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东坡志林》里有篇文章《孙抃见异人》,说的是眉州彭山有进士宋筹,与孙抃一起赴京参加举人考试,到华阴,遇上大雪,天未明时,路过华山脚下。有个记录路程的碑上写着「毛女峰」,看见一老年妇人坐在碑下,鬓发雪白,面上没有清寒的样子。这时候路上还没有行人,不知她从哪里来,雪地上也没有足迹。孙与宋相隔数百步,宋先经过老妇身边,虽然感到奇怪却并没有流连。孙遇见后与她交谈,他带有几百大钱挂在鞍上,都给了她。等到追上宋,告诉了这件事。宋悔,返回寻找,已找不到了。这年,孙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中举人,而宋老死无成。
孙抃(996~1064),字梦得,北宋眉州人,号“书楼孙氏”,唐末藏书家孙长孺六世孙。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探花),历任开封府推官、尚书吏部郎中、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嘉祐五年(1060),拜参知政事(副宰相)。英宗即位,为户部侍郎。告老,治平元年(治平是北宋宋英宗年号)十一月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文懿。有文集三十卷。孙抃曾奉旨为北宋宰相寇准撰《寇忠愍公族忠之碑》。(《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孙抃传)
可以肯定地说,孙抃由于长期在京城为官,久处显要,对家族这座书楼是给予过相当大的关心、支持和援助的,至少在丰富书楼藏书、修缮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想见,当家族的人进京搜购书籍时,他是怎样的一腔热忱;在书楼须修缮时,他又是如何的慷慨解囊……因为他的血管里轰响着祖先的血液!
建书楼 书香袅娜
孙抃六世祖孙长孺,蜀郡眉山人。本为浙江富春人,孙武子后裔。中唐时期(766~835),其父孙朴官长安,长孺遂随父官宦而生长于长安。后长孺摄眉州彭山令,于是就定居于眉山。(《十国春秋》卷第五十五)
孙长孺这个人别无他好,平日里官府之事以外就好读书,买书,收藏典籍。到他任满罢居眉山,搜购的典籍已达到数千卷。
眼看着自己一天天老去,他心中的愁思也愈来愈深,愈来愈重!如何将这些典籍保存下来,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一个梦,一个无法解开的“结”。有一天,他坐在书房翻看典籍的时候,偶然读到了魏晋南北朝崔慰祖、范慰筑楼藏书的故事。这令他兴奋不已。尽管华发早已染白了双鬓,但他依然乐得像个孩子似的,差点蹦了起来。他决定仿效前人,筑一书楼,让所藏典籍得以代代相传,嘉惠后世。
于是他请来了十余个工匠,开始建造书楼。过了几个月,书楼建成,不少人闻名前来观瞻。又一个想法在心里油然而生,这书楼倒是建成了,可这书总不能让它老藏掖着吧,得让更多的人得到书香的润泽吧?于是,他便请来了方圆十余里有名望的人来做老师,教导那些前来读书的年轻人。
这书楼名声愈见大了。这不,连当时逃难到成都的僖宗皇帝都给吸引来了。(公元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经500神策兵护驾仓皇出逃至成都)。见过书楼,这僖宗皇帝感慨万分,御武德殿,遂榜书“书楼”二大字赐予孙长孺。自此,孙氏书楼名扬天下。
楼焚毁 信念弥坚
孙长孺临终时,将几个儿子叫到了床前,叮嘱他们说:今日我将去,只一件事放心不下,希望你们日后好好保护书楼,这样,我死也瞑目了。说完溘然长逝。
此后,孙氏子孙们一直谨遵先祖遗训,很好地保护着书楼。可那个时候的唐朝龙椅,一个个的皇帝屁股似乎还没坐热,又轮到下一位了,不仅如此,当朱温杀唐昭宗篡唐建立后梁之后朝代更是不断更替。
转眼到了后唐攻打前蜀(925年),李存勖点燃的一场战火,不仅灭了前蜀,也让这座皇皇书楼顷刻间坍塌于地。孙氏子孙们纷纷投入扑火之中,用手掘开断垣残壁,扒出了一本一本的典籍。面对残损的书卷,他们的心仿佛也千疮百孔,但他们的信念也更坚定了,一定要让书楼重新建立起来!
