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宿豫文艺》的头像

《宿豫文艺》

内刊会员

文学评论
202407/22
分享

宿豫作家及其作品漫评

——谨以此作致敬《宿豫文艺》创刊10周年

陈法玉

宿豫区是宿迁市的一个文学重镇,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有韩玉喜、张镭、范金华、胡继风、周永文、陈家忠、王善余、陈法玉等8人,约占全市中国作协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宿豫区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1%),出现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宿豫区还在全市首家设立政府文学奖,为推动地方文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宿豫区作家协会成功创办文学双月刊(内刊)《宿豫文艺》。《宿豫文艺》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积极发现和培养文学新生力量,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就宿豫区部分作家及其作品展开评述,力求为促进家乡文学事业发展留下些微的痕迹。

胡继风:首开宿迁地区获全国文学大奖之先河

胡继风小说集《鸟背上的故乡》2011年以第一名的评比结果,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实现了宿迁地区国家级文学奖项零的突破。2019年,胡继风上榜中国出版集团“新中国儿童文学光荣榜”,和冰心、曹文轩等70位儿童文学作家一起被评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近年来,胡继风创作出版了《就像一株野蔷薇》《长命锁》《云朵上的爸爸》《太爷爷的心愿》《哪天才能长大呦》《长着长着就长大了》《在梦想的田野上》等十多部长篇小说。

胡继风获奖小说集《鸟背上的故乡》,是大时代背景下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的精微呈现。这部作品没有历史宏大的叙事结构,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交错,没有色彩斑斓的语言雕饰,却依然散发出生动完美的艺术魅力,释放着撼人心魄的精神张力,他为我们所描绘的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的人物群像,读起来是那样地令人感动、令人思考甚至是令人伤怀。这部由十八个短篇组成的小说集虽然不足30万字,却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作品的人性光芒。可以说,整个作品是对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的存照、是对这些孩子精神世界的观照。同时,也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察照和对人文关怀的烛照。无怪乎这部小说集受到了评委们的广泛好评,荣登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榜首。

(一)为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存照是作品的表象意义

《鸟背上的故乡》所收集的十八篇小说,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农民工子女特别是苏北地区桃源县小胡庄这一特定村落的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这里的农民工子女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的,一种是随着外出父母在外漂泊的。不管是留守的还是外飘的,孩子们的生存境遇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承担较大的生活压力的同时,还要忍受思亲的煎熬或者是面临不能融入城市的尴尬和无奈。

壮壮是《想去天堂的孩子》的主人公。爸爸在苏州打工,自己成天和痴呆的妈妈、年迈的爷爷守在家里。爸爸为了省路费、多挣钱,一年多时间也未回来一次,这可让刚学了课文《枫桥夜泊》的壮壮想坏了。而就在此时,恰巧遇上了学校要组织父母在苏州打工的孩子前去探亲。壮壮是名在其中的。但让人痛心的是学校和他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就是找不到爸爸的联系方式,这个得而复失地和爸爸见面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地丢掉了。他曾不顾蚊虫叮咬,一整夜地守候在有电话的德高老爹家的门口,幻想着奇迹出现正好能等到爸爸打回来的一个电话。然而,奇迹最终没有出现,壮壮只有在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课文《枫桥夜泊》疲劳后的睡梦中,和父亲在天堂苏州见上了一面。

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是那么需要父母的疼爱,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他们用尽了心智,想尽了办法,玩尽了花招。《跟小满姐姐学尿床》里的小米在妈妈回来的那几天,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一觉醒来,发现妈妈又梦一样地消失了”。她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看着老羊带着小羊啃青,就会伤感自己“还不如一头小羊呢,还不如一只小鸡呢”。当她偶然间得知小满的妈妈不去打工是因为自己会尿床,妈妈要在家里照顾,就偷偷地也学着尿床,结果却换来了母亲的一顿狠揍;刘青稻以为只要金融危机不消失,南方的织袜厂就不能开工,织袜厂不开工,妈妈就可以不出去打工。而他的小伙伴季创业想的却恰恰相反。季创业因为爸爸还在南方留守等消息,巴不得工厂能够早点开工妈妈回去上班,这样一家三口又能聚到一起。他自鸣得意地想出一个妙招,给奥巴马叔叔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抓紧派几个人来,把溜到中国的金融危机给抓回去”。(《致奥巴马叔叔的一封信》)。

因为有的孩子父母双双都外出打工,这些孩子只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留守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疼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小小的年纪,还要承担巨大的生活压力。《急诊》里的黑妮在奶奶突发重病的情况下,不顾冬夜月黑风高,不顾乡路坎坷泥泞,不顾脚伤鲜血流淌,不顾年幼身单力薄,毅然拖着小板车走着一夜的路,终于把奶奶送到了医院。手术找不到大人签字不能做,这时黑妮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院长,求您了,求您救救我奶奶吧。我十二岁了,让我签字吧……”读及此处,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如此,那么随父母在城市漂泊的孩子又是怎么样呢?

