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那个被《地道战》、《地雷战》和《英雄儿女》等老电影温暖了童年的孩子,每一帧画面都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如今,受杨保华、赵剑波两位老师的热情相邀,我有幸参观了内蒙古电影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了那个追随着电影放映员跑遍乡野的纯真年代。一路上那份期待与激动便已溢于言表。
内蒙古电影 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党群服务中心,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的三楼,一楼是非遗民俗馆,二楼是哈斯巴更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艺术馆,到了三楼。一进门,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地道战》,那熟悉的台词和画面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拉开了这场时光之旅的序幕。
内蒙古电影博物馆,这座光影的殿堂,是时间的守护者,也是电影情怀的栖息地。我见到了有电影情怀的创办人杨保华,他边走边给我介绍说,我们刚搬到这楼内,这楼里的有民俗,有电影,有音乐,楼上是党建馆,正是北疆印象的综合反映。内蒙古电影博物馆由我们几位电影发烧友自筹资金创办的。2003年开始筹备, 2008年成立,现在博物馆收藏了19世纪以来国内外多个类型的电影放映机1500多台(套),电影拷贝约5000部以及电影剧本、剧照、图书等,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民营电影博物馆。
走在电影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一条电影发展的长河。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台电影放映机、每一卷胶片、每一张海报都在诉说着电影技术的飞跃与电影艺术的变迁。展区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世界电影发展展区、中国电影发展展区、内蒙古电影发展展区、数字电影展区和经典海报展区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
电影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收藏电影的宝库,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在光影的世界里找到了曾经的自己,也让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在这趟时光之旅中重新找回了那份对电影的初心与热爱。每一步的踏足,都是对电影历史的致敬,每一次的凝视,都是对电影艺术的感悟。
电影是浓缩的人生,而人生是永不落幕的电影。
二
"电影艺术始于纪录影片"。
走在电影博物馆,就像是步入了一场时空的旅行。展板上那些电影的发明者的影像,静默地诉说着过往,引领着我穿越回那个充满奇迹的年代。
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的大咖啡馆,地下室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与好奇。人们聚集于此,目光聚焦于一方小小的荧幕,仿佛那是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随着画面的缓缓展开,一辆马车被飞奔的马匹拉着迎面而来,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历史的车轮在光影中缓缓转动。
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电影艺术诞生的神圣时刻。在那一刻,光影交织,编织出最初的梦幻,将现实世界的片段以另一种形式永恒地保存下来。卢米埃尔兄弟,这两位法国的天才发明家,站在了历史的潮头,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电影艺术奠定了基石。
《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这些看似简单的纪实短片,却如同种子一般,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孕育出了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它们不仅仅是影像的记录,更是情感的传递,是时代的见证。
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电影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蜕变与成长。它跨越国界,连接着不同的文化与心灵,成为了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光影的世界里,我们相互理解与共鸣,共同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真谛。
三
在电影博物馆深处,历史的脉络被一一勾勒,而中国电影的故事,便是这长卷中最绚烂的篇章。当我的目光穿越岁月的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电影史的璀璨起点,照亮了影坛的黎明。 然而,谈及我国第一部电影的名字,是《定军山》。这部电影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于1905年摄制,导演是任庆泰,主演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影片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它或许已深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等待着有心人的发掘与铭记。
转眼间,历史的车轮驶入了新中国的纪元。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电影艺术也迎来了它的春天。《桥》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原东北电影制片厂)制作,于1949年拍摄完成。这部电影讲述了1947年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铁路工厂的工人们为支援解放战争,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松花江铁路大桥的故事。它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画面,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而《开天辟地》这部影片,更是以其独特的革命历史题材,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示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爱国志士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誉。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琳琅满目的电影设备和珍贵的胶片资料,《白毛女》《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小花》《伤逝》 《少林寺》 《芙蓉镇》 《战狼2》《我不是药神》…无声地讲述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陋设备到如今的高科技产品,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每一步都凝聚着电影人的智慧与汗水。从“中国钟声牌810磁带录音机”到“长江FL-200型16毫米移动式电影放映机”,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历程。这些设备不仅是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电影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电影有中国人民的情怀,生活的温度。
北疆印象:漫步内蒙古电影博物馆的光影长廊
作者/孙树恒
四
内蒙古电影,是北疆的印象。内蒙古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书写了一段段辉煌的篇章。
