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庆芬的头像

孙庆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30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花甲之絮

之前,长辈们絮絮叨叨向我们讲述其童年往事,从小到大,一个甲子过去,时光轮转,到了我们絮叨的时候了。 我觉得能够赶上建设新中国、奋斗新时代,庆祝建党百年诞辰,真是幸运;同样也见证经历了许多事情,历历在目——重要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快得风驰电掣,国强人自豪。

我觉得有生之年,能够讲述一点自己的人生故事,真可谓是莫大的幸福——重要的是人有责任、善担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利益面前难得取舍、难得糊涂、难得投入付出,把吃亏当便宜、知行合一、坚韧先行,无悔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生命中有一种支撑自己精气神的矢量,父辈传给我,而我又在不知不觉中传给了下一代,潜移默化终身受益无穷的传承——重要的是诺守自己的人生格言与家风传承:“社会是个大家庭,我爱我家,读书励志,启迪心智,改变我的职业生涯,牢记宗旨跟党走,生命的价值在于不停歇地求索、奉献与创新,天道酬勤膂力。”

古人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我说:“最好的路正在自己脚下。”

童年回眸

题记:

花甲之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父母生养在浙东余姚四明山麓王阳明故乡外婆处的小女孩我,因为户口在上海而不能与儿时的同伴去当地上学,为实现“我要读书”愿望,带着乡音穿着老土布服回上海启蒙受教育的儿时钩沉、童年往事、乡愁典故与美丽传说。

1、 儿时钩沉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呱呱落地在浙江余姚四明山麓王阳明故乡的外婆处,母亲特意从上海赶回老家生下了我,满月后不久,赶上了国家大跃进,母亲将我托付给外婆后便回沪上班了。带我的外婆个子高高的,清秀善良、勤劳大度、可爱可亲,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的外婆就是村里第一个把我母亲和姨妈送到学校读书后,再把她俩嫁给当时在上海打工技术精湛的英俊同乡,随丈夫到上海大城市定居工作,开始新生活睿智之人。

我的外婆娘家姓鲁,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小镇上,自从外婆嫁给余姚的外公后,因为我外公姓陈,便更名为“陈鲁氏”,别说是我们做小辈的,连我母亲在内的村里,几乎也没人知道我外婆出阁前的真姓大名;我的外婆40岁起就开始烧香念佛,遇到忌日就闭门不出,饭也不吃地静心念佛,家乡的余姚笋干菜冲汤、清蒸或炒年糕,年年岁岁不改舌尖上的口味,一直活到96岁;我的外婆82岁那年,她还在家乡纺纱织布,带上新弹的厚棉被,独自坐上列车到上海给母亲,那新棉被盖在身上,柔柔软软像有外婆暖暖的体温似的,惬意极了。

而我外公的身世更是传奇,听老人言,长矛造反(咸丰初年反清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军)路过浙江老家时,见只有7岁的太外公(即我外公的父亲)可爱喜欢,顺手将其带走到了江西后,被一对老夫妇收养长大。

18岁那年,养父母要为其娶妻时,太外公因梦见亲生父母叫他回家而惊醒,其养父母得知后很善良,给足了盘缠让他回老家与亲生父母团聚。于是,太外公就这样一路走啊走,走了足足一个月左右才到自己的老家门口,可家门紧闭破旧不堪、冷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只有门前那个做年糕的大石臼依稀能记得。

乡邻们得知后赶紧通知不得已在外帮佣的老母亲,这才知道太外公的老父为了找儿累倒已不在人世。时隔十多年后太外公的老母亲,看着风尘仆仆站在自己家门口的儿子,悲喜交加。儿子回家,母以子为贵,其老母亲自然也有家可归,太外公娶妻生子,这才有了我外公。

我的外公言语不多很敦厚勤劳善良脾气好,外出时,成天背着一个鳅笼,走过路过田间河边小鱼塘,总也不放过那些小鱼小虾黄鳝泥鳅河鳗等,就这样,我的外公种田养家,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家里的门前屋后也不空着,蔬菜瓜果结满了院墙。

而我的外婆就在家里纺纱织布,洗衣做饭,到了秋天收获季节,村里十二位乡亲凑齐了结个汇,每人一担稻谷,轮流十二个月,最先帮衬其中家境最困又急需用度的乡亲,而外婆总是把自己排在最后第12位才轮上,嘴上还喃喃自语地说道:“大家先来,我不急的。”乡亲们总夸我外婆貌美善良气量大福气好。

