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宿豫文艺》的头像

《宿豫文艺》

内刊会员

报告文学
202203/23
分享

铭和天使在南京

铭和天使在南京

孙尤侠

2021年7月28日晚上,在沭阳铭和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李红卫院长和护理部庄娜主任表情严肃、认真,眼光里充满温情,他俩正在给一群白衣天使做“前线抗疫”的培训工作。一群天真的小姑娘穿上封闭严密的防护服,站成一排,像一支整装待发的精锐队伍。“孙茹 ”“到”,“王晶晶”“到”……“有问题没?”“没有,院长!”这干脆、响亮的声音,是李红卫院长的沙场点兵。 “手卫生、一脱,手卫生、二脱。”这是庄娜主任的战前训练。号令发出,姑娘们动作干净、利落地脱下防护服,露出青春、稚气的笑脸。这是10分钟前被抽调来的10名铭和医院护理骨干,她们中年龄最大的32岁,叫孙茹,是队长;最小的才22岁。她们时刻待命奔赴南京抗疫前线。

你们是优秀的铭和战士

2021年7月29日早晨,铭和医院董事长张汉乐的办公室里,灯光在黎明前拉亮。董事长静静地沉思着,心有千千放不下。他和几位院领导讨论再三,这次由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德尔塔病毒,来势汹汹,传播能力强、速度快,载量大。我们一定要为出征的天使们做好后勤保障,备足常用药品,多提醒,勤叮咛。“她们人在南京,我们要心在南京,时刻关注、督促,切不可有任何疏忽大意。”张汉乐董事长字字句句,饱含了无限的关切之情。

上午8点,接到上级命令,集中出发。张汉乐董事长和徐晓燕院长等院领导像去年送夏晓芳去武汉一样,无论是一个,还是十个,同样的送别,同样的不舍。看着即将出征的天使们,张汉乐董事长说:“你们是优秀的铭和战士,到前线,要发扬平时优秀的工作作风,要听从指挥,保护好自己,希望你们早日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车子开动那一刻,张汉乐董事长高高举起的手,在半空中慢慢地握成了拳头。那一刻,他坚信,铭和的战士,拉出去,个个都能打胜仗。

战胜自己就是胜利

7月30号,在“锅炉之城”南京,孙茹的团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核酸采样队伍。

我采访孙茹的时候,一脸淡然的她,回忆起抗疫的前前后后,也曾热泪流淌,我也止不住地泪流满面。

孙茹说:“还记得接到医院电话的那个晚上,儿子正是高烧39度,那时候,孩子多么需要妈妈啊!”说到这里,她有些哽咽。但她话题一转,她说,我是铭和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平时工作都是身先士卒。这次南京疫情告急,前去救援,义不容辞,必须舍小家顾大家。于是,她隐瞒了家庭困难,同时得到公公婆婆和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7月的南京,酷暑难耐,街面上几乎没有人。一是因为炎热,二是因为疫情严重。孙茹她们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饭、准备物资,8点赶到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采样点。

孙茹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水土不服,出现拉肚子等不适症状,为了尽量减少如厕,节约防护服,她只好尽量少吃饭,少喝水。也许是个人体质问题,另一个困难也在考验着她。其他人穿防护服,在蒸笼一样的街道工作,都是大汗淋漓,湿透衣背。孙茹的反应是不出汗,所有热量都往头上冲,然后头晕,头痛厉害,吃不下饭。每次工作下来,只好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头晕头痛症状。这两个身体上的考验,没有吓倒孙茹,她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说到这两件事,她欣慰地笑了。她说:“战胜自己就是胜利,后来水土不服的情况慢慢地好了。”

遇到生病、做月子等不能出门的居民,她们就上门服务。网格员带着她们顶着烈日,走街串巷,一家一户去采核酸。说到这里,孙茹有些感动,她说:“没有人嫌弃我们身穿防护服,每到一家,他们总会说:“外面太热了,快进屋凉快一下吧!” 但是,她说她们不能进去,不必给人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收到这份心情,她们的心是凉爽和愉悦的。

