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刚杰•索木东的头像

刚杰•索木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20
分享

刚杰•索木东散文:洮砚,岁月雕凿的石头

 2015年,南国之春,潮汕海边,因工作机缘,得知这个“丝绸之路非遗文化探寻”项目时,毫不犹豫地向主办方推荐了洮砚。一方面,它产自我的家乡卓尼,自己比较熟悉这个文化。另一方面,做这个项目,在老家有人脉资源,办事儿方便一点。当然,如果非要说一个高大上的理由,可能就是心底挥之不去那一份故土情怀吧!这份情怀,出门久了,年岁增长,日趋浓郁。

 北方七月,亦是酷暑难耐。同行诸君三十余人,自兰州出发奔赴卓尼,归乡之旅,心绪难平。近乡情更怯,加上连日操劳,就把所有的邪火,都集中在了嗓子眼上。一遇事就无法淡定的秉性里,我就带着一个沙哑的喉咙回老家了。

 同样是这一份不够淡定,居然让我在家门口数次迷路。——在抵达县城的那个中午,正在修建一新的小城西头,我居然找不到顺利进入故乡的路口。

 循声问路,几经周折,抵达居所时,守候了一中午的母亲、妹妹和两位甥儿提来的地方时令小吃“麦索”,已经有点发干了。

 次日一早,在县城经营洮砚公司的牛兄,开着私家车带我们向洮砚乡出发。这个唯一用“洮砚”命名的乡镇,境内有著名的水泉湾和喇嘛崖。这两个不大的地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有出产洮砚石优质石料的宋代老坑和明代老坑。

 车子路过我家村头,四野寂静,烈日下的庄稼,一脸倦容。一垄垄梯田,在黑土地里裸露着旱天的贫瘠。路过的村庄破败依旧,这里仿佛就是一块被时光遗忘了的土地。

 山间公路,崎岖颠簸,了无诗意。走走停停,百八十里地,尽然用了整整五个小时。偶尔路遇的艰险,更是让团队伙伴时有惊悚。

 这就是家乡。活生生的家乡。

 即便在我们的笔下,把她描述得胜似天堂。但是,当你站上地头,就会发现,她有多富庶,就有多贫瘠;她有多丰满,就有多干瘪;她有多幸福,就有多寒酸;她有多美丽,就有多丑陋。

 一如我们的母亲,安祥的村庄,就这么真实地裸露着朴素,无须掩饰,没有矫情。

 这是我第二次来洮砚乡了。上一次是三十三年前。

 那年,我六岁半,跟随母亲来探望在这里做医生的父亲。回去的那个秋天,我就上学了。

 路在坎坷崎岖中慢慢延伸着,无所谓熟悉,亦没有陌生。

 在大家准备放弃等待的时候,跨过长长的水库大桥,一个明亮的小镇,就在眼前伫立。

 正午的太阳下,一身农民装束的银发紫脸老人,站在满街道铺开的麦秆那头,朴实无华。——他就是被尊称为“李爷”的李茂棣,艺名“金疙瘩”,是洮砚雕刻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在业界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

 通往李爷家村子的路在翻修,车过不去。71岁的他,是一大早从距镇子十数里外的峡地村步行过来了。老人的脚下,手工纳制的布鞋上,沾满泥土。

 老人的面容,在我的记忆里是空白的。如果在街头遇到,必然是错过去了。

 作为父亲的授艺恩师,三十三年前,我应该在这里见过他老人家的。而且,我还曾以他老人家为故事原型,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在那个名叫《广场》的小故事里,两代制砚艺人,在经济大潮里诉说着恪守和迷失,演绎着眷恋和背离。

 小说里的师父,是生动的、清晰的、熟知的。

 眼前面的李爷,是木讷的、模糊的、陌生的。

 也许,这才是本真,这才是生活。

 简单地打过招呼,老人抱着胳膊钻进牛兄的车里去了,他们非常熟知。

 继续在山间蜿蜒前行,路愈发陡峭和狭窄。惟有峡谷里的洮水,被拦截在大坝里,静谧如一面镜子,掩映着所有的秘密。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

 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石崖,在一汪碧绿河水的掩映下,恍若一个美丽的传说,安静地伫立在破败的公路尽头。

 这里,我也应该是来过的。可三十三年后的记忆里,居然也没有一丝一毫可以查找的痕迹。

 采访非常顺利。

 老人用一辈子的人生智慧和半辈子的从业经验,给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在遥远的传说中,这里就是洮砚的祖师卢喇嘛诵经修身、传授刻砚技艺的地方。

 在遥远的传说中,洮砚的祖师卢喇嘛,原来是一个屯边的军士。他在洮水边无意间发现的这块碧绿石头,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案头牍上的一方雅致,就成了藏地到中原的一段传奇。