六十年代我国自然灾害期间,家乡发大水淹了田地,家里也进了水,我穿着木拖鞋,大水浸没了我的小腿,外婆见了赶紧把我抱起。虽说我只喝了母亲一个月的奶,不在上海父母身边长大,是外婆外公等亲人们用家乡的米粥、笋干菜和老土布把我哺育长大,从未让我挨饿受冻。我是在他们的呵护下,长到6岁多。

如今我已步入老年,却从未忘记小时候穿着木屐奔走在家乡的石板路上,一次又一次跌倒爬起;打着赤脚奔跑在家乡的田埂小道,一次又一次用盐巴搓揉腿上的蚂蝗叮咬;坐着木盆靠表哥边游泳、边推划在浙江余姚家门前源于四明湖的姚江水中,一次又一次用手激浪采菱等等,只是因为启蒙读书的事,才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变化与转折,故而每当掬水于四明山麓幽幽山谷,就会念及这儿时钩沉,拙作散文诗歌等3首《雨后春笋》《贤哲家邦出不穷》《寂寞红豆树》,缓释乡愁。

因为家乡小孩早读书,儿时的小伙伴上学了,我很孤独,常常跟他们去上学,可到了学校,老师不让我进教室上课,我只能在教室外的窗跟,听老师讲课,没有课本书笔,就拿树枝在大地上比划,看不懂的字,先用认识的字部首比划记住默读,小伙伴们围起来笑我傻,“想要读书为什么不与大人讲?”我也觉得自己笨,只是他们的讥笑提醒了我:“对呀,哥哥弟弟都在上海父母身边,为什么把我这个女儿寄养在家乡?

“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我拉着外婆的手,哭喊着要读书,可是,外婆却将我带到她念佛的人家里,让她们给我的双耳串耳洞,说是女孩子大了可以戴耳环。可我却反复挣扎地求外婆要去读书,外婆说她到学校去问过,因为我的户口在上海,不能在浙江上学;而上海的小学生读书报名年龄是7足岁,妈妈身边有哥哥,还有一个三岁的小弟弟要照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可我就是嚷嚷要读书,外婆没办法,带我到小伙伴们读书的学校求读,学校不同意,只好带信给父母,让我8岁回到上海,可因为是虚岁未到上海读书的年龄,于是,只能在家买菜做家务带弟弟,拎水倒马桶洗衣做饭,晚餐前还要为父亲买点黄酒,养鸡赶鸭。

有一次,我和隔壁的女孩一起到赵家花园农舍河边捞浮萍,不慎落入河里,吓得那女孩直往家跑,而我却在水里稀里糊涂地爬摸着双手紧紧抓住河底树根,从河对面一棵杨柳树底下上了岸,河泥黑咕隆咚地裹在身上的我,连奔带跑地带着捞好的浮萍回家给鸭子吃,是好心的邻居大妈们带我到给水站,冲去身上的河泥黑浆后,帮我用家里的热水洗了澡,这才没有感冒。

事后,我就在家旁边的小河边,插上一根杨柳树的枝条,没想到,几年后,这根枝条渐渐地长出了嫩芽,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而大树底下,成为人们遮阴乘凉讲故事聊天的好地方。

按照家乡的习惯,我在家乡出生后,外婆托嫁到城里大姨妈,为我找了其隔壁人家的亲戚做顾房娘,也叫寄娘,她有七个儿女,对我挺好的,顾房娘很善良勤快,她家住在城里有电视塔的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林,成为他们家人日常制作竹椅竹竿和竹篮的主材,顾房娘常常将自己纺纱织的老土布染成漂亮的颜色,为我量身做衣服鞋袜,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我8岁回上海读书直到小学毕业,一直穿着顾房娘给我做的土布衣裤,坐在父亲单位出资的职工子弟小学课堂上,我那浓厚的乡音,常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只是我要读书、成绩优异与纯朴,这才深受老师同学们喜爱。

我的家,就在我就读的上海市普陀区宜川四村职工子弟小学(现为市重点中学宜川中学所扩展,前奥运冠军飞人刘翔的母校)斜对面小河边,家后面是一大片无花果林,紧挨着的就是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上海最早兴建的工人新村之一(宜川4村),放学后的男孩们喜欢到那大树环抱的绿地踢足球玩耍,居然也耀出了一名前国足明星。

