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树恒的头像

孙树恒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8/30
分享

从老邮封里,多重角度触摸历史的温度

一个邮封,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

董和平老师是1965年出生于呼和浩特。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毕业。从军三年,后入国企先后从事共青团、党务、行政管理等工作。自八十年代初期在同班宋同学启发爱上集邮后,无论初中、高中、部队、几地工作至今,收集从未间断,痴心不改,特别是2000年在我区著名老集邮家悉心指导下,历经23载,千方百计的苦苦寻找收集,精心的收藏与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每一个邮封,获得了丰硕成果。根据20多年专注收集,编组了《绥远邮政史(1904~1954)》五框80片邮集。参加了全国铁路第二届集邮展览荣获金奖加特别奖,又在今年北京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中获得镀金奖。已经成为了今天呼和浩特地区最权威的邮政史专家。这种情怀与使命担当,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的成果和故事,不仅展现了邮封这一小小物件背后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片段,让我们在邮封的信封、邮戳、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与温度。他的这种执着与热爱,远远超出了邮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无疑是对历史的一种深情致敬,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贡献。

董和平老师说,从邮封的外观设计可能透露出时代特色。无论是纸质、颜色、图案还是邮戳,都可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这些细微之处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质朴与真实,无疑承载着这个城市的邮政的历史。

呼和浩特市是明代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建“库库和屯”(明廷赐名“归化城”),于1575年建成,清乾隆四年(1739年)于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相差160多年,以致清廷设归绥道,成为正式建制名。民国三年北洋政府将归绥道和兴和道合并设置绥远特别区,隶属山西省。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设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爆发,是年10月归绥沦陷,日本侵略军在归绥拼凑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并将归绥市改称厚和豪特市。

1954年3月,绥远省与内蒙古合并,绥远省建制撤销。绥远地区在设立官方邮政之前,民间信件一直由民信局等承担,只有商营的"永利"信局等寥寥数家。绥远的近代邮政始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山西副邮界、太原副邮务总局在归化厅(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绥远厅(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设立归化和绥远邮寄代办所,此为绥远近代邮政之始。次年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三日改升归化邮寄代办所为邮政分局,是绥远第一个邮局,局址设归化城大南街。至此,绥远地区进入近代邮政时期。此后,随着商业的发展,邮政机构沿着杀虎口归化厅、包头镇一线和大同得胜口、丰镇一线不断增设。民国3年1月1日,交通部实行新区制,各邮务管理局按业务简划定邮局等级。归绥、包头邮政分局划为二等邮局,丰镇、绥远城、隆盛庄邮寄代办所改设二等邮局。民国8年,北京邮局复升北京邮务管理局,归绥邮局升为一等邮局,到民国9年年底,绥远地区有一等邮局归绥;二等邮局包头、丰镇;三等邮局萨拉齐、隆盛庄、隆兴长、宁远…清朝末年,绥远邮驿体系被近代邮政体系所取代,并在民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为此董和平老师,还收集到了民国八年(1919年)、二十二年(1933年)、二十四年(1935年)的《邮政舆图》。对于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交通、邮政发展乃至社会风貌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这样的图不仅展现了当时邮政线路的布局,还能让我们窥见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区域间的联系。从各邮政舆图上可以看到大召、大南街、小东街、半道街等老街道的名称。

董和平老师说,在清朝和民国时期,确实存在着多种邮封传递的方式,除了寄信,手递、马递以及火票,都是当时重要的通信手段

一是 手递。购得七枚民国时期递土默特总管署的公函封,当时见到这些封时,因没有贴邮票、盖邮戳,总感觉没有多大研究价值。后经与该藏家深入交流、探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的文物资料,文史价值,名人、总署接收,且都是公函性质、手写专递和它的唯一属性,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二是马递:骑马传送官方紧急公文的通信方式。马封:清代马递公文的封套。清制,凡紧要公文、俱加外封。正面印就“内封紧急公文,仰沿途驿站铺司星驰飞递,某官某姓告投,毋得延迟擦损,致干检查重究不贷,速速,临投不去外封”字样。其印信用于上方左角及下方右角。背面正中“某年某月某时”,下端右角印有“自某处发”,左角为“限行若千里”。其特急者,在封套另粘排单一张。清代驿递公文,每日限行300里,若需加急的,则标明400里、500里或600里“加急”字样,最高时一昼夜可达到800里的速度。因此,每个驿站同时备有几个不同的时限规定,依限传送。

三是火票,清代驿递紧急公文的凭证,源于明代火牌,飞报军情时使用,万历三年(1575年),仿造牌式刊印成票,故称火票。董和平老师收集的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荆州将军部火票。随着邮封的徐徐展开,打马而来,鲜活灵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扑面而至,尘土飞扬。

