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利修的头像

孙利修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1/01
分享

淮安,淮阴

我不是淮安人,但对淮安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像是一根蚕丝,始终缠绕在我的心头。我对淮安之所以这样的亲密的感情,是因为我在那里整整生活、学习了两年。

二十年多前,十七、八岁的我,还像是一只青涩的桃子,毛毛茸茸,懵懵懂懂,不谙世事。有幸在初中毕业后的我考取了“淮阴师范学校”,从此我和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的淮安市还叫做淮阴市,淮安只是指现在的淮安区(曾称楚州区)。1996之前宿迁市的几个县区也还隶属于淮阴市,我的家乡泗洪也在其中。两地间人的来往自然要多一些,亲密一些。所以至今不少人还习惯上还把淮安叫做淮阴。

那时候能考上中师的学生都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所以在我上了师范以后遇到了许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家都还保持着初中时候的学习劲头,每天都埋头苦学,不像现在的有些大学生只是在学校里无聊地消耗着时光,在空等一张标志着文凭的毕业证,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玩手机、谈恋爱上。那时同学的思想很单纯,也许是大家成熟得比较晚,不知道去谈情说爱,就是喜欢某一个人也是藏在心灵深处,不知到主动去表白。因而误过了年华,错过了机会,至今想起来那段时间,情感上大都是一片空白。

在淮阴(淮安)的两年时间很少走出校门,大都的时间都是呆在在学校里学习,来往于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之间,只是在周末的时候偶尔出去走走。学校地处市区的北郊——王营子,属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北面墙头的外边就是大片大片的农田。

每次去市区我喜欢步行,不喜欢坐公交,不是为了省钱,因为这样可以随性一些,边走边看,欣赏城市中的景色,这种习惯至今还保留着。走出校门之后向东走,绕过小营子,再向南,就走到淮海路上,过了黄河桥就是市区。淮海路,是市区的中心干道,从城市的北端一直通到城南的南端,大概有十几里路那么长。那时候的淮阴(淮安)城还不算大,和现在的县城差不多大,主要建筑和单位都在淮海路的两侧。记得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剧院,汽车站,汇通市场、体育馆、新华书店、清江中学、清江商场,过了水门桥有动物园、楚秀园、东大街、西大街等。

这些地方我去的最多的就是新华书店。那时师范生的生活费都是国家发的,学校每个月都按时发给学生一定数量的饭票和菜票,往往是女生吃不完,男生不够吃的,因此家里每个月还要补贴生活费。我从家里补贴的十元生活费里节省下点钱到书店里去买书。我买的大都是文学方面的书籍,如舒婷、北岛、顾城、三毛、汪国真的诗集,还有一些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书籍,我的文学梦就是从那儿起飞的!值得高兴的是,前几日去淮阴(淮安)出差,还看见那个新华书店还依然矗立在那里,从外观上看,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我站在不远处用手机拍了下来。它是我永远抹不掉的记忆,是我人生和文学的驿站!

现在的淮安比起我们上学时候的淮安变化很大,到处是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市区的面积扩大了十几倍。市中心拥有有万达、新亚、金地、金鹰等多家大型购物广场和购物中心。走在淮海路上,寻找记忆中的痕迹,已经很难找到了它们的身影,它们早已消失或隐匿于高楼大厦之中了。像新华书店这样的老建筑,已经屈指可数了。

淮阴市之所以要改成淮安市应该和淮安的悠久历史,名人荟萃有关。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的城市。其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淮安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恩来故居至今完好无损地隐匿于淮安区的驸马巷中。青装灰瓦建筑,拥有几个紧密相连的院落。189835日,周总理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于1910年赴东北伯父处读书。童年周总理童年喜爱的两株腊梅,一棵雪松,至今还挺立在那里。人穿走在故居里,似乎处处都能看到童年周恩来苦读的身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1992年在距离周恩来故居两华里处,淮安市政府又建立起“周恩来纪念馆”。馆区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总面积有三十五万平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十为水面。岛上建有主馆和附馆,总建筑面积为3265平方米。成为人们纪念、瞻仰伟人新场所。如今,每天前来瞻仰“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的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犹如纵贯淮安市而源远长流的大运河之水,水流不息。

除周总理外,淮安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现在的吴承恩纪念馆和韩信故里,成为城市的重要的地标和景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块伟岸的大地和大英雄韩信有关的历史古迹、建筑、传说比较多,如漂母祠、漂母墓、漂母井、胯下桥、韩侯钓台、韩候祠、韩候公园、一饭千金等。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和张良一样,亦是出身贵族。但楚国灭亡后,沦落潦倒不堪。曾在下乡南昌亭亭长家混饭吃,时间长了,亭长老婆对他很厌恶,一天大早坐在床上把饭吃完了。韩信赶饭,扑了个空,知道是自己蹭饭遭嫌,人家以此来羞辱自己。他也不说什么,气鼓鼓地就跑出去了。

跑到外面也没吃的,他只好去河边钓鱼。这时,有一群帮人家洗衣服布匹的妇女(即漂母),刚好也到河边来洗衣布。其中一位老妇见韩信饥饿可怜,每天就将自己的那份饭分成两半,留给韩信一半,就这样毫无厌倦地救济他。韩信非常感动,对漂母说:我将来富贵了,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漂母生气地说:我给你饭吃,不是为了图你报答!

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漂母却已经去世。于是韩信散千金给手下的士兵,命令他们每人都用衣服从外地兜一堆泥土来,堆砌在漂母的坟上,于是便出现了十分壮观的漂母墓。

韩信为感谢漂母的施饭之恩,用千金命将士搬土造坟以纪念漂母,英雄功与德皆为后人之楷模!“一饭千金”故事至今还流传在淮安大地上,影响、教育着一代代的淮安人。

淮安,是个出伟人之地,英雄之地,是个诞生诗人、作家的地方。既有济世奇才,又有文人雅士。它就像江淮大地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怎能不吸引着四方游客?是他们向往之胜地!

“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建设好周总理的家乡!”走在淮安的大街小巷,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相信未来的淮安会越来越美,愈来愈让我魂牵梦绕!

淮安,淮阴,淮阴,淮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