她说:我想画画

记得第五轮核酸检测的时候,是在东郊小镇小学,中途休息的地方,孙茹眼前的一枝马克笔让她精神一振。平日里,她经常喜欢给孩子画画;在医院,也会给姐妹们画上两笔。此刻,已经来南京一个星期了,每天早出晚归,下班都在12点左右,也没有机会和儿子视频。虽然婆婆说孩子高烧已退,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想念儿子……想到这里,她突然说:“我想画画。”在场的人为难地说:“画在哪里呀?”孙茹看看队友们的防护服,大家都会意地笑了。孙茹根据队友们的喜欢,在每个人的防护服上画不同的图案,比如小绵羊、小猪佩奇,小狗,小牛,爱心天使等。孙茹说:“队友们大多是20多岁的孩子,防护服上多了一个图案,她们都开心得像花儿一样,同时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想家!”

休息的时间毕竟有限,队友们争先恐后排队等待画画。一位大学生志愿者看到孙茹忙不过来,主动请战。她说:“我是学设计的,我来帮你一起画吧!”

说到这里,孙茹把手机里的照片翻给我看。“你看,23岁的徐勤艳姑娘就喜欢小丸子,这个小丸子就是志愿者画的,她画得比我好。”

穿上带有图案的防护服,人们感受到了温馨,投来感恩的目光;小朋友们不再害怕,积极配合采集核酸。

从此,姓名加图画的防护服成了铭和天使的特殊标志。

我是大姐姐

“在南京抗疫的日子里,我们最大的安慰是来自家人和医院的问候。可是,我的室友周洋,一个23岁的小姑娘,一个星期以来,始终没有家人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孙茹说。我觉得不对劲,就问了她,她才告诉我,她家住农村,平时租房子住在城里。她担心父母不能接受她到前线,但是自己又特别想去,只好瞒着家人到南京抗疫;为了防止亲戚朋友发现,她还关闭了微信运动消息。孙茹有些心疼地说:“整整16天,一直隐瞒。她没有男朋友,也没有父母的电话关心,心里该是多么难受啊!”

那天晚上,孙茹郑重其事地说:“周洋,今天开始,我是你姐,有什么话,和我说。”一句话,惹得周洋热泪奔涌。泪水,流走了许多天来哽在周洋心头的全部委屈。

后来的日子里,孙茹一有空就和她说说话,每天晚上回来,督促她吃饭,给她讲有趣的事情。

在队友们心里,孙茹的确是个大姐姐。她们10个人,只有三个结婚的。孙茹是队长,说是年龄最大,也就刚刚32岁。但是,我看到的孙茹是个稳重、大方、有思想、说话做事有板有眼的姑娘。选她做队长,真是任人唯贤。队友们的心事,都愿意和孙茹说。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陈媛,婆婆生病住院,孩子没有人照顾,很想早点回家。孙茹安慰她说,我们要克服困难,特殊时期,医务人员使命在肩,不要忘记董事长说过的话,“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孙茹对队友的关心也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有时,休息的时候,有的女孩把鼻子露出来,她就督促说:“快把‘小鼻子’盖上。”孙茹在“鼻子”前面加一个“小”字,让我都觉得她是个称职的“姐姐”。

我们在一起

孙茹说:“在南京的每一天,我都被我的队友们感动着。”

她说,我们10个人,心总是在一起的。无论多热多累,没有人叫一声苦。如果有队友病了,身体出现不适,其她人都抢着替队友完成任务。还有南关医院总领队,虽然不和我们工作在一个街道,但是她每天都在群里询问我们的身体情况。

麒麟街道的采样点是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大棚厂房,没有空调,条件极其简陋。虽然街道的工作人员安放了电风扇、冰块。但是,电风扇和冰块离得很远,四面热浪袭来,几乎没有凉意。

这群有爱心、有耐心,善良、美好的天使,在暑气蒸腾的大棚下,总是和风细雨地对待每一个人。前来核酸检测的人们即便有时心情烦躁,有时因疫情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但是只要见到她们,所有的不愉快便烟消云散。听到这里,真想说一句:你们毕竟是铭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

