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利修的头像

孙利修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24
分享

那年那味

大冬至,离年就不远了。“小孩巴过年,老头怕花钱”。这是小时候流传在家乡人们口头的一句俗语。那时候即使是不富裕,但候乡亲们对过年都很慎重!无论是有钱无钱,各家都会早早地做好各种准备。每年一进入腊月,乡亲们便围着年事忙开了!

(一)做豆腐

各家会用自家地里秋天收的黄豆或青豆做上一些“豆腐”。因为豆腐本生身营养就比较丰富,在冬日里也容易存放,便成为过年时招待客人的一道主要菜肴。如咸菜炒豆腐、大葱炒豆腐等。

制作做豆腐的过程是很复杂,也是很辛苦的。那时候还没有机器,主要是靠人工磨制。先是把豆子放在水里浸泡上一、两天,然后用石磨去磨成豆浆。磨制是一个人用木制的架子去一圈一圈地“拐磨”,另外一个人用勺子不停地向磨里添加豆子。几十斤的豆子要磨上好几个小时。磨好的粗豆浆还要用纱布过滤、挤压出豆渣,然后再把纯豆浆放在草锅里烧…… 整个的制作过程前后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做好的豆腐放在清水里保持其新鲜,或者是用盐去腌制,然后晾晒成豆腐干,也会成为客人嘴里的美味佳肴!

(二)杀猪

“杀猪”是少数人家的事。因为大多数人家在年终时,都会把一年喂养的猪卖掉,来获取过年的开销费用,这也是他们一年中除了粮食之外的主要的一笔收入。那些杀猪的人家都是些经济条件相对好的,他们会把杀好的猪肉自家留一少部分过年,大部分都会卖给村上的其他人家。

记忆中最深的还是杀猪的过程,惊险、刺激、有趣!这种活不是谁都能干的,必须是要胆大,有劲的人!每个村里都有固定的杀猪人,村里的人称其为“杀猪头”(屠夫)。他们大都是长着一副五短三粗的样子,看起来就有力气,同时还露出点凶相,让人有点害怕。由于村里从事此行业的人极少,几天前杀猪的人家就需约好杀猪头。杀猪的时间一般都是放在早上。这时还睡在梦中的人,往往会被猪的嚎叫声惊醒,便会匆匆忙忙地穿上衣服起来看热闹。只见杀猪头只身一人,手里拿着根绳子,单腿跪在猪的身上,抓住猪的四个蹄子,迅速地将猪捆绑了起来,感觉其是那么的神勇!捆绑好的猪在哀叫和嚎叫声中,被抬到桌子上,然后杀猪头便是在猪的脖颈处迅速使劲地戳上一刀,便鲜血直涌,又感觉杀猪头是那么的残忍、凶残!

那时候没有冰箱,每家的猪肉都是用绳子系在房屋的梁头上的,等家里来客人了就会放下来割上一块。这是一种简单存放的方法,也是用来防狗和猫的。

(三)祭灶

过年,一般就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就是祭灶。家乡有所谓的“官三民四王八蛋二十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王八蛋二十五”完全是骂人的话,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在二十五过祭灶的。

每年过年时,村里都会有人来“送灶神”的。所谓“送灶神”就是送上刻印有灶神图像的纸张。当然也不是白送的,每家要给送灶神的人一、两个馒头当做报酬。有的人家有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灶前的墙壁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每年的祭灶,便是灶王爷的“升天”日。这时候每家每户就会把贴了一年的灶神图像撕下来放进灶里烧掉,据说是灶神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中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鲁迅先生曾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四)蒸馒头

每年的年前,每家每户都会蒸上几大笼的馒头。那时候农村都是烧草锅,锅上会放一只很大的蒸笼,一笼可以放上几十个碗口大的馒头。馒头馅大都是菜或豆子做的,也有少量肉的,那是留作特意用来招待客人的。每家蒸的馒头都很多,会吃上一整个正月。

在家乡有“蒸七不蒸八”的说法,意思只有腊月二十七蒸馒头,不能在腊月二十八蒸馒头。记得每年在这个时候母亲是最忙的。两天前母亲就会洗好萝卜和白菜,然后用菜刀一刀一刀地切碎,在拌上油盐葱花姜蒜,便做成馒头的馅子。蒸馒头的头天晚上,母亲会和上几盆的面,用被子包起来发酵。第二天早上,便开始蒸馒头。那时候乡亲们相互间都很亲近,遇到谁家蒸馒头了,邻居们都会过来抢着帮忙包。每年门旁的二奶奶、三表婶都会来我家帮忙。平时喜欢跑动的我们,这时候则会站在灶前,等着吃馒头。望着蒸笼上团团的热气,闻着散发出来的阵阵香味,往往会直咽口水。待馒头出笼后,我们会狼吞虎咽地一连吃上好几个,引得母亲在一旁一个劲地笑。

那时候觉得母亲做的馒头是特别的好吃!

