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利修的头像

孙利修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04
分享

韩信的常人情怀

常人,指平常的人守常道不变的人。语出《书.立政》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韩信不是常人,是大英雄,是一代“王侯将相”。但韩信拥有“常人”的一样情怀,他懂得知恩、感恩,懂得忍耐、宽容,懂得忠厚、仁义。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历史上“王侯将相全任唯韩信一人。作为统帅,韩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韩信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连百万之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赵匡胤称赞他“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元前231,韩信出生于淮阴。淮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地处苏北腹地,长淮尾闾,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为古代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春秋时期,这里人烟稠密,民生经济快速发展,淮水岸边诞生了一座著名城市,旧时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这座城市被称为“淮阴”。秦汉之际是淮阴人才辈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相继从这里出发,登上了历史舞台,韩信就是其中的一位。

韩信“知恩”、“感恩”的情怀体现在“一饭千金”、“投金增陵”的故事中。

韩信,幼时家境困难,遭遇坎坷,尤其韩信丧母之后,家中更没有了经济来源,其时常寄宿在南昌亭亭长家中,时间长了,亭长和亭长妻子有意见,他们早早地吃完饭,刷干净锅碗,就又去睡觉了。韩信来时,就明白了亭长的意思,以后就再也没有在亭长家吃过饭。韩信受到亭长的冷遇后,他感受到自尊受到了侮辱,就再也不去亭长家了。他为了解决温饱,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见着好运气,便可解决生活。

人有时就这样,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生命中的贵人。韩信在河边钓鱼就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漂母。漂母,就是替人家清洗丝棉絮或旧衣服为生的职业女性。其中一有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这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人送酒菜给漂母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漂母死后,韩信悲痛万分,他命令每一将士都用衣襟兜一撮土,放在漂母的坟前,每人奖励一两黄金。这些充分说明了韩信具有常人的“知恩”、“感恩”情怀。

韩信“忍耐”、“宽容”的情怀体现在“胯下之辱”的故事中。

韩信年轻时由于家贫,常被人瞧不起。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却十分胆怯。”他还说:“韩信,若你不怕死,就用剑刺我;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注视了这个人好久,然后就低下头,从这个人叉开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又爬着走了几步。满街上的人都在嘲笑他,以为他怯懦。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他召见了当时侮辱自己的那个青年人,人们都以为他必死无疑,出乎意料的是韩信竟然提拔他做了楚国的中卫。周围人很不理解。韩信对文武百官说“这个人也是一位壮士,当初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他吗?不过杀了他也不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因此我就忍了下来,而成就了我今天的功业。”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具有常人忍耐、宽容的情怀。

韩信“忠厚”、”仁义”的情怀主要体现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中。

韩信年轻时,在萧何的推荐下,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韩信屡建战功,威名赫赫。刘邦做了皇帝后,对韩信不放心,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最后,吕雉和萧何合谋把韩信骗进宫,以谋反罪将其杀害。对此劫难,韩信完全可以逃避,相信他在进宫之前应该有一种预感,但他由于仁义、忠厚才过于相信好朋友萧何,还有在忠君的思想的影响下,毅然冒死进宫。其实在这之前,韩信的谋士蒯通见韩信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完全可以自立为王,就劝韩信背叛刘邦,与刘邦争天下,可是韩信不听他的建议,这又突显出韩信具有忠厚、仁义常人情怀。

韩信,是一代枭雄,俱“王侯将相”为一身,但他始终脱离不了凡尘,思想中始终保持着寻常百姓的朴实情怀和做人的本色。斯人早去,呜呼哉!其人其品值得吾辈怀念和学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