河对面是赵家花园农宅与美不胜收的广袤花海田野,还有那成熟了的红红的枸杞黑黑的桑果,走过路过随手可摘着吃,花园里的老奶奶和老伯伯看见我们笑眯眯的和蔼可亲;当然啦,我们这些孩子们,时常也会三五成群地帮这些河对岸老农动作利索地采摘毛豆、帮助扎花等,回家时,老农们也不会让我们空手而归,这些毛豆蔬菜比起菜场买来的要新鲜多且糯口好吃,还省去了排队买菜的时间。

秋天到了,女孩们站在花农们连杆一起割下的菊花堆上,采菊当毽踢,那种花团锦簇的美丽与柔嫩飘逸的芳香,随着女孩的歌声与毽舞跳跃的柔美,这种人间仙境,与宋代王安石《咏菊》中的“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雨三峰,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的孤独情景真是不可同语。

那时候,我的家就在上海两个区一个县的交汇处,门前屋旁是个丁字马路,穿过屋前马路紧挨着母校后门一大片空地的不远处,有个陈家私人花园,好大好大的一片,全栽了腊梅,我常常跑到园子里去抓蜻蜓与萤火虫,并把它们放在我的床帐内,到了晚上,隔着墙壁,听着邻居家的收音机播放,看着蚊帐内的蜻蜓与萤火虫起舞,心中充满无限的美好与憧憬。

我每天早晨很早起床,排队买菜、到校开教室门,把同学们的课桌擦干净,再到操场上跑完步回家后,在家门前用两条长凳搭块门板,坐在家乡带来的小竹椅上复习功课;同学们见了羡慕极了,那小竹椅渐渐地成了同学们的专利,他们陪我复习,一起去上学,年年暑假上午的小小班,同学们喜欢在我家及我种的那棵柳树底下做作业写毛笔字诵读课文、打牌玩耍钩衣织物做手工活等,老师们路过见了也会常常停留指点,并把教工活动的戏剧影票予我和同学们去欣赏,那是我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2、舌尖上的余姚笋干菜

余姚笋干菜是我家乡一种传统的全天然绿色食品,自幼在家乡吃着笋干菜长大的我,到了上海,几十年过去,总也忘不了童年记忆里舌尖上那余姚笋干菜特有的香味。年年春暖花开时节,亲人们总会把新晒干的余姚笋干菜带给我,让我和家人吃上这鲜美无比的家乡特产,尤其在酷暑盛夏时节,余姚笋干菜汤是家中度夏晚餐中最为寻常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不用放盐油与味精,只要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烧开后,放入一小把余姚笋干菜即可就餐,也可在其中放入一些冬瓜或番茄,那美味真是曼妙极了。这是一种浸到人骨头里透出来的美味与清香,更是家乡人勤劳睿智的结晶。

家乡人常把自做的年糕切片后放进笋干菜汤里,当做午餐,这是过去种田人农忙时中午回家来不及做饭,而制作的最为简便卫生没有污染、最为直接的防暑降温的午餐,不仅耐饥补钙,又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

改革开放前的家乡人,田里的劳力主要是男性。农忙时,青壮年女性也要到田里插秧等,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在当时农业机械化程度有限的情况下,人的劳力是有极限的。为此,沿袭下来的习惯与习俗中,余姚笋干菜年糕汤即解渴又耐饿,更重要的是节省了主妇买菜做饭的时间与精力,何乐而不为呢!

每年开春之时、清明之前,家乡人会把新鲜的雪里蕻堆黄、洗切、腌制、晒干后,放入切片后煮熟的山笋锅内,那腌制晒干后的雪里蕻鲜味与笋的独特山鲜,一干一湿相互滋润后,放在露天晒场竹制的特大凉席上,烈日晒干食用。

其功夫之深,在时下劳动力价格攀升、亲人们老龄化的情况下,制作成本与单价直线上升,数倍于猪肉的价格,于是,想要吃到家人制作的这种传统无污染的天然特产——余姚笋干菜,也是出门在外的余姚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奢望,浓郁的香味中,回味更多的是家乡亲人的质朴与亲情。

