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玉林的头像

孙玉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1
分享

秋叶

起风了,天好凉快,甚至有点冷了。阳光耀阳,却不灼热,天高云淡,心生惬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造成,人间落叶无数。

我最喜欢深秋了,落叶缤纷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我心境大好,根本不会有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叹息,更不会有“焜黄华叶衰”的感知。周末的午后,我踏着健步,走进家门口的翡翠湖公园。

一片熟悉的银杏林,此刻在飒飒的风中,摇曳着逐渐淡黄的叶子,一片又一片地,一时又一时地,不急不躁地落着。鹧鸪、喜鹊、麻雀等鸟儿参与其中,在叶间乱飞,与飘落的银杏叶互相映衬。

脚踩在银杏落叶上,发出“沙沙沙”的吱吱声,四周无人,这“沙沙沙”的踩叶声更凸显此刻的静默。桂花已香过了,枫叶正在红,银杏叶也在抓紧黄着。这美好的深秋午后,清闲、幽静,我且欣赏这一点点覆盖土壤的银杏落叶好了。

银杏是一种笔直的树,树身圆锥形,一珠珠都擎天生长。低头看地,一大片一大片均匀的黄,铺散在地面上,好似人为的样子。脚嘛,只能落在银杏落叶上了,不会破坏这匀称的黄的。抬头看天,一片一片的银杏叶,随风在空中打转。我追随一片银杏叶,它飘飘忽忽地左右摇摆,慢慢往下落,触到地面了。一阵风起,它又飘起来了,离开了它本该驻足的泥土,躺到了另一片落叶上。银杏落叶也并非静止的死物啊。我捡起这片银杏落叶,深黄的颜色,扇形的样子,脉络清晰,煞是可人。我又让它挪了一个地方。深秋,银杏叶落地的必然和驻足地的偶然,就这样巧妙地反映在这片银杏落叶上。这恰如人生的必然和偶尔。必然是人生控制不了的,譬如生死,那就不用为此而忧愁了。偶然是人生可以控制的,譬如奋斗,那就为此而努力吧。

“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是自然规律,大规模的落叶在深秋初冬。此时,天高云远,正是诗人们惆怅感慨的季节,杜甫就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诗句。

古人之所以“逢秋悲寂寥”,是因为“有家难归,有国难回”。于新时代的盛世中华,我没有杜甫的伤感。我最喜欢秋叶了,如果理性地想想落叶,秋天的落叶,实在是一种大美。

龚自珍说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秋天的落叶是这一精神的践行者。资料显示,落叶糜烂后,是非常好的环保肥料,净化土壤,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中国自古就有“叶落归根”的情怀,在“叶”的充分成熟,功能充分发挥后,自然地死亡,这乃自然规律,这是必然。人也是这样,老了,寿终正寝,化成灰,也就没了,这也是规律。按照中国的丧葬礼仪,人死后是火化,一般不会滋润土壤。人死后在物质层面上没什么贡献了,这样一看,倒是秋天的落叶显得大气些,“瓜熟蒂落”,用糜烂来滋补土壤,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我们再理性地观察下叶子。春天的叶子碧绿清脆,充满生命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生长,但免不了一点稚嫩,如不幸成为落叶,那只能说是“夭折”,是苦涩的。夏天的叶子茂盛稠密,精力充沛,锋芒毕露,但免不了一点浮躁,一点冲动,如不幸成为落叶,盛年而折,那便是“华而不实”了,也算是生命之痛吧。冬天的叶子干枯死寂,点缀其间的常青树叶会让人感叹生命的诸多凄凉苦楚,如不幸仍挂在枝头,那只能说是苟延残喘了。

深秋,落叶的气味是香的,落叶的声音是亮的,落叶的视野是阔的,落叶的触觉是柔的,落叶的体态是美的……秋天的落叶,回应着古老的箴言:劳而有获,不劳无获。秋叶,完成了生的使命,面含微笑,轻盈一跃离开母体,投向大地,去滋润更新的生命。无哀鸣,无抱怨,完成着生命的由生到死。活,真正地活;死,亦真正地死。活的时候,尽其本分;死的时候,顺其自然。活得真实,死得潇洒。

午后的深秋阳光迷人地将这一片银杏林投射在地上,我凝视着它的静谧,对依然迎风而飘落的银杏叶肃然起敬。这一片一片慢慢洒落的银杏叶,在深秋午后的阳光下,轻轻地在说,“我这一生,于己无悔,于人无愧,足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