配合稍有失误,一桶水便洒个精光,还有衙役跟着监督,一点也马虎不得。若能浇完这二十桶水,两个人之间的怨气早就化解得干干净净。这个办法十分奏效,解决了很多夫妻吵架、邻里失和的矛盾,深得群众赞誉,怀县老百姓形象地把浇花井称为“和睦井”,把尖底桶称为“消气桶”。
 怀县东关有一家小两口,男的叫小强,女的叫爱玲,小强脾气暴躁,爱玲说话难听,两人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气谁。这一天,小强说中午饭吃捞面条,爱玲非要做汤面条,谁比谁说的还有道理,争吵得越来越激烈,禁不住就打了起来。爱玲挖烂了小强的脸,小强把爱玲打成了熊猫眼。爱玲哭天喊地:“狠心贼,坏良心,你想杀妻再娶呀,我要到县衙告你去!”小强指手画脚:“你想谋害亲夫,另嫁旁人,咱就叫县官审问清楚!”爱玲骂:“谁要不去谁是狗!”小强骂:“谁要不去谁是王八!”小两口边吵边闹,怒气冲冲,同往县衙奔去。
 公堂之上,潘安听了小两口的述说,顿觉好笑。二人都求潘县令给自己做主。这个主应该怎么做,潘安心里自有主张,只见他黑封着脸说:“发给你们木桶一只,浇花二十桶水,然后进行宣判。”
 县太爷之命,谁敢不从?小两口一人拿扁担,一人提水桶,被衙役押送到浇花井旁,监督他们打水。刚开始小两口气还没消,配合不好,连桶也钩不上。在衙役的威逼下,小两口只好忍气吞声,各自消气,密切合作,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才算把水桶吊到了铁钩上。小强好容易把满满的水桶绞了上来,爱玲忘掉一切,专心致志地和小强配合把铁扣子解开,小强感激地一笑,爱玲也忍不住笑了,俩人磨牙斗嘴、打闹惹气而产生的仇恨顿时烟消云散。小两口抬着水桶小心谨慎地走在“花路”上,谁知刚挪几步,一人高一人低,一个迈右脚,一个抬左腿,步调不一致,桶里水花飞溅,爱玲正想稳住,没料到小强还在向前用力,爱玲立足不稳,一个趔趄,被一个鹅卵石绊倒,直摔得人仰桶翻,嚎哭叫唤。小强赶忙上前心疼地将爱玲抱在怀里,给妻子又是揉脚,又是擦泪。爱玲羞愧地搂住丈夫,越搂越紧。夫妻俩相对无言,抱头痛哭。在旁边监督的衙役铁面无私,不肯通融半点,立逼小两口重新打水。在远处暗中观察的潘安看看火候已到,就及时来到夫妻俩跟前耍笑道:“小两口在家啥不能干,咋跑到堂堂的县府后花园里亲热起来了?”夫妻俩一见县太爷来此,满面羞惭,急忙跪地拜谢潘县令用巧法使他夫妻和解重好的大恩大德。潘安向小夫妻俩赠送雪白大梨一个,并再三嘱咐:“回家之后,你们夫妻二人一定要同吃此梨,一人一口轮流着吃,绝对不能用刀切开。祝福您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梨)!”
 世代相传,潘安就是使用这样的办法和解了很多夫妻纠纷和邻里矛盾,许多鸡毛蒜皮的官司一经他手,迎刃而解。后来,怀县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的好县令潘安,就在浇花井旁边为他建了一座生祠。潘安祠历代香火鼎盛,可惜后来毁于水灾。所幸的是,如今的浇花井遗址犹在,和睦井与消气桶的动人故事仍然在武陟县民间广为流传。(武陟县孙巨才)
 
 五、智断怀药案
 
 武陟县民间传说,张七姐在云台山上挑选了野生的四大怀药种苗,带下山来与董永辛勤培植,并教会了周围百姓广泛栽种,为老百姓带来了茂盛的财源。老百姓为了感激董永和张七姐,就把他俩不断神化,于是,张七姐就成了天上的七仙女,云台山就成了天宫,四大怀药就成了天宫后花园的四种仙药被王母娘娘陪嫁给七仙女带下凡间。
 潘安担任怀县(今武陟县)令后,大打董永和七仙女的金字招牌,振兴四大怀药种植,发展怀县经济,使四大怀药成了怀县的富民之源,整个怀县欣欣向荣,但也避免不了会出现有关四大怀药的案件。
 有一天,县丞向潘安汇报了一个案子,说是潘县令去京城洛阳公干期间,有一个外地商人卖给怀县兴隆货栈一批四大怀药,价值白银一千二百余两,前来结账,分文未得,故而上告。县丞初判,货栈掌柜除了如数归还外地商人欠银外,再罚交白银五百两充公。不知当否,前来请大人批示。
 潘安听后,思考再三,认为不妥,遂主持再审。他问外地商人道:“吾怀县乃怀药之乡,岂会买外地同类之物?”外地商人道:“此货系在怀县所购,因家中有事急需返回,故而减价返售。”
 潘安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商人唯利是图,岂会如此之愚。”命将外地商人所售的四大怀药抽取样品呈上公案。潘安将所呈样品用手一一掰开,看了又闻,闻后又看,还用手搓了几搓,不禁大怒,命将此外地商人打入死囚牢中,待秋后处斩。将此批货物全部销毁,不得存留。宣判怀县兴隆客栈掌柜交纳罚银千两助学,并在县衙前面枷号百天示众。
 县丞听了判词后疑惑不解,潘安正色解惑道:“吾在怀县为官经年,深入民间,熟悉行情,深知怀县所产怀药之真伪。怀药因“怀县”产而得名,有着明显特征。怀山药用手掰开断茬面有粉状液体凝成小珠,无丝相连,片刻即能连笼头煮熟,食之面而香;怀地黄掰开是菊花芯,油性大,熟而如绵,摸着软,吃着甜,如同果脯一般;怀菊花干而不散朵,闻着格外清香扑鼻;怀牛膝皮色润白,条长无杈。其它地方产的这四种同名药材与怀药大为不同,内行人一眼就可分辨出来。至于药效,还是怀药最为地道,药力更是其它地方无法可比。而此奸商货物确系从外地运来,非吾怀县所产。吾怀县所产怀药为地道药材,名盛而价高;而外地同类药材,药效甚小,名微而价低。此奸商胆大包天,不择手段,冒充正宗怀药低价倾销吾县,兴隆货栈为虎作伥,欲将假冒怀药混合正宗怀药对外销售,砸吾县四大怀药金字招牌,敲吾县数万百姓之纯金饭碗,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囚之不以儆效尤,不杀之不以平民愤。”
 县丞听了,羞愧不已,诺诺而退。
 怀县老百姓知道后,奔走相告,交口称赞,无不颂扬县太爷潘安智谋高超,断案如神,真是个知民疾苦,爱民如子的清天大人。
 
 六、潘安审猪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晋朝大文学家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了一年县令之后,老百姓来县衙告状的几乎绝迹,三班衙役纷纷向潘安称贺,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潘安却冷静地说:“老百姓的祖传信条是‘屈死不告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条路。无人来告状,冤屈仍然在,表明我官当得不好,没有什么可庆贺的。从即日起,三班衙役下乡巡访,就地办案,重大冤情禀告本官裁决,功绩卓著者提拔重赏。”
 有一天,潘安化装成一位游方郎中,腰藏弹弓防身,手摇铃铛吆喝,走村串户,访察民情。潘安来到了宁郭驿,经过多方询问,得知村里有一个恶霸,名叫程虎,他倚权仗势,为富不仁,欺压村民,横行霸道,村中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只敢在背地暗暗咒骂他。潘安决计要为民除去这个祸害。
 潘安正在村西十字路口旁边的茶馆里喝茶歇息,突然发现一辆马车从北向南急急而来,一头母猪从东向西姗姗而去,马车躲闪不及,轧断了猪腿,大母猪顿时躺在地上,拼命嚎叫。赶车人吓得脸色煞白,慌忙刹住了马车,低声下气打听谁是猪的主人。四十岁开外、凶神恶煞的程虎闻讯赶来,二话不说,一手揪住赶车人的胸口,一手“啪啪”打了赶车人两个耳光,恶狠狠地破口大骂:“你把眼睛长到屁股沟了,没看见您娘在你脸前走吗?”赶车人一边擦着嘴角的鲜血,一边陪着笑脸表示情愿多加赔偿。程虎望着马车上满载的八斗缸和石二缸,嘿嘿冷笑说:“俺家这头母猪吃食泼,窝头壮,两年能下五窝小猪娃,每窝都是十八头,它是俺家的聚宝盆、摇钱树,发家致富全靠着它哩。你这车和马,满车缸,全扣下也抵补不了我的损失,还得脱下你的大皮袄。”这个三十多岁的赶车人哭了脸,苦苦哀求程虎高抬贵手。程虎狠狠踢了赶车人几脚,高声喝道:“这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的话就是王法,你敢不听就捏死你!”围观的人越聚越多,无人敢上前参言。潘安挤到程虎跟前,为赶车人讲情道:“轧伤母猪,非人故意所为,得饶人处且饶人。按公平市价,照价赔偿与你也就是了。”程虎骂潘安道:“谁的裤裆破了,把你漏出来了,哪有你的说话权!”此时正好有四名衙役闻讯赶到,同声高喊:“县太爷在此,休得无礼!”程虎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潘安在衙役们的护卫下,脱掉化装,扯掉胡须,洗净脸面,戴上官帽,换了官袍,一位光彩照人的美男县令就展现在了老百姓的面前。周围的女人们一听到美县令潘安在此,争相从四面八方涌来以求一睹潘安真颜。衙役们借来了桌椅,就地摆起了公堂。潘安传令“地方”来见,没想到“地方”竟是程虎。潘安只好按照官场规矩,让程虎在旁落座,协同办案。程虎连称得罪得罪。潘安却说:“不知者不罪,我这县官还得依靠你这村官办案哩。”

 潘安在临时公堂上宣布:“这场车祸的当事者是赶车人和老母猪双方,理应先审赶车人,再审老母猪,不偏不倚,当众公断。”潘安喝问赶车人道:“你放着三丈六尺宽的阳关大道不走,为什么把马车赶到人家的猪圈里轧伤了老母猪?”赶车人连喊冤枉,说明案发现场就在十字路口,车马至今原地未动。潘安判道:“十字路口不是猪圈,是用来行车走人的,不是用来养猪的,马车行走路线正确,赶车人无有过错,你赶车走吧。”赶车人如逢大赦,磕头致谢,赶着马车如飞而去。
 潘安接着开始审猪。他让衙役们将母猪抬到“公案”之前,猛拍桌子喝道:“呔,大胆母猪!人有人路,车有车道,猪有猪圈,各守规矩。你不在猪圈里老实呆着,跑到十字路口有何公干?”老母猪只是哼哼,当然说不出话来。潘安教训道:“众所周知,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养得起猪打得起圈。猪不在家里养,十字路口倒成了养猪场,像你这样猪仗犬势,横行霸道,叫人如何能过安定日子?”潘安以审猪为名,对程虎一番痛骂,骂得程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走又不敢走,坐又坐不住,抓耳挠腮,不得安生。潘安下位来用脚踢了踢母猪问道:“你可知罪?”老母猪只是哼哼。潘安道:“既无异议,且听夲官宣判。原想可怜于你,法外施恩;但公理安在,王法无情,判处立即斩决,以儆效尤,肉食分赠村中孤寡老人。”程虎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想悄悄溜走,被潘安喝个正着。潘安微笑道:“你我同为大小官员,当为百姓表率。母猪被斩,你也有治家不严之罪,理应重罚;若不治你,恐被百姓骂我官官相护。念你认罪服法,夲官从轻处理,罚你白银百两交付村里学堂助学,免去地方之职,再领取五十大板,以长终身记性。”
 程虎被五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瘫在地上,不能动弹。周围群众人山人海,欢呼之声震耳欲聋,人人都夸潘安审猪审得真好,不光教育了养猪家户,而且为老百姓除掉了一个人人痛恨的大祸害。
 这个故事为今天的焦作地区留下了千年不变的养猪老民俗,牛羊可以放牧,但猪必须在圈里养,都传说是潘安立下的铁规矩。
 
 、潘安送棒槌
 
 在武陟县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潘安送棒槌——要厚礼”,意思是说送出的小,要回的大,用来形容得不偿失,沾小便宜吃大亏。据说,这句话来源于一个趣味横生的民间故事。
 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县令,为官清正,两袖清风,生活极其艰苦,“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公务之余,与妻子杨氏一道,自己动手,耕田种菜,养羊挤乳,贴补家用。百姓闻知,人人赞叹不已,都夸潘安是个大清官。
 在潘安的榜样影响下,怀县的官吏绝大多数都是廉洁奉公的好官员,但也避免不了还有那么几个“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害群之马,主管全县教育大权的县教谕钱百通就是其中最冒尖的一个。钱教谕年过四旬,面如玉琢,长须飘飘,道貌岸然,一派学者之风;但在内心,他却精于算计,善于敛财,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贪财鬼。
 潘安听说钱教谕花钱阔绰,饮食讲究,于是对他实在放心不下,就多次派人对他所辖的县学的账目进行查验,结果都是笔笔清楚,件件相符,井井有条,分厘不差。潘安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就反复暗访,追根求源,终于抓住了钱教谕的狐狸尾巴。原来,钱教谕工于心计,手段巧妙,创造出了一条自以为毫不违法、合情合理的捞钱新路子。他对属下广结人缘,礼尚往来,普施恩惠,喜欢送礼。不过,他送的只是字画。他写的一笔好字,画的也能拿得出手,于是他就闻风打听,不失机会,红事送喜字,白事送挽联,庆寿送贺词,发家送中堂,用的笔墨纸砚全出于公家,自己一分钱也不用花,但是回礼红包次次不少,包包丰厚,全归了钱教谕本人。同时,钱教谕家中的喜事也接连不断,巧立名目,冠冕堂皇,每个月都要遇上两三起,属下人员只好争相登门庆贺,送上贺礼。有一次,钱教谕虽然不敢明里发请帖,却是暗地到处打招呼:“五日后是我最宠爱的三夫人二十大寿,略备薄酒,届时一定捧场赏光。”
 潘安得知后,对于钱教谕无心公务、精心捞钱的行径深恶痛绝,经过深思熟虑,妥善安排,决定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断了他的这条财路,刹住他的这股歪风。
 到了这一天,上至衙署书吏,下至教师生员,更有众多学生家长,凡是敬畏钱教谕权力或有求于钱教谕开恩办事的,全都争先恐后,登门贺喜。钱教谕家中宾客满座,贺礼成堆,礼桌前等候交付礼金的人们成群结队,水泄不通。钱教谕眼瞅着礼账上越来越多的钱财,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
 就在钱教谕挥手吩咐准备开席的时候,潘安领着一个老汉,推着一车棒槌来到了礼桌前面。潘安对钱教谕拱手说道:“你我同僚,理应贺喜,送钱太俗,送画太雅,而棒槌则是居家女人日常洗衣必用之物,送此最为适宜,礼轻意重,万望笑纳。”钱教谕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摸不清潘县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好随口接道:“受此大礼,不胜荣幸,只不过家中女人用不了如此许多,实在有失美意。”潘安哈哈笑道:“这有何难?在场宾客众多,各家自有贤妻娇女,一人一个捎它回去,让她们与您家三夫人同喜!”潘县令话音刚落,众宾客立即蜂拥而上,将满车棒槌抢了个精光。众人手持棒槌,欣赏把玩,欢声笑语,非常兴奋。在满院欢笑声中,推车老汉一屁股坐到地上哭了起来。全场静默,众人愕然。潘安询问其故。老汉道:“满车棒槌精光,钱在何处?”潘安恼道:“如此小家子气,真是没见过世面,堂堂教谕官邸,岂能少了你的棒槌小钱。今日所收礼金,全付与你,也该足够,省得你败坏了今天的喜庆,玷污了官府的体面。”潘安怒气冲冲走到礼桌跟前,将所有礼钱用桌布包起,凶巴巴地塞到了老汉的怀里。老汉手捧布包,坐在地上还是不走。潘安问道:“是否嫌钱多了,认为是不义之财,不敢拿走?”老汉不语,只是点头。潘安肃然起敬,双手扶起老汉,面对众人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者不取不义之财,堪为官场楷模,我等自愧不如。既然如此,老者可在其中自己取够自家棒槌价钱,剩余之钱,教谕必定不会再收回去,与你这等小民争利,有失儒家斯文。我替你捐赠给县学公用,定称众人之心。”老汉磕头谢恩,推起空车,满意而去。众人细品潘县令话中有话,含义深刻,莫不点头叹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争相夸赞潘县令足智多谋,一心为公。钱教谕见到这个架势,赶紧随风转舵,满脸堆笑,高竖拇指,连夸上司决策英明。 
  潘县令送棒槌当贺礼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全县,老百姓普遍认为潘安送棒槌寓意深长,给了贪官污吏当头棒喝,怀县官场为之一清。从此以后,怀县的各级官吏在潘县令的威慑下,再也不敢巧立名目搜刮民财了,请客送礼开始绝迹。全县老百姓讴歌赞颂潘县令为官清正,“潘安送棒槌”这句话就作为历史典故流传了下来。
 
 八、赔情看瓜园
 
 武陟县的沁河滩里有的地方是沙壤土,非常适宜种西瓜。结出来的西瓜呀,个大汁甜,营养丰富,清热解暑,止渴生津,堪称瓜中珍品,是武陟县的一大名贵特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武陟县农村还沿袭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民俗,就是在西瓜成熟时节,瓜庵旁边总是要立上一个草人,协助瓜农看守瓜园。究问其故,瓜农们就会顺口吟出一首民谣:
 潘安赔情沁河滩,草人戴帽把瓜看,
 西瓜有情千年赞,廉洁官风百代传。
 这首民谣引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民间传说。
 那是在晋朝的时候,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县官。有一天,潘安独自一人微服下乡访察民情,坐船过了沁河,走到了小董村南的沁河滩中。烈日当空照,浑身热汗流,潘安鼻嘴冒火,喉咙生烟,精疲力尽,口渴难忍,望见远处有一片绿油油的瓜田,就舍命直奔而去。
 潘安到了瓜园,只见西瓜遍地,瓜色鲜艳,清香逗人,垂涎欲滴,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切开一看,皮薄肉厚,鲜红沙瓤,汁多籽少,芳香扑鼻。咬上一口,醇香醉人,味甜似蜜,不禁狼吞虎咽,霎时啃了个干净。然后细细回味,甜到了心里,爽遍了全身,不由得高声叫好,赞不绝口。
 没想到看瓜老汉不以为喜,反倒生悲,愁容满面地对潘安说:“西瓜越好越是招灾,明年说啥也不敢再来种了。”潘安听了,迷惑不解,追问缘由。老汉答道:“县衙差役,经常索要,不见付钱,但见纸条。乡村恶棍,吃拿带捎,分文不给,还惹祸苗。汗摔八瓣,没有回报,谁再种瓜,就是傻屌。”潘安听了,羞愧满面,沉默不语,悄然离去。
 到了第二天上午,潘安带领一大帮属官、书吏和衙役来到了那个老汉的瓜园。那个老汉见了,就像一个小老鼠碰上了群猫,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当他知道了面前的县太爷就是昨天来的吃瓜人时,深为自己昨天的实话实说感到后悔,心想,祸从口出,果然不差,真个是现说现报,死到临头了,不由得稀屎拉了满裤裆,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连声哀告求饶。
 潘安强忍住心酸,用力欲搀起老汉,老汉却伏地不起。潘安两眼含泪,“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哽咽着说:“苛政猛于虎,百姓惧怕到如此程度,实非国家之福也。”众人赶忙上前,拉起了老汉,搀起了潘安。潘安回头对众人厉声说道:“老汉种瓜,实在不易。百姓利益,不容侵占。谁欠瓜钱,务必结清!”众人听了,都低下了头,很多人红着脸纷纷将所欠的瓜钱交到了老汉的手里。老汉楞在那里,似笑非笑,如在梦中。潘安拱手向老汉赔情说:“属下犯错,责在主官,吾向老人家赔罪,自罚在此替您看守瓜园。”众人听了,都说县太爷公务繁忙,情愿以身相代。潘安突发奇想言道:“汝等谁也代替不了本官,不如扎一个草人,将我的衣帽穿上,权当夲官在此受罚。”众人不敢违拗,只好照此办理。 
 打那以后,穿戴着潘安衣帽的草人就在瓜园日夜看守,不光县里的官吏衙役不敢再来瓜园白吃,就连乡村的地痞流氓也不敢来此骚扰。老汉喜上眉梢,瓜园喜获丰收。县境里的各个瓜园闻知此事,纷纷效仿,都扎了草人看守瓜园,流传下来,竟成了武陟县的一个千年不衰的有趣民俗。