 生于斯长于斯的李爷,从17岁开始,就在和石头打交道。从采石、买石,到雕刻、研究,再到授徒、传艺,他是一个和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从未离开,不言放弃。他已经和这块石头形影不离,他已经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那年,应该是1958年。为了给地方经济和群众收入添砖加瓦,胆大心细、年轻气盛的“金疙瘩”,一个人先后点燃70余个炸药包,炸掉了覆盖在喇嘛崖山体表面的杂石层,让深藏山体内部的洮砚石重见天日,让宋代老坑、明代老坑重新成为砚工们的采石谋利的福地。

 那年,应该是1958年。那天午后,蹲在自己挖出来的一大堆沉默的石头面前,打小喜欢画画的李茂棣更加沉默!——在他的记忆里,有老人们传授下来的刻“砚瓦”的故事。在他的心高气傲里,不甘心一辈子做个挖石头、贩石头的粗人。

 他立志学习雕刻“砚瓦”,延续这段断裂了的历史!

 倔强的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和嘲讽,揣着卖石头赚来的血汗钱,在洮河两岸到处寻访能工巧匠。后来,终于让他在岷县的一个村庄,找到了会刻石头的老艺人赵兴和。他把老人家接到洮砚乡的家中,每月付给他70元的工资,好吃好喝供养了整整三年。

 这三年,别人继续在采石头贩石头赚钱,而他潜下心来习得了濒临失传的洮砚雕刻技艺。

 李爷说,那时候,我们这儿的公家人,最高的工资也就80来块钱。

 后来,作为改革开放后背着洮砚出门找销路的第一批艺人,他在岷县的几次悲惨经历,也差点让硬汉子“金疙瘩”血本无归。

 半个甲子的岁月,就这样在温润的石头“沙沙”的打磨声里远去了。半个甲子的岁月,让那个倔强的少年,成为一代宗师。

 今天,71岁的李爷,培养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近2000人。其中,有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17人。而他始终用谦逊的口吻反复强调,他是一个农民,没有文化,没有雕刻好砚瓦,他对不起砚石。

 今天,71岁的李爷,听到外面很多人打着他的旗号,冒着他的名号,让一块块似是而非的石头,在市场上沉浮。他愤怒的面容,宛若一头狮子,在洮河边咆哮:还有人用机器刻砚瓦!这是糟蹋!对砚瓦的糟蹋!对艺术的糟蹋!

 激动的言语和正午的太阳交织在一起,打在那些零落的杂石堆上,让突兀的崖头愈发突兀。

 站在这个过度开采、日渐荒芜的崖头,不禁要问:再过五十年,喇嘛崖下的那些砚工们,还会在吗?从老坑深处,冒着生命危险背出来几块石头的采石人还会在吗?洮砚小镇上,打磨石头的细腻声音还会在吗?

 那个时候,洮砚,还会在吗?!……

 突然想到三十三年前,未及而立的父亲,那个在一次公考后凭借勤勉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赤脚医生,在进入公职的第二年夏天,就慕名投到了李爷门下。

 父亲说,当年他拜上门时,李爷一声没吭。听明缘由后,转身扔给了他一块巴掌大的砚石原料,让他三天后来见。

 第三天一大早,父亲交给李爷的那块打磨平整的石头,应该就是他的“投名状”了。

 那个时候,父亲年轻俊朗的脸上,应该带着意气奋发的刚毅。

 三年后,做中医的父亲,在调离洮砚乡时,医术和刻技,都有了精进。

 这个细节,后来也被我写进了那个散文一样忧伤的小说里。

 采访间隙,和李爷坐在崖下的阴凉里唠家常。他说去年去县城,还见到了我父亲。他们一起吃了几杯酒,我父亲也老了。

 是啊,岁月不饶人!今年夏天,63岁的父亲,从老家捎来了几方给亲友们刻制的名章。偷偷和20年前给我刻制的印章比比较了一下,功夫是散了……

 在我有限的洮砚知识里,以鹦鹉绿为主色调的洮砚,必须是带有一抹“黄膘”的。

 父亲说,艺无止境。带着褐黄色石皮的砚台,就是在残缺美的昭示里,延续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

 今天,满头银丝的李爷告诉我们,他对洮砚雕刻技艺的领悟,就是“随心砚”。也就是将洮砚石的天然造型,和雕刻艺术的独具一格结合起来,诞生一方方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

 我想,那是从心里面诞生的艺术精品。

 那上面的色彩,是从大山的心里染出来的色彩;那上面的纹路,是从洮河的心里流出来的纹路;那上面的线条,是从岁月的心里绘下来的线条;那上面的图案,就是从人类的心里,拓出来的通灵符号。

