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玉林的头像

孙玉林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2/01
分享

字的背叛

小孩问我“左边木头的‘木’,右边眼巴巴望着的‘巴’,什么字?”

我一时语塞,竟冒出一句“你说错了吧。左边提手,右边‘巴’吧?”。

他忽闪着眼,狡黠地笑了,“孰为汝多知(zhì)乎?枇杷树的‘杷’。”

唔,多么熟悉的字。我曾被归有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深深感动过。

“枇杷”中“杷”读轻音。它还可以读二声,一种农具,也可以读“bà”,也是一种农具。

多久没手写字了?二十多年里,很少动笔,都是电脑打字。真的,很多字,乍一看,认不出了,以为是陌生字。百度一下,便深深汗颜,原来都是老熟字。手写少了,阅读的内容也简易了,这些使用频率不多的字,就变陌生了。我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呢,自忖当年应该是合格的毕业生。对汉字的陌生程度都变成这个样子,那些非汉语言专业的呢?

不禁悚然,电子版代替手写版,简易阅读代替繁杂阅读,短视频充斥手机屏幕,电子游戏吸引无数少年,……是人类的福音还是人类的灾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对着手机屏幕,啪啪啪地打字,哈哈哈地傻笑。

我是一位大学老师,记得早年一次很痛心的测试。大学公共文化课期末考试,出了一道连线题,左边是十位名人,右边是二十个身份。结果,某班级学生有一半把范长江连到“小品演员”上。

我教授的课程,期末考试,一律要求学生手写。学生明显地表示反对,我私下听见“都什么年代了,还手写?手腕写痛死了,老古董。其他老师,都在学习通上考试,网上提交,便捷。”或许,我是老古董,但我真的认为手写的能力很重要,它避免了智能化的自动生成,更不可以弱智地复制。特别是对于在校学生,一定要具备手写的能力。

在改学生手写试卷时,经常遇到非常简单的文字错误,令我心痛。“得地的”不分是常事,标点符号一个“点”贯全文,字凌乱得难以辨认。有些字错得啼笑皆非,“一起”写成“一齐”,“结余”写成“节余”;有些字错得离谱,“一晃而过”写成“一慌而过”,“延缓”写成“廷缓”;至于“鹜、骛、罄、磐、蔼、霭、辩、辨、搏、博”等等稍微难写点的字,错用那是正常。更有胜者,乱用网络流行词,玷污了汉字的纯洁性。

汉字博大精深,它承载了中华文明,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文化的传承。可不能背叛汉字。对待汉字,要有起码的敬畏和尊重。敬畏汉字、尊重汉字,从认真写好、写对每一个汉字开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