 九、巧计免皇粮
 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怀县的原任县令因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皇粮上解而荣升一级,成了县令的顶头上司。潘安则从任职四年的孟县调到怀县,担任了怀县的县令。潘安一到怀县上任,就发现县衙大堂之上满墙都是上司和朝廷颁发的嘉奖,各种簿册上银足粮丰,连年盈余,不由得喜上眉梢;但实际查对起来,才知道官府的银库和粮仓空空如也,比响晴的天空还要干净。他不耻下问,探问究竟。知情人透露说,怀县本来地廋民贫,收成不好;但县令好大喜功,只求升迁,为了多出政绩,就不管百姓死活,谎报丰年,加倍征粮,横征暴敛,不足之数,就以空数抵充。潘安听了此话,更加忧心忡忡。他微服出衙,深入乡村,访贫问苦,看到民有饥色,糠菜度日,食不果腹,叫苦连天,禁不住也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正在这时,因为怀县上报的存粮数量巨大,朝廷又给怀县下达了调粮进京的命令。这一下让潘安犯了大难,再一次向全县百姓摊派吧,实在不忍心残害百姓;不向百姓摊派吧,无粮往京城调运,违抗了圣命,县令要犯死罪;自己如实上报真情吧,也不可行,不等真情报到朝廷,顶头上司就会暗地要了他的性命。自己丢命还是小事,再换一个县令来,也难免不向百姓摊派皇粮,更使百姓雪上加霜;自己不说真情吧,无粮可调,也是冤死性命一条。潘安虽然才华超众,足智多谋,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也是思来想去,一筹莫展。他在书案上大大地写了个“粮”字,两眼直瞪瞪地盯着不动,绞尽了脑汁。
 潘安的夫人杨氏心疼丈夫愁眉不展,就给他端来了一杯热茶放到了书案之上,没料到潘安心不耐烦,一失手弄得杯翻水倒,把那个“粮”字淹了个一塌糊涂。杨氏埋怨他说:“用水一淹,你写的字就没有了。”潘安一听这话,马上高兴得蹦了起来,狂喜大叫:“好计好计,水一淹就没有了!”他立即研墨挥毫,向朝廷书写呈文,文中有“蒙圣上福泽,怀县仓廪丰足;然水火无情,怀县偏遭水灾,存粮已赈灾民,百姓齐颂圣恩”等语。他派出快马,飞报洛阳。
 潘安的呈文送到了京都洛阳,朝廷对此半信半疑,就委派钦差大臣来到怀县核验实情。潘安得知钦差大臣贪酒好色,就将他安置在豪宅花园之内,低声下气,殷勤供奉,晨昏两叩首,一日三问安。还投其所好,将怀县特产名酒“沁河玉液”源源不断地运到园中,供钦差畅饮;又将色艺双全的妙龄歌伎送到园中,陪伴钦差歌舞消遣。直弄得钦差大臣整日整夜沉醉在温柔乡里,晕晕糊糊,乐不思蜀。
 忽一日酒宴中,钦差大臣对潘安说:“圣命难违,总得实地查看一番。”潘安再三劝阻不过,就对钦差说:“今天已晚,但等明日。”
 当天晚上,潘安紧锣密鼓,预作安排。他首先给县衙的轿夫全部放了假,接着物色了一批身强力壮的贫穷乡民来充当轿夫,然后对这些轿夫进行了严格的培训。潘安对这些轿夫说:“钦差明日核验水灾,若勘察属实,则不再向百姓征粮,请诸位听从本县号令,为全县百姓造福。”众轿夫感激县太爷潘安为自己这些穷苦农夫谋利,皆躬身拜谢,诺诺连声,人人想妙法,个个献巧计,编排情节,反复预演,直至潘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直拖到了第二天的下午,潘安才恭请喝得醉醺醺的钦差大臣坐进了轿子。在潘安的指挥下,众轿夫快步如飞,霎那间把轿子抬到了沁河岸边。潘安唤醒了钦差,手指着波涛汹涌的河水,问钦差水势如何?钦差语无伦次地说:“不,不,不大。”潘安给轿夫使了个眼色,轿子就在河边团团转了起来。潘安刚等轿子停稳,就手指着满滩的芦花又问钦差,这里的水灾大不大?钦差晕头转向,醉眼朦胧,依稀望见风吹芦花,当作白浪滔滔,就说:“水势虽高过人,但没高过树,还不算水灾。”潘安急了,狠了狠心,就给轿夫打了个手势,众轿夫就将轿子径直抬到了沁河当中。潘安手掌一按,轿子就往下沉,潘安手掌一抬,轿子就往上升。钦差大臣刚开始还“啊不吃,啊不吃”地在水中乱闹腾,到后来被淹得神志昏迷,没了喊声。潘安这才吩咐众人把钦差大臣抬回县衙进行急救。
 钦差大臣被救得清醒了过来,看见潘安精心伺候在病床前,满头大汗,浑身湿透,正在为自己的安危尽心竭力,不禁流出泪来,衷心感谢说:“老夫不听贵县再三劝谏,方有今日之祸。多亏贵县搭救,日后定然不忘你的好处。”潘安伏地不起答道:“为了怀县百姓,下官陷大人于水火,幸蒙宽容,诚惶诚恐。大人忠诚圣命,赴汤蹈火,不顾生死,视察水灾,堪为百官楷模,怀县百姓要上‘万民折’,为大人请求朝廷褒奖。”钦差大臣顿时笑逐颜开,心有余悸地说道:“多谢怀县美意。怀县水灾真大,真大!”
 钦差大臣带着怀县百姓的“万民伞”和满满一车“沁河玉液”名酒回朝复命,这趟怀县之行使他名利双收。潘安也靠着钦差大臣的实查结论一笔勾销了怀县的亏空,还为怀县百姓免去了一年的皇粮征收。
 
 十、智取运粮船
 虽然潘安用巧计为怀县免去了一年的皇粮征收,但怀县仍然没有解决缺粮的难题。一到第二年春天,就有很多贫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搁锅无啥下。苦熬到了青黄不接的关口,饿死的人不断出现,逃荒要饭的老百姓更是比比皆是。潘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多次向上司呈文,请求拨粮赈灾。而上司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总是答复得非常好听,就是不把赈灾粮调给怀县。潘安为了解救燃眉之急,就带头发动有粮之人捐献口粮抢救饥民,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潘安只好和灾民同苦共难,每日用树叶和野菜充饥。
 有一天,县令潘安青衣小帽,㧟着大荆篮;夫人杨氏荆钗布裙,手拿剜菜铲。夫妻俩相伴走到城北十几里外的运粮河边采挖野菜。只见田野荒芜,树木光秃,柳叶被捋净,榆皮被剥光,能吃的野菜也被搜刮得难以寻觅。夫妻俩连连叹气,像大海寻针一样到处细瞅。潘安发现了一棵刺牙菜,不顾扎手,小心翼翼地连根拔了出来。杨氏铲了两棵黄黄苗,哼着小曲,如得珍宝。潘安拔了半把狗儿秧,念念有词,表功不已。杨氏深挖了一小片茅草,把几条白嫩的草根喂到了夫君的嘴里,潘安慢嚼细品,甜滋滋,香津津,一直美到了心窝里。夫妻俩虽然在野外日晒风吹,灰尘满面,倒也夫唱妇随,苦中有乐。两个人辛苦了一晌,只采挖了小半篮野菜,都累得满头大汗。杨氏心疼地为夫君擦去额上的汗珠,拉着他坐到了运粮河边的一个高岗上歇息。杨氏依偎在夫君的身边,手指着行驶在河里的官军运粮船队,撒娇地戏说:“你若能把船上的粮包搬上岸来,咱们就不用再挖野菜了。”潘安却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呀,是呀,若是能把船上的粮食都留下来,整个怀县的老百姓就有救了。”
 采挖野菜归来,潘安愁得一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闭上眼,运粮船上的粮包就在眼前晃来晃去,团团乱转。他狠拍自己发疼的脑袋,下决心要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一个一个方案诞生,又一个一个方案否定,一直思考到雄鸡报晓,他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周密策划。
 第二天一大早,潘安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在县衙前贴了一张大幅告示。告示上主要内容是:“明日起举办全县青年才艺大赛,获得前三名者各赏粮一石、九斗、八斗,入围前二十名者皆赏粮五斗。”值此粮比珠贵的时节,这个告示发生了非凡的吸引力,到县衙报名参赛者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很多官吏和百姓对此迷惑不解。有的人暗地埋怨说:“人都快饿死了,还搞这个花架子,恐怕县太爷的脑袋进水了。”有的人私下大骂:“这真是奈何桥上跳舞,断头台上唱歌,饿死鬼卖笑,死皮不要脸!”不管如何咒骂,也挡不住大赛按期举行。县衙前戏台髙搭,锣鼓喧天。靓女、帅男、美妇、壮汉轮番登场,竞相献艺;歌舞、戏曲、口技、杂耍琳琅满目,流派纷呈。潘安从中选出了二十名入围高手。
 潘安暗中派人打探,获得了有一批军粮船要从怀县境内通过的准确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第二轮前三名决赛的日期,并发布公告,将决赛的地点迁移到了三县交界的运粮河码头,声明凡到场观赏的怀县百姓均有礼物相赠。
 运粮河是当时运输的大动脉,也是怀县北部的边界,北岸与两个县相邻,南岸属怀县境内,有一个非常繁华的船运码头,酒馆、饭铺、车马、客店一应俱全,平日里人来客往,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到了决赛这天,更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动。决赛的高台面对着运粮河水,锣鼓铿锵,管弦悠扬,台前场地广阔,观众挤得满满当当。恰逢官军运粮船队通过的时候,台上的演出更是钩心摄魄,扣人心弦。船上的官兵不由得停下了船儿,齐齐朝台上望去,个个看得如痴如醉,不忍离去。带队主事的押运官在部下的再三要求下,只好同意停船靠岸,留下几个哨兵看守,其他官兵可以放假看戏。这些官兵上得岸来,除了看戏,遇上酒馆,岂能不喝几杯,都是听着音乐,饮着美酒,过上了云里雾里的神仙日子。留守的几个哨兵眼馋岸上的官兵饮酒取乐,也不甘寂寞,招呼酒保上船送酒送菜,个个也喝得酩酊大醉。歌舞演到夜暮时分,有个哨兵醉眼朦胧,船头小解,突然发现船儿只只都是悠悠进水,慢慢下沉,吓得大喊起来,运粮官兵全都惊慌失措,赶紧往岸上抢运个人财物和随身物品。正在这个紧急关头,怀县县令潘安指令县尉带领一大批怀县的兵快丁壮,团团围住案发现场,反复搜查,未见任何肇事凶手。押运官为了减轻罪责,苦苦哀求县令潘安抢救船上的军粮。潘安再三推辞不过,只好下令所有在场的看戏观众一律参加搬运。在兵丁的严密监视下,不大一会儿,不管是船上的,还是水里的,全部的粮包都被观众们抢运到了河岸上。这时的押运官吓得还没有回过神来,心甘情愿听从潘县令安排。潘安先让入围的前三名和前二十名选手得到了规定的赏粮,又给每个参与搬运粮包的观众发粮十斤,把两个布告的承诺全部兑了现。潘安对心神不定的押运官说:“值此饥荒时节,野外存粮,难保安全,水淹之粮,不能装船。不如就近运到官仓倒包整晒,然后再做计议。”押运官一听言之有理,连连点头称是。于是潘安就立即安排车马,连夜将所有粮包就近运入了官仓。
 过了两天,押运官督令运粮官兵修好了粮船,就赶忙来到怀县县衙拜见县令潘安,要求将原粮返还并协助运到船上。潘安满脸堆笑,连说别慌别慌,双手奉茶,请入上座,盛情款待,待如贵宾。押运官酒足饭饱之后,潘安笑嘻嘻地向他递过来了一纸公文,他只见公文上写道:“军粮运经三县交界,不料船漏粮沉,淹没于水中。怀县县尉带领兵快丁壮,及时赶到破案,反复搜查未果,疑为敌军奸细暗中破坏所为。怀县县令闻讯赶到善后,当机立断,组织怀县百姓抢救水淹之粮就近运入官仓。然而水泡粮胀,生热发霉,不能再充军粮。怀县为使军粮不损,有益军需,只好委屈地方,将霉变之粮即刻作为赈灾之粮下发灾民,甘愿将朝廷原拟调拨怀县之上好赈粮如数挪作军粮。”押运官看了,满头冷汗,忐忑不安。潘安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是如实上报、准备砍头呢还是天衣无缝、皆大欢喜呢,何去何从,悉听尊便。”押运官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觉得潘安此法可行,只好乖乖听从了潘安的指点,在那个公文上也签了自己的大名,军地两方同时联名上奏朝廷。
 这份公文到了京都洛阳,朝廷上下传看了一遍,都觉得无懈可击,言之有理,于是就按照潘安的提议批复了此事。二十多条船、五十多万斤的救命粮就这样留到了怀县,帮助怀县百姓度过了难熬的饥荒。 
 
 十一、举办教化院
 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县令时,有一次下乡巡视坐轿归来,路过县城西门外柏树森森的老坟岗时,发现有一个年轻女子正要在一棵歪脖树上悬吊自尽,他赶紧让轿夫落轿去救。年轻女子被救下后,潘安近前询问道:“你这女子家居哪里,叫何姓名,为何要自寻绝路?”年轻女子哭啼啼地说:“娘家姓康,乳名玉娥,两年前嫁与城西三里的李家庄李勇刚为妻。自己木讷老实,不善言语。婆母嫌没成色,百般挑剔。丈夫脾气暴躁,打骂不休。自己感到没有过头,因此来自寻短见。”
 潘安听了,十分同情,就叫玉娥坐轿,自己骑马,领着玉娥到了后衙,交与妻子杨氏好生解劝。在杨氏夫人的耐心开导下,过了两日,玉娥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一时不敢回家,就在后衙住了下来。杨夫人喜得女伴,二人相处非常融洽,以姐妹相称,无话不谈,渐渐发现,玉娥本身也有一些毛病,别人问话,她反应迟钝,做起事来,丢三落四,缺乏条理。由此看来,家庭不和睦,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能全怨婆母和丈夫,玉娥也极需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杨夫人就苦口婆心地教玉娥如何笑对老人,恭敬应答,如何做事有条有理,博得婆母欢心。如何审时度势,以柔克刚,讨得丈夫喜欢。玉娥悟性很高,大有长进。

  又过了几日,潘安将李勇刚传进县衙大堂,虚张声势,要问他的打伤妻子、逼死人命之罪,在堂威声中,刑具面前,李勇刚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康玉娥在杨夫人的安排下,及时赶到堂上为丈夫讲情求饶,以身护夫。李勇刚顿时对妻子感激涕零,抱头痛哭。潘安一看火候已到,就顺水推舟,准了康玉娥的保释,责令李勇刚具结画押,保证今后不再打骂妻子,与妻子和睦相处。如若再犯,新账旧账一齐算,加倍惩处。李勇刚当堂发誓赌愿,满口答应。潘安这才让他把妻子领回家去。夫妻俩对潘安和杨夫人千恩万谢,携手下堂。
 康玉娥回到了婆家,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婆母笑脸相迎,恭敬有加;对丈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为人处事,有始有终,井井有条。婆母和丈夫也对玉娥格外疼爱。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夸潘县令和杨夫人真会教育女人。
 这个事情在怀县越传越广。后来,不少在家挨了打、受了气的小媳妇都会千方百计寻找机会逃到县衙,求得潘安和杨夫人的庇护与做主。来人渐多,家中接待不下,潘安就将后衙原先存放杂物的几个屋子腾了出来,作为这些妇女的庇护之所,由杨夫人带领几个书吏之妻负责接待。潘安为了减少受害妇女的人数,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他发布告示说:“三从四德,不敢有违,夫妻相恶,责任在妻。强制教化,定有日期,一切费用,夫家供给。”他将妇女庇护所定名为“感化院”,根据妇女的受虐程度来定住院天数的长短,对于那些发生家庭暴力的丈夫更是规定必须加倍缴纳其妻的教化费用。潘安的这些措施表面上维护了封建道德、男尊女卑,实质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保障了妇女的权益。除了割肉疼,就是拿钱疼,在难以承受的高额教化费用面前,那些脾气暴躁的丈夫再也不敢轻易打骂妻子了,生怕妻子跑到感化院长期居住不回家。同时,这些妇女在感化院也接受了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各种技艺的交流,改掉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毛病,每个人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潘安举办感化院,不光使妇女们得到了感化,也使男人们得到了感化。它使夫妻不和的少了,家庭和睦的多了,妇女地位空前提高,怀县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许多受惠妇女对潘安非常感激,把潘安称为潘青天,将潘安的名字刻在了她们的针线筐上,以表示永久的敬仰。她们还传下了一首感恩戴德的民谣——
 娘家就是感化院,媳妇头上晴了天,
 潘安救咱出苦海,幸福生活乐无边。
 直到今天,这首民谣还流传在不少老奶奶的嘴边上。
 
