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青稞简史
青稞的种子源自古老的神话
在时序混乱万物凋敝的暗黑时代
化身为獒的英勇王子,口含定风珠
从兴风作浪的守护神蛇王眼里
盗回了养育千万黑头藏人的珍贵口粮
——之后的日子,我们都习惯于
把新年磨就的第一拌糌粑
喂给蜷在墙角的家犬
小麦,大豆,洋芋和油菜籽
大多来自温润的内地
它们步入雪域高原的过程
漫长,艰难,九死一生,形销骨立
料峭单薄的身姿立在田间地头
还须经历,端午的霜冻,中秋的雪灾
和整个四季,刀子一样刮过去的疾风
再微薄的收成都能带来生命的希冀
丁酉年的仲夏,终于来到山南泽当
传说中西藏第一块农田旁边
教会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人
已经去了另一个陌生的轮回
满河谷的青稞,静默不语
客客气气地看着
不事稼穑的游子
14.牦牛简史
性情暴烈的独角雄牛,据说
是在某个春日的争狠斗勇中
误将弯角塞入了土崖上的鼠穴
大地如此坚韧,可让万物折服
那年秋天,遥远的中原大地
一只鼠辈正跃过憨厚的牛背
占据了生肖榜的首位
在接近黄土高原的农耕地带
牦牛和黄牛的后代被称为犏牛
毛色温顺,耐力超群,适合耕种
千禧年深夜,青藏末端的卓尼普
突然暴毙的那头栗色秃牛
在心脏部位找到了致命的绣花针
母亲说,应该是不洁的草料
导致一个辛劳的生命突然离开
四野的庄稼,开始大片大片的荒芜
是又一个十八年后——
青海湖畔带来的那柄牛尾拂尘
萎于南墙,百无一用
宛若这片陈旧的光阴
当我苍迈得抬不起眼睛的时候
高悬堂上的牦牛头骨
就会流下,最后一滴泪水
15.清明简史
农区的土葬,林区的火葬,牧区的天葬
和夭亡者转瞬即逝的水葬
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
直面生死,告别人世的几种方式
如果初识在明代的时光里
站上最高的那座山头,就会看到
拉萨走来的人群,骑着疲惫的马匹
江淮迁徙的军人,开垦着屯田和荒地
——若能更早一些,还会遇到
古羌,西戎,唃厮啰,吐谷浑
吐蕃的远征军,元朝的宣慰司
在大地上热热闹闹地走来走去
一切都安静下来时,清明就到了
洮河两岸,那些高高矮矮的山村里
深埋着先人骨殖的黑土地上
家人们席地而坐,围拢坟茔周遭
摆开蕨麻,土酒,猪尾巴,青稞甜醅
和已经冒尖的春芽,微风,暖阳
高声大嗓地吃上几杯
如果醉了,就伏在逐渐温润的草丛里
看天真的孩子们跑来跑去
在茂密的荆棘上挂满五彩纸条
或者,和地底下的亲人
完成一次,无言的告白
16.画匠简史
洮州一带的村庄,最早的时候
泾渭分明——
山顶插箭祈福的是当地的土著
他们的祖上,可能来自西戎、古羌
吐蕃、吐谷浑、或者唃厮啰
求一副佛像得去卓尼大寺
绘制唐卡和捏塑酥油花
都是密不外传的高超技艺
膜拜徐达,沐英和常遇春的人
是屯军人的后代,他们翻山越岭
朝觐隐藏在山坳里的十八位龙神
开疆裂土远征西北的明朝元勋
需要民间画匠,仔细绘制出
威武庄严的样子
周而复始的贫瘠里
他们串门,提亲,成为兄弟
互相顶礼着各自的家神
心灵手巧的画匠,也学会了
唐卡和壁画的绘画技能
他们和他们的神佛
慢慢开始,长得雷同
1960年代的某个冬天,我的曾祖
不事稼穑的那个民国老学究
终于放下线装书本和读书人的脸面
几只画笔,一包银针,半盒艾绒
走街串巷,养家糊口,斯文扫地
他画风古拙,造像的眉宇间
自带几分沉郁
供奉佛像和描梁画柱
是富裕人家分家立户鲜有的大事
画匠的营生,更多来自
出阁的嫁妆和逝者的棺椁
涂红描金的刻意,才是普罗大众
需要经常面对的原色人间
2016年夏天,学成归来的格桑才让
兴办起一家红火的艺术学校
享誉四邻八乡的那个画匠已经很老了
我们需要,去更高处的偏僻村落
才能找到面容沉寂的民间艺人
——坊间生产的唐卡和造像
正以富丽华贵的样子
在盛世的大地上
随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