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玉林的头像

孙玉林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7/19
分享

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大学生

精读完《悲惨世界》,小说中的很多细节我了然于心,写了一个评论,题目是:感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记忆是书荒,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根本没书看。那时,偶尔搞到一本书,便奉为至宝。虽然读不懂,依然读之如饴。从何时开始,大学生阅读变得艰辛了,是数字化惹得祸?教育数字化,阅读的资源海量,阅读载体变了。作为一位高校老教师,面对很多不喜欢阅读的大学生,我心痛之余,觉得一定要做点什么。我信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倡导大学生阅读,我坚持阅读,并坚持写读后感发布在自己的朋友圈。

书籍(包括电子书)是人类知识的贮存库,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读书是正心、修身、治学的前提,一个不读书、不会读书的大学生肯定成不了气候,当然谈不上“齐家、治国、平天下”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大学教学必须提供学生自学和再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就是这种能力最鲜明的体现。

“知识就是力量”,它是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不是存在百度上的。书读得多、博、杂,见识有了,视野有了,这样够吗?“速度就是效率”,书读得快、疾,一目十行,你问他读后感,一脸茫然,这样行吗?

我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会意”。在保证读书的量与一定阅读速度外,读书的质才是核心。如一味追求速度而“不求甚解”,一味追求广博而“蜻蜓点水”,那即使阅读快如旋风,广如宇宙,也是不能攫取到真知的,连“书囊”也称不上。

钱钟书先生主张读书“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提炼吸收,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约”为圆心,形成自己的知识圈。圆的面积越大,人的发展前景越广。我倒以为,大学阶段读书应该是“术业有专攻”,大学生要在专业“约”方面下功夫,这是独立谋生的资本。钱钟书先生提倡的“先博后约,由博返约”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只适合少数天资聪颖、出身就在“罗马”的人。芸芸众生的读书,一定有明确的目标,有主攻方向,相比较于“博”,“约”更重要。大学生读书要思、咀嚼、全身器官动起来——联想、记录、整理、归纳、查阅、保存,把“专”推到“精”、“深”的苦心孤诣地步,否则,读书“博”是白“博”。

“良禽择木而栖”,一本优秀的图书是一位“知心爱人”,读之如饮琼浆。“开卷有益”,但“卷”太多生命有限、研究能力有限,如上所述,大学生阅读要“专”,要学会寻找书、选择书。我逛书店,偶尔体验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书却在书架拐角处”的兴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电子书泥沙俱下。数字化时代不缺图书资源,缺得是对书的判断力。读好书,是对自己的精神洗礼、净化;读孬书,是接受魔鬼的诱惑,堕入地狱。

选择什么样的书、如何选择书,反映了读书者的自身素养。一般而言,书或者是师友的推荐,或者是同学的建议,或者是围绕专业。我认为正确的选择书的方式是“顺藤摸瓜”,即由最先看的书作为“藤”,由此“藤”引出一本一本的书,最后能找到这一领域的大“瓜”书。这样选择的书是自己的专业书、提高素质的书、与将来工作关系极大的书。书的选择因人因发展方向而异,具体到是否阅读某本陌生书,可通过浏览书名、作者、出版社、目录、内容提要、序跋、后记、参考文献、别人评价之类来决定,有时甚至读几页后再决定取舍。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认知自我,认知社会,对自己将来的事业有一定的规划。读书的一个总的原则是找准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按此方向选择、寻找该读的书。

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有助于提升阅读效率,无人干扰地宁静读书一定比故意在吵闹的环境里读书以训练自己的专注精神效果好。当然,读书需要一定的毅力,具有管宁的专注品质,在视频的声色刺激下,大学生的浮躁心理有所抬头,面对枯燥的专业书(对专业兴趣浓厚、沉浸于读书中的人而言,专业书并不枯燥),需要他们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竹子精神。切记,阅读时不要一心二用。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这是阅读的大忌。窃认为,啃很难的专业书必须是无人干扰的独自一人的阅读环境,也就是“独守空房”。阅读是高强度的思维活动,他人在场会干扰阅者的思维,根据心理学的“优势反应强化说”,产生社会干扰,“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则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者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13页)在嘈杂的环境中,在群体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很难有创造性的灵感闪现。在大学里,不能“独守空房”,最好的读书环境是图书馆。