 十二、立规娶女婿
 怀县本来有个根深蒂固的民俗,即是无儿的人家称为绝户头,必须从家族的近支中选一个侄子过继給自己当儿子来继承家业,养老送终。无儿有女的人家若是没有侄子愿意过继,征得以族长为首的家族同意,也可以给女儿招个女婿进门,这个女婿必须举行仪式,立下字据,改姓换名来作为岳父的义子,倍受歧视。但“有义子无义孙”,孙子可以作为嫡传正式载入家谱。对于这个女婿,说得好听点叫做“招养老”,说得难听点叫做“倒扎门”。这个民俗虽然不尽合理,但是也没人敢去破坏它。
 潘安来到怀县当了县令以后,在断案实践中发现了这个民俗的不合适之处,以大无畏的勇气,顶住了世俗的重重压力,大胆进行改革,又立下了“有女户可以娶女婿”的新规矩,即是纯女户或有女有儿户皆可像男儿娶媳妇那样娶女婿进门,娶来的女婿像娶来的媳妇一样,不必改姓,可作为配偶载入家谱,家族中任何人不得歧视。这个新规矩是如何立下来的呢?那就得从潘安经手的一个案件说起。
 初夏的一天,怀县(今武陟县)县令潘安正在大堂问案。突然,一个身穿重孝、手拿哀杖的青春少女闯衙告状,冲破层层阻拦,“扑通”一声跪倒在堂上,哭天喊地,鸣冤叫屈。潘安赶忙询问,只听那个女子抽泣着说道:“天气炎热,父亲停丧十天,受人阻挠,不能出殡,求县太爷为民做主!”潘安一听,顿觉案情重大,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眼下气温很高,尸体长期不能入土,气味四溢,危害四邻,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停下一切工作,在告状女子的引领下,火速赶到了案发地尽快处理。
 潘安经过认真的多方了解,才算掌握了这个错综复杂的全部案情。原来,案发地在城西九里处,村名张家庄。村里有兄弟二人,老大名叫张福贵,年过六旬,生平经商,家业殷富,娶妻邢氏,只生有七个女儿,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人见人爱,乡邻们戏称其为“七星仙女”。现如今七个“星”已嫁出了六个“星”,单留下了第七“星”引弟姑娘年方十八,还待字闺中。福贵曾在经商途中救得一个男孩,起名结实,收为义子,养在家中,现已年过十七,尚未婚配。老二名叫张永贵,年近五旬,一生务农,家底不厚,配妻胡氏,生有五个儿子,个个长得虎背熊腰,霸气十足,村里人尊称其为“五虎上将”。现如今五个“虎”中仅有一个娶了妻室,还有四个尚未婚配,都在挖空心思争抢着想要过继給大伯家,以求继承肥产厚业,一步致富。但是,大娘邢氏对义子结实情深意厚,视同己出,待如亲生,执意要将结实当成亲子来继承家业。这样一来惹恼了老二家的“五虎上将”,把老大家告到了家族祠堂。族长和族中长老们觉得老大家的所作所为不合祖制,也破坏了民俗,因此对老大家的意向不予支持,决议要老二家选出一个“虎”来过继給老大家支撑门户。老大家对此决议拒不接受。两家人因此仇上仇,冤上冤,整天为此吵闹不休。“五虎上将”对大伯围攻逼问,推推搡搡,直气得张福贵头晕眼花手冰凉,一口气没有上来,两腿一蹬,到阎王殿报到去了。由谁来抬棺领大头,出丧打幡儿,就是标志着定谁来当继承人这件大事,一直是争论不止,议而难决。因此,张福贵死去十天了还无法出殡埋葬。两家人剑拔弩张,拼死对垒,谁也不肯后退半步。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人都在看热闹。
 潘安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协同家族长老耐心调解两家纠纷。先是老二家五虎争过继,互相打得鼻青脸肿。家族提议长子不出门,其余四子抽签定出一子,但老大家对此拒不接纳。老大家提出让结实领大头打幡儿,整个家族一致否决。老大家退而要招结实为养老女婿,潘安询问了引弟和结实,二人情投意合,点头愿意,但老二家极力反对,家族中也不支持。
 潘安犯难了,就对着围观的众人发怒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让死者三年五年不入土,一直祸害街坊四邻吧!大家都来说说,两家人的事大还是全村人的事大?”这番话发动起了民愤,众街坊听了,事关自身利益,都异口同声地说道:“任凭县太爷公断,让亡人即日入土为安。谁若不遵,村人不容!”案件形势急转直下,沉重压力布满现场,非常有利于潘安发号施令。潘安的脑子飞快地转了几转,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使全村人心服的妙法,就对着众人说道:“子女都是父精母血所生,皆为祖宗骨血,理应享有平等之权。男儿既然可以娶媳,女儿为何不可娶婿?今判张福贵之七女张引弟即刻可在灵前拜堂成亲,娶张结实进门为婿。由张引弟继承‘大统’,领大头打幡儿埋葬父亲。张结实可作为张引弟之配偶记入家谱,任何人不得干涉。”众人听了,一片欢呼,都夸赞县太爷谋略奇妙,判决高明。当事的双方家长觉得县太爷给足了自己面子,更何况众怒难犯,也不好再说什么。“五虎上将”心中不服,正想提出异议,潘安抢先宣布道:“经查,张福贵死因证据确凿,众目睽睽,不容掩盖。民不告之,官不究之,倘若苦主执意上告,夲官必将依法严惩!”一番话吓得五个“虎”再也不敢抬头,为了求得老二家以后不去告状,只好乖乖地跪倒在地上当起了孝子。
 潘安接着给五个“虎”和七个“星”宣讲了“男不在分家,女不在赔送,成家立业要靠自己一双手”的大道理,又规劝“七星”和“五虎”同为爷奶所传,同是张家血脉,理应情同手足,亲如一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永远不忘亲情血缘。这番话说得十二个人俯伏在地,感激涕零,皆表示一定要铭记县太爷的教诲。张引弟当即承诺要资助四个堂兄娶妻成家,五个“虎”随即声明要对待张结实亲如兄弟。两家人握手言和,齐心合力,当天就把张福贵风风光光地出了殡,排排场场地安葬到了张家祖坟。
 这个民事案件本来乱如麻团,陷入僵局;但经潘安巧思妙想,屡出奇招,竟然势如破竹,迎刃而解。怀县百姓由此视潘安为神人,对潘公案广为传颂。前有案例,后有效仿,例多成规,约定俗成,久而久之,娶女婿竟成了怀县的特有民俗。发展到后来,不但有女无儿户可以娶女婿,而且有女有儿户也可以娶女婿,有些认为女儿比儿子更适宜于继承祖业或是不想把女儿嫁出门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给女儿娶个女婿进门。只不过在家谱上女儿是户主,娶来的女婿算是配偶。凡是娶了女婿的人家都念念不忘潘安,非常感谢潘安为他们解决了大难。
 
 十三、扮女擒色狼
 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的夏天,怀县的天气异常闷热,妇女衣着空前单透薄露,身材曲线美不胜收,凸凹之处格外惹眼,出门乘凉之人数不胜数。这是个妇女们最容易出事的时节,怀县县城内外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多起强奸案件。
 县令潘安下令王捕头带领全体捕快明察暗访,限期破案。没料到全体捕快夜以继日地忙活了半个多月,毫无成果。使人可气的是,捕快们一出衙门便风平浪静,安然无殃;捕快们一回衙门就波澜重起,案件又生。发展到后来,罪犯更是胆大妄为,凡是捕快存在的地方还会平安无事,只要捕快刚刚离开就会又起祸端。罪犯故意和捕快们干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把捕快们折磨得失魂落魄,愁眉不展。王捕头开始怀疑是内部所为,疑来疑去,找不到一点线索。后来又猜测是内外勾结,查来查去,也抓不住任何证据。社会舆论大哗,都说喂个狗还能看家护院,养一班捕快纯粹是一群废物。还有人指着鼻子大骂捕快是白拿俸禄,枉为公差。王捕头受不了百般辱骂,顶不住沉重压力,就去向县令潘安请求辞去捕头职务。
 潘安呵呵一笑,安慰王捕头说:“如此看来,罪犯定是不凡之辈,久闻怀县王捕头乃是天下著名神捕,特地前来和你叫板过招。你若辞职不干,岂不正中诡计?”一番话激得王捕头撕碎了辞呈,重新又鼓足了破案的勇气。潘安认真听取了王捕头的汇报,给王捕头细致分析案情道:“胆敢顶风作案、连续犯罪者,本县从无如此嚣张之色狼,定是外地窜来的惯犯高手;罪犯作案迅速,不留痕迹,身手敏捷,来去无踪,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男人;罪犯能够准确避开捕快,表明近在咫尺,熟知县衙内情;几案共同之处是以气质高雅的美女当为作案对象,说明罪犯风流倜傥,外表不俗。若照此四条标准在城里进行排查,就不难找出向我们叫板之人。”一席话说得王捕头眉开眼笑,信心百倍,顿时有了主意。
 王捕头在城中使尽了吃奶力气,按照潘安交待的四条标准进行了暗中排查,最终访察到了五个可疑之人。但派人蹲守跟踪,也抓不住这几个人的任何犯罪行为。他无计可施,只好再去向县令潘安请教。潘安大笑不止,直说王捕头脑子没有开窍,他低声指点道:“罪犯既然是来去无踪,绝不会是神人天降,必定是男扮女装,混入女人堆中伺机作案,你们跟踪男人,那是把劲儿用错了方向。还有,既然罪犯能够准确避开捕快,那么你们还穿捕快衣服就必然逮不住罪犯。这些道理显而易见,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技高一筹呢?”王捕头恍然大悟,准备再去试行新法。潘安一挥手止住了王捕头,低声说道:“你别去白费力了,你这一去,几经周折,就走漏了消息,这个办法就不灵了。”王捕快挠了挠头皮,迷惑不解地连问应该怎么办?潘安微微一笑说道:“只准你知我知,严密封锁消息。就在今晚,咱俩男扮女装,撒出诱饵,布下陷阱,出其不意,逮其不备,任凭罪犯诡计多端,定叫他难逃法网。”
 就在那晚掌灯时分,县令潘安暗取丫环服装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婀娜多姿的妙龄女郎,只见他高挑个儿,鸭蛋脸儿,俊眉俊眼,唇红齿白,略施粉黛,貌若天仙,更有一种姿色神韵,比美女还要勾魂摄魄。王捕头也被潘安打扮成了一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只不过脸黑了点,腰粗了点,使人一看就像个大户人家的老妈子。二人不动声色,悄悄从县衙后门溜了出去,溶入在皎洁的月光之中。潘安花枝招展,风摆杨柳,搔首弄姿,招摇过市,专从美女堆边经过。王捕头远远盯着,既不敢离近了打草惊蛇,影响诱惑;又不敢太远了恐出意外,生怕保护不了县令潘安。潘安走过了三条大街,穿过了五条小巷,不觉来到了便于乘凉的西门外护城河边僻静之地。只见垂柳似烟,水波粼粼,皓月当空,人影朦胧,使人恍惚中疑为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其实潘安早在经过美女堆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鹤立鸡群,惹上了一双眼睛紧追不放。他不禁心中大喜,假装不知,不动声色,越走越快,逐渐把鱼儿引上了钓钩。

却说那双罪恶的眼睛看到一位风情万种的性感美女来到了僻静之地,不由得心中笑出了声。他虽然阅人无数,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貌的天仙,那如花的脸蛋,迷人的身材,修长的大腿,丰满的乳胸,翘丽的臀部,都使他神魂颠倒,欲火难耐。他心想,若能得手畅意玩弄一番,就是立马死了,也不枉生在世上活了一遭。于是他就迫不及待,疾步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塞进了潘安的口中。这是他的惯用绝技,能使美女神志不清,呼叫不得,继而再在鼻前用上迷幻药巾,定能叫美女乖乖就范,任其为所欲为。谁知潘安早年练有武功,身手不凡,运足了丹田之气,“噗”地一声就将口中的熟鸡蛋喷射到了那人的脸上。那人一愣,潘安一个扫堂腿,就把那人踢倒在了地上。那人醒过神来,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明白了美女定是捕快所扮,为了脱身,就困兽犹斗,拔出匕首,与潘安交起手来。两人打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败。此时,王捕头闻声赶到。那人一看势头不好,就虚晃一刀,拔腿就逃。还没跑出二十多步,潘安掏出护身的弹弓,将一颗铁丸打在了那人的后脑勺上,那人“扑通”一声栽倒在地,王捕头急步上前,将那人捆了个结结实实。潘安和王捕头左右挟持,将那人押送到了大牢。
 经过大堂审讯,方才证实潘安神机妙算,对案件的预测分析丝毫不差。罪犯洪宝,籍贯山东曹州,年方二十七岁,父亲在京都当官,家庭富有,从小娇生惯养,无法无天,长大后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是个嗜好采花问柳的花花公子。他好色入魔,沉迷其中,恨不能阅尽天下美女,发誓游遍各地,采摘美色,以足千美之数。他天生眼光敏锐,一眼便能看准美女的动人之处,或端庄,或妩媚,或天真,或成熟,或淡雅,或尊贵,或博学,或率直,或都市佳丽,或深山俊鸟,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或窈窕淑女,或风骚少妇,或服饰华丽,或容貌出众,或举止大方,或谈吐动听……只要有一迷人之处,他都想一亲芳泽,大饱艳福。洪宝为了方便偷花盗柳,就不惜花高价买了个迷幻药秘方,他的随身手巾早已用迷幻药水泡透,只要在美女的鼻子底下抖上一抖,美女就会失去清醒,像木偶一样对他俯首贴耳,百依百顺。洪宝利用迷幻药巾堵鼻、剥皮熟鸡蛋塞口,屡试屡验,百用百灵,已经祸害了不少地方,糟蹋了几百女性。他闻知怀县水土滋润,地杰人灵,盛产美女,就来到这里渔猎美色。他隐居在县衙做饭师傅亲戚的住室,白天睡觉,夜晚出去,成了捕快们排查不到的“灯下黑”。他在无人处更换行头,男扮女装,然后专门往女人堆里挤去,浑水摸鱼,沾尽便宜,也不管是大闺女还是小媳妇,只要有点姿色,瞅空子就往人家丰乳肥臀上捞摸。他若是碰上中意的美色,就像苍蝇见血,紧盯不放,寻机将迷幻药巾堵在美女的鼻前,把其弄得迷迷糊糊,乖乖就范,然后并肩携手拉到无人之处肆意蹂躏。就在他连续作案过后,正想次日离开怀县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潘安这个比天仙美女还要漂亮百倍的神品绝色,禁不住飞蛾扑火,让绝色把他引上了绝路。他自诩采遍天下无敌手,不料想碰上了天下第一美男县令潘安,在小小的怀县被判斩刑,丧了性命。
 打那以后,在潘安担任县令的日子里,怀县城再也没有发生过强奸案件,女人夜间行走特别安全,人们都认为那是县令潘安男扮女装,正在大街上寻找和擒拿色狼哩。 
 
 十四、发起婚礼会
 怀县(今武陟县)地近古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曾在十二个朝代属畿内(国都直接管辖区)。在商朝祖乙迁邢(音:耿)期间,曾作为商都。在东汉时期,也曾建过怀都,先后作为战时首都和陪都。人们因此而以京都人士自诩,从小就说着正宗的中原官话的腔调,育出了一身不可一世的王者之气,同时由于环境贫瘠,收入有限,又养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小巧之气,怀县百姓就是“王气”与“小气”的综合体。这个习性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表现在娶媳妇上,就是砸锅卖铁搞排场,互相攀比图影响。你用了两匹马一顶轿,我就用五匹马三顶轿。你敢摆六十桌待客,我就设九十桌酬宾。乡下老风俗,一家办喜事,亲戚本家都要来坐席,几乎全村的人也要来吃喜宴。不富裕的人家,刚办罢喜事就会债台高筑,拉棍子要饭的也大有人在。如若不信,城西十五里的虹桥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这家的好日子定在腊月十八,谁知天公不作美,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平地积雪二尺多厚,娶亲的路途很远,人马行走艰难,挪动一步就会累出浑身热汗,用了三天时间,才算把新媳妇娶到了家中。人数多,天数也多,真真把这家吃光了,吃穷了。新媳妇过门不久,就跟着新女婿拿着打狗棍,来到了怀县城中沿街讨饭。城里很多人都把这件事传为笑谈。县令潘安听到了这件事,却笑不出来,深为乡下的娶亲陋俗感到发愁,他决心要为穷人家着想,找出一个可以避免因排场而更贫的好办法来。
 新年刚过,城西妙乐寺的方丈就给县令潘安送来了请帖,帖上写道:“定于正月二十日举行佛祖开光大典,届时有庙会助兴,敬请光临。”潘安一见此帖,突发灵感,眉开眼笑,连连叫好,随即发出了一张布告。他在布告上写道:“隆重庆典,佛祖开光,全县同喜,天降吉祥。庙会助兴,戏曲悠扬,社火杂技,旱船背僮。奖赏征求,百对鸳鸯,集体婚礼,空前排场。官府资助,县令帮忙,校尉列队,教谕赞堂。夫妻神佑,福寿绵长,早生贵子,龙凤呈祥。”此布告一贴,风传全县,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为了既排场又省钱来办自己的喜事,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集体婚礼。潘安喜出望外,精心安排县衙内所有人员,积极筹备这次婚礼大典。
 到了正月二十日这一天,古色古香的妙乐寺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常,会场喜庆,彩旗飘扬。在庄严的佛祖开光大典之后,四台大戏同时开锣,各种社火故事轮番登场。唢呐吹得人心醉,盘鼓擂得震天响,狮子老虎舞蹁跹,高跷背僮高声唱。特别是几只旱船,演得更是出神入化,扣人心弦,人船一体,满场飞动,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就像真的飘在水上一样。随着鼓点的变化,一会儿是碧波荡漾,船儿微摇;一会儿是顺风扬帆,船行如飞;一会儿是风起浪涌,船儿劈波斩浪,摇摆起伏,频出险象,看得人们心惊胆战,浑身冷汗,生怕淹了人,翻了船。待一声锣响,又是风平浪静,船儿悠悠飘行,观众这才松下了一口气。而这时,伴舞的姑娘开始翩翩起舞,唱起了入耳动听的旱船小调。
 到了正午时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县令潘安宣布集体婚礼隆重开始,在兵快班惊天动地的火铳声中,县教谕高喊赞礼,一百多对新郎新娘拜了天地,喜结鸳鸯。县令潘安亲自向全场抛撒喜糖,人们欢呼雀跃,为能抢到一颗糖果而感到喜从天降,如意吉祥。在场的数万百姓掌声如潮,齐为新人祝福。场面沸腾,气势磅礴,空前排场,无限风光,使所有的新婚夫妇都会终身难忘。
 此次大会过后,不光贫家子弟感到集体婚礼既排场又省钱,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就是富家子弟也想图个热闹,赶个时髦,以求在集体婚礼上争奇斗艳,显摆一番。县令潘安发起的婚礼大会受到了全县老百姓的普遍赞扬。根据老百姓的强烈要求,潘安又在不同地方利用庙会多次举办了集体婚礼。官府支持,百姓拥护,集体婚礼就成了新的民俗。潘安升任尚书度支郎离开怀县后,虽然集体婚礼没人再去主持举办了,但是,潘安发起的妙乐寺正月二十日大会却留传了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为有数万人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物资交流大会,一直兴盛到了现在。武陟县民间怀念潘安关怀穷民百姓的天大恩德,就把这个大会俗话叫成了“潘安会”。 
 
