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具体语言作品理解、分析和评价,让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代入感”。通过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提升“获得感”。将课内课外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机结构的系统,实现个性化“成就感”。前者只是内化在学习者心中的语言体系,后者的完美习得与充分施展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追求,并且是对前者的一种深化与超越。
一、感悟语言,陶冶情操
钱梦龙“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在执教《父亲》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选取其中部分的细节描写片段,对其语言进行重点赏析。教师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父亲在送儿子进城后,心理逐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去筛选文中一些关键的、重要的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父亲的内心的状态及原因,抓住文中一些描绘心理的词语,细细赏析。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对于土地有深厚感情的庄稼人、一位生活虽苦,却又怡然自乐、得心应手的父亲。但当他送儿子进城以后,面对大山以外的世界,竟有些措手不及。从最初抵达陌生城市的“茫然”、再到看见城市中钢铁那庞然大物的“惊惧、压抑”,最后多年形成的“自信心和倔强”在某一刻彻底崩溃。
这个新的城市,陌生的世界冲击着他所有的认知,刺激着他所有的感官,逼迫他萌生出各种复杂的情感。这也是父亲情绪产生较大波动的原因。
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在特定的情境里去赏析文中的一些描写的语句段落,他们能够理解父亲那时的心理变化及原因,并对此作出语言评价。
父亲在儿子心中原本是保护神一样的存在,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但这只在属于他的领地生效。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农村,仅凭父亲的一己之力,难以抵御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洪流,湮没于现代文明的人潮车涌之中,他一方面惊异于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身处城市的某个角落,内心又充满了惊惧与不安。
这是他自己承受的,也是替儿子承受的,所幸的是,短暂的停留之后,父亲即刻启程,回归熟悉的地方。而他唯一的儿子却将留在这座未知的城市,儿子以后的路,今后的日子,父亲可以想象,一定是“充满坎坷和忧患的”,父亲并不感到轻松。
文中带有情感的词句、语言,直击人心,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叙述与点拨,让学生对其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引入到下文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的段落,这也是全文的高潮。
教师选取了“我”送别父亲的场景,先是教师诵读,然后学生朗读,最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品读。
“父亲要走了……临上公共汽车的时候,父亲忽然站住,用颤抖的手解开外衣纽扣,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那里藏着五十元钱……我爱父亲,也怕父亲,只好从那布满老趼的大手里接过两张薄薄的纸币,那是二十元,却仿佛接过一座山,沉甸甸的。”
教师在诵读这个片段时,伴着悠扬的音乐声,娓娓道来,虽然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却让听者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不觉泪湿眼眶,学生沉浸于教师的朗诵之中,这些细节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无需赘述,学生便能理解“活生生”的这一个,也是传统中国社会一代父亲的形象的缩影:一人吞下生活的重担,为儿女的前途牵挂担忧,刚毅坚强却又隐忍执着。
这样的文字,有力度;这样的诵读,有温度;这样的情感,有浓度;这样的感染,有强度;这样的认识,有高度;这样的品析,有深度。从而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感受的是:抒真情,表实感。
二、积淀语言,明理精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教材-“科学之光”板块,以“科学”为出发点,选取了几种风格不同、各具特点的文本,让我们跟随作者灵动的笔触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小至一粒尘土,大到整个宇宙,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悟自然的神奇,领悟生命的美好,激励我们去揭开自然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神秘外纱。
《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斑纹》这两课,都属于说明文,偏文艺性的色彩浓厚一些,两者之间又有一些区别。
《南州六月荔枝丹》在说明荔枝这一对象时,语言组织有条理,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引入说明对象——荔枝,在介绍荔枝时,遵循人们的认知特点,由荔枝的外部形态(颜色、形状、大小)到内部结构(壳膜、果肉、种子等)为读者一一呈现,按照空间结构来说明,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同时语言借助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如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等,这些对事物的说明起到佐证与补充的作用,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极大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总体来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语言特点很鲜明:以平实严谨,简练明确的语言风格为主,是一篇兼具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说明文。让学生感受的是:揭现象,透本质。
《斑纹》语言更多的是偏重于感性的表达,文笔不拘一格,虽然描写了很多事物和现象,但都以“斑纹”为中心,语言优美,行文洒脱,富有哲理。文章或抒情,或议论,或叙述,或描写,极具感染力。让学生感受的是:明哲理,精思辨。
从表达来说,不同文体的文章,具备不同的语言特点,能够达到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积累说明性议论性的语言材料,使之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将课内课外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机结构的系统,为学生自己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驾驭语言,抒情表意
在语言运用教学实践中,相同、相似的文体或者相同主题的文章,同样也是具有不同个性的,能够达到同工异曲之妙。
教师引导学生从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表达方式等角度去学习,掌握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两篇说明性文章之后,学生对此类文本的语言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积累,趁此给学生布置了课堂练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
同学们热情参与,积极写作。其中有两位同学都写到了蜘蛛,虽然说明对象相同,但两人语言特点有很大的差异,作文节选如下:
生一的《蜘蛛》:
当猎物在蜘蛛网上垂死挣扎,深深陷入绝望时,网的主人却毫不留情地吞噬自己的战利品。蜘蛛,他们栖息在黑暗深处,那里没有希望,只有一具具昆虫的残躯。一张精致规划的蛛网,是它们的墓地。守墓者披上绚丽的外衣,外衣呈棕灰色,那外衣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纹,看起来冰冷无比,八条令人战栗的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绒毛,一对锋利无比,闪着金属般光泽的牙齿会让他的对手畏惧,他孤独地守在自己的宫殿中央,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突然,一只可怜虫落入了精密布置的陷阱,它绝望地挣扎着,可越缠越紧,它放弃了,守墓者摆着胜利的姿势,将虫子带入了墓地。
它是一个守墓者,孤独的守墓者。
生二的《蜘蛛》:
对于蜘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们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多数蜘蛛的体型都不大,它们有着八条纤细而有力量的长腿。它们擅长吐丝,将丝结成一张巨大的网,这张网便是它们最得意的狩猎武器。一旦有猎物不慎触碰到这张网,猎物的末日便到了。蜘蛛不会急于攻击猎物,它们会退到暗处,看着猎物垂死挣扎,当猎物精疲力尽之时,便凭借它们灵活的蛛腿,如闪电一般,瞬移到猎物面前,给予它们致命一击,这样一场丰富的午餐就到手了。
除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蜘蛛,还有一些十分危险的品种。比如杀人蛛和澳洲巨型蜘蛛。杀人蛛顾名思义,它能轻松杀死一个人。据说,它的一滴毒液可以杀死一只斑马,杀死体型比它大数倍的动物。而澳洲巨蛛,体型足有一个篮球那么大,看着挺令人畏惧。
前者对蜘蛛的描写,语言诡谲、瑰丽,具有一定的张力,营造出专属于蜘蛛的神秘世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蜘蛛作为“守墓者”冷酷、无情的特点;后者的语言叙述较为平实、准确,介绍了蜘蛛的体型、种类、生活特点等,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说明文。
“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在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掌握方法,提升语感,并且将其灵活运用于自身的创作实践之中,实现个性化“成就感”,积极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