 跟着李爷,沿着洮河岸边的陡峭山路向下行走,乱石横呈的崎岖小道尽头,就是传说中的宋坑了。

 脚下,不时有小石滚落河里,溅起圈圈涟漪,复又归于平静。

 这是个废弃了的坑洞。好的石料被开采完了,留下的坑洞太深,太危险。

 李爷告诉我们,采石是非常辛苦的一门活计。——在窄窄的坑道里,蜷缩着采下石头,然后背着石头,从里面趴出来。而大多坑洞由于年代久远,动辄还有塌方的危险。很多采石人,也因此落下了残疾。

 说话的间隙,他随手将半瓶水浇在几块石头上,给我们仔细讲解着每块石质的优劣。

 明亮的阳光,映在李爷的头顶,银光闪闪。

 在李爷的记忆里,最痛心的,不是当年累死累活的采石岁月,不是当年几十方洮砚不翼而飞的旅途遭遇,而是在这个坑洞里,他错肩而过的那一块石料。

 他说,当时在坑洞深处发现那块石料时,欣喜若狂。

 可是,因为石料太大,加上天又黑了,就没能弄出来。

 第二天,他一大早下到坑洞里时,石头不翼而飞,地上有石头的碎痕。——显然,精美的石料,被人连夜砸开盗走了!

 他说,他这辈子,再没见过那么好的石头。

 他说,他这辈子,想起这事儿就心疼!

 ——在我们身后,黝黑的坑洞,宛若深邃的眼睛,从遥远的宋代,一直凝视着未来。

 上山的时候,在荆棘丛里,发现了几株盛开的山丹。那一枝独秀的红艳,宛若一颗滴血的心。

 李爷告诉我们,另一个还能出料的老坑,政府承包给了开发公司,大规模的开采已经开始了。

 老人家无奈的眼神里,我听到了机器时代轰鸣的马达声,宛若丧钟。

 也许,大批量的开采开发,会让乡亲们来回往返的这条小路,宽敞好走一点吧。

 可是,即便是拓宽了所有的路,我们还回得去吗?!……

 回到小镇上,时光已经过午。

 恰逢秋收打碾的季节,狭窄的街道上,到处是摊开的庄稼。

 来来往往的车辆,互相挤让着通过。车轮滚滚里,一年的收成,就轻轻松松地落在了坚硬的水泥地上。

 我知道,这样打碾出来的粮食,来年是做不成种籽儿的。

 这些被碾碎了心脏的粮食,只能淘干净了磨面吃掉。

 街上,为数不多的几家小饭馆,不是歇业,就是缺料。三十来人的午饭,在这里竟然成了个大问题。

 好不容易在街头找到一家能承受的卤肉面馆,急匆匆地让老板切肉、炒面,一拨一拨地吃下去,竟然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跑到饭馆后堂督促的时候,发现年轻的胖老板有点面熟。仔细端详,竟然是一个远方亲戚。

 离开的时候,我听到胖胖的老板给他的小女儿说,刚才那个人,你应该叫他爷爷。

 哦!在故乡的大地上,我正在慢慢老去。

 等饭的间隙,沿着小街走去。镇子上临街的房屋,大多是出售洮砚的商铺。

 驻足的一家,年轻的艺人告诉我们,到这里来的,除了书法和雕刻爱好者,偶尔也有其他游人。而他在网络上卖掉的砚台,是店里的几十倍。

 沿着小小的街道继续前行,我已经找不到父亲工作过的那个卫生院了。想问问路边歇脚的大娘。顿了顿,又打消了念头。——三十三年前,她应该还没嫁到这个地方吧?

 再说,即便问到了,又能如何呢?!

 当年小院里的平房,必定是早已修成小楼了;当年取水的压井,必定是早已改成自来水了;当年偷过苹果的那株树,必定也早已砍成柴火了……

 三十三年,是多么漫长的一段时光啊!漫长得足以让一个人的记忆,逐渐枯萎。漫长得足以让父亲的痕迹,慢慢消散在风中。

 站在这里,惟一的记忆,就是那个闷热的午后,粮站的铁门前,一地的牛虻。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牛虻。

 那么多的牛虻,三十三年后,偶尔还会飞到我的梦里。

 夕阳西下,返程尚远。

 我们和李爷道别,他又得步行十数里路回家了。

 想到下一次再来,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和李爷告别的时候,我刻意拥抱了一下老人家。

 他略显僵硬的身板,提醒我,这样的矫情,有多么多余!

 老人家托随行的牛兄捎话给我,说我们T恤上的图案不错,能不能给他留上一件。

 他说,那两条鱼很像洮河里的麻点鱼。

 他说,他要把这个两条鱼,刻在砚台上。

 那个图案,是藏传佛教八吉祥(扎西达杰)中的双鱼,藏语叫“赛聂”,象征佛陀之慧眼。

 鱼行水中,畅通无碍。

 喻示超越世间,自由阔达,得以解脱。

原刊于《鸭绿江》2016年8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