 十五、打赌斗风筝
 年节过罢,大地回春,阳光明媚,轻风习习,农活不忙,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机,怀县百姓自古以来就有斗风筝的风俗。
 县令潘安在公务之余,难得半日轻闲,微服出衙,和夫人杨氏一道来到了县城北面的沁河滩中,与民同乐,随着男女老少高高兴兴地放起了风筝。正当潘安放得心旷神怡、兴致勃勃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哭声不绝,吵闹不休,看到不少人跑去围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就将风筝线架交给夫人,快步向围观的人群走去。
 潘安挤到了人群中间,经过详细询问,方才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原来,城中有一户小康人家,丈夫吴庆,三十二岁,精通木匠,善于雕刻,活儿充足,收入颇丰,对于制作风筝,更是行家里手,在本地很有名气。妻子冬青,芳龄三十四五,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膝下一双儿女,甚是可爱。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家庭富裕,人人羡慕。不料想年前丈夫钱多变了坏,结识了邻县一个风流浪女,沉迷于石榴裙下,乐不思蜀。冬青打听到了确切地点,哭求至亲好友千方百计将吴庆劝回到了家中。新年刚过,那个浪女又捎来书信勾引吴庆,吴庆旧情复燃,不顾妻子苦苦哀求,背上了一个包袱,执意要离家出走。冬青紧追不舍,拼命撵上,抱住丈夫的大腿拖在地上,放声大哭。丈夫奋力挣脱,脚踢拳打。妻子被打得血流满面,蓬头散发,浑身泥土,宁死也不放开丈夫。夫妻俩僵持不下,任何人也劝解不了,拉扯不开。
 潘安本是个对夫妻感情忠贞不渝的伟男,看到如此冷酷无情的丈夫,心中特别愤恨,对于那个挨打受气的痴情妻子,则是表示无比同情。他挺身而出,喝令吴庆立即住手。吴庆正在气头上,破口骂道:“是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几个认出了潘安的人齐声呵斥吴庆道:“此是县令潘安大人,你小子不得无礼,还不赶快下跪求饶!”吴庆一惊,跪到了地上。妻子冬青也随即松开了丈夫,痛哭流涕,要求潘大人为民妇做主。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潘安对于这家夫妻的情感纠纷,也感到软了不济事,硬了犯不上,如何能够想出个巧法儿,替民妇收回丈夫这颗出了轨的花心呢?潘安的脑筋飞快运转。他抬头望天,看见了上下翻飞的风筝,顿时心中有了主意。他为了消除尴尬,给足面子,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就笑着对吴庆说:“起来,起来,不知者不为罪。夫妻斗气,家家难免,司空见惯,不足为怪。久闻您家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今日不放你走,可见感情之深。丈夫外出,或许有理;妻子苦留,真情感人。是走是留,清官难断,但凭天意,赌上一番。”吴庆急切问道:“不知潘大人要赌什么?”潘安笑道:“你我二人打赌斗风筝,你若赢了我,任凭你走出县境;我若赢了你,你则不准走出县城,安分守己在家干你的营生。”吴庆心想自己是斗风筝高手,自信在怀县无人可敌,尤其是对付潘县令这样的生手,必定是稳操胜券,于是就和潘安击掌为誓,底气十足地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五日后上午时分,就在此地沁河滩中,你我打赌斗风筝。”
 这也算得了轶事奇闻,立刻就轰动了怀县城,传遍了全怀县。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议论这一热门话题,有的说吴庆大名鼎鼎,技艺高超,必定获胜。有的说民不与官斗,小民再能,也不过一己之力,匹夫之勇;而县官却是全县之力,足智多谋。双方争论不休,有的人也不免打起赌来。潘安为了教训吴庆,为冬青主持公道,就在风筝制作上狠下了功夫,先是在本县邀了几个名家,又派人从京都洛阳请来了高手,还暗中教老妈子扮作卖丝线的花婆与冬青接头联系,摸清了吴庆的制作底细,潘安针锋相对,更是技高一筹。许多人为了匡扶正义,救助弱势,主动献计献策,帮忙筹划。全县百姓都很关心事情的进展,相约届时一定都去观看县令潘安打赌斗风筝。
 到了斗风筝的那一天上午,正是正月二十八日,潘安和吴庆都带着各自的风筝,如约来到了县城北面的沁河滩中。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蜂拥赶来,围得水泄不通,拥挤不动。双方重申绝不反悔,然后方才斗起了风筝。
 吴庆神气活现地将一个雄鹰风筝放上了云端,这个雄鹰风筝使用箭竹作龙骨,皮纸糊双翅,精钢做鹰嘴,铁钩当鹰爪,模样十分凶狠,吴庆狂妄发话,任何风筝都将毁于它的嘴爪之下。
 潘安毫不畏惧,胸有成竹地一举手,一只鲜艳夺目的彩凤风筝也随风扶摇直上蓝天。这只彩凤风筝是潘安聘请京城名家使用轻质硬材精心打造而成,钢筋铁骨,坚不可摧,外观美丽,形象逼真,两翅搧动,摇头摆尾,大家一看,纷纷叫好。许多人生怕“彩凤”受了“雄鹰”的欺负,也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风筝送上天空去护卫“彩凤”。一时间,碧海长空之上,彩蝶飞舞,百鸟朝凤,欢乐祥和,场面壮观。
 吴庆见此情景,不屑一顾,鼻子里“哼”了一声,突然将手中的风筝线猛一收起,只见空中那只雄鹰风筝立刻呼啸着朝彩凤风筝扑了过去,一路碰撞,肆意将正在天上逍遥飘飞的各种风筝毁得翼折线断。原来,吴庆的风筝线已在满是碎玻璃粉尘的糨糊中煮过晾干,普通的风筝线自然一碰就断。人们都为潘安的彩凤风筝捏了一把汗,心儿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县令潘安对此早有防备,不慌不忙,将手一松,风筝线架子立即就像风车一样飞转起来,彩凤风筝霎时冲上了云霄,把雄鹰风筝远远地抛在了下面。吴庆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把风筝线左拉右扯,猛收猛放,让雄鹰风筝在空中连续绕圈。彩凤风筝躲避不及,风筝线就和吴庆的风筝线缠在了一起。吴庆见计生效,禁不住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他拉拉放放,就像拉大锯一样,要用自己的风筝线磨断潘安的风筝线,眼看着就要阴谋得逞。潘安没料到吴庆用此怪招,一时想不出解法,惊出了一身冷汗,只听到有人大喊:“快脱开,快脱开!”潘安放眼望去,只见吴庆的妻子冬青焦急地在向潘安比划着逆向转圈的手势。潘安顿时恍然大悟,立即将手中的风筝线快速反向旋转,彩凤风筝马上灵巧地反着转起圈来,在空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优美弧线,很快就摆脱了吴庆的纠缠,重新冲上了云端。潘安的风筝线是用桐油泡过晒干的,硬如钢丝,韧如弓弦,所以丝毫未损。吴庆慌了手脚,急于求胜,就孤注一掷,操纵雄鹰风筝飞过来,飞过去,反复碰撞彩凤风筝。吴庆自以为雄鹰风筝结实无比,却不知潘安的彩凤风筝更为坚硬,十几个回合下来,潘安的风筝完好如初,吴庆的风筝反被撞得翅歪尾斜,摇摇晃晃。潘安趁势反攻,操纵彩凤风筝猛啄吴庆的雄鹰风筝,利用凤嘴上的锋利刀片去割吴庆的筝线,双方斗了几十个来回,吴庆的雄鹰风筝闪挪腾移,一时躲避不及,终被割断了筝线,风筝在空中失去了平衡,扑腾了几下,一个倒栽葱坠落了下来。吴庆气得一屁股蹾到了地上,哭丧着脸,无奈地低下了头。在场的人群欢呼跳跃,掌声如潮,热烈庆祝县令潘安斗风筝获得了完全胜利。
 潘安兴高采烈,使用了一个比纺车还要大的筝线架子,又放起了一个百节巨龙风筝。这个风筝摇头摆尾,冉冉升空,在蓝天上起伏翻腾,喷烟吐雾,与彩凤风筝结伴翱翔,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然后,彩凤风筝缓缓地平安降落,巨龙风筝盘旋九周,逐渐下降,稳稳地悬停在观众的头顶。正当人们仰首观赏之际,忽听四声爆响,从巨龙风筝上垂下了四条长长的红绸条幅,条幅上红底黑字,格外醒目,只见上面写的是:“家花真比野花香,日日夜夜开心上。草上露水不久长,夫妻恩爱福满堂。”人们看了,高声念了一遍又一遍,人人皆知斗风筝的起因,个个都对吴庆指指戳戳,责骂之声不绝于耳。吴庆无比羞惭,就向县令潘安跪下磕头,表示愿赌服输,决心今后一定信守诺言。潘安吩咐冬青搀起丈夫吴庆,吴庆在一片哄笑声中低头遮面,灰溜溜地挤出了沁河滩。
 打那以后,吴庆断绝了与那个外县浪女的联系,一心一意守在家里经营木匠生意,痛改前非,浪子回头,夫妻恩爱,和好如初。
 县令潘安采用打赌斗风筝的方法,巧妙地教训了那些想出轨的花心丈夫,收效十分明显,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普遍赞扬,被怀县百姓夸为千古佳话,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当年的斗风筝逐渐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在人们观看风筝大赛的时候,有的老年人还会津津乐道地说起潘安打赌斗风筝的传说故事。

据《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记载: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泰始中,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

转怀令时以逆旅逐末废农,奸淫亡命,多所依凑,败乱法度,敕当除之。十里一官樆,使老小贫户守之,又差吏掌主,依客舍收钱。岳议曰,‘谨案,逆旅,久矣其所由来也。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官无役赋,因人成利,惠加百姓而公无末费。语曰:‘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外传》曰:‘晋阳处父过宁,舍于逆旅。'魏武皇帝亦以为宜,其诗曰:‘逆旅整设,以通商贾。'然则自尧到今,未有不得客舍之法。唯商鞅尤之,固非圣世之所言也。方今四海会同,九服纳贡,八方翼翼,公私满路。近畿辐辏,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疲牛必投,乘凉近进,发槅写鞍,皆有所憩。

又诸劫盗皆起于迥绝,止乎人众。十里萧条,则奸轨生心;连陌接馆,则寇情震慑。且闻声有救,已发有追,不救有罪,不追有戮,禁暴捕亡,恒有司存。凡此皆客舍之益,而官樆之所乏也。又行者贪路,告籴炊爨,皆以昏晨。盛夏昼热,又兼星夜,既限早闭,不及樆门。或避晚关,迸逐路隅,祇是慢藏诲盗之原。苟以客舍多败法教,官守棘樆,独复何人?彼河桥、孟津,解券输钱,高第督察,数入校出,品郎两岸相检,犹惧或失之。故悬以禄利,许以功报。今贱吏疲人,独专樆税,管开闭之权,藉不校之势,此道路之蠹,奸利所殖也。率历代之旧俗,获行留之欢心,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岂非众庶颙颙之望。

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杨骏辅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未几,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山水,文清旨诣,辞多不录。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寻为著作郎,转散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晋人潘岳任怀县令时有《在怀县作二首》。见《文选》卷二六。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一(魏晋·潘岳)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

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

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

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

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二(魏晋·潘岳)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

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

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

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潘安,本名潘岳(公元247—300年),字安仁,河南中牟人,是西晋的著名文学家,才华横溢,英俊无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美男。他不光相貌美,心灵更美。他爱情专一,绝不拈花惹草,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32岁时逝世,他也没再娶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夫君形象他为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诗》留传千古,留下了“潘杨之好”的爱情经典。他对母亲孝顺到了极点,被列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大孝子,成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辉典范。 诗曰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二十四个远自虞舜近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安的弃官奉母。后来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订《二十四孝》用宋代的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代替了潘安。潘安少年得志,20岁就踏入了官场。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为河阳(今孟州)令,留下了“潘岳河阳一县花”的美誉。四年后,接着又任怀县(今武陟县)令六年(公元283——289年),他勤政廉明,兴办交通,除盗安民,政绩卓著,被怀县百姓呼为潘青天。潘安在今焦作地区共当了十年的百姓父母官,他人美,心美,文美,诗美,说话美,办事美,交际美,政绩美,被人们称为美县令。他为官两任,造福怀川,流传下了数不清的美县令传奇。笔者已经搜集整理出了一百多个有关美县令潘安的历史故事,现仅选十五个以飨读者。

 

一、巧计种怀药
 
 那是在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的春天,阳光明媚,百鸟声喧,三十六岁的潘安到怀县任县令。他上任伊始,深入乡间,得知了怀县是怀药原产地。公元前734年,卫桓公即以怀县出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进贡周平王,被称为四大怀药,怀药因怀县出产而得名。以后历朝历代一直是朝廷贡品。四大怀药成了怀县的金字招牌。但是,眼下的怀县老百姓却不情愿种植四大怀药,追根究源,全因捐税沉重,关卡林立,官府盘剥,种植无利。潘安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下定决心,以此为突破口,重振怀药种植,发展怀县经济。于是他就发布了一系列公文,严令各级官吏督促种植,日报进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绞尽脑汁,软抵硬抗;各级小官挖空心思,层层骗哄。事到后来,系列公文成了一纸空文,四大怀药种植成了全县老百姓的街巷笑谈。
 潘安对此忧心忡忡,坐卧不安。他经过三夜的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天还不亮,潘安就喊起了老班头说:“董永对父母贤孝、对妻子忠贞,是本官的终生榜样。小董村乃董永故里,吾要到董永庙祭拜先贤。”老班头不敢怠慢,立即张罗照办。潘安坐上八抬大轿,出了县衙,出力轿夫分左右,喝道衙役列两旁,彩旗映丽日,铜锣震天响。出得城来,沿途风景如诗如画,乡村百姓争相观看。不到两个时辰,就来到了小董村董永墓前。潘安祭拜过董永和张七姐之后,就在附近请教长老,询问百姓,深究时弊,征求良策,遂有成竹在胸。
 潘安随着村正、地保一干人等来到董永庙前,只见一对对执事两班排立,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潘安不慌不忙,踱下轿来,将欲走进庙门,忽然对着空中,连连打恭,口里应对,恰像董永和张七姐在寒喧相迎。众人都在吃惊,只见潘安一路揖让,直到堂中,连作数揖,再三谦让,方才面对着董永和张七姐的并肩塑像,在一把椅子上拘谨落座。众人看他见神见鬼的模样,吓得不敢上前,都在后面站立呆看。老班头向大家解释道:“潘大老爷与董永同为大孝子,同是用情专一的圣贤,潘大老爷即是今世的董永。他不是凡夫俗子,也是神灵仙体下凡,神仙之间能够相见交谈,看怪不怪。”一番话说得众人只是咋舌不已,更加洗耳恭听。
 潘安躬身禀告道:“怀县百姓不愿再种四大怀药,如之奈何?”说罢,便作倾听之状。良久,潘安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苦苦哀求道:“没想到竟有如此厉害,请玉帝格外开恩,收回成命,可怜可怜怀县百姓。”潘安聆听好一会,又急忙分辩说:“小官初来咋到,以前种种盘剥害民之事,确非本官所为。”停了一会,又对天发誓:“小官一定革除旧弊,推行新政,恢复种植,戴罪立功,若违誓言,天打雷轰。”潘安起身又连作数揖,口称领教领教,稍停又拱揖道:“宴请下官,不必不必,晚生怎敢当此厚恩。”潘安连连推辞了多时,又道:“既承遵命恳切,晚生勉领。”说完这话又作跪拜,口称:“恳请二位圣贤都放宽心,归天静养。”说罢连打几个哈欠,摇了摇全身,才恢复常态。
 潘安站立起身,连抹几把脸上的汗水,面对大家惊慌失色道:“好险,好险!你们大家都看到了,四大怀药本是七仙女从天宫带下凡来,恩惠怀县百姓,一则治病,二则生财。如今玉皇大帝闻知怀县百姓暴殄天物,雷霆大怒,严令即刻收回天庭,并要降灾怀县,三年大旱,寸草不生。是我再三磕头苦求,董永和张七姐反复讲情,玉帝才勉强准许怀县百姓只续种一年,以观后效,再作敕命。董永答谢我为民请命,执意宴请本官,本官怎敢领受。”
 众人见潘安说得活灵活现,都道是董永和七仙女真个现身显灵,人人吐舌,个个惊心,诚惶诚恐,信以为真。谁知都是潘安装神弄鬼,巧言托词,借神办事。真个是---
 圣贤显灵本属无,唯有鬼神不敢触。
 若非潘安假托词,百姓如何肯心服。
 潘安趁热打铁,立发公告:“为种植四大怀药事,免捐税,撤关卡,灭盘剥,奖种植,冬季官府统一收购,收一斤干货奖售官粮一斤,怀药价格以历年市场最高价为下限。”此令一出,风传全县。面对如此厚利,百姓谁不眼热,争先抢种,生怕落后,这道难题迎刃而解,乡村老百姓,齐呼潘青天。此事既毕,潘安满心欢喜,正要打道回衙,只见周围群众围着官轿齐齐跪伏在地,恳请潘安遵从董永盛情,接受宴请。潘安道:“董永说是宴请本官,只不过是客套礼仪,晚生岂敢当真愧领。”小董村的村正和地保齐齐劝解道:“大老爷不在小董村接受董永宴请,董永和七仙女怪罪下来,我等怎能担当得起,请大老爷开恩成全。”潘安推让再三,方才应允在董永庙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神像前与二位圣贤同饮共餐。
 这一下忙坏了村里人等,村正忙安排收集小董村四大特产。这四大特产是沁河鲤鱼瑶池藕,南滩鸡鸭北地兔。说的是村南沁河里生长的鲤鱼红唇红尾,比黄河鲤鱼还要味美。董永墓旁边有四十亩大的池塘,里面产的莲藕红皮白心,内有九孔,与外地不同,都传说是七仙女从天宫瑶池中带下凡来,移植于此,因而被称为瑶池莲藕,味道自然与凡品不同。南滩牧草茂盛,水源充足,鸡鸭遍布,个肥味鲜。北地在村北八里处迷魂阵一带,那里杂草丛生,野兔出没,堪称野味珍品。当下村里人将新鲜的四种特产提回村里,交与村中顶尖的两位厨师马五福和董四春烹饪。马五福七十多岁的年纪,自诩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号称五福老人,本是洛阳皇宫御厨,年老还乡,不甘寂寞,在村里开了个五福馆酒家,聊以解闷,做得一手好菜。他做的“百鱼宴”天下闻名,尤其做的“鲤鱼跳龙门”这道名菜更是无人可敌,鱼端到席面上,身儿还要跳上一跳,嘴儿还要张上两张,味道鲜香滑嫩,人人称绝。董四春四十多岁的年纪,遍投名师,苦学成才,也是厨界高手,在村里开了一家四季春饭庄,单看看他的刀功,便知是一名神厨。他飞舞厨刀,快精稳准,不管是切、斩、劈、削,还是拍、抹、勾、剔,刀到时电闪雷鸣、席卷千军,刀过处不沾不带、不连不紊。他的拿手绝活是以莲藕为载体,巧配各种作料,能做百样莲菜,号称“百莲席”。他家里有祖传的酿酒绝技,酿出的“董永家酒”由秘方药材泡制,滋补肝肾,强身健体,入口醇厚绵长,饮后余香不尽。
 两位名厨联手操作,使尽看家本领,整治出四桌名菜,色香味形,花样翻新。看那些盘碟,飞韵流香,堆红叠翠,哪里是做的菜肴,分明是栽的花盆。董永庙里的董永神像前摆了四张桌子,人声鼎沸,座无虚席。潘安领头先向董永和张七姐敬酒,方敢落座入席。人们夹菜入口,直觉味美无比,喝一口董永家酒,浓郁的酒香在屋内弥漫翻飞。众人吆五喝六,尽兴席散。潘安又是把戏演得更足,最后拜谢了董永的赐宴之恩。
 潘安乘着酒兴,在董永庙的西壁上题诗一首-----
 四大怀药天宫来,本是王母娘娘栽,
 七姐下凡配董永,带来仙药遍覃怀。
 五福馆中鲤鱼跳,四季春里莲花开,
 董永宴请吾自愧,敢为黎民谋福财。
 从此以后,四大怀药的种植在怀县(今武陟县)长盛不衰。
 
