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诗境里的《布谷声声》
范金华
庚子年的春天,随着惊蛰后一声春雷的怒吼,笼罩在全国人民心头的“新冠病毒”疫云渐渐退去,宅家与大自然隔离了近两个月的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走向阳光明媚,走进鸟语花香。在这个春天众多的鸟语中,我比较喜欢布谷鸟的声音,因为,居家期间,我刚读完了孙尤侠的散文集《布谷声声》。那声音(文字),那情境,便引领我走向陌上花开的小径。
《布谷声声》这本散文集的书名取自于该书的一篇同名散文《布谷声声》,文本是一篇融抒情,记事,写景于一体的散文。在《布谷声声》这篇文章里,作者用恬淡而温馨的笔触记叙了乡间有布谷鸟出现的那些童年记忆,思想激情蓬发的浪花,掀起点点生活感慨,牵扯出淡淡乡情感伤和浓浓亲情眷念;这一连串的情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出来,回味出来,顿时让人咀嚼出乡居岁月的美好,童年时代的纯真,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和远离故土后的不舍;有抽丝剥茧的利索写作思维,更有干净纤细毕现的感情流露。作者由母亲想回老家摘毛豆写起,引出老家田园无人耕种荒芜和留守老人孤独的问题,从而陷入过去的回忆中。用今天的农村面貌和昔日的田园生活作对比,昔日的乡民群居热闹和今日的年轻人出走造成村庄萧条反衬出时代的变迁,和城乡结合部下的农耕社会的变化,以及农耕文明的丧失让人痛心疾首和怀念。作者对乡村原风景的原生态描写非常的传神,细腻,形象生动,像一幅山水画悬在读者的脑际。这一段描写非常具有美学的审美意蕴。例如“一排排红砖红瓦的小院,悄悄地掩映在高大的柳树下面。邻家的菜园里,黄瓜一条条挂在瓜架上,似乎许久无人问津,一棵伸出院子的大桃树,遮住了半边天,上面结满黄色桃子,有的红了,有的满是虫眼,有的掉在地上。亭亭玉立的玉米在蒸腾的暑气里,还在努力地向上拔节”。在这里“伸”作为动词来运用和对桃子上有虫眼的观察,都彰显了作者生活底蕴和笔力的深厚。作者在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一起参与周遭的生活环境,写出的文字有活力又真实,值得热爱写作的人借鉴。
作者接下来笔锋一转,引出天空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这久违的叫声,对于从农村走进城市生活亦乡亦城的市民来说,是那么亲切,又那么心酸。亲切是因为回忆起童年每年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时,母亲就要去田里干活,祖母一个人要负责房前屋后地里的庄稼,还有一大家孩子们的吃喝。祖母对于自己的疼爱,以及听祖母讲述传说中布谷鸟的故事,这些往事都是追忆中的美好部分。而生活中的现实残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作者害怕饥荒吃不饱饭,也是心酸的理由。生活就像一面铜镜的两面,不可能每一面都照顾到你的感受。有悲欢有离合,有喜悦有忧愁才是人生完整的状态,即使在这样心酸的岁月里,作者回忆的笔触里也讲述了童年的一些趣事和快乐。例如自己和小伙伴一起打猪草的时候,一边干活一边对着天空飞过的鸟儿唱歌。
作者喜欢布谷鸟有三种理由,第一它是勤劳的象征;第二它表达了离愁别绪;第三它带着我寻根,让我在有生之年更加懂得珍惜亲情,期盼在故乡的老屋院子前与血脉乡亲聚首,畅叙人间真情。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非常条理清晰,叙事有条不紊,夹叙夹议,抒情和描写兼而有之,同时她也很有古典文学的功底,无论是旁征博引古代的传说,民间的故事,还是古诗词文学里的经典精彩诗句,都是手到擒来,信手拈花微笑,从容自信。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让读者的感情跟着行文行走,也能让读者跟着她一起陶醉在世外桃源一样的古典文学之美里。
散文贵在情真。散文抒情需要力透纸背,写景必须为作者内心的感情服务,一切风景皆是人的内心感情观照。心中有佛即是佛,你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表达出什么。孙尤侠一定是一个心中有爱有悲悯,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作家,这可从读她的一系列散文《一起走着走着,就白了头》和《爱情走廊》《女儿童年趣事》《儿子童年趣事一二三》文章中可以看出。
《一起走着走着,就白了头》写的是作者与丈夫两个人从恋爱结婚到组成家庭,共度婚姻生活二十年的牵手点滴。这是一部爱情的记录碎片,从两个人踏雪回家写起,回忆起相爱相亲相扶持的一段段岁月往事,以回娘家到婆家的这一条路为记忆的线索。这一条路是两个人青春汗水的见证,是欢笑艰辛的见证,是坎坷泥泞的见证,也是夫妻恩爱,踏实无悔的见证。作者抒写自己的婚姻生活,用自己的人生婚姻经历来诠释什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内涵,也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告诉人们,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在这篇作品里,我比较喜欢文本开头那诗一般的语言: “我喜欢雪,在我心里,落雪的日子,便是故事的开始”。“三十年前,那个大雪的日子,在冰天雪地里,我俩把自己站成了美丽的童话,把彼此站成了一生的相守”。融景融情,把日子过成童话,这才是生活。人不仅要活着,更重要的是要活得精彩,活出生命的长度和厚度。
《爱情走廊》同样是借写景叙事来抒情,记叙夫妻俩一起郊游钓鱼的经过,和旅途上的所见所感。写景她说:“我想:到大堤上去看看吧!边想边绕开几棵簇拥的松树,往上走去。慢慢地觉得,脚下沙沙作响,低头看下去,地上铺满一层落叶,均匀有致,感觉这落叶就是一幅画。”化腐朽的落叶为画,便使人想起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情通过记叙描写我和爱人,一对中年相依的夫妻,以及一对三轮车上的老年夫妻三对男女之间不同的相处模式来谱写人间真情的可贵,爱情的历久弥坚,和乐观健康的人生心态。
《女儿童年趣事》写女儿渴望和我交流交心做朋友和帮助大人做家务,以及与小朋友分享美食来表现女儿的可爱和懂事善良勤劳,同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和美好期望。
《儿子童年趣事一二三》通过写儿子吃药,关心流浪狗,为一只飞来的信鸽又飞走了而难过等一系列小事来表现儿子的稚子纯真,心地善良和惹人喜爱。这两篇写儿女的童年趣事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表达的都是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关注,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培养,让我们看到母子亲情的可贵,也看到一个母亲抚养教育儿女的辛苦和不易。
《静静地等待花开的日子》是一篇写在庚子新年里的文章,它是对庚子新年这个大灾难降临时的社会众生描摹,社会观照,也是对自己一家人面对灾难在困难面前的表现忠实记录,认真反思,从而提醒我们要对生活抱有信心,要对国家未来抱有信心,要相信春天终将会来临,没有一种灾难不可克服。
读《静静地等待花开的日子》,让读者也在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灾难面前获得了新生齐发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文学给予我们对生活葆有的永恒的热情,在明白赤裸裸的残酷后依然愿意选择热情的活着。孙尤侠的散文让我想起五代李恂的一首词《南乡子.新月上》里的句子:“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凭着这份花过归溪口的美好向往,在这个春天,读孙尤侠的散文集《布谷声声》,我就觉得人生纵然是苦忧甘甜相伴,只要能够坚定明天比今天会更美好的信念,快乐地和每一个春天相约,亦是足够欣慰,亦是足够美好。
范金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散文学会会长,宿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期刊《宿豫文艺》主编,《骆马湖》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