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蓦然回首,我已从教32年了。眼见着第40个教师节来了,我想起了32年前,我初为人师时的情景,便翻出当时的日记,竟然找到一篇我当时写的文章。现在,稍稍修改一下,以纪念第40个教师节。
走完了学生时代的生活,我当起了一个乡村中学老师,正正规规地成为一个“孩子王”。从此,驰骋于这一片纯洁的天地。
怀着忐忑、带着期待,到学校报到,正式上班。有老教师向我传授经验,他说,第一次上课,要给孩子一个下马威,这样才能制服他们。我有点惊诧,学生可不是我的“对头”,何来“制服”一词。我只是轻轻一笑,未置可否。我相信我的学生,我不想用严厉的惩罚来对待他们。
我任一年级一班班主任,一班60名学生。看着60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看着60张渴求知识的脸,我的心自觉地温柔起来。我心想,他们将在我的带领下度过三年初中时光,怎能不对他们负责呢?怎能不全心全意为他们付出我微薄的力呢?这60个无邪无虑的孩子,使我又回到我的初中时代。我知道读书的艰辛与劳苦,我知道农人培养一个孩子的不容易,于是,我决定使他们过得比我那时好。
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便对他们笑笑,这笑是告诉他们:我可爱的学生们,我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我相信你们的自觉性,我相信你们能努力学习。
问题来了。
60个学生,60个头脑,渐渐地我发现他们并非如我般思考,并非如我想象般自觉。
其他老师上课时,他们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不敢做小动作。我上课,他们就嬉皮笑脸,嘻嘻哈哈。他们的理由是我引他们笑。我不知道我怎么就“引”他们笑了,实在无可奈何。笑就笑吧,只要不影响听课就行。孩子们需要笑声。
两个学生闹矛盾,一个学生来我办公室告状,他把裤子捋上去,让我看淤青了一块,说那个学生把他的腿砸了。我心中很愤怒,让那个学生进来,“你怎么能用砖头砸人呢?”我指责道。他嗫嚅着说“我没咂”。结合这两个孩子的平日表现,我怀疑起来,这个孩子一向诚实。我又让那个被砸的学生把裤子捋上来,再一细看,原来是涂抹上的青色颜料。
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孙玉林大坏蛋”,我抓到她了,她很害怕,但我并没有迁怒于她,问清原委,原来她认为我处理学生不公平,偏袒一方。
两个学生在聊天,“老师姓孙,……孙子……”被我捉住了。他们吓得要死,认为肯定一顿打了。我说“记住,孙有两种意思。一种就是你们说的孙子,儿子的儿子;还有一种是姓,如军事家孙武,辛亥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他们默默地听着,说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学生的幼稚、天真有时令我哑然。上课让学生用“庸俗”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我是一个庸俗、高尚的人。”她上课走神,把“庸俗”当然褒义词。哑然之后,我陷入深深反思中,这是我的责任,我没有让她把词汇掌握清楚。
一个学生早读课不读书,我批评她。她低头不语,一副诚恳的样子,我心里早已原谅了她。我继续在班级巡视,等走到她跟前时,她胆怯地喊我。
“老师。”
“怎么了?”
她指着英语书问我,“老师,这个怎么读?”
我心里想,还是不错的学生嘛,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SORRY”,我说道。
“都跟我说对不起了,还批评我?”我刹那惊愕。
有学生说我偏心,我努力检讨着自己。我发自肺腑地真诚地爱护我的每一位学生,我对他们已经产生了感情,我已经放不下他们。谁的孩子不是娘身上的肉呢,但真的做不到完全一样。我打破了我的诺言,打了我的学生(用竹板打学生掌心,当时老师都是这么做的)。希望他们能理解我望他们成龙成凤之心。每打一次,我就后悔一次,但当时气得要命,不打,他们吵闹的情景无法平息。
看着学生们一张张稚气的面孔,做着那些孩子气的事,说着那些孩子气的话,我真不忍心严厉对待他们。可他们不听话,我撕破喉咙让他们静下,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时,我便只能气得打他们一顿,他们便有点惧怕了。打过之后,又为自己用这种粗暴的手段管理学生而羞愧。
一句“他们毕竟是孩子啊”,原谅了他们所有的“罪过”。
本以为当一名老师是再清闲不过了。每天上完课后,便可以不闻不问,没想到这么多的事。有时,我真的疲倦得要命。我深深懂得,理解与尊敬是双向的。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们便担当了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教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我们更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当我想松懈时,当我想不管他们时,当我气得要暴揍他们一顿时,我的良心与责任便暴露出来。“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啊”,于是,我吞下所受的气,继续管理着他们。
我希望这60个孩子应该如我所想,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人都有缺点,他们有缺点,我也有缺点。我与他们以诚相待,将心比心。
我违背了我的诺言,打了我的学生,也许还将打下去。我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过激行为。
希望这60个孩子,长成60棵参天大树。
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