 二、沙荒变良田
 
 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的春天,上任伊始的怀县县令潘安足迹踏遍怀县大地,遍访乡民,了解怀县的百姓疾苦和土地状况。他在勘察中发现,沁河北岸的小高镇(今武陟县三阳乡)一带方圆十几里,因为沁河三年两决口而造成的沙荒地很多,每当狂风起,黄沙遮日月,行人难睁眼,种粮难收成。这里的老百姓穷困潦倒,难得温饱,艰难度日,叫苦连天。潘安为此苦苦思索,决心要找出富民之策,有效地改变这里的恶劣环境。
 有一天,潘安经人指点,在茫茫沙海的隐蔽之处意外发现有个“世外桃源”。只见不远处浓密的柳林当中,一片桃花灿若云霞,一位老人桃花映面,神采奕奕,正在为桃树剪枝疏花。潘安喜出望外,赶忙上前询问、请教。老人告诉他说,柳丛成坝,成为天然屏障,足能挡住风沙。桃树耐沙耐旱,容易成活,三年就能挂果。行行桃树之间大片空地,可以种植“长生”(当地人对花生的称呼),“长生”适宜沙地,可抗干旱。掘地成井,提水灌溉,“长生”可得丰产。此处地近京都洛阳,桃子与“长生”皆易出售,获利颇丰,一家人吃穿不愁,家境速能富裕。
 潘安听后大喜过望,如获至宝,决计推而广之。他经过深思熟虑,终得妙计,于是密嘱心腹之人准备了一个用黑火药做成的特大火箭,亲封一黄绸诗篇于内,精心准备,选择吉日,以期成就利民大事。
 转眼到了农历三月初五日,小高镇天爷庙要起大会。天还没亮,潘安就号令三班衙役尽早赶到了小高镇,在天爷庙前广场上搭起了高台,并派遣差役走街串巷,鸣锣叫喊,四处宣传潘县令要登台向老天爷跪拜祷告,为小高镇百姓祈福。通令各村社火故事务必赶到台前表演献艺,各家各户必须派人到场参拜神灵。
 小高镇很快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天爷庙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种社火故事旱船、背僮、高跷、大架等等应有尽有,轮番表演。老百姓看得如痴如醉,拍手叫好。到了正午时分,鞭炮爆响,锣鼓齐鸣,潘县令在台上三跪九叩,求告天爷。他口中念念有词,虔诚下拜,立起身来双手高高举起。只听空中一声巨响,人群不由得抬头观看,只见一条写有文字的黄色绸带从天空飘飘而降,正好落在高台之上。潘县令心知肚明,故作惊讶,捧起详看,台下民众,跪伏在地,诚惶诚恐,鸦雀无声。潘县令高声念道:“锁住风沙打柳坝,田园四周开桃花,长生遍地个个饱,财源滚滚准发家。”
 在民众的再三恳求下,潘县令方才答应为大家解释神谕。他朗朗宣道:“小高镇百姓心诚,老天爷为大家显灵,从天上降下神谕,给咱们送来了致富真经。各家各户要多打柳坝,柳条浓密,挡住风沙,分地成园,园地四周栽种桃树,园地当中种植长生。遵照神谕,都可发家致富;不遵神谕,天打五雷轰!”
 小高镇老百姓都说潘县令不是凡人,准是天上神仙转世,下界来造福万民,于是对他所发的号令莫不敬畏,自然是家家争先,人人照办。 三年过后,小高镇(今武陟县三阳乡)一带柳坝道道,密密麻麻,形成了层层天然屏障,风沙再也无法肆虐。桃园处处,繁花似锦,景色秀丽,百姓笑逐颜开。花生遍地,硕果累累,人人丰衣足食,户户安居乐业。方圆百里的儿童都唱起了“老鸹(本地音wa)老鸹去小高,叼个长生叫我吃(本地音chao)”的歌谣,小高镇成了闻名中原的花生集散中心。小高人一提起潘县令,都夸他真是个造福百姓的活神仙。
 直到今天,武陟县三阳乡仍然是桃花似火柳似烟,动人美景如画卷。公路两旁的万亩桃园每到阳春三月,都要举办引人入胜的桃花节,供远近宾客参观游览。每到秋后,漫坡遍野的花生喜获丰收,花生米品质优良,出类拔萃,四方客商争来抢购。每到农历三月初五,这里的天爷庙庙会依然兴盛。许多老年人都说,致富不忘开源人,小高人一定要永远纪念潘安的天大恩德。 
 
 三、掷果盈车
 
 因潘安勤政爱民,治县有方,几年过后,整个怀县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到处一片繁荣景象。老百姓们添了新衣,盖了新房,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老百姓们对潘县令感恩戴德,总想找个机会对他表示表示感谢和敬仰。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打听到了潘安的生日,就发动群众,互相串联,精心准备要为潘安祝寿。
 到了潘安生日这一天,这位老者带领众多百姓早早就来到了县衙。众百姓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潘大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潘安感动得热泪盈眶,将众人一一搀起。潘安道:“本官何德何能,敢受大家如此厚爱,惭愧呀惭愧。”老者流泪答道:“潘大人自从来到怀县,一心为民,呕心沥血,消灭沙荒,桃李遍野,推广长生种植,振兴怀药生产,如今家家丰衣足食,户户不缺银钱,日子过得如此富裕,全托潘大人的洪福!常言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俺们实在感激您,值此寿诞吉日,特来为您添寿致礼。”众人纷纷将寿礼红包放到大案之上,转眼间放得满满当当。潘安阻拦不住,情急之下,只好跪在地上向大家恳求道:“怀县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所行之事,全属份内该管,多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海涵。夲官自有朝廷俸禄,日常足以安然。若是收受民财,众目睽睽之下,便成了贪官,触犯了王法,就要被朝廷法办,与其来日受刑,何如今日自裁。”说罢立起身来将头就要向柱子上撞去,众人一见,赶忙拦住,并立即取回了各人的红包寿礼。潘安这才转怒为喜,礼送众百姓出了县衙。

 临近年节的时候,乡下的农民实在过意不去,就自发进城看望潘县令。他们为了表达心意,去时都不空手,总要带点小礼物,花生、红枣、核桃、柿饼、凉粉、芝麻糖等等土特产品应有尽有。他们都说,一点小意思,又不是什么钱财,正常的人情往来,潘县令不会不给面子。潘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只好感谢再三,恭敬收下,写清各人姓名,妥善保存,本人丝毫不用,事后选择合适机会,派遣衙役把所收礼物用送礼人的名义馈赠给各村老人。
 过年的时候,潘安的孩子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不断有人暗暗地往孩子的口袋里强塞压岁钱。潘安发现后,给孩子立下了严格的家规,命令孩子口袋里有钱不准返回家门,一定要将压岁钱全部分送给街上穷人。
 潘安一身清白、两袖清风的事迹越传越广,怀县百姓非常感动,都夸潘县令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但同时又对潘安爱民情深、不图回报的做法怀有由衷的歉意。大人们说得多了,小孩子们也都牢牢地记在了心上,感恩思想日益浓厚。有个名叫盈盈的小姑娘,聪明伶俐,胆大泼辣,对此很不服气,她向大人们说:“这有何难?我有妙计,可使潘县令得到回报。让他不收还不行,退又退不掉,还非得自己吃了不中!”大人们听了,认为她在说胡话,毫不在意,一笑了之。
 到了瓜果飘香的六月天,盈盈姑娘及早预备,联络了一大群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得到潘县令下乡巡视即将返回县城的确切消息,就带领她们各自提着满满的果篮,隐藏在潘安必经之路的道路两边。
 六月天,似油煎,天降火,地冒烟,乡间小道,酷热难当。潘安挥汗如雨,正乘着轿车在路上行走。突然,道路两旁的柳荫里一声高喊:“姑娘们,上呀!”说时迟,那时快,一大群梳着羊角小辫、穿红戴绿的青春少女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地围住了轿车。她们二话不说,离车近的把果篮往车厢里倒,离车远的将瓜果往车厢里戡(kan本地土语,掷的意思)。一霎时,大的、小的、红的、黄的、青的、绿的、甜的、酸的、香的、脆的,各种精选过的新鲜瓜果堆满了车厢。闹得潘安目瞪口呆,束手无策,惊得马儿胡蹦乱跳,仰脖嘶鸣,勒扯不住,拼命向前狂奔,车后面飘荡着姑娘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潘安回到了县衙,望着满车的瓜果犯了大愁,分不清是谁的东西无法去退,瓜果被砸得一塌糊涂也不好送给别人,若是扔掉又可惜了老百姓的血汗,万般无奈之下,除了勉强能够送给孤老院大部分之外,其余的只好自家凑合着食用,也算是把怀县的各样时新瓜果尝了个遍。这也是潘安唯一的一次吃了怀县百姓送给的礼物,获得了怀县百姓的真情回报。许多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乐得哈哈大笑,齐夸盈盈这群小姑娘智谋高、手段妙,为全县老百姓了却了难偿的心愿。
 从此以后,潘安在怀县下乡再也不敢乘坐轿车,而是改为骑马了。但是,“掷果盈车”这件事却被人们津津乐道,越传越远,作为成语故事流传了下来。 
 
四、 和睦井与消气桶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怀县县令潘安断起家事不和、邻里纠纷的民事案来,却特有奇招。他首先叫差役在县衙后花园里打了一口深井,然后架上辘轳,栓上吊水绳,吊水绳头的铁钩三环相扣,结构复杂,必须用两只手里掏外翻,上掂下按,来回套上几遍才能套到桶攀上。每次打水上来后,两个人必须密切配合,一人精心扶住水桶,另一个人双手忙活好一阵,才能解下铁钩。他又找来巧手木匠,专门定做了十几只特大尖底木桶,这水桶太大,如果装满水,一人拎掂不动,必须两人抬着,若想放地,尖底难稳,必须两人扶好,稍不留神,就会水桶翻倒,水流地上。他还命差役从井边到浇花的地方,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砌了一条长长的全是图案的“花路”。这“花路”不细看非常美观,平平展展,实际上走起来高低不平,步步难行,不精心挪脚,准会被绊个大跟头。以上这些措施全是潘安为那些要打鸡毛蒜皮官司的人们所准备的。每逢遇到这样的官司,潘安就首先命令争吵双方到县衙后花园去打水浇花,而且必须浇够整整二十桶水才能到大堂之上去陈述争吵的理由。打水、抬桶那么艰难,走“花路”又必须步调一致,互相照顾,两人配合稍有失误,一桶水便洒个精光,还有衙役跟着监督,一点也马虎不得。若能浇完这二十桶水,两个人之间的怨气早就化解得干干净净。这个办法十分奏效,解决了很多夫妻吵架、邻里失和的矛盾,深得群众赞誉,怀县老百姓形象地把浇花井称为“和睦井”,把尖底桶称为“消气桶”。
 怀县东关有一家小两口,男的叫小强,女的叫爱玲,小强脾气暴躁,爱玲说话难听,两人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气谁。这一天,小强说中午饭吃捞面条,爱玲非要做汤面条,谁比谁说的还有道理,争吵得越来越激烈,禁不住就打了起来。爱玲挖烂了小强的脸,小强把爱玲打成了熊猫眼。爱玲哭天喊地:“狠心贼,坏良心,你想杀妻再娶呀,我要到县衙告你去!”小强指手画脚:“你想谋害亲夫,另嫁旁人,咱就叫县官审问清楚!”爱玲骂:“谁要不去谁是狗!”小强骂:“谁要不去谁是王八!”小两口边吵边闹,怒气冲冲,同往县衙奔去。
 公堂之上,潘安听了小两口的述说,顿觉好笑。二人都求潘县令给自己做主。这个主应该怎么做,潘安心里自有主张,只见他黑封着脸说:“发给你们木桶一只,浇花二十桶水,然后进行宣判。”
 县太爷之命,谁敢不从?小两口一人拿扁担,一人提水桶,被衙役押送到浇花井旁,监督他们打水。刚开始小两口气还没消,配合不好,连桶也钩不上。在衙役的威逼下,小两口只好忍气吞声,各自消气,密切合作,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才算把水桶吊到了铁钩上。小强好容易把满满的水桶绞了上来,爱玲忘掉一切,专心致志地和小强配合把铁扣子解开,小强感激地一笑,爱玲也忍不住笑了,俩人磨牙斗嘴、打闹惹气而产生的仇恨顿时烟消云散。小两口抬着水桶小心谨慎地走在“花路”上,谁知刚挪几步,一人高一人低,一个迈右脚,一个抬左腿,步调不一致,桶里水花飞溅,爱玲正想稳住,没料到小强还在向前用力,爱玲立足不稳,一个趔趄,被一个鹅卵石绊倒,直摔得人仰桶翻,嚎哭叫唤。小强赶忙上前心疼地将爱玲抱在怀里,给妻子又是揉脚,又是擦泪。爱玲羞愧地搂住丈夫,越搂越紧。夫妻俩相对无言,抱头痛哭。在旁边监督的衙役铁面无私,不肯通融半点,立逼小两口重新打水。在远处暗中观察的潘安看看火候已到,就及时来到夫妻俩跟前耍笑道:“小两口在家啥不能干,咋跑到堂堂的县府后花园里亲热起来了?”夫妻俩一见县太爷来此,满面羞惭,急忙跪地拜谢潘县令用巧法使他夫妻和解重好的大恩大德。潘安向小夫妻俩赠送雪白大梨一个,并再三嘱咐:“回家之后,你们夫妻二人一定要同吃此梨,一人一口轮流着吃,绝对不能用刀切开。祝福您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梨)!”
 世代相传,潘安就是使用这样的办法和解了很多夫妻纠纷和邻里矛盾,许多鸡毛蒜皮的官司一经他手,迎刃而解。后来,怀县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的好县令潘安,就在浇花井旁边为他建了一座生祠。潘安祠历代香火鼎盛,可惜后来毁于水灾。所幸的是,如今的浇花井遗址犹在,和睦井与消气桶的动人故事仍然在武陟县民间广为流传。(武陟县孙巨才)
 
 五、智断怀药案
 
 武陟县民间传说,张七姐在云台山上挑选了野生的四大怀药种苗,带下山来与董永辛勤培植,并教会了周围百姓广泛栽种,为老百姓带来了茂盛的财源。老百姓为了感激董永和张七姐,就把他俩不断神化,于是,张七姐就成了天上的七仙女,云台山就成了天宫,四大怀药就成了天宫后花园的四种仙药被王母娘娘陪嫁给七仙女带下凡间。
 潘安担任怀县(今武陟县)令后,大打董永和七仙女的金字招牌,振兴四大怀药种植,发展怀县经济,使四大怀药成了怀县的富民之源,整个怀县欣欣向荣,但也避免不了会出现有关四大怀药的案件。
 有一天,县丞向潘安汇报了一个案子,说是潘县令去京城洛阳公干期间,有一个外地商人卖给怀县兴隆货栈一批四大怀药,价值白银一千二百余两,前来结账,分文未得,故而上告。县丞初判,货栈掌柜除了如数归还外地商人欠银外,再罚交白银五百两充公。不知当否,前来请大人批示。
 潘安听后,思考再三,认为不妥,遂主持再审。他问外地商人道:“吾怀县乃怀药之乡,岂会买外地同类之物?”外地商人道:“此货系在怀县所购,因家中有事急需返回,故而减价返售。”
 潘安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商人唯利是图,岂会如此之愚。”命将外地商人所售的四大怀药抽取样品呈上公案。潘安将所呈样品用手一一掰开,看了又闻,闻后又看,还用手搓了几搓,不禁大怒,命将此外地商人打入死囚牢中,待秋后处斩。将此批货物全部销毁,不得存留。宣判怀县兴隆客栈掌柜交纳罚银千两助学,并在县衙前面枷号百天示众。
 县丞听了判词后疑惑不解,潘安正色解惑道:“吾在怀县为官经年,深入民间,熟悉行情,深知怀县所产怀药之真伪。怀药因“怀县”产而得名,有着明显特征。怀山药用手掰开断茬面有粉状液体凝成小珠,无丝相连,片刻即能连笼头煮熟,食之面而香;怀地黄掰开是菊花芯,油性大,熟而如绵,摸着软,吃着甜,如同果脯一般;怀菊花干而不散朵,闻着格外清香扑鼻;怀牛膝皮色润白,条长无杈。其它地方产的这四种同名药材与怀药大为不同,内行人一眼就可分辨出来。至于药效,还是怀药最为地道,药力更是其它地方无法可比。而此奸商货物确系从外地运来,非吾怀县所产。吾怀县所产怀药为地道药材,名盛而价高;而外地同类药材,药效甚小,名微而价低。此奸商胆大包天,不择手段,冒充正宗怀药低价倾销吾县,兴隆货栈为虎作伥,欲将假冒怀药混合正宗怀药对外销售,砸吾县四大怀药金字招牌,敲吾县数万百姓之纯金饭碗,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囚之不以儆效尤,不杀之不以平民愤。”
 县丞听了,羞愧不已,诺诺而退。
 怀县老百姓知道后,奔走相告,交口称赞,无不颂扬县太爷潘安智谋高超,断案如神,真是个知民疾苦,爱民如子的清天大人。
 
 六、潘安审猪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晋朝大文学家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了一年县令之后,老百姓来县衙告状的几乎绝迹,三班衙役纷纷向潘安称贺,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潘安却冷静地说:“老百姓的祖传信条是‘屈死不告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条路。无人来告状,冤屈仍然在,表明我官当得不好,没有什么可庆贺的。从即日起,三班衙役下乡巡访,就地办案,重大冤情禀告本官裁决,功绩卓著者提拔重赏。”
 有一天,潘安化装成一位游方郎中,腰藏弹弓防身,手摇铃铛吆喝,走村串户,访察民情。潘安来到了宁郭驿,经过多方询问,得知村里有一个恶霸,名叫程虎,他倚权仗势,为富不仁,欺压村民,横行霸道,村中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只敢在背地暗暗咒骂他。潘安决计要为民除去这个祸害。
 潘安正在村西十字路口旁边的茶馆里喝茶歇息,突然发现一辆马车从北向南急急而来,一头母猪从东向西姗姗而去,马车躲闪不及,轧断了猪腿,大母猪顿时躺在地上,拼命嚎叫。赶车人吓得脸色煞白,慌忙刹住了马车,低声下气打听谁是猪的主人。四十岁开外、凶神恶煞的程虎闻讯赶来,二话不说,一手揪住赶车人的胸口,一手“啪啪”打了赶车人两个耳光,恶狠狠地破口大骂:“你把眼睛长到屁股沟了,没看见您娘在你脸前走吗?”赶车人一边擦着嘴角的鲜血,一边陪着笑脸表示情愿多加赔偿。程虎望着马车上满载的八斗缸和石二缸,嘿嘿冷笑说:“俺家这头母猪吃食泼,窝头壮,两年能下五窝小猪娃,每窝都是十八头,它是俺家的聚宝盆、摇钱树,发家致富全靠着它哩。你这车和马,满车缸,全扣下也抵补不了我的损失,还得脱下你的大皮袄。”这个三十多岁的赶车人哭了脸,苦苦哀求程虎高抬贵手。程虎狠狠踢了赶车人几脚,高声喝道:“这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的话就是王法,你敢不听就捏死你!”围观的人越聚越多,无人敢上前参言。潘安挤到程虎跟前,为赶车人讲情道:“轧伤母猪,非人故意所为,得饶人处且饶人。按公平市价,照价赔偿与你也就是了。”程虎骂潘安道:“谁的裤裆破了,把你漏出来了,哪有你的说话权!”此时正好有四名衙役闻讯赶到,同声高喊:“县太爷在此,休得无礼!”程虎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潘安在衙役们的护卫下,脱掉化装,扯掉胡须,洗净脸面,戴上官帽,换了官袍,一位光彩照人的美男县令就展现在了老百姓的面前。周围的女人们一听到美县令潘安在此,争相从四面八方涌来以求一睹潘安真颜。衙役们借来了桌椅,就地摆起了公堂。潘安传令“地方”来见,没想到“地方”竟是程虎。潘安只好按照官场规矩,让程虎在旁落座,协同办案。程虎连称得罪得罪。潘安却说:“不知者不罪,我这县官还得依靠你这村官办案哩。”