(五)年饭

年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饭了!这时候我们会吃到平日难以吃到的猪肉、鸡肉、羊肉……

吃放前,每家都会放鞭炮。鞭炮声会此起彼伏,响彻平日里寂静的村庄。小孩子最喜欢放鞭炮了,点上火,捂上耳朵,迅速地跑开,然后哄抢着去捡拾那些没有炸的“哑炮”。

我最喜欢母亲烧的猪肉炖粉条和萝卜园子烧肉了。每当此时,我就胃口大开,会吃上许多的肉,许多的菜,直到感觉肚子实在是撑不下了才放下碗筷。父亲生前爱喝酒,平日里由于家里条件所致,父亲很难喝上一顿酒,因此在过年那天父亲会放开量去喝酒。饭后,他会睡上一整个下午。后来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但是父亲由于积劳成疾,早早地离开了我们。现在每次去父亲坟头祭祀,我都会带上一瓶好酒,想让他喝个够……

那时候虽然不够富裕,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饭的那种气氛,会让人感到无比的温馨与幸福!现在虽然大家都富裕了,吃喝早已不成问题,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观念的改变,一家人很难聚到一起吃顿年饭了,即使是在一起也是匆匆忙忙的,已经找不到从前的那种感觉!

另外在家乡,亲朋好友、庄邻之间,过年时还时兴互相请客,今天是东家请,明天是西家请。各家还要带七大姑八大姨的。一个正月都是忙于请客、带亲、吃喝。

(六)磕头

每年过年,最让我们小孩高兴的事情就是给长辈们“磕头”(拜年)!因为“磕头”可以得到压岁钱。每年大年初一 ,刚吃完早饭,各家的兄弟姐妹几个,穿上父母刚买的新衣服,一起到伯父、叔父家去“磕头”。

到了每户人家,一进门就会向着伯父伯母、叔父婶娘匍匐在地,跪着磕头。当拿到压岁钱后,便又喜滋滋地跑向下一家。有的人家还会抓上一把糖果和炒好的花生、瓜子、玉米花等。待一圈跑下来后,口袋便会揣得鼓鼓的。回到家之后钱得如数上交给父母,说是留作新学期的学费用。小孩子此时便会耷拉着脑袋,显示出一脸的不悦。

“磕头”也不是乱磕的,必须是给长辈们磕。有一年,我到大伯父家,没分清对象,就冲着堂哥堂姐就磕,惹得他们大笑,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

去年回老家过春节,我照着以往的风俗,正月初一吃过早饭,我便坐在家里,等着侄儿、侄女来给我“磕头”。可是一直等到晌午也不见他们的身影。母亲说,不要傻等了,他们都去看电视,玩电脑去了。听完母亲的话,我心里有一种失望,而又有一种来自心底的喜悦!

(七)看戏

每年过年,村里都会排演一场“年戏”。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看戏,便成为乡亲们年关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家乡年关的戏主要是“划旱船、挑花挑”。看戏的场地一般都是在生产队的社场上。那成百上千人的热闹场面,甚是壮观!

顾名思义,旱船,就是在陆地上行驶的船。其实那不是真的船,只是用彩色的布、竹子围城像船一样的道具。一位年轻的姑娘站在“船”里面,双手攥着“船帮”,顶起整个船只;一个中年男人扮演着船夫站在外边,手里拿着船桨或竹篙,围绕着船只,忽前忽后摆动着;一个中年妇女扮演着船夫的妻子,挎着竹篮子,手里拿着把扇子,紧紧地跟在船的后边。随着鼓点和音乐声,船在不停地向前移动着,船夫和老婆在对唱着地方戏曲或民间小调,如《夫妻双双把家还》、《摘石榴》、《采红菱》等

“花挑”,是用彩色的绸布和塑料花,扎成两个像长灯笼一样花篮子,中间用细细的扁担挑起。挑花挑的都是选些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们面容姣好,腰肢细条,脚步轻盈。花挑放在肩上,随着音乐不停地扭动着。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会为她们想入非非。

玩“旱船、花挑”的队伍还会到村上的人家去“拜”。在喧闹的锣鼓声中,他们会站在人家的门口,向那户人家拜上几拜,然后那户人家会递上几包香烟作为谢意。庄上的孩子总是跟着他们团团转,直到拜完最后一家为止。

在家乡,年关的戏还有其他许多形式,如踩高跷、打钱杆、八仙过海、小毛驴赶集等。

……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富裕了,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了。乡村的人逐渐迁移到城市里居住,乡村里空荡得只剩下了一个陈旧的外壳。乡村变得沉静无声了,城市变得繁华喧嚣了。这些“年事”已经逐渐消失,有的几乎是见不到了。再也找不到体会不到以前的那种浓浓的“年味”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