“尽信书,不如无书”,树立怀疑的读书态度,乐观的读书心态。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正因为是“人”而不是“神”智慧的结晶,加之编校出版等客观因素,肯定有疏漏、不完善的地方。带着批判独立的态度去看书,在宁静的环境中积极地思维。心理学显示,人在快乐的状态下,大脑细胞活跃,思维能力增强,会提高阅读效率,书的“微言精义”更容易被挖掘出来。大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身体、心理健康地看书,如发现健康状态不佳很烦躁时,不如干脆休息或运动一下,不要强撑着阅读(医学已证明,生病时,人的思维能力下降)。否则,看书只能是心理安慰或佯装用功,结果是浪费时间,即“徒劳”(“徒劳”就是花费了时间、精力,结果一无所获,这是阅读的悲剧)。真正的阅读者看书是要有所得的,如读书是为了自我安慰或佯装,那太“自贱”,完全不必。

阅读,还有一个方法问题。“专”书,要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毛泽东说“《红楼梦》看五遍才有发言权”。苏东坡提倡读书时的“八面受敌”,在通读一本书之后,还要重读、复读、多次读,并且每次复读只求确定一个主题,由易到难,分层次思维,围绕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钻进去阅读,而不求面面俱到,不求什么都想获得。对于一些特难懂的经典专业书,这种分解任务的读书法是很实用的,英语中所说的“EAT ELEPHANT”(一个人不可能一次把大象吃掉,但如果把大象分解,一次吃一点,一个人是可以吃掉一头大象的,但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阅读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阅读时需要时时掩卷沉思,由读书处的某点想到和以前相关的知识,再通过查询工具书、资料核对求证。如一时查不到相关资料,要记下来,待到图书馆或其他什么地方再查。通过某种方式查到或问到(最快捷的方式是百度搜索,但准确性有待提高),联想补充,这些是做学问的点滴的积累。这样的阅读能训练思维品质,记忆品质、毅力品质等,也能检测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及融会贯通程度和查阅资料能力。读书时要会记读书笔记,记书中的知识点,记我们偶尔的灵感,最好就记在书上的空白处,摘划重点内容,注明自己理解,学会做卡片,分类,便于以后检索。在电子图书满“网”游的情况下,我主张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阅读纸质图书,且重要的专业经典书一定要买下来,而非黄生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便于涂记与反复使用。

书读到一定程度,拥有的知识多了,看书时掩卷沉思的时刻就多了,收获也就多了。此时可做头脑风暴运动,把想到的资料、灵感找出来、记下来,慢慢理出知识的主干,沿着这主干孳生出很多杈干,杈干再生小杈干,渐成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学会发散式阅读,由一个核心点出发,波及四面八方进行思维,把生活中、书本中得来的各类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络,培养发展扩散性思维,增加发现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倡用求异、逆反、立体等思维来阅读,这样读书,花费的时间很长,也很烦、累,但收获丰厚。

看书时,如能理出一条线就更好了,也就是自己给这本书重新做一个“目录”:构筑其框架。和原来的“目录”进行比较,再思考甚至补充。纯理论性书籍,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读完一章整理一次,细化知识点,对这章内容作逻辑性归纳。整体性较强的书籍,要在一定时间段内集中完成阅读,以使读书的思路不至于中途断掉(如何利用好零散时间和整体时间,对读书来说很重要),读完后统一整理,阅读过程中,尽量避免固执于无关紧要的单个的字词或知识点,即钻“牛角尖”要视情况而定。

阅读是求知,是思考,泛读需要,精读更需要。要有读书技巧,与泛读比,精读是知识固化为我所用的过程,它应了一句成语“欲速则不达”。用朱熹的“二十四字”阅读法作结,即读书应“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