 潘安在临时公堂上宣布:“这场车祸的当事者是赶车人和老母猪双方,理应先审赶车人,再审老母猪,不偏不倚,当众公断。”潘安喝问赶车人道:“你放着三丈六尺宽的阳关大道不走,为什么把马车赶到人家的猪圈里轧伤了老母猪?”赶车人连喊冤枉,说明案发现场就在十字路口,车马至今原地未动。潘安判道:“十字路口不是猪圈,是用来行车走人的,不是用来养猪的,马车行走路线正确,赶车人无有过错,你赶车走吧。”赶车人如逢大赦,磕头致谢,赶着马车如飞而去。
 潘安接着开始审猪。他让衙役们将母猪抬到“公案”之前,猛拍桌子喝道:“呔,大胆母猪!人有人路,车有车道,猪有猪圈,各守规矩。你不在猪圈里老实呆着,跑到十字路口有何公干?”老母猪只是哼哼,当然说不出话来。潘安教训道:“众所周知,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养得起猪打得起圈。猪不在家里养,十字路口倒成了养猪场,像你这样猪仗犬势,横行霸道,叫人如何能过安定日子?”潘安以审猪为名,对程虎一番痛骂,骂得程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走又不敢走,坐又坐不住,抓耳挠腮,不得安生。潘安下位来用脚踢了踢母猪问道:“你可知罪?”老母猪只是哼哼。潘安道:“既无异议,且听夲官宣判。原想可怜于你,法外施恩;但公理安在,王法无情,判处立即斩决,以儆效尤,肉食分赠村中孤寡老人。”程虎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想悄悄溜走,被潘安喝个正着。潘安微笑道:“你我同为大小官员,当为百姓表率。母猪被斩,你也有治家不严之罪,理应重罚;若不治你,恐被百姓骂我官官相护。念你认罪服法,夲官从轻处理,罚你白银百两交付村里学堂助学,免去地方之职,再领取五十大板,以长终身记性。”
 程虎被五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瘫在地上,不能动弹。周围群众人山人海,欢呼之声震耳欲聋,人人都夸潘安审猪审得真好,不光教育了养猪家户,而且为老百姓除掉了一个人人痛恨的大祸害。
 这个故事为今天的焦作地区留下了千年不变的养猪老民俗,牛羊可以放牧,但猪必须在圈里养,都传说是潘安立下的铁规矩。
 
 、潘安送棒槌
 
 在武陟县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潘安送棒槌——要厚礼”,意思是说送出的小,要回的大,用来形容得不偿失,沾小便宜吃大亏。据说,这句话来源于一个趣味横生的民间故事。
 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县令,为官清正,两袖清风,生活极其艰苦,“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公务之余,与妻子杨氏一道,自己动手,耕田种菜,养羊挤乳,贴补家用。百姓闻知,人人赞叹不已,都夸潘安是个大清官。
 在潘安的榜样影响下,怀县的官吏绝大多数都是廉洁奉公的好官员,但也避免不了还有那么几个“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害群之马,主管全县教育大权的县教谕钱百通就是其中最冒尖的一个。钱教谕年过四旬,面如玉琢,长须飘飘,道貌岸然,一派学者之风;但在内心,他却精于算计,善于敛财,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贪财鬼。
 潘安听说钱教谕花钱阔绰,饮食讲究,于是对他实在放心不下,就多次派人对他所辖的县学的账目进行查验,结果都是笔笔清楚,件件相符,井井有条,分厘不差。潘安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就反复暗访,追根求源,终于抓住了钱教谕的狐狸尾巴。原来,钱教谕工于心计,手段巧妙,创造出了一条自以为毫不违法、合情合理的捞钱新路子。他对属下广结人缘,礼尚往来,普施恩惠,喜欢送礼。不过,他送的只是字画。他写的一笔好字,画的也能拿得出手,于是他就闻风打听,不失机会,红事送喜字,白事送挽联,庆寿送贺词,发家送中堂,用的笔墨纸砚全出于公家,自己一分钱也不用花,但是回礼红包次次不少,包包丰厚,全归了钱教谕本人。同时,钱教谕家中的喜事也接连不断,巧立名目,冠冕堂皇,每个月都要遇上两三起,属下人员只好争相登门庆贺,送上贺礼。有一次,钱教谕虽然不敢明里发请帖,却是暗地到处打招呼:“五日后是我最宠爱的三夫人二十大寿,略备薄酒,届时一定捧场赏光。”
 潘安得知后,对于钱教谕无心公务、精心捞钱的行径深恶痛绝,经过深思熟虑,妥善安排,决定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断了他的这条财路,刹住他的这股歪风。
 到了这一天,上至衙署书吏,下至教师生员,更有众多学生家长,凡是敬畏钱教谕权力或有求于钱教谕开恩办事的,全都争先恐后,登门贺喜。钱教谕家中宾客满座,贺礼成堆,礼桌前等候交付礼金的人们成群结队,水泄不通。钱教谕眼瞅着礼账上越来越多的钱财,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
 就在钱教谕挥手吩咐准备开席的时候,潘安领着一个老汉,推着一车棒槌来到了礼桌前面。潘安对钱教谕拱手说道:“你我同僚,理应贺喜,送钱太俗,送画太雅,而棒槌则是居家女人日常洗衣必用之物,送此最为适宜,礼轻意重,万望笑纳。”钱教谕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摸不清潘县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好随口接道:“受此大礼,不胜荣幸,只不过家中女人用不了如此许多,实在有失美意。”潘安哈哈笑道:“这有何难?在场宾客众多,各家自有贤妻娇女,一人一个捎它回去,让她们与您家三夫人同喜!”潘县令话音刚落,众宾客立即蜂拥而上,将满车棒槌抢了个精光。众人手持棒槌,欣赏把玩,欢声笑语,非常兴奋。在满院欢笑声中,推车老汉一屁股坐到地上哭了起来。全场静默,众人愕然。潘安询问其故。老汉道:“满车棒槌精光,钱在何处?”潘安恼道:“如此小家子气,真是没见过世面,堂堂教谕官邸,岂能少了你的棒槌小钱。今日所收礼金,全付与你,也该足够,省得你败坏了今天的喜庆,玷污了官府的体面。”潘安怒气冲冲走到礼桌跟前,将所有礼钱用桌布包起,凶巴巴地塞到了老汉的怀里。老汉手捧布包,坐在地上还是不走。潘安问道:“是否嫌钱多了,认为是不义之财,不敢拿走?”老汉不语,只是点头。潘安肃然起敬,双手扶起老汉,面对众人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者不取不义之财,堪为官场楷模,我等自愧不如。既然如此,老者可在其中自己取够自家棒槌价钱,剩余之钱,教谕必定不会再收回去,与你这等小民争利,有失儒家斯文。我替你捐赠给县学公用,定称众人之心。”老汉磕头谢恩,推起空车,满意而去。众人细品潘县令话中有话,含义深刻,莫不点头叹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争相夸赞潘县令足智多谋,一心为公。钱教谕见到这个架势,赶紧随风转舵,满脸堆笑,高竖拇指,连夸上司决策英明。 
  潘县令送棒槌当贺礼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全县,老百姓普遍认为潘安送棒槌寓意深长,给了贪官污吏当头棒喝,怀县官场为之一清。从此以后,怀县的各级官吏在潘县令的威慑下,再也不敢巧立名目搜刮民财了,请客送礼开始绝迹。全县老百姓讴歌赞颂潘县令为官清正,“潘安送棒槌”这句话就作为历史典故流传了下来。
 
 八、赔情看瓜园
 
 武陟县的沁河滩里有的地方是沙壤土,非常适宜种西瓜。结出来的西瓜呀,个大汁甜,营养丰富,清热解暑,止渴生津,堪称瓜中珍品,是武陟县的一大名贵特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武陟县农村还沿袭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民俗,就是在西瓜成熟时节,瓜庵旁边总是要立上一个草人,协助瓜农看守瓜园。究问其故,瓜农们就会顺口吟出一首民谣:
 潘安赔情沁河滩,草人戴帽把瓜看,
 西瓜有情千年赞,廉洁官风百代传。
 这首民谣引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民间传说。
 那是在晋朝的时候,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县官。有一天,潘安独自一人微服下乡访察民情,坐船过了沁河,走到了小董村南的沁河滩中。烈日当空照,浑身热汗流,潘安鼻嘴冒火,喉咙生烟,精疲力尽,口渴难忍,望见远处有一片绿油油的瓜田,就舍命直奔而去。
 潘安到了瓜园,只见西瓜遍地,瓜色鲜艳,清香逗人,垂涎欲滴,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切开一看,皮薄肉厚,鲜红沙瓤,汁多籽少,芳香扑鼻。咬上一口,醇香醉人,味甜似蜜,不禁狼吞虎咽,霎时啃了个干净。然后细细回味,甜到了心里,爽遍了全身,不由得高声叫好,赞不绝口。
 没想到看瓜老汉不以为喜,反倒生悲,愁容满面地对潘安说:“西瓜越好越是招灾,明年说啥也不敢再来种了。”潘安听了,迷惑不解,追问缘由。老汉答道:“县衙差役,经常索要,不见付钱,但见纸条。乡村恶棍,吃拿带捎,分文不给,还惹祸苗。汗摔八瓣,没有回报,谁再种瓜,就是傻屌。”潘安听了,羞愧满面,沉默不语,悄然离去。
 到了第二天上午,潘安带领一大帮属官、书吏和衙役来到了那个老汉的瓜园。那个老汉见了,就像一个小老鼠碰上了群猫,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当他知道了面前的县太爷就是昨天来的吃瓜人时,深为自己昨天的实话实说感到后悔,心想,祸从口出,果然不差,真个是现说现报,死到临头了,不由得稀屎拉了满裤裆,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连声哀告求饶。
 潘安强忍住心酸,用力欲搀起老汉,老汉却伏地不起。潘安两眼含泪,“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哽咽着说:“苛政猛于虎,百姓惧怕到如此程度,实非国家之福也。”众人赶忙上前,拉起了老汉,搀起了潘安。潘安回头对众人厉声说道:“老汉种瓜,实在不易。百姓利益,不容侵占。谁欠瓜钱,务必结清!”众人听了,都低下了头,很多人红着脸纷纷将所欠的瓜钱交到了老汉的手里。老汉楞在那里,似笑非笑,如在梦中。潘安拱手向老汉赔情说:“属下犯错,责在主官,吾向老人家赔罪,自罚在此替您看守瓜园。”众人听了,都说县太爷公务繁忙,情愿以身相代。潘安突发奇想言道:“汝等谁也代替不了本官,不如扎一个草人,将我的衣帽穿上,权当夲官在此受罚。”众人不敢违拗,只好照此办理。 
 打那以后,穿戴着潘安衣帽的草人就在瓜园日夜看守,不光县里的官吏衙役不敢再来瓜园白吃,就连乡村的地痞流氓也不敢来此骚扰。老汉喜上眉梢,瓜园喜获丰收。县境里的各个瓜园闻知此事,纷纷效仿,都扎了草人看守瓜园,流传下来,竟成了武陟县的一个千年不衰的有趣民俗。

 九、巧计免皇粮
 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怀县的原任县令因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皇粮上解而荣升一级,成了县令的顶头上司。潘安则从任职四年的孟县调到怀县,担任了怀县的县令。潘安一到怀县上任,就发现县衙大堂之上满墙都是上司和朝廷颁发的嘉奖,各种簿册上银足粮丰,连年盈余,不由得喜上眉梢;但实际查对起来,才知道官府的银库和粮仓空空如也,比响晴的天空还要干净。他不耻下问,探问究竟。知情人透露说,怀县本来地廋民贫,收成不好;但县令好大喜功,只求升迁,为了多出政绩,就不管百姓死活,谎报丰年,加倍征粮,横征暴敛,不足之数,就以空数抵充。潘安听了此话,更加忧心忡忡。他微服出衙,深入乡村,访贫问苦,看到民有饥色,糠菜度日,食不果腹,叫苦连天,禁不住也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正在这时,因为怀县上报的存粮数量巨大,朝廷又给怀县下达了调粮进京的命令。这一下让潘安犯了大难,再一次向全县百姓摊派吧,实在不忍心残害百姓;不向百姓摊派吧,无粮往京城调运,违抗了圣命,县令要犯死罪;自己如实上报真情吧,也不可行,不等真情报到朝廷,顶头上司就会暗地要了他的性命。自己丢命还是小事,再换一个县令来,也难免不向百姓摊派皇粮,更使百姓雪上加霜;自己不说真情吧,无粮可调,也是冤死性命一条。潘安虽然才华超众,足智多谋,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也是思来想去,一筹莫展。他在书案上大大地写了个“粮”字,两眼直瞪瞪地盯着不动,绞尽了脑汁。
 潘安的夫人杨氏心疼丈夫愁眉不展,就给他端来了一杯热茶放到了书案之上,没料到潘安心不耐烦,一失手弄得杯翻水倒,把那个“粮”字淹了个一塌糊涂。杨氏埋怨他说:“用水一淹,你写的字就没有了。”潘安一听这话,马上高兴得蹦了起来,狂喜大叫:“好计好计,水一淹就没有了!”他立即研墨挥毫,向朝廷书写呈文,文中有“蒙圣上福泽,怀县仓廪丰足;然水火无情,怀县偏遭水灾,存粮已赈灾民,百姓齐颂圣恩”等语。他派出快马,飞报洛阳。
 潘安的呈文送到了京都洛阳,朝廷对此半信半疑,就委派钦差大臣来到怀县核验实情。潘安得知钦差大臣贪酒好色,就将他安置在豪宅花园之内,低声下气,殷勤供奉,晨昏两叩首,一日三问安。还投其所好,将怀县特产名酒“沁河玉液”源源不断地运到园中,供钦差畅饮;又将色艺双全的妙龄歌伎送到园中,陪伴钦差歌舞消遣。直弄得钦差大臣整日整夜沉醉在温柔乡里,晕晕糊糊,乐不思蜀。
 忽一日酒宴中,钦差大臣对潘安说:“圣命难违,总得实地查看一番。”潘安再三劝阻不过,就对钦差说:“今天已晚,但等明日。”
 当天晚上,潘安紧锣密鼓,预作安排。他首先给县衙的轿夫全部放了假,接着物色了一批身强力壮的贫穷乡民来充当轿夫,然后对这些轿夫进行了严格的培训。潘安对这些轿夫说:“钦差明日核验水灾,若勘察属实,则不再向百姓征粮,请诸位听从本县号令,为全县百姓造福。”众轿夫感激县太爷潘安为自己这些穷苦农夫谋利,皆躬身拜谢,诺诺连声,人人想妙法,个个献巧计,编排情节,反复预演,直至潘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直拖到了第二天的下午,潘安才恭请喝得醉醺醺的钦差大臣坐进了轿子。在潘安的指挥下,众轿夫快步如飞,霎那间把轿子抬到了沁河岸边。潘安唤醒了钦差,手指着波涛汹涌的河水,问钦差水势如何?钦差语无伦次地说:“不,不,不大。”潘安给轿夫使了个眼色,轿子就在河边团团转了起来。潘安刚等轿子停稳,就手指着满滩的芦花又问钦差,这里的水灾大不大?钦差晕头转向,醉眼朦胧,依稀望见风吹芦花,当作白浪滔滔,就说:“水势虽高过人,但没高过树,还不算水灾。”潘安急了,狠了狠心,就给轿夫打了个手势,众轿夫就将轿子径直抬到了沁河当中。潘安手掌一按,轿子就往下沉,潘安手掌一抬,轿子就往上升。钦差大臣刚开始还“啊不吃,啊不吃”地在水中乱闹腾,到后来被淹得神志昏迷,没了喊声。潘安这才吩咐众人把钦差大臣抬回县衙进行急救。
 钦差大臣被救得清醒了过来,看见潘安精心伺候在病床前,满头大汗,浑身湿透,正在为自己的安危尽心竭力,不禁流出泪来,衷心感谢说:“老夫不听贵县再三劝谏,方有今日之祸。多亏贵县搭救,日后定然不忘你的好处。”潘安伏地不起答道:“为了怀县百姓,下官陷大人于水火,幸蒙宽容,诚惶诚恐。大人忠诚圣命,赴汤蹈火,不顾生死,视察水灾,堪为百官楷模,怀县百姓要上‘万民折’,为大人请求朝廷褒奖。”钦差大臣顿时笑逐颜开,心有余悸地说道:“多谢怀县美意。怀县水灾真大,真大!”
 钦差大臣带着怀县百姓的“万民伞”和满满一车“沁河玉液”名酒回朝复命,这趟怀县之行使他名利双收。潘安也靠着钦差大臣的实查结论一笔勾销了怀县的亏空,还为怀县百姓免去了一年的皇粮征收。
 