余姚笋干菜,是浙江余姚明清时代贡品之一,余姚的笋,肉质鲜嫩,金黄、味甜,清香芬芳,素有“干菜长下饭,做人常淡淡”之美称。余姚笋干菜是流传民间一道四季皆宜的高档素食品,盛誉江浙沪一带,游离在外的同乡人也常托亲挽友寻觅品尝,体会家乡风味,寄托思乡情结。

3、雨后春笋

“清明时节雨纷纷”,位于四明山麓的浙江余姚市兰江街道南部山区幽谷中的冯村,传说着“舜帝故里” 美丽而遥远的故事典籍,我的父母落葬与此,明年开春是去年魂归故里的老母九十岁纪念日,勾起我踏青祭扫中的回忆与家风传承思故乡的心灵感应。

舜帝故里、贤哲家邦,叶落归根的四明山麓幽幽山谷,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尖尖的嫩芽,头顶黄橙橙的山泥,蓑衣样的笋壳,裹着山笋,蹭蹭蹭地往上蹿,欲与山间竹林比高低。

春寒料峭,苍翠欲滴的竹林,疏影婆娑,风儿呼啸啸,鸟儿鸣啾啾。

春雨为它接风洗尘,笋农转动着锹锨为它助产,两个竹箩是其祖先拥抱它的摇篮,一根竹扁晃悠悠,铁肩担着装满春笋的双箩。

爆浆的汁水,汩汩汩地从笋的两头喷涌,一头是深深扎在山坳的笋根,另一头是再也回不去地下宫殿的笋胎。笋浆,亮晶晶鲜甜曼妙地点点滴凝,就像大地母亲的哺乳、琼浆四溢,洒向人间都是爱的馈赠,思念的笛声响彻山谷,回声嘹亮。

车水马龙,风驰电掣,炊烟袅袅,城乡尽朝晖,一口一块,热气腾腾的“腌笃鲜”,肉质鲜嫩、金黄味甜,清香芬芳,溢满家乡风味,寄托思乡情节。

春暖花开,切片煮熟的山笋锅内,那腌制晒干后的雪里蕻鲜味与笋的独特山鲜,一干一湿相互滋润,烈日晒干,就像饱经风霜叶落归根的父母,“双鸟朝阳”、文化图腾。

让你轻轻地抓一小把,放入一碗滚烫的白开水中,余姚笋干菜樣开了舌尖上的美味,浸到人骨头里的曼妙与清香。

勤劳与睿智的结晶,回味更多的是家乡亲人的质朴与亲情,也是游离在外的同乡寻觅品尝、日思夜想的奢望与家风传承:“干菜长下饭,做人常淡淡”。

4、贤哲家邦出不穷 

《杨梅坞•红实缀青枝》出自宋代郭祥正古诗词作品,年复一年的杨梅节是家乡余姚的特色活动,每每赶回老家上山采梅品杨梅的我,总有无尽的感慨与乡愁,故而赋诗1首《贤哲家邦出不穷》,已发布于《中国诗歌网》如下:

舜帝故里采杨梅,

“红实缀青枝“ ;

三皇五帝到如今,

贤哲家邦出不穷。


太宗圣赞蝉声扬,

文儒虞世南;

月洞门“见贤思齐”,

碑亭额“四贤” 。


知行合一致良知,

功德言俱立;

阳明学说富儒家,

光芒耀史册。

舜帝故里的传说,美丽而遥远。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南部山区幽谷中的冯村,原名诸冯,村口有座石碑坊,已故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上书“姚墟古迹”,意谓冯村即是舜帝故里。舜,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尧的女婿;别称,虞舜、姚舜、舜帝,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东夷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孟子《离娄章句下》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唐代《元和·郡县志》卷二云:“虞舜出生,历代都邑考诸冯人,今浙江越州余姚县,则直以冯村为古墟矣。"

贤哲家邦源于冯村村口石碑坊柱面外侧对联,由余姚市政协原主席章亦平书写:“前握登,后历山,何方犹表重华故里;唐秘监,明教谕,此处堪称贤哲家邦。”其意为:前方为上虞握登山(舜母之老家),姚北有历山,什么地方来标明舜帝重华的故里呢?唐有虞世南、明有赵考古,这冯村堪称余姚先贤杰出家乡故里。2011年4月,余姚市和上虞区的“虞舜传说”,一起被列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秘监即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朝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生性沉静,执着好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依附于夏王窦建德,授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成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时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赵考古,明初著名教育家、音韵学家赵谦, 赵谦(1351—1395),原名古则,字撝谦,号考古先生,凤亭乡(肖东镇,今余姚市兰江街道)人。一生淡泊名利,专注学术,留下著作300余卷,为古文字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中心龙山公园龙泉山上的四先贤故里碑,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今余姚市中心的大多地名,是以“阳明”“子陵”“黎洲(南雷)”“舜水”等四大先贤名字命名的。

