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暖人笔生花
——一乡镇文学社走出五位省作协会员
房雪莹 王其成
上世纪80、90年代,那是一个文学自觉的年代,全社会崇尚文学,文学之风自然也刮到了中学校园,于是文学社团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各个学校。在这个大背景下,宿迁市来龙高级中学春晖文学社应运而生。
2011年7月,来龙高级中学与大兴高级中学合并组建宿豫实验高中,搬迁到城区办学,来龙高中的历史画上句号。但是春晖文学社却余韵未了,佳话犹传。2022年11月,江苏省作家协会公示了年度新发展会员名单,王以树(王宜树)赫然在列。至此,算上社团指导老师王其成,原宿迁市来龙高级中学春晖文学社已有五人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另外三人分别是王秀营、张克铖、韩海涛。这在宿迁文学界传为美谈。
一
来龙高中春晖文学社成立于1984年,创始老师是周天佑、吉家骅、刘军等老教师,1986年王其成老师毕业分配到来龙高中,接替几位老同志,担任指导老师。他们编社刊、搞征文、组织活动,文学社办得风生水起。据较早加入文学社的王秀营回忆,工作之余指导老师们认真组织社团活动,热情指导社员创作,还手把手教学生刻钢板和油印;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到校外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美好。最难忘的是同学们“抢社刊”的情景,社员才有的社刊也深受其他同学的喜爱,每次带回教室都会遭到“疯抢”,抢到的高高举起,得意洋洋,抢不到的赶紧凑过来,能嗅嗅油墨味也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要是谁的文章发表在上面,大家就会围着他欢呼。王秀营他们班上有一位同学的散文发表在社刊上,文中景物描写特别美,就像语文课本上作家碧野《天山景物记》中的片段一样美,大家就给那位同学起个外号叫“小碧野”。
张克铖一直记得他们去沂河边吹风、采风的事。沂河在侍岭镇北边,距离来龙镇有十多公里路程,师生二三十人骑着自行车,一路欢声笑语,然后水畔流连、田间嬉戏、歌咏而归。在滔滔沂水旁,他们大声诵读《论语·侍坐章》里曾点的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韩海涛和王以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担任社长期间所做的两件事,一是去马陵山和项王故里采风。王其成老师和他的另外三位同事带队,文学社成员十几个人,骑自行车从来龙到马陵山,从马陵山到项王故里,然后再折回到来龙,当天来回,往返三地,九十多公里路程,老师都累趴了,王以树他们还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却只顾着兴奋,竟然大声嚷着不累。当时能去过这两个宿迁周边著名景点的还只是少数人,够向同学们炫耀的了。回去以后他们都写出了超乎平常的好作品。另一件事是庆祝春晖文学成立五周年活动。王其成老师列了一个名单,让王以树、韩海涛以文学社名义给宿迁书画名家写信,请求贺词。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确实没抱太大希望,但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刘云鹤、时守信、吴应宁、陈家柱、徐士林、陈鼎祥等知名艺术家悉数寄来书画作品以示庆贺。连同他们刊行的油印社刊和社员发表、获奖的作品,隆重地举行了一次轰动全校的春晖文学社五周年纪念展。
二
青少年时代在心中种下的文学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结果。
王秀营高中毕业考上了师范院校中文系,进一步靠近了文学,有了实现文学梦的机会和条件。1992年,他的一篇散文《五分钱硬币》在《宿迁日报》上发表,接着又在全国各地市级报刊发表了十几篇诗歌、散文,后来连续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发表三篇散文。发表是鼓舞文学青年的兴奋剂,从此工作再繁忙他都不忘抽时间搞创作,学生时代的文学梦想终于引领他走上神圣的文学殿堂。王秀营近几年出版了散文集《桂花开后》《运河心》和长篇小说《五华顶之恋》,2014成为江苏省作协会员,其后一直担任宿豫区作协理事。
韩海涛是2018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的,他同时也是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诗文、评论等作品在《大地文学》《中国国土资源报》《当代诗人》《江苏作家》《扬子晚报副刊》《楚苑》《骆马湖》等报刊发表。《生死问道》入选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作协大型报告文学集《向人民报告》,《哭母亲》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甜蜜的守望》入选《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多次获得宿迁市文联举办的文学征文大赛一、二等奖。
张克铖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中学任教,2020加入省作协,也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任宿豫区作协副主席。他从中学时代开始一直坚持文学创作,曾在《辽宁日报》发表诗歌作品《海岩之恋》,加入辽宁小作家协会;1995年诗歌《爱》在《诗刊》发表,并参加诗刊社诗歌讲习班学习;1996年诗作《静静的思念》入选臧克家主编的《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优秀作品选》;在诗潮、诗选刊、诗林、鸭绿江、青年文学家、当代诗人、中国诗人、作家报、扬子诗风等纸媒发诗歌数百首,作品入选《2017中国当代诗人作品选》《2018中国诗歌年选》《2018江苏新诗年选》《中国乡村诗选编》等;出版了诗集《生命中的一抹绿》,获评第二届全国十佳潜力诗人。
王以树2022年加入江苏省作协后,被选为宿豫区作协秘书长。他曾在《星星》、《诗刊》、《中国网络诗歌史编》、《见诗如面》等刊物和选本发表作品,名字和作品入选《星星诗人档案˙2016年卷》。201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项羽和虞姬的故事》《三月的骆马湖》《洪泽湖湿地印象》《梨园湾,梨花醉》等四部诗集计160万余字。多部诗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大不列颠皇家图书馆收藏,有作品被推介到国外刊物交流。目前正在创作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项羽本纪》,不久将面世。