治所处断不能再建,那移址哪儿呢?治所东南十五公里的鱼鲰镇乾明寺山麓仿佛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注:《读史方舆纪要》说,鱼鲰镇在州东两河口,有巡司,足见此处之繁华)。于是举家迁至岷江东岸古鱼鲰镇传灯院(今复兴西湃村)。
兴山学 重建书楼
此时,孙长孺四世孙降衷(934~965)已近弱冠之年。他这个人年少便因博学闻名,且为人慷慨,喜好游历。广证年间(938—965),他游学至洛阳,经人引荐到后周大将赵匡胤的宅邸。见到赵匡胤,第一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个方面大耳且有点肥壮的人绝非庸常之辈,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这一点,他是从面相和气度上看出来的,焉能不知),于是追随其左右;而对赵匡胤来说,也深感眼前的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其言语谈吐颇具远见卓识,遂成至交。(《十国春秋》卷第五十五•后蜀八有《孙降衷传》)。
宋太祖黄袍加身,采取“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平定富得流油一时歌舞升平的后蜀之后,于建隆(宋太祖年号)初在便殿召见孙降衷,准备授予他高官。可孙降衷不愿做官,请求皇帝允许他回去办好书楼,使更多的人知书识礼,读书成才。宋太祖同意了他的请求,赐予他衣带圭田(注: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还授给他眉州别驾(与通判相当,比太守地位稍低)的官职(闲职),让他利用这份薪俸来办学。得到了赵匡胤的支持,孙降衷借机在京城搜求购置了万卷皇家规定的书籍回到故乡眉山。
正当他雄心勃勃精心筹划如何在故居鱼鲰镇重建书楼时,却不幸轰然而逝。一项伟大的工程由此将留给他的子孙,一个宏大的夙愿将由后人来实现!
后来,他的孙子孙辟(孙抃从兄)又千里迢迢再赴京都,搜集了大量的皇室秘阁收藏的书籍以及各种官本,同时购买书市上的书籍,捆载回故居鱼鲰镇,于天圣初年(1023)建成书楼,号“万卷书楼”,其藏书为当时全国私家藏书之最。正因为如此,眉山吸引了不少书商,刻书、印书,在宋代成了与杭州、建阳鼎足而立的我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
孙辟又开设书塾,延师收徒讲学。因为书楼藏书丰富,一时间,远远近近的读书人争相前来听讲求学。时人称为“山学”。山学与书楼都闻名于世。北宋文学家、历史学家宋祁(998~1061)晚年知成都时,曾作《寄题眉州孙氏书楼》歌颂道:“鲁简多年屋壁藏,始营翚(huī)棘瞰堂皇。髹(xiū)厨四匝香防蠹,镂椠(qiàn)千题缥制囊。定与乡人评月旦,何妨婢子诵灵光。良辰更此邀清赏,庭树交阴隽味长。”
千年书香 孕千载诗书城
此后,书楼又多次遭灾损毁,但孙氏后人总是不遗余力搜购补缺,再兴书楼,重振山学。是什么让一代代人如此殚精竭虑不辞劳苦,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如此执着?只因他们的心中燎原着梦想的星星之火,只因他们的心中充盈着信念和自豪之光!
南宋魏了翁1210年知眉州,曾作《孙氏书楼记》云:“孙氏之传,独能于三百年间,屡绝而复兴,则斯亦不可尚矣夫!……”为之嗟叹不已。苏轼亦云:“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就在苏轼和苏辙在父亲苏洵带领下进京参加进士考试那年(1057),眉山举荐参加进士考试的有四五十人,考中进士的竟达十三人,可见眉山好学的士人之多,读书成果之显著。连当时的仁宗皇帝也惊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出眉州乎!”
据眉山文庙《雁塔碑》(进士题名碑)载:仅宋代,眉山“中甲、乙科者(进士)八百八十人,而气节文章苏氏坡(苏轼)、颍(苏辙)外,如田(锡)、任(孜)、家(铉翁)、孙(抃)照耀史册者。”进士甲、乙科以下尚未计入,且不说明经诸科、特奏名了。目前考证当为909人。
一个小州在三百年间竟有如此众多的士子释褐起家,折桂登瀛,不能不说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南宋大诗人陆游一次次游眉山,诗赞眉山为“千载诗书城”,孙氏书楼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