我问孙茹:“你们每天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她笑着说:“每天晚上结束后,我们自己相互采样。因为,自己安全才能去服务别人。我们采样结束,就意味着一天工作完成,那时,有一种成就感,也有轻松感,然后大家就有说有笑地回酒店了。”

说到酒店,孙茹说:“酒店对我们非常照顾,他们每天晚上都要把夜宵送到房间,即便是深夜,即便我们吃不下,必有热饭热菜送来。”

“难忘南京!那些日子,我们得到很多热心人的关心和照顾。”

她说:“麒麟街道采样点的厕所在后面的办公区,来回要走很远。办公区的工作人员只要见到我们,就招呼到办公室空调间休息一会。但是,我们不能去。如果我们被感染了,他们就不安全;即便我们没有被感染,他们也要全面消毒。 ”

每天都有志愿者给她们送奶茶、冷饮、零食等。尽管她们不敢多喝、多吃,他们依然坚持一天多次送过来。他们中有网格员、个体户、大学生等。

还记得那个帮忙画画的志愿者,每次孙茹她们致谢的时候,她总是做出一个用力握拳的手势说:“南京加油,我们在一起!”

回忆这些,孙茹还激动不已,同时露出坚定的笑容。接着又欣慰地说:“还好,南京的疫情很快就控制住了。” 我也感慨道,是啊!相信祖国,相信人民!

我还相信,南京,这个多元、包容的省会城市 ,一定留给天使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暖暖后方情

“南京抗疫的日子里,医院是我们的定心丸。”孙茹说。

“那些日子,护理部的庄娜主任,每天和我们视频,关心我们吃饭、休息、身体状况等等。”

我问孙茹:“庄娜主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孙茹提高嗓音,学着庄娜的语气说:“等你们回来,请你们吃好吃的。”

朴实的一句话,足以让天使们泪眼婆娑,那是装娜姐的加油、期待与爱,是世界上最珍贵、最暖心的话语,她们懂!

张汉乐董事长经常在群里询问:“你们有没有接到回家的消息啊?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孙茹对我解释道:“我们在南京由南京说了算,董事长只能这样问我们。”听到这里,我突然体会到张汉乐董事长的心思,那是牵挂,那是孩儿离家不由娘!

作为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有时,孙茹抽空关心一下手术室的工作。但是手术室的姐妹们很给力,知道她在南京已经很辛苦了,总是说:“护士长请放心,我们没问题,请照顾好自己。”

孙茹的团队在南京参加了第三轮到第七轮的核酸检测,16天,终于完成任务归来。

在沭阳隔离的14天里,医院不断地给她们送物资,吃的、穿的、用的,无微不至。从大件物品到小小的指甲刀,一一标注房间号和姓名,送到天使们的手里。

在隔离的第一时间,周洋把一切告诉了父母。父母那头有泪有喜的声音,让周洋一时说不出话来。

爱在传递

铭和天使离开南京那天,鲜花簇拥,警车开道。当车子从麒麟街道徐徐开过时,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人群,那是送别亲人的场面。许多骑电瓶车路过的市民都停下来,对着她们挥手致意,不用说“谢谢”两个字,在那一刻,所有的语言都化成了两行热泪。孙茹眼圈红红地告诉我:“那一刻,对着车窗,泪水模糊了双眼,真的很不舍。”

“隔离结束了,是李院长和庄主任去接我们的,那种回家的感觉真好。”欢迎仪式上,鲜花、掌声迎接着一张张青春的笑脸,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孙茹悄悄地说:“那天,我们看到张董事长的笑容特别灿烂。”

在我结束采访的第二天,接到孙茹发来的截屏信息,那是一个“南京护理群”,其中杨颖在群里发了一个图片,上面是一个别致的手工编织品。孙茹告诉我,这是南京的志愿者寄来的手工编织发卡、口红袋、以及手工编织宝宝。在南京,这位志愿者还亲手给我们做了甜品呢!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我说:“他们被你们的爱心感动了,是你们这群天使影响着他们去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这是爱在传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