三
韩海涛和王以树的人生并不一帆风顺,甚至经历了一些磨难和波折,但是对文学的追求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韩海涛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走上了外出打工谋生的道路。先是闯关东,在东北林海雪原里赶马伐木,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一次在齐齐哈尔,身上一无所有,塑料袋里拎着一本《现代名家散文》,路遇一个小混混用刀抵住脖子,让把钱拿出来,见他所有家当就是一本破书才放过了他。就在这种境况下,他还坚持写日记、写诗、写情书式散文。这些作品可惜归乡时在加格达奇被不良车夫连同行囊席卷一空。后来又到苏州打工、卖菜,没挣到钱又回到宿迁开小吃部,不知是手艺不好还是运气太差,总是门可罗雀,生意清淡,生活艰难时韩海涛甚至蹬起了人力三轮车。他的老师王其成曾用诗句描述他那时的生活状况:打工回来你背着一大包鲜活的诗句/娶妻生子后那些诗句也没发酵成面包/真的,任何一个词汇都不能充饥/你开始着手在家乡的小城开了个小饭馆/对你来说锅铲绝没有钢笔好使/除了诗友偶尔光顾/你炒的菜很难打动顾客的钱包/像你的诗句打动读者那样/冷清时你手边拿的不是菜谱/仍然是一本新出版的诗集/那些诗句经过烟熏火燎变得很狼狈。
韩海涛说:绝望时,是文学照亮了我前进的路。蹬三轮等客间隙,他或者捧书阅读,或者提笔著文,阅读与写作成为他生活的调味剂。生活带给他困难和压力,也为他积累了鲜活的文学素材和真切的生活感受。当他的第一篇散文《车夫生活》在《宿迁市报》发表时,看到报栏里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韩海涛激动得直搓手。生活从你这里拿走的东西,终会以另一种方式还给你。
王以树电大毕业后开始进入社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来,他辗转多地,做过二十多种职业:卖煤气灶、卖抽油烟机、卖电风扇……小本生意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生意不好时他常常瞒着妻子在包装盒上、在厂家发的宣传单页上写诗作文。王以树说,“在失意的时候,是文学给了我精神的寄托和慰藉,让我有坦然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心。”在他的文章里看不到任何对命运的抱怨,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对美好事物的歌颂。
王以树生活境况的改变从卖太阳能热水器开始,他卖太阳能热水器的思路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代理某个品牌,而他另辟蹊径自己注册一个“清照”牌太阳能热水器商标,然后找厂家定制生产,这个牌子只有他独家销售,价格战打得再残酷,也打不到他身上。掘得第一桶金后开始转型做酒,如今他在酒乡洋河拥有中洋酒业集团、国洋酒业集团、中酿酒业集团三驾马车,另外还在市中心建立了一处酿酒文化基地——苏参槽坊。基地位于宿豫区顺河街道陆槽坊社区,这里历史上就是酿酒场所,苏参槽坊数千平方展厅水系环绕,栏楯增胜,五颜六色、器型各异的酒琳琅满目。王以树的人生可以说是诗酒趁年华了。
四
春晖文学社指导老师王其成在把文学的种子播进文学社社员心田的同时,自己也不忘创作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是老师教学生写作文自己也要会写,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他的文学创作就是从写下水作文开始的,每次布置学生写作文他都要“下水”一遍,评讲时跟学作文一起展示。感觉不错的就向报刊投稿,就这样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教师报》《辽宁青年》《中学生博览》等报刊杂志发表了数十篇文章,2015年结集为《听晨》出版,后又陆续出版了《四季履痕》《诗与远方》《宿迁中学校志》《乡土的芬芳》等书,2017年加入江苏省作协,2022年被选为宿迁市作协副主席。
其中《四季履痕》和《诗与远方》是记录作者人生履痕的文学作品集,分别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前者收录了作者创作的旅行、户外运动散文近50篇,后者是以诗歌形式撰写的游记。内容涉及登山、徒步、溯溪、探险、访古、旅行等多种项目;景点包括从西藏、川西密境,到中原名山大川;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到终年常绿的江南;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以国内为主,兼触笔海外;每篇文章既娓娓叙述行程,更细致描写景致。所有诗文不是笔墨纸谈,而是用脚步蘸着激情在山川大地上创作出来。
旅行就是备课是王其成老师的教育理念。初高中语文课本不少内容涉及旅游景点,不亲临其境总有“隔”的感觉,很难在课堂上讲出切身感受。王其成老师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四处“备课”,去浙江绍兴,必游鲁迅故居、兰亭、沈园、咸亨酒店、鲁镇;去江西九江,看庐山瀑布,探访石钟山,寻梦琵琶亭,浔阳楼里找宋江题诗;去福建福州,寻找故乡的榕树,拜谒《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故居;去安徽滁州,观赏醉翁亭,寻找“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滁州西涧。他还专程去苏州山塘街扼腕五人墓道,去睢宁下邳访古张良进履的圯桥。归来成文,课堂上读给学生听,阅读与写作双效俱佳。
2023年3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关于宿迁本土风景、风俗、风物、人物、乡愁的散文集《乡土的芬芳》,紧扣宿迁英雄故里、中国酒都、水韵名城的城市特色,把个人旅行融入地方文史,把人生阅历融入乡土文化,把个人情感融入古今人物,用文字呈现城市生活和农耕文明的点点滴滴。
春晖文学社已停留在过去的时光中,但往事不只留下美好的记忆,也会给人诸多启发,王其成老师和他的春晖文学社的故事值得回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