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志潮的头像

孙志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20
分享

荆家河——我的圆梦之地

荆家河——我的圆梦之地

孙志潮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我已步入了知天命之年。

记得儿时父母总教诲我,袓上自安徽迁陕一百多年来,世代务农,袓辈都是农民,长大后无论到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都不能忘本,一定要尊农、爱农、敬农和助农,不仅要以助人为乐,而且要以能为农民百姓服务和做点实事为荣,只有这样咱们的“老先人”才能保佑你健康长寿,平安幸福。特别是袓父他经常给我讲孙氏“映雪堂”的故事,说晋朝御史大夫——孙康自幼因家贫,点不起油灯,冬天就借院内雪光读书,终成栋梁,来鼓励我刻苦学习。于是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努力学习成才,亲历亲为服务农民百姓,竭尽全力帮助可怜人排忧解难,来享受助人之快乐!

到农村去为百姓做点实事,圆我这个农民儿子今生之梦想,既是我个人的追求,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于是,在2018年这个景色迷人的春夏季节里,我积极响应了习总书记提出“党员干部上山下乡到贫困村驻村帮扶、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伟大号召,主动请缨代表商洛日报社,来到了商南县试马镇荆家河村驻村扶贫,担当起了驻村第一书记,兼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决心要用脚上泥土的芬芳书写扶贫情怀。

“荆家河”与陕北的“梁家河”仅一字之差,然而这里竟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我生命中的圆梦之地。

每当夜幕降临、夜深人静之时,我在荆家河驻村扶贫的故事就浮现在我的眼帘。荆家河村的一幕幕总让我梦绕情牵,特别是当我想到进村时全村贫困户达109户322人,而经过这三年来的努力帮扶已有105户313人顺利脱了贫,仅剩4户9人到2020年底也将如期脱贫,我的内心就压抑不住成功的喜悦和圆梦的快乐!每当想起自己带着工作队员走在历尽千辛帮助村上新修的水泥路上,看到所扶持的百亩集体杏园盛开的杏花和配置在路边的垃圾箱已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沉入了幸福的回忆之中......

两年多来,我给村里80多名党员讲党课四次,带领他们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同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走遍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修路、拉水、整治村庄环境,排查疫情、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在扶贫的具体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驻村帮扶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厚重责任,驻村第一书记不只是一个称谓,更是责任和使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有担当责任牢记使命,捧出党心换民心,真扶贫扶真贫,实帮困帮实困,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之路,才能不辜负第一书记的光荣称号!”

在驻村扶贫的岁月里,我坚持诚心为民、真情帮困、实心做事,从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到融入其中,体会和感悟倍增。我深知,真心方能安民心、高举党建旗帜才能领航脱贫攻坚之路、践行“六子”真经是开启党群连心之门的金钥匙、他山之石可攻玉,身边榜样更给力、抓住扶老要害才能提高扶贫满意度和心在那里安放,人生就会在那里出彩!等等。为了全方位帮扶,打造文化宣传新闻扶贫亮点,在工作中我充分发挥单位和个人优势,积极组织策划、调研、总结、撰文和宣传宣讲,在各种媒体上先后发表了有关扶贫工作的文章六十多篇,真实地记录了我和工作队两年多来来的驻村扶贫工作,客观地描述了荆家河村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过程,也从一个侧面真实记载了中国农村一个村庄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浓缩和展现出了一个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们的帮扶情怀。因此,把这些文章结集成册,用于广大扶贫干部相互交流学习,在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出指导和宣介作用,成了我的一个最新梦想。

所以,在市县镇有关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征得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同意后,就在2020年新春抗击疫情我和工作队员都被居家隔离之际,我终于整理集结出了《情怀》这本扶贫书稿。书里收集了驻村扶贫两年多来在相关媒体发表的,以及他人给予赞誉所写的宣传文章68篇,并附录了我参加工作以来在主要报刊等媒体上发表的文章8篇,共72篇文章和120幅插图。

因为,有了这段驻村扶贫的经历,有在荆家河这块圆梦之地撒下的酸甜汗水,才使我有了出这本书的内生动力。其实,出书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从任教到从政再到进新闻单位——商洛日报社工作,一直都在追求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没想到最终还是在荆家河这个山村里实现了。

随着我的《情怀》之书被华人作家协会出版社出版发行,让我给组织交上了三年驻村扶贫成效考试的答卷,也给我的扶贫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荆家河是我人生的一块圆梦之地,它将永远让我惦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