 十、智取运粮船
 虽然潘安用巧计为怀县免去了一年的皇粮征收,但怀县仍然没有解决缺粮的难题。一到第二年春天,就有很多贫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搁锅无啥下。苦熬到了青黄不接的关口,饿死的人不断出现,逃荒要饭的老百姓更是比比皆是。潘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多次向上司呈文,请求拨粮赈灾。而上司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总是答复得非常好听,就是不把赈灾粮调给怀县。潘安为了解救燃眉之急,就带头发动有粮之人捐献口粮抢救饥民,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潘安只好和灾民同苦共难,每日用树叶和野菜充饥。
 有一天,县令潘安青衣小帽,㧟着大荆篮;夫人杨氏荆钗布裙,手拿剜菜铲。夫妻俩相伴走到城北十几里外的运粮河边采挖野菜。只见田野荒芜,树木光秃,柳叶被捋净,榆皮被剥光,能吃的野菜也被搜刮得难以寻觅。夫妻俩连连叹气,像大海寻针一样到处细瞅。潘安发现了一棵刺牙菜,不顾扎手,小心翼翼地连根拔了出来。杨氏铲了两棵黄黄苗,哼着小曲,如得珍宝。潘安拔了半把狗儿秧,念念有词,表功不已。杨氏深挖了一小片茅草,把几条白嫩的草根喂到了夫君的嘴里,潘安慢嚼细品,甜滋滋,香津津,一直美到了心窝里。夫妻俩虽然在野外日晒风吹,灰尘满面,倒也夫唱妇随,苦中有乐。两个人辛苦了一晌,只采挖了小半篮野菜,都累得满头大汗。杨氏心疼地为夫君擦去额上的汗珠,拉着他坐到了运粮河边的一个高岗上歇息。杨氏依偎在夫君的身边,手指着行驶在河里的官军运粮船队,撒娇地戏说:“你若能把船上的粮包搬上岸来,咱们就不用再挖野菜了。”潘安却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呀,是呀,若是能把船上的粮食都留下来,整个怀县的老百姓就有救了。”
 采挖野菜归来,潘安愁得一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闭上眼,运粮船上的粮包就在眼前晃来晃去,团团乱转。他狠拍自己发疼的脑袋,下决心要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一个一个方案诞生,又一个一个方案否定,一直思考到雄鸡报晓,他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周密策划。
 第二天一大早,潘安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在县衙前贴了一张大幅告示。告示上主要内容是:“明日起举办全县青年才艺大赛,获得前三名者各赏粮一石、九斗、八斗,入围前二十名者皆赏粮五斗。”值此粮比珠贵的时节,这个告示发生了非凡的吸引力,到县衙报名参赛者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很多官吏和百姓对此迷惑不解。有的人暗地埋怨说:“人都快饿死了,还搞这个花架子,恐怕县太爷的脑袋进水了。”有的人私下大骂:“这真是奈何桥上跳舞,断头台上唱歌,饿死鬼卖笑,死皮不要脸!”不管如何咒骂,也挡不住大赛按期举行。县衙前戏台髙搭,锣鼓喧天。靓女、帅男、美妇、壮汉轮番登场,竞相献艺;歌舞、戏曲、口技、杂耍琳琅满目,流派纷呈。潘安从中选出了二十名入围高手。
 潘安暗中派人打探,获得了有一批军粮船要从怀县境内通过的准确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第二轮前三名决赛的日期,并发布公告,将决赛的地点迁移到了三县交界的运粮河码头,声明凡到场观赏的怀县百姓均有礼物相赠。
 运粮河是当时运输的大动脉,也是怀县北部的边界,北岸与两个县相邻,南岸属怀县境内,有一个非常繁华的船运码头,酒馆、饭铺、车马、客店一应俱全,平日里人来客往,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到了决赛这天,更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动。决赛的高台面对着运粮河水,锣鼓铿锵,管弦悠扬,台前场地广阔,观众挤得满满当当。恰逢官军运粮船队通过的时候,台上的演出更是钩心摄魄,扣人心弦。船上的官兵不由得停下了船儿,齐齐朝台上望去,个个看得如痴如醉,不忍离去。带队主事的押运官在部下的再三要求下,只好同意停船靠岸,留下几个哨兵看守,其他官兵可以放假看戏。这些官兵上得岸来,除了看戏,遇上酒馆,岂能不喝几杯,都是听着音乐,饮着美酒,过上了云里雾里的神仙日子。留守的几个哨兵眼馋岸上的官兵饮酒取乐,也不甘寂寞,招呼酒保上船送酒送菜,个个也喝得酩酊大醉。歌舞演到夜暮时分,有个哨兵醉眼朦胧,船头小解,突然发现船儿只只都是悠悠进水,慢慢下沉,吓得大喊起来,运粮官兵全都惊慌失措,赶紧往岸上抢运个人财物和随身物品。正在这个紧急关头,怀县县令潘安指令县尉带领一大批怀县的兵快丁壮,团团围住案发现场,反复搜查,未见任何肇事凶手。押运官为了减轻罪责,苦苦哀求县令潘安抢救船上的军粮。潘安再三推辞不过,只好下令所有在场的看戏观众一律参加搬运。在兵丁的严密监视下,不大一会儿,不管是船上的,还是水里的,全部的粮包都被观众们抢运到了河岸上。这时的押运官吓得还没有回过神来,心甘情愿听从潘县令安排。潘安先让入围的前三名和前二十名选手得到了规定的赏粮,又给每个参与搬运粮包的观众发粮十斤,把两个布告的承诺全部兑了现。潘安对心神不定的押运官说:“值此饥荒时节,野外存粮,难保安全,水淹之粮,不能装船。不如就近运到官仓倒包整晒,然后再做计议。”押运官一听言之有理,连连点头称是。于是潘安就立即安排车马,连夜将所有粮包就近运入了官仓。
 过了两天,押运官督令运粮官兵修好了粮船,就赶忙来到怀县县衙拜见县令潘安,要求将原粮返还并协助运到船上。潘安满脸堆笑,连说别慌别慌,双手奉茶,请入上座,盛情款待,待如贵宾。押运官酒足饭饱之后,潘安笑嘻嘻地向他递过来了一纸公文,他只见公文上写道:“军粮运经三县交界,不料船漏粮沉,淹没于水中。怀县县尉带领兵快丁壮,及时赶到破案,反复搜查未果,疑为敌军奸细暗中破坏所为。怀县县令闻讯赶到善后,当机立断,组织怀县百姓抢救水淹之粮就近运入官仓。然而水泡粮胀,生热发霉,不能再充军粮。怀县为使军粮不损,有益军需,只好委屈地方,将霉变之粮即刻作为赈灾之粮下发灾民,甘愿将朝廷原拟调拨怀县之上好赈粮如数挪作军粮。”押运官看了,满头冷汗,忐忑不安。潘安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是如实上报、准备砍头呢还是天衣无缝、皆大欢喜呢,何去何从,悉听尊便。”押运官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觉得潘安此法可行,只好乖乖听从了潘安的指点,在那个公文上也签了自己的大名,军地两方同时联名上奏朝廷。
 这份公文到了京都洛阳,朝廷上下传看了一遍,都觉得无懈可击,言之有理,于是就按照潘安的提议批复了此事。二十多条船、五十多万斤的救命粮就这样留到了怀县,帮助怀县百姓度过了难熬的饥荒。 
 
 十一、举办教化院
 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县令时,有一次下乡巡视坐轿归来,路过县城西门外柏树森森的老坟岗时,发现有一个年轻女子正要在一棵歪脖树上悬吊自尽,他赶紧让轿夫落轿去救。年轻女子被救下后,潘安近前询问道:“你这女子家居哪里,叫何姓名,为何要自寻绝路?”年轻女子哭啼啼地说:“娘家姓康,乳名玉娥,两年前嫁与城西三里的李家庄李勇刚为妻。自己木讷老实,不善言语。婆母嫌没成色,百般挑剔。丈夫脾气暴躁,打骂不休。自己感到没有过头,因此来自寻短见。”
 潘安听了,十分同情,就叫玉娥坐轿,自己骑马,领着玉娥到了后衙,交与妻子杨氏好生解劝。在杨氏夫人的耐心开导下,过了两日,玉娥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一时不敢回家,就在后衙住了下来。杨夫人喜得女伴,二人相处非常融洽,以姐妹相称,无话不谈,渐渐发现,玉娥本身也有一些毛病,别人问话,她反应迟钝,做起事来,丢三落四,缺乏条理。由此看来,家庭不和睦,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能全怨婆母和丈夫,玉娥也极需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杨夫人就苦口婆心地教玉娥如何笑对老人,恭敬应答,如何做事有条有理,博得婆母欢心。如何审时度势,以柔克刚,讨得丈夫喜欢。玉娥悟性很高,大有长进。

  又过了几日,潘安将李勇刚传进县衙大堂,虚张声势,要问他的打伤妻子、逼死人命之罪,在堂威声中,刑具面前,李勇刚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康玉娥在杨夫人的安排下,及时赶到堂上为丈夫讲情求饶,以身护夫。李勇刚顿时对妻子感激涕零,抱头痛哭。潘安一看火候已到,就顺水推舟,准了康玉娥的保释,责令李勇刚具结画押,保证今后不再打骂妻子,与妻子和睦相处。如若再犯,新账旧账一齐算,加倍惩处。李勇刚当堂发誓赌愿,满口答应。潘安这才让他把妻子领回家去。夫妻俩对潘安和杨夫人千恩万谢,携手下堂。
 康玉娥回到了婆家,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婆母笑脸相迎,恭敬有加;对丈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为人处事,有始有终,井井有条。婆母和丈夫也对玉娥格外疼爱。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夸潘县令和杨夫人真会教育女人。
 这个事情在怀县越传越广。后来,不少在家挨了打、受了气的小媳妇都会千方百计寻找机会逃到县衙,求得潘安和杨夫人的庇护与做主。来人渐多,家中接待不下,潘安就将后衙原先存放杂物的几个屋子腾了出来,作为这些妇女的庇护之所,由杨夫人带领几个书吏之妻负责接待。潘安为了减少受害妇女的人数,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他发布告示说:“三从四德,不敢有违,夫妻相恶,责任在妻。强制教化,定有日期,一切费用,夫家供给。”他将妇女庇护所定名为“感化院”,根据妇女的受虐程度来定住院天数的长短,对于那些发生家庭暴力的丈夫更是规定必须加倍缴纳其妻的教化费用。潘安的这些措施表面上维护了封建道德、男尊女卑,实质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保障了妇女的权益。除了割肉疼,就是拿钱疼,在难以承受的高额教化费用面前,那些脾气暴躁的丈夫再也不敢轻易打骂妻子了,生怕妻子跑到感化院长期居住不回家。同时,这些妇女在感化院也接受了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各种技艺的交流,改掉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毛病,每个人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潘安举办感化院,不光使妇女们得到了感化,也使男人们得到了感化。它使夫妻不和的少了,家庭和睦的多了,妇女地位空前提高,怀县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许多受惠妇女对潘安非常感激,把潘安称为潘青天,将潘安的名字刻在了她们的针线筐上,以表示永久的敬仰。她们还传下了一首感恩戴德的民谣——
 娘家就是感化院,媳妇头上晴了天,
 潘安救咱出苦海,幸福生活乐无边。
 直到今天,这首民谣还流传在不少老奶奶的嘴边上。
 
 十二、立规娶女婿
 怀县本来有个根深蒂固的民俗,即是无儿的人家称为绝户头,必须从家族的近支中选一个侄子过继給自己当儿子来继承家业,养老送终。无儿有女的人家若是没有侄子愿意过继,征得以族长为首的家族同意,也可以给女儿招个女婿进门,这个女婿必须举行仪式,立下字据,改姓换名来作为岳父的义子,倍受歧视。但“有义子无义孙”,孙子可以作为嫡传正式载入家谱。对于这个女婿,说得好听点叫做“招养老”,说得难听点叫做“倒扎门”。这个民俗虽然不尽合理,但是也没人敢去破坏它。
 潘安来到怀县当了县令以后,在断案实践中发现了这个民俗的不合适之处,以大无畏的勇气,顶住了世俗的重重压力,大胆进行改革,又立下了“有女户可以娶女婿”的新规矩,即是纯女户或有女有儿户皆可像男儿娶媳妇那样娶女婿进门,娶来的女婿像娶来的媳妇一样,不必改姓,可作为配偶载入家谱,家族中任何人不得歧视。这个新规矩是如何立下来的呢?那就得从潘安经手的一个案件说起。
 初夏的一天,怀县(今武陟县)县令潘安正在大堂问案。突然,一个身穿重孝、手拿哀杖的青春少女闯衙告状,冲破层层阻拦,“扑通”一声跪倒在堂上,哭天喊地,鸣冤叫屈。潘安赶忙询问,只听那个女子抽泣着说道:“天气炎热,父亲停丧十天,受人阻挠,不能出殡,求县太爷为民做主!”潘安一听,顿觉案情重大,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眼下气温很高,尸体长期不能入土,气味四溢,危害四邻,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停下一切工作,在告状女子的引领下,火速赶到了案发地尽快处理。
 潘安经过认真的多方了解,才算掌握了这个错综复杂的全部案情。原来,案发地在城西九里处,村名张家庄。村里有兄弟二人,老大名叫张福贵,年过六旬,生平经商,家业殷富,娶妻邢氏,只生有七个女儿,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人见人爱,乡邻们戏称其为“七星仙女”。现如今七个“星”已嫁出了六个“星”,单留下了第七“星”引弟姑娘年方十八,还待字闺中。福贵曾在经商途中救得一个男孩,起名结实,收为义子,养在家中,现已年过十七,尚未婚配。老二名叫张永贵,年近五旬,一生务农,家底不厚,配妻胡氏,生有五个儿子,个个长得虎背熊腰,霸气十足,村里人尊称其为“五虎上将”。现如今五个“虎”中仅有一个娶了妻室,还有四个尚未婚配,都在挖空心思争抢着想要过继給大伯家,以求继承肥产厚业,一步致富。但是,大娘邢氏对义子结实情深意厚,视同己出,待如亲生,执意要将结实当成亲子来继承家业。这样一来惹恼了老二家的“五虎上将”,把老大家告到了家族祠堂。族长和族中长老们觉得老大家的所作所为不合祖制,也破坏了民俗,因此对老大家的意向不予支持,决议要老二家选出一个“虎”来过继給老大家支撑门户。老大家对此决议拒不接受。两家人因此仇上仇,冤上冤,整天为此吵闹不休。“五虎上将”对大伯围攻逼问,推推搡搡,直气得张福贵头晕眼花手冰凉,一口气没有上来,两腿一蹬,到阎王殿报到去了。由谁来抬棺领大头,出丧打幡儿,就是标志着定谁来当继承人这件大事,一直是争论不止,议而难决。因此,张福贵死去十天了还无法出殡埋葬。两家人剑拔弩张,拼死对垒,谁也不肯后退半步。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人都在看热闹。
 潘安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协同家族长老耐心调解两家纠纷。先是老二家五虎争过继,互相打得鼻青脸肿。家族提议长子不出门,其余四子抽签定出一子,但老大家对此拒不接纳。老大家提出让结实领大头打幡儿,整个家族一致否决。老大家退而要招结实为养老女婿,潘安询问了引弟和结实,二人情投意合,点头愿意,但老二家极力反对,家族中也不支持。
 潘安犯难了,就对着围观的众人发怒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让死者三年五年不入土,一直祸害街坊四邻吧!大家都来说说,两家人的事大还是全村人的事大?”这番话发动起了民愤,众街坊听了,事关自身利益,都异口同声地说道:“任凭县太爷公断,让亡人即日入土为安。谁若不遵,村人不容!”案件形势急转直下,沉重压力布满现场,非常有利于潘安发号施令。潘安的脑子飞快地转了几转,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使全村人心服的妙法,就对着众人说道:“子女都是父精母血所生,皆为祖宗骨血,理应享有平等之权。男儿既然可以娶媳,女儿为何不可娶婿?今判张福贵之七女张引弟即刻可在灵前拜堂成亲,娶张结实进门为婿。由张引弟继承‘大统’,领大头打幡儿埋葬父亲。张结实可作为张引弟之配偶记入家谱,任何人不得干涉。”众人听了,一片欢呼,都夸赞县太爷谋略奇妙,判决高明。当事的双方家长觉得县太爷给足了自己面子,更何况众怒难犯,也不好再说什么。“五虎上将”心中不服,正想提出异议,潘安抢先宣布道:“经查,张福贵死因证据确凿,众目睽睽,不容掩盖。民不告之,官不究之,倘若苦主执意上告,夲官必将依法严惩!”一番话吓得五个“虎”再也不敢抬头,为了求得老二家以后不去告状,只好乖乖地跪倒在地上当起了孝子。
 潘安接着给五个“虎”和七个“星”宣讲了“男不在分家,女不在赔送,成家立业要靠自己一双手”的大道理,又规劝“七星”和“五虎”同为爷奶所传,同是张家血脉,理应情同手足,亲如一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永远不忘亲情血缘。这番话说得十二个人俯伏在地,感激涕零,皆表示一定要铭记县太爷的教诲。张引弟当即承诺要资助四个堂兄娶妻成家,五个“虎”随即声明要对待张结实亲如兄弟。两家人握手言和,齐心合力,当天就把张福贵风风光光地出了殡,排排场场地安葬到了张家祖坟。
 这个民事案件本来乱如麻团,陷入僵局;但经潘安巧思妙想,屡出奇招,竟然势如破竹,迎刃而解。怀县百姓由此视潘安为神人,对潘公案广为传颂。前有案例,后有效仿,例多成规,约定俗成,久而久之,娶女婿竟成了怀县的特有民俗。发展到后来,不但有女无儿户可以娶女婿,而且有女有儿户也可以娶女婿,有些认为女儿比儿子更适宜于继承祖业或是不想把女儿嫁出门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给女儿娶个女婿进门。只不过在家谱上女儿是户主,娶来的女婿算是配偶。凡是娶了女婿的人家都念念不忘潘安,非常感谢潘安为他们解决了大难。
 
 十三、扮女擒色狼
 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的夏天,怀县的天气异常闷热,妇女衣着空前单透薄露,身材曲线美不胜收,凸凹之处格外惹眼,出门乘凉之人数不胜数。这是个妇女们最容易出事的时节,怀县县城内外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多起强奸案件。
 县令潘安下令王捕头带领全体捕快明察暗访,限期破案。没料到全体捕快夜以继日地忙活了半个多月,毫无成果。使人可气的是,捕快们一出衙门便风平浪静,安然无殃;捕快们一回衙门就波澜重起,案件又生。发展到后来,罪犯更是胆大妄为,凡是捕快存在的地方还会平安无事,只要捕快刚刚离开就会又起祸端。罪犯故意和捕快们干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把捕快们折磨得失魂落魄,愁眉不展。王捕头开始怀疑是内部所为,疑来疑去,找不到一点线索。后来又猜测是内外勾结,查来查去,也抓不住任何证据。社会舆论大哗,都说喂个狗还能看家护院,养一班捕快纯粹是一群废物。还有人指着鼻子大骂捕快是白拿俸禄,枉为公差。王捕头受不了百般辱骂,顶不住沉重压力,就去向县令潘安请求辞去捕头职务。
 潘安呵呵一笑,安慰王捕头说:“如此看来,罪犯定是不凡之辈,久闻怀县王捕头乃是天下著名神捕,特地前来和你叫板过招。你若辞职不干,岂不正中诡计?”一番话激得王捕头撕碎了辞呈,重新又鼓足了破案的勇气。潘安认真听取了王捕头的汇报,给王捕头细致分析案情道:“胆敢顶风作案、连续犯罪者,本县从无如此嚣张之色狼,定是外地窜来的惯犯高手;罪犯作案迅速,不留痕迹,身手敏捷,来去无踪,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男人;罪犯能够准确避开捕快,表明近在咫尺,熟知县衙内情;几案共同之处是以气质高雅的美女当为作案对象,说明罪犯风流倜傥,外表不俗。若照此四条标准在城里进行排查,就不难找出向我们叫板之人。”一席话说得王捕头眉开眼笑,信心百倍,顿时有了主意。
 王捕头在城中使尽了吃奶力气,按照潘安交待的四条标准进行了暗中排查,最终访察到了五个可疑之人。但派人蹲守跟踪,也抓不住这几个人的任何犯罪行为。他无计可施,只好再去向县令潘安请教。潘安大笑不止,直说王捕头脑子没有开窍,他低声指点道:“罪犯既然是来去无踪,绝不会是神人天降,必定是男扮女装,混入女人堆中伺机作案,你们跟踪男人,那是把劲儿用错了方向。还有,既然罪犯能够准确避开捕快,那么你们还穿捕快衣服就必然逮不住罪犯。这些道理显而易见,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技高一筹呢?”王捕头恍然大悟,准备再去试行新法。潘安一挥手止住了王捕头,低声说道:“你别去白费力了,你这一去,几经周折,就走漏了消息,这个办法就不灵了。”王捕快挠了挠头皮,迷惑不解地连问应该怎么办?潘安微微一笑说道:“只准你知我知,严密封锁消息。就在今晚,咱俩男扮女装,撒出诱饵,布下陷阱,出其不意,逮其不备,任凭罪犯诡计多端,定叫他难逃法网。”
 就在那晚掌灯时分,县令潘安暗取丫环服装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婀娜多姿的妙龄女郎,只见他高挑个儿,鸭蛋脸儿,俊眉俊眼,唇红齿白,略施粉黛,貌若天仙,更有一种姿色神韵,比美女还要勾魂摄魄。王捕头也被潘安打扮成了一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只不过脸黑了点,腰粗了点,使人一看就像个大户人家的老妈子。二人不动声色,悄悄从县衙后门溜了出去,溶入在皎洁的月光之中。潘安花枝招展,风摆杨柳,搔首弄姿,招摇过市,专从美女堆边经过。王捕头远远盯着,既不敢离近了打草惊蛇,影响诱惑;又不敢太远了恐出意外,生怕保护不了县令潘安。潘安走过了三条大街,穿过了五条小巷,不觉来到了便于乘凉的西门外护城河边僻静之地。只见垂柳似烟,水波粼粼,皓月当空,人影朦胧,使人恍惚中疑为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其实潘安早在经过美女堆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鹤立鸡群,惹上了一双眼睛紧追不放。他不禁心中大喜,假装不知,不动声色,越走越快,逐渐把鱼儿引上了钓钩。