从龙山公园南大门拾级而上,进入“见贤思齐”月洞门,便可看见四座贤故里碑亭。这是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阳明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碑亭均有亭额。

子陵碑亭额是“山高水长”, 出自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赞颂严子陵的品格和巍巍高山,万古长青;如滔滔江水,永不枯竭。联是“渺矣纶竿神汉远;依然城廓客星高”,大意是:他的踪迹缥缈,和东汉时代一样遥远;高风永垂,与余姚城廓一样长。

王阳明碑亭额是“真三不朽”,赞颂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知行合一致良知,光耀史册。联是“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大意是:他的良知学说,丰富了儒家的经典学说;他的诞生处瑞云楼至今尚存,令人敬仰。王阳明(守仁)故居现已开放,位于余姚市中心的博物馆、龙泉山附近。

朱舜水碑亭额是“胜国宾师”,赞颂朱舜水以明朝遗民受到异邦君臣尊重的德行。联是“东海蹈曾甘,家耄逊荒,千载斯文归后死;南天擎独苦,臣心如水,一江终古属先生”,大意是:他毅然东渡日本,甘愿流落异邦,贫贱守志,却同孔子一样肩负着保存华夏文化的重任;他像南明擎天的柱石,维护气节的心迹象水一样明澈可鉴,崇高的品格如江河行地,万古长存。

黄黎洲碑亭额是“名邦遗献”,赞颂黄黎洲是余姚学问精深、著述丰富的先贤。联是“忠孝子臣,祀典千秋列东庑;儒林道学,史家特笔著南雷”,大意是:他的行迹,集孝子忠臣于一身,千秋万代受到祭祀和参拜;他的著作《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堪称史家特笔,为后世留下了儒林理学的楷模。

5、寂寞红豆树

舜是尧的女婿,20年前,父亲在浙江余姚四明山麓的老家、舜帝故里、贤哲家邦的姚墟古迹——冯村,来回探寻了两三次。古稀之年的他,驻足于春暖花开的幽幽山谷,用山青水绿的四明湖水,种上了一颗寂寞红豆树,旁边是其三岁丧母的衣冠冢,留下遗嘱,让我们照顾好饱经沧桑的母亲,突然走了。

每年清明时节,父亲嘱咐我们坐火车去看他,这里有长达7000年发掘的中华文明——河姆渡遗址,这里有驱除日寇鞑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浙东司令部旧址——横坎头红村。

今年是我母亲90诞辰纪念日,我的手腕上有块疤痕,2年前的母亲节那天,是将近九旬老母差49天未过成的生日。不知怎么的,我盯住了手腕上的这道疤痕。反复不停地看,看了很久很久,心里像被什么揪住一样,魂牵梦绕地想起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连续三年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期间,母亲听从父亲劝说,作为党员干部家属,为国带头从全民企业退职后,带领一群妈妈们挖河泥、打临工的情景:

在那个秋冬寒冷的季节,为了看看妈妈们,让她们吃上一口我在煤饼炉上烤出来的热饼,我奔跑间滑倒在妈妈们挖河泥的工地上,右手腕拉开了一道血口子,妈妈们争相撕开头巾为我包扎,冰冻的脸上沾满河泥,绽开了世上最美、最娇媚的花朵。

思绪至此,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一气呵成《手腕上的疤痕》散文诗1首,发表于2020年5月19日的上海《黄浦报》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获得2021年《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2022年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创作论坛一等奖》;去年的清明时节,就在这颗红豆树前,由其长子行吟,送别老母魂归故里。

四明山麓冯村的幽幽山谷,雨后春笋,像大金娃娃层出不穷,呼啸的山风告诫我们:"笋干菜常下饭,做人常淡淡”;叶落归根的父母,如双鸟朝阳,文化图腾,冥冥之中的红豆树,有一种希冀与祝福:家乡余姚搭上了高铁,风驰电掣进入新时代。