董和平老师说,要在收集各时期、各类型、各戳式、各邮路、各邮资实寄封上苦下功夫。一个个时代特色鲜明的邮戳,一张一张故纸堆里淘出来的老邮封,不同人物和不同笔体写出来的姓名和地址,所有这些,都在董和平老师的讲述中成为了“见字如面”最生动的老故事。

一是与时代变迁有关的老邮封。有一个邮封是厚和市益文斋吉记寄往天津六吉宝号。这是日本占领时期老字号的通信。

有一个厚和市北门寄往天津张茂林大人。1954年3月17日,陶林县建制撤销,组成察哈尔右翼中旗,简称察右中旗。出现了两种“内蒙”中间夹蒙文字样的点线三格式蒙汉双文字日戳。一种是上部为内蒙中间夹一个蒙文,邮界俗称“单蒙文”,另一种是上部内蒙中间夹两个蒙文,俗称“双蒙文”。 至此刻有“陶林”字样的邮政日戳正式推出历史舞台。还有绥远垦务总局封,是蒙地放垦后,成立 的机构邮封。

《奋斗日报》是傅作义将军主政绥远时期的军政机关报。创刊于晋西北的河曲、发展活跃于绥远陕坝、稳固壮大于绥远归绥、扩大影响于察哈尔张家口、回归正常于绥远和平解放前后。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便扩为对开一大张。张家口版《奋斗日报》在当时的察、绥两省所有报纸中,是最气派的一家,发行量最多多时达万余份。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张家口,报社被我军接管,张家口版《奋斗日报》就此告终。

二是与归绥城有关的老邮封,从这些收藏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当年归化城的老街道。有一个邮封这封信是当年从归绥市小召半道街45号,邮寄到天津市中纺公司杨亦周先生查收的。它是民国37年2月14日到的天津,盖的邮戳也非常罕见。有一个是归绥小西街寄往山西交城县张宝和先生。绥远东五十家街寄往山西忻县马先生。

三是归绥城与国际的联系。此封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2日由归绥中转天津经西伯利亚邮路寄瑞典西式封。封背印有“丹麦皇家地理学协会中亚细亚考察团”黑色英、中文繁体字,分别贴伦敦二版孙中山像绿4分、蓝20分,北平版陈英士烈士像橘黄1分各一枚,在封口处盖有“哈士纶印”章。亨宁·哈士纶,张家口出生的丹麦探险家,精通汉蒙双语。他以宣化为基地,深入蒙古探险,虽农耕实验未果,却成就蒙古学专家之名。其《蒙古的人和神》为土尔扈特信史,对蒙古音乐传播有巨大贡献。抗战期间,他搜集蒙古音乐资料,后出版《蒙古民歌》。此外,一封从归绥寄往比利时的邮封,记录了他与中国的深厚联系

四是有了时尚的明信片。有一张1898年发行的大清国一版蟠龙的明信片,盖的邮戳是山西归化城。当年的这些信封和明信片,都是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的。一百多年以后,重新回到本土呼和浩特。还有一张民国发行的拉骆驼的明信片,是汉语和日语,题的是蒙古风俗、沙漠、商队。

五是“走西口”走东口的邮封,或者旅蒙商的家书。 历史上的“走西口”与“走东口”,亦称“走口外”。“西口”、“东口”是源于山西人从自己的地理位置出发对“口外”归化城和张家口的称呼,成为了几代人的俗称。 归化城双挂号实寄封(1907年)盖永和堂商号三格碑型戳记。其上格“西口”,中格为“归化城”,底格为“永和堂”。(著名集邮家钟恕藏品) 二年(1913年)十月二十九日直隶张家口寄京都外馆实寄封。(封正面落款直接写着“东口”本号寄) 当年这些“走口外”的民众,无论是“走西口”,还是“走东口”,在进入长城以外的蒙古地区进行草原垦荒、经商谋生,称得上是一次大的移民活动。 已酉年十月十七日(即1909年11月29日)归化城寄山西祁县实寄封。封背直接写着“由西口慶豐隆起”。 由此可知“西口”基本泛指后来的归绥道地区,自大同府往西北出“杀虎口”就是“走西口”了。以后由于归化城逐渐发展为“西口”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后来狭义讲的“西口”就专指归化城了。这一带早年通信量最大、最频繁的也莫过于西口与山西之间了。而通信主流则是商户。故就形成了商号信函与走西口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了。如在清末民初的一些信封上往往在归化城前就冠以“西口”二字,这已成为了当时人们通信的习惯。 庚戌年三月八日(即1910年4月17日)归化城寄山西祁县挂号实寄封。盖红色“西口大德誠記”商号章。 二年十二月初六(即1913年12月6日)归化成寄张家口实寄封。落款写着“西口城號仲椷”。早年广义的“西口”泛指归绥道地区,“东口”则指张家口无疑。后来日渐侠义的“西口”、“东口”就分别专指归化城、张家口所取代了。