却说那双罪恶的眼睛看到一位风情万种的性感美女来到了僻静之地,不由得心中笑出了声。他虽然阅人无数,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貌的天仙,那如花的脸蛋,迷人的身材,修长的大腿,丰满的乳胸,翘丽的臀部,都使他神魂颠倒,欲火难耐。他心想,若能得手畅意玩弄一番,就是立马死了,也不枉生在世上活了一遭。于是他就迫不及待,疾步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塞进了潘安的口中。这是他的惯用绝技,能使美女神志不清,呼叫不得,继而再在鼻前用上迷幻药巾,定能叫美女乖乖就范,任其为所欲为。谁知潘安早年练有武功,身手不凡,运足了丹田之气,“噗”地一声就将口中的熟鸡蛋喷射到了那人的脸上。那人一愣,潘安一个扫堂腿,就把那人踢倒在了地上。那人醒过神来,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明白了美女定是捕快所扮,为了脱身,就困兽犹斗,拔出匕首,与潘安交起手来。两人打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败。此时,王捕头闻声赶到。那人一看势头不好,就虚晃一刀,拔腿就逃。还没跑出二十多步,潘安掏出护身的弹弓,将一颗铁丸打在了那人的后脑勺上,那人“扑通”一声栽倒在地,王捕头急步上前,将那人捆了个结结实实。潘安和王捕头左右挟持,将那人押送到了大牢。
 经过大堂审讯,方才证实潘安神机妙算,对案件的预测分析丝毫不差。罪犯洪宝,籍贯山东曹州,年方二十七岁,父亲在京都当官,家庭富有,从小娇生惯养,无法无天,长大后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是个嗜好采花问柳的花花公子。他好色入魔,沉迷其中,恨不能阅尽天下美女,发誓游遍各地,采摘美色,以足千美之数。他天生眼光敏锐,一眼便能看准美女的动人之处,或端庄,或妩媚,或天真,或成熟,或淡雅,或尊贵,或博学,或率直,或都市佳丽,或深山俊鸟,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或窈窕淑女,或风骚少妇,或服饰华丽,或容貌出众,或举止大方,或谈吐动听……只要有一迷人之处,他都想一亲芳泽,大饱艳福。洪宝为了方便偷花盗柳,就不惜花高价买了个迷幻药秘方,他的随身手巾早已用迷幻药水泡透,只要在美女的鼻子底下抖上一抖,美女就会失去清醒,像木偶一样对他俯首贴耳,百依百顺。洪宝利用迷幻药巾堵鼻、剥皮熟鸡蛋塞口,屡试屡验,百用百灵,已经祸害了不少地方,糟蹋了几百女性。他闻知怀县水土滋润,地杰人灵,盛产美女,就来到这里渔猎美色。他隐居在县衙做饭师傅亲戚的住室,白天睡觉,夜晚出去,成了捕快们排查不到的“灯下黑”。他在无人处更换行头,男扮女装,然后专门往女人堆里挤去,浑水摸鱼,沾尽便宜,也不管是大闺女还是小媳妇,只要有点姿色,瞅空子就往人家丰乳肥臀上捞摸。他若是碰上中意的美色,就像苍蝇见血,紧盯不放,寻机将迷幻药巾堵在美女的鼻前,把其弄得迷迷糊糊,乖乖就范,然后并肩携手拉到无人之处肆意蹂躏。就在他连续作案过后,正想次日离开怀县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潘安这个比天仙美女还要漂亮百倍的神品绝色,禁不住飞蛾扑火,让绝色把他引上了绝路。他自诩采遍天下无敌手,不料想碰上了天下第一美男县令潘安,在小小的怀县被判斩刑,丧了性命。
 打那以后,在潘安担任县令的日子里,怀县城再也没有发生过强奸案件,女人夜间行走特别安全,人们都认为那是县令潘安男扮女装,正在大街上寻找和擒拿色狼哩。 
 
 十四、发起婚礼会
 怀县(今武陟县)地近古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曾在十二个朝代属畿内(国都直接管辖区)。在商朝祖乙迁邢(音:耿)期间,曾作为商都。在东汉时期,也曾建过怀都,先后作为战时首都和陪都。人们因此而以京都人士自诩,从小就说着正宗的中原官话的腔调,育出了一身不可一世的王者之气,同时由于环境贫瘠,收入有限,又养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小巧之气,怀县百姓就是“王气”与“小气”的综合体。这个习性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表现在娶媳妇上,就是砸锅卖铁搞排场,互相攀比图影响。你用了两匹马一顶轿,我就用五匹马三顶轿。你敢摆六十桌待客,我就设九十桌酬宾。乡下老风俗,一家办喜事,亲戚本家都要来坐席,几乎全村的人也要来吃喜宴。不富裕的人家,刚办罢喜事就会债台高筑,拉棍子要饭的也大有人在。如若不信,城西十五里的虹桥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这家的好日子定在腊月十八,谁知天公不作美,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平地积雪二尺多厚,娶亲的路途很远,人马行走艰难,挪动一步就会累出浑身热汗,用了三天时间,才算把新媳妇娶到了家中。人数多,天数也多,真真把这家吃光了,吃穷了。新媳妇过门不久,就跟着新女婿拿着打狗棍,来到了怀县城中沿街讨饭。城里很多人都把这件事传为笑谈。县令潘安听到了这件事,却笑不出来,深为乡下的娶亲陋俗感到发愁,他决心要为穷人家着想,找出一个可以避免因排场而更贫的好办法来。
 新年刚过,城西妙乐寺的方丈就给县令潘安送来了请帖,帖上写道:“定于正月二十日举行佛祖开光大典,届时有庙会助兴,敬请光临。”潘安一见此帖,突发灵感,眉开眼笑,连连叫好,随即发出了一张布告。他在布告上写道:“隆重庆典,佛祖开光,全县同喜,天降吉祥。庙会助兴,戏曲悠扬,社火杂技,旱船背僮。奖赏征求,百对鸳鸯,集体婚礼,空前排场。官府资助,县令帮忙,校尉列队,教谕赞堂。夫妻神佑,福寿绵长,早生贵子,龙凤呈祥。”此布告一贴,风传全县,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为了既排场又省钱来办自己的喜事,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集体婚礼。潘安喜出望外,精心安排县衙内所有人员,积极筹备这次婚礼大典。
 到了正月二十日这一天,古色古香的妙乐寺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常,会场喜庆,彩旗飘扬。在庄严的佛祖开光大典之后,四台大戏同时开锣,各种社火故事轮番登场。唢呐吹得人心醉,盘鼓擂得震天响,狮子老虎舞蹁跹,高跷背僮高声唱。特别是几只旱船,演得更是出神入化,扣人心弦,人船一体,满场飞动,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就像真的飘在水上一样。随着鼓点的变化,一会儿是碧波荡漾,船儿微摇;一会儿是顺风扬帆,船行如飞;一会儿是风起浪涌,船儿劈波斩浪,摇摆起伏,频出险象,看得人们心惊胆战,浑身冷汗,生怕淹了人,翻了船。待一声锣响,又是风平浪静,船儿悠悠飘行,观众这才松下了一口气。而这时,伴舞的姑娘开始翩翩起舞,唱起了入耳动听的旱船小调。
 到了正午时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县令潘安宣布集体婚礼隆重开始,在兵快班惊天动地的火铳声中,县教谕高喊赞礼,一百多对新郎新娘拜了天地,喜结鸳鸯。县令潘安亲自向全场抛撒喜糖,人们欢呼雀跃,为能抢到一颗糖果而感到喜从天降,如意吉祥。在场的数万百姓掌声如潮,齐为新人祝福。场面沸腾,气势磅礴,空前排场,无限风光,使所有的新婚夫妇都会终身难忘。
 此次大会过后,不光贫家子弟感到集体婚礼既排场又省钱,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就是富家子弟也想图个热闹,赶个时髦,以求在集体婚礼上争奇斗艳,显摆一番。县令潘安发起的婚礼大会受到了全县老百姓的普遍赞扬。根据老百姓的强烈要求,潘安又在不同地方利用庙会多次举办了集体婚礼。官府支持,百姓拥护,集体婚礼就成了新的民俗。潘安升任尚书度支郎离开怀县后,虽然集体婚礼没人再去主持举办了,但是,潘安发起的妙乐寺正月二十日大会却留传了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为有数万人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物资交流大会,一直兴盛到了现在。武陟县民间怀念潘安关怀穷民百姓的天大恩德,就把这个大会俗话叫成了“潘安会”。 
 
 十五、打赌斗风筝
 年节过罢,大地回春,阳光明媚,轻风习习,农活不忙,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机,怀县百姓自古以来就有斗风筝的风俗。
 县令潘安在公务之余,难得半日轻闲,微服出衙,和夫人杨氏一道来到了县城北面的沁河滩中,与民同乐,随着男女老少高高兴兴地放起了风筝。正当潘安放得心旷神怡、兴致勃勃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哭声不绝,吵闹不休,看到不少人跑去围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就将风筝线架交给夫人,快步向围观的人群走去。
 潘安挤到了人群中间,经过详细询问,方才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原来,城中有一户小康人家,丈夫吴庆,三十二岁,精通木匠,善于雕刻,活儿充足,收入颇丰,对于制作风筝,更是行家里手,在本地很有名气。妻子冬青,芳龄三十四五,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膝下一双儿女,甚是可爱。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家庭富裕,人人羡慕。不料想年前丈夫钱多变了坏,结识了邻县一个风流浪女,沉迷于石榴裙下,乐不思蜀。冬青打听到了确切地点,哭求至亲好友千方百计将吴庆劝回到了家中。新年刚过,那个浪女又捎来书信勾引吴庆,吴庆旧情复燃,不顾妻子苦苦哀求,背上了一个包袱,执意要离家出走。冬青紧追不舍,拼命撵上,抱住丈夫的大腿拖在地上,放声大哭。丈夫奋力挣脱,脚踢拳打。妻子被打得血流满面,蓬头散发,浑身泥土,宁死也不放开丈夫。夫妻俩僵持不下,任何人也劝解不了,拉扯不开。
 潘安本是个对夫妻感情忠贞不渝的伟男,看到如此冷酷无情的丈夫,心中特别愤恨,对于那个挨打受气的痴情妻子,则是表示无比同情。他挺身而出,喝令吴庆立即住手。吴庆正在气头上,破口骂道:“是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几个认出了潘安的人齐声呵斥吴庆道:“此是县令潘安大人,你小子不得无礼,还不赶快下跪求饶!”吴庆一惊,跪到了地上。妻子冬青也随即松开了丈夫,痛哭流涕,要求潘大人为民妇做主。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潘安对于这家夫妻的情感纠纷,也感到软了不济事,硬了犯不上,如何能够想出个巧法儿,替民妇收回丈夫这颗出了轨的花心呢?潘安的脑筋飞快运转。他抬头望天,看见了上下翻飞的风筝,顿时心中有了主意。他为了消除尴尬,给足面子,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就笑着对吴庆说:“起来,起来,不知者不为罪。夫妻斗气,家家难免,司空见惯,不足为怪。久闻您家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今日不放你走,可见感情之深。丈夫外出,或许有理;妻子苦留,真情感人。是走是留,清官难断,但凭天意,赌上一番。”吴庆急切问道:“不知潘大人要赌什么?”潘安笑道:“你我二人打赌斗风筝,你若赢了我,任凭你走出县境;我若赢了你,你则不准走出县城,安分守己在家干你的营生。”吴庆心想自己是斗风筝高手,自信在怀县无人可敌,尤其是对付潘县令这样的生手,必定是稳操胜券,于是就和潘安击掌为誓,底气十足地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五日后上午时分,就在此地沁河滩中,你我打赌斗风筝。”
 这也算得了轶事奇闻,立刻就轰动了怀县城,传遍了全怀县。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议论这一热门话题,有的说吴庆大名鼎鼎,技艺高超,必定获胜。有的说民不与官斗,小民再能,也不过一己之力,匹夫之勇;而县官却是全县之力,足智多谋。双方争论不休,有的人也不免打起赌来。潘安为了教训吴庆,为冬青主持公道,就在风筝制作上狠下了功夫,先是在本县邀了几个名家,又派人从京都洛阳请来了高手,还暗中教老妈子扮作卖丝线的花婆与冬青接头联系,摸清了吴庆的制作底细,潘安针锋相对,更是技高一筹。许多人为了匡扶正义,救助弱势,主动献计献策,帮忙筹划。全县百姓都很关心事情的进展,相约届时一定都去观看县令潘安打赌斗风筝。
 到了斗风筝的那一天上午,正是正月二十八日,潘安和吴庆都带着各自的风筝,如约来到了县城北面的沁河滩中。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蜂拥赶来,围得水泄不通,拥挤不动。双方重申绝不反悔,然后方才斗起了风筝。
 吴庆神气活现地将一个雄鹰风筝放上了云端,这个雄鹰风筝使用箭竹作龙骨,皮纸糊双翅,精钢做鹰嘴,铁钩当鹰爪,模样十分凶狠,吴庆狂妄发话,任何风筝都将毁于它的嘴爪之下。
 潘安毫不畏惧,胸有成竹地一举手,一只鲜艳夺目的彩凤风筝也随风扶摇直上蓝天。这只彩凤风筝是潘安聘请京城名家使用轻质硬材精心打造而成,钢筋铁骨,坚不可摧,外观美丽,形象逼真,两翅搧动,摇头摆尾,大家一看,纷纷叫好。许多人生怕“彩凤”受了“雄鹰”的欺负,也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风筝送上天空去护卫“彩凤”。一时间,碧海长空之上,彩蝶飞舞,百鸟朝凤,欢乐祥和,场面壮观。
 吴庆见此情景,不屑一顾,鼻子里“哼”了一声,突然将手中的风筝线猛一收起,只见空中那只雄鹰风筝立刻呼啸着朝彩凤风筝扑了过去,一路碰撞,肆意将正在天上逍遥飘飞的各种风筝毁得翼折线断。原来,吴庆的风筝线已在满是碎玻璃粉尘的糨糊中煮过晾干,普通的风筝线自然一碰就断。人们都为潘安的彩凤风筝捏了一把汗,心儿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县令潘安对此早有防备,不慌不忙,将手一松,风筝线架子立即就像风车一样飞转起来,彩凤风筝霎时冲上了云霄,把雄鹰风筝远远地抛在了下面。吴庆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把风筝线左拉右扯,猛收猛放,让雄鹰风筝在空中连续绕圈。彩凤风筝躲避不及,风筝线就和吴庆的风筝线缠在了一起。吴庆见计生效,禁不住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他拉拉放放,就像拉大锯一样,要用自己的风筝线磨断潘安的风筝线,眼看着就要阴谋得逞。潘安没料到吴庆用此怪招,一时想不出解法,惊出了一身冷汗,只听到有人大喊:“快脱开,快脱开!”潘安放眼望去,只见吴庆的妻子冬青焦急地在向潘安比划着逆向转圈的手势。潘安顿时恍然大悟,立即将手中的风筝线快速反向旋转,彩凤风筝马上灵巧地反着转起圈来,在空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优美弧线,很快就摆脱了吴庆的纠缠,重新冲上了云端。潘安的风筝线是用桐油泡过晒干的,硬如钢丝,韧如弓弦,所以丝毫未损。吴庆慌了手脚,急于求胜,就孤注一掷,操纵雄鹰风筝飞过来,飞过去,反复碰撞彩凤风筝。吴庆自以为雄鹰风筝结实无比,却不知潘安的彩凤风筝更为坚硬,十几个回合下来,潘安的风筝完好如初,吴庆的风筝反被撞得翅歪尾斜,摇摇晃晃。潘安趁势反攻,操纵彩凤风筝猛啄吴庆的雄鹰风筝,利用凤嘴上的锋利刀片去割吴庆的筝线,双方斗了几十个来回,吴庆的雄鹰风筝闪挪腾移,一时躲避不及,终被割断了筝线,风筝在空中失去了平衡,扑腾了几下,一个倒栽葱坠落了下来。吴庆气得一屁股蹾到了地上,哭丧着脸,无奈地低下了头。在场的人群欢呼跳跃,掌声如潮,热烈庆祝县令潘安斗风筝获得了完全胜利。
 潘安兴高采烈,使用了一个比纺车还要大的筝线架子,又放起了一个百节巨龙风筝。这个风筝摇头摆尾,冉冉升空,在蓝天上起伏翻腾,喷烟吐雾,与彩凤风筝结伴翱翔,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然后,彩凤风筝缓缓地平安降落,巨龙风筝盘旋九周,逐渐下降,稳稳地悬停在观众的头顶。正当人们仰首观赏之际,忽听四声爆响,从巨龙风筝上垂下了四条长长的红绸条幅,条幅上红底黑字,格外醒目,只见上面写的是:“家花真比野花香,日日夜夜开心上。草上露水不久长,夫妻恩爱福满堂。”人们看了,高声念了一遍又一遍,人人皆知斗风筝的起因,个个都对吴庆指指戳戳,责骂之声不绝于耳。吴庆无比羞惭,就向县令潘安跪下磕头,表示愿赌服输,决心今后一定信守诺言。潘安吩咐冬青搀起丈夫吴庆,吴庆在一片哄笑声中低头遮面,灰溜溜地挤出了沁河滩。
 打那以后,吴庆断绝了与那个外县浪女的联系,一心一意守在家里经营木匠生意,痛改前非,浪子回头,夫妻恩爱,和好如初。
 县令潘安采用打赌斗风筝的方法,巧妙地教训了那些想出轨的花心丈夫,收效十分明显,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普遍赞扬,被怀县百姓夸为千古佳话,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当年的斗风筝逐渐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在人们观看风筝大赛的时候,有的老年人还会津津乐道地说起潘安打赌斗风筝的传说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