1949年,一部由周总理亲自组织创作,毛主席亲自改定片名的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横空出世,标志着内蒙古电影事业的萌芽与壮大。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壮丽风光和淳朴民风,更在国际影坛上赢得了赞誉,荣获第7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编剧奖”,为内蒙古电影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自1958年成立以来,从译制蒙古语影片到拍摄原创故事片,从新闻纪录片到多种类型的影视作品,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以其丰富的创作成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进入21世纪,内蒙古电影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额吉》、《唐卡》、《季风中的马》等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屡获大奖,不仅展现了内蒙古电影的独特魅力,也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内蒙古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也成为了众多影视剧作品的取景地,《脐带》、《宇宙探索编辑部》等影片的成功拍摄更是为内蒙古电影增添了新的光彩。
在 电影博物馆里。这里珍藏着无数珍贵的内蒙古电影文物和影像资料,从古老的胶片到现代的数字放映设备,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内蒙古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电影人的执着与才华、观众的期待与热爱以及电影艺术的无穷魅力。
五
在电影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从黑白胶片的朦胧世界,一跃进入了数字电影的璀璨星河。
数字电影展区,是这座博物馆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我便被那巨大的数字银幕所吸引,它如同一个神秘的窗口,引领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银幕上,画面清晰流畅,色彩鲜艳夺目,每一个细节都被完美呈现,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与角色同悲共喜。
在这里,见证了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最初的黑白胶片,到后来的彩色宽银幕,再到如今的数字电影,每一步都凝聚着电影人的智慧与汗水。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电影的画质与音效,更让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一件件珍贵的展品诉说着电影技术的变迁。一台台老式的电影放映机,虽然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它们曾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观影设备,承载着无数观众的欢笑与泪水。而今,这些放映机已被更先进的数字放映系统所取代,但它们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却永远无法被替代。
此外,展区将会通过互动体验项目,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数字电影的魅力。当戴上VR眼镜,瞬间被带入了一个虚拟的电影场景中,与角色进行近距离的互动与交流。这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让我对数字电影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无穷魅力。这里是一个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地方,是一个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地方。
六
电影海报,观影前奏之美。1926年上映的电影《燕山侠隐》,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电影海报 。海报画面依旧是简单的人物影像和大幅毛笔字,但字体已呈现多元化,且海报色彩不再是黑白色,转以红色大字提出片名。虽构图简单,但在早期电影海报有如此跨越已属不易。
电影海报如同时间的碎片,拼接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红船》《建军大业》,《遵义会议》《大决战》 《开国大典》《东方巨响》《此时此刻·2019大阅兵》 《闽宁镇》…是这些海报静静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从红船的轻轻摇曳,到建军大业的慷慨激昂;从遵义会议的生死抉择,到大决战的硝烟弥漫;从开国大典的庄严宣告,到东方巨响的震撼世界;再到此时此刻·2019大阅兵的雄壮豪迈,每一幕都深刻烙印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而在这段历史的征途中,有一抹独特的色彩来自《闽宁镇》。这张海报,由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绘就,它不仅讲述了一段关于扶贫与协作的传奇,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宁夏的扶贫干部与福建的援宁干部,他们跨越千山万水,携手并肩,在这片荒原上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一张张电影海报,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艺术再现,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颂歌。它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加坚定地迈向未来。在光影的交错中,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
在这座静谧而庄严的电影博物馆里,光与影交织成一幅幅跨越时空的画卷,每一帧都镌刻着记忆的痕迹,永不褪色。这里,是电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是历史与未来交汇的殿堂。
从古老的胶片放映机旁缓缓走过,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那斑驳画面下细微的齿轮转动声。然而,转瞬之间,视线已被高清的数字屏幕所吸引,电影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跃迁,将我们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在这里,电影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每一面展板,每一块屏幕,都闪耀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站在电影博物馆,我们看见有那么多人纷至沓来,或停留,或沉思,或交流,心中充满了对电影艺术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里是可以更加沉浸、互动的方式与电影进行对话,感受电影带来的深刻触动与心灵慰藉。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电影博物馆会成为我们心灵的避风港。在忙碌与喧嚣的现实世界中疲惫不堪时,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片宁静之地,沉浸在电影构建的光影世界中,寻找答案与力量。又或者,这里将成为创意的摇篮,无数电影人的梦想将从这里启航,他们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共同创造出更加璀璨夺目的电影艺术新篇章。
看到这光影的长廊,每一个馆藏背后都蕴含着创办人巨大的心血、资金和难以想象的困难。从
策划与设计,搜集与整理,
运营与维护,资源整合,宣传推广,创办人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升级。
电影博物馆的未来,如同电影本身一样充满了无限可能。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热爱电影的人。
我凝视每一幅海报、每一部影片,每一个设备,眼中闪烁着对电影博物馆创办人真诚的佩服与无尽的敬仰。
我深知,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寄托。
在这里,我要向为电影博物馆的创建倾心付出的发烧友们致敬,正是这种电影情怀,让心灵与光影共舞、成为电影博物馆的守护者,电影蕴含着不朽的力量。这份不朽的力量,让电影博物馆成为了北疆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