6、赵家花园 

地名,还在,我在50多年前住过的老地方——赵家花园,转来转去,找不见曾经熟悉的河流、花海、农宅绞圈房子(注:“绞”,当地沪语方言,读“gao,第二声”)。

赵家花园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东北部的宜川街道,上世纪80年代市政动迁与改造前,赵家花园是上海宝山县(现为宝山区)、普陀区、闸北区(现为静安区)城乡结合区域的社区大花园,菊香氤氲;

我家门前丁字路隔洛川河对岸相望的赵家花园老宅基与花海农田,已成宜川公园,菊展新品与足球体锻是其与社区文化的特色传承至今;比上海最有代表性民居建筑石库门年代更久远的赵家花园绞((方言读音gao,第二声)圈房子,也就是上海的“四合院”,几代同堂的大宅门,已随上世纪80年代动迁改造消失殆尽,而赵家花园地方志,记载于上海早年的《宝山县志》。

借个道吧!一条弯弯的清水河,被骊山路,向北延伸,延伸,径直不见了踪迹,忽然间,电闪雷鸣,大路朝天弹雨珠,低洼处,又见小河的流水潺潺。再借个道,天空打个响隔,哗哗哗的水,顺着新排的下水管,汇入了泓洪浩灏的大江大河,再次不见了踪影。

这条清水河,名叫洛川河,是每年秋冬季都要疏浚的防汛抗旱河,为此,我曾以非虚构的深情写实,回眸当年头戴花巾的“妈妈挖河队”打临工、挖河泥的情景,一气呵成散文诗《手腕上的疤痕》;而其源头洛川河水闸已载入上海水闸博物馆开闸渊源,该河现已被填平,被改造为骊山路向北的延伸段。

我家门前的丁字路(注)开花成了十字,南北拓宽,东西两头的路,对通了四面八方的城乡通道,城市扩容,人来车往,风驰电掣。小河边插的柳树梢,枝条成荫盘根错节到了彼岸,新春爆出嫩芽,弯弯的清水河畔,黑咕隆咚的,留下过头戴花巾“妈妈挖河队”清淤的脚印。

家门前的这条小路叫洛川路,处在东西两面的沪太路与洛川河的中间段而被断成三截,系当时的宝山县、普陀区与闸北区(现为静安区)分界的标识路段,现已被填河拓宽打通,丁字路口变成了洛川路与骊山路相交的十字路口。30多年前,我家就是在此为拓路而动迁的。

河对岸、蝶恋花、似一朵朵清云出岫,菊香氤氲中的娇艳百媚,还有那黄杨树、枸杞篱笆孜然湉成的赵家花园,载入了宝山县志,城乡结合、诗韵长存。无花果、腊梅花香,杨柳轻扬中的树影婆娑,掩映妆饰了上世纪50年代新盖的宫殿——上海最早新建的工人新村之一((宜川4村)),如今就像人过了花甲,杜甫诗曰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久了,日嗮雨淋的砖墙上,刷了涂料,平改坡加了屋顶,我的启蒙校友依旧住在那里,同是花甲奔古稀,50年后师生再聚已鬓白。

十字路口,高高的主杆明晃晃地竖起红绿灯,公交车从这里始发,兜兜转转,上上下下地接送乘客,“刺”地一声制动器刹车,又回到了起终点。

只是如今的宜川公园,再也见不到它的原址:洛川河、花海农田、赵家花园老宅基——那比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石库门年代更久远的绞圈房,也就是上海的“四合院”,我曾经在这采菊键舞的青瓦灰砖墙、几代同堂的大宅院,早已消失殆尽,心心念念记忆中的故乡,成了梦清园。庆幸的是,我在赵家花园原地,遇上了老邻居和同学——原拆原建的居民,早已住上了钢筋水泥公寓,拔地而起的人声鼎沸,阳台上的绿植花卉,直冲蓝天白云、云舒云卷的云霄。

公园菊展斗艳,依然有非遗的菊香氤氲,足球体锻,依然是该地的特色传承,赵家花园的社区与学校,飞出了前国足明星、还有奥运冠军等金凤凰。启蒙受教育的宜川四村职工子弟小学,已被飞人刘翔的母校——毗邻的宜川中学(市重点)扩展,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赵家花园,祥和在新的百年赶考路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