这是一个老字号的挂号实寄封,是庚戌年三月八日从西口大德城邮寄至祁县大西街大德城记。当年很多山西人从杀虎口出来以后往西,走到归化城以及周边经营生活,在历史上被称为走西口。一开始人们写信还写成西口归化城,到后来为了简便,就直接写成西口。西口就成了我们归化城的代称了。 还有一封民国23年,也就是1934年,从绥远饭店邮寄到山西平遥的实寄封。当年的绥远饭店在归绥非常有名,很多达官贵人都曾在这里办过酒席。当年的位置就在如今玉泉区大北街路西九龙湾附近,后来又被改成了人民电影院。

六是茶叶对归绥城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年旅蒙商走西口就是往蒙古国和俄罗斯运送茶叶。有一封归化城老字号德源隆茶庄的实寄封,是从归绥市大十(什)字北路邮寄出去的。有一封是绥远北茶坊寄往山西忻县的李泌先生。

七是公函性的邮封。有一个邮封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绥远萨县寄绥远归化红框中式实寄封,封面手书:“邮寄绥远归化市即呈 土默特总管署 荣总管安禀 由萨县东园村谨上”。邮件贴民国孙中山头像绿色5分邮票一枚。邮程3天。封上书写荣总管即荣祥。此封正是荣祥总管在任时接收的实寄封。荣祥,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二十八日,蒙古族。姓云硕布氏,字耀宸。早年笔名塞翁,晚年自号大青山人。归化城土默特美岱召村人(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荣祥被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为土默特总管。改旗名为土默特特别旗。土默特总管署改为旗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出任蒙旗宣慰使公署秘书长,进行救国宣传、安抚策反、联络抗日等工作。同年5月,出任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于汉口会议期间,与蒋介石会晤。北归途经延安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有一个杀虎口驿传道署寄给归化土默特总管。

董和平老师,给我展现出来的老邮封只是收藏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在国内相互寄递的,还有往国外寄的,通过这些邮封就能反映出当年归绥的繁华。一个个邮寄封传递着当年人们的情感,也通过这里面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邮封曾经的往事。

总之,从收藏的一个个信封中感受归绥城,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文化体验。这些信封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更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是每一个邮封,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下,走近它们或许经历了长途跋涉,从归绥城的某个角落寄往远方,又或是从世界的另一端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思念归来。邮封上的邮戳、手写的地址、甚至是偶尔可见的邮递员手写的备注,都是历史的细微注脚,讲述着那个时代的通讯方式、人们的生活节奏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方式 ,在此多重时空交汇中,是生命体验、学术思考和故事表达,由此升华为共通性的情结、家国情怀和人类经验。

二是每一个邮封,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拆开邮封,里面的信件或明信片,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真实而质朴的情感。无论是家书中的家长里短、亲友间的嘘寒问暖,还是商业往来的信函,都透露出那个时代特有的风貌和人情味。这些文字,不仅记录了归绥城及其居民的生活点滴,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交融以及个人命运的起伏,在具体的时代氛围中知人论世。

三是每一个邮封,都有历史的回响。通过收藏和阅读这些邮封及其内容,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曾经的岁月,可以看到城墙上斑驳的痕迹,听到市集上熙熙攘攘的叫卖声,感受到那份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氛围。同时,这些邮封也让我们思考,历史是如何在个体的记忆中得以延续,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微小的物件,在时间、历史、地理的互证中追问与解密,汇聚成一部部生动而具体的历史长卷。

四是每一个邮封,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近几年,董和平老师多次进学校、入社区参加邮事活动;受邀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讲座《“藏”忆拾光》;撰文投寄国内、行业邮报刊社,见诸报端;协助配合主题教育,用邮票讲党史;根据不同场地、组织不同规模邮展内容,既丰富了所进单位、学校、社区的党课形式,又发挥了协会和邮人的作用。年终岁尾,偶尔触“电”,接受采访,入镜讲史,邮封见证,老城西口,共忆时光,邮事不断……

总之,董和平老师收藏邮封,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保存,更是对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一种贡献。它们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和习俗,也激励我们去挖掘、整理和传播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在每个邮封 ,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