《鸟背上的故乡》里的胡四海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因为没有城市的户口,进不了幼儿园,上不了像样的小学,只能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逢年过节时回到家里,又不被家乡的伙伴接纳和认同。几次这样的循环反复,胡四海犯糊涂了,但他最终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既不是城市的孩子,也不是村庄的孩子----对于城市来说,我只是一个来自村庄的客人,就相对于村庄来说,我只是一个来自城市的客人一样。城市和村庄或长或短地容留了我,同时,城市和村庄又都或严肃或委婉地拒绝了我。”这样的孩子没有家乡。“如果非要给我一个家乡不可的话,那我的家乡就在不断迁徙的路上,就在鸟一样四处寻食的大人的背上。”有了这样对自己生活现状痛楚的认识,才让胡四海在和父母一起经过千辛万苦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到家乡的时候,才让他在看到父母因为走进家乡喜极而泣自己也想哭的时候,最终没有哭出来。

这是胡四海关于家乡的感受。而《楼上的你和楼下的我》中的单丹丹,则被城乡孩子之间那种看不见的鸿沟困扰着。为了省电费,单丹丹常常要到外边路灯下写作业,累了、疲了,就拿出爸爸给自己做的那个由大公鸡羽毛扎成的毽子踢几下。这些,被楼上住着的城里女孩莹莹看到了。莹莹着了魔似的想接近这个女孩,经过各种努力也认识了丹丹并成为要好的朋友。但是,作为医生的妈妈宁大夫却不能接受丹丹,她担心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会影响自己的女儿写作业、弹钢琴、跳芭蕾,甚至会影响女儿远大理想的树立。而丹丹的妈妈在发现了女儿的这一情况后,便知趣地寻找别的住处准备搬走。然而,孩子之间的友谊是纯真的,幼小的心灵暂时还不知道什么叫“连友谊也需要门当户对”。孩子不是在家里留守,即使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但世间的人情冷暖同样也会让孩子的心里发凉。

对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的客观描述,只是《鸟背上的故乡》具有给人提供一个特殊群体生活状态的表象意义,它告诉人们在当下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出现重大转型的情况下,有一群人、一群孩子、一群农民工的孩子是在怎样的生活,是在怎样的奋斗,甚至是在怎样的挣扎。当你看到《大水》中的船生以及爷爷奶奶在为那条鱼而欣喜、在为那条船而绝望时,你不以为他们是在为生活而挣扎吗?还有《美丽的花衣裳》中的那个叫做菱花的女孩为了凑钱买一件花棉袄,不惜夜里去鞭炮厂做童工而最终因事故致残。再美的现实里,也有悲酸的阴影,只是这种悲酸我们还没有看到,我们还没有体验。《鸟背上的故乡》的表象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犹在眼前的可以想象更可以触摸的空间。

(二)观照农民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作品精神的核质

胡继风在作品中不仅给我们描述了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更为我们展示了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正如作者所言:“孩子们的忍耐、坚强;勤劳、善良;勇敢,不逃避;乐观,敢担当……这些让成年人肃然起敬的精神光芒,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我们看到,《鸟背上的故乡》虽然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农民工子女或留守或漂泊的生活故事,但实际上每一个故事的背后,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思考。

作品通过展现不同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中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向善、向上、向真、向美的精神浸染。作者胡继风出身农村,在农村念完小学、中学,师专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学校的课堂,对农村的孩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即使在后来改行从事记者工作以后,因为老家乡邻中包括自己的外甥都是留守儿童,因而对农民工子弟的生存现状就显得格外的关注。他了解农民工以及他们子女的生活状况,深切感受到他们虽然物质生活艰难但精神世界却丰富、宽广,特别是看到有些孩子涉世过早,面临许多和他们体力与心志完全不成比例的生存压力及情感困惑,就感到有责任、有义务要持续不断地关注他们,并以文学的形态去表现、去记录、去歌颂、去赞美,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想通过作品启迪孩子们要“用坚忍和顽强对待困境,用温暖和阳光对待他人,用感恩和担当对待社会”。

《不知要往哪里去》的毛北大来自学业的压力,不会比爸爸妈妈打工挣钱的压力少多少,进入中等成绩的行列是保住父母婚姻的唯一筹码。为此,他学啊、拼啊,并不是为了今后学习长进真的能考上清华、北大,而是为了让自己不成为一个单亲的孩子。孩子内心的那种凄凉、哀伤以及为此所付出的超常的拼搏,真的能改变现实的一切麽?

我们看到百合一夜没睡只是为了给妈妈写一封信,那封信的主旨是换回母亲对自己多爱一点,多和自己多待几天,多说几句话,多抱一回自己。但是,一想到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还是把那封写了一夜的信一点一点地撕碎了。好孩子只会为大人着想啊!(《一封写给妈妈的信》)

《像豌豆一样突然消失》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不孝,设法要改变他们。但是当初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在孩子的时候,也曾是一个很孝顺的。“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谁能保证这个叫谷雨的孩子今后就是一个十足的懂孝道的人呢?

还有《最美有多美》里田乐乐的坚忍、《和冰冰一起私奔》里桥桥的勇敢、《空课桌》里梁魏然的善良,哪一个故事的结局不是发人深省?《忘归》里的胡小榆和其他三个孩子捉龙虾直到夜晚忘记回家,别人被父母找到都挨了一顿揍,而自己爸妈外出打工和奶奶在一起,看到别的孩子挨揍都感到是奢望不到的幸福。此情此景,孩子的失落和悲伤溢于言表。

《鸟背上的故乡》里的这群孩子们虽然身处低微,但却有宽广而又强大的精神世界,他们关心家人、能够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他们坚韧顽强、能够勇挑生活的重担;他们胆大心细,能够做出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向往友谊,能够为了朋友极尽所能……从他们内心闪现出来的精神光芒,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

(三)透过作品可以看到对现实社会的察照

从表面上看,胡继风的《鸟背上的故乡》客观反映了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以及精神世界。但是,透过作品我们却能看到对社会现实的察照。这种察照,是对故事产生背景的描画,是对人物命运的追问,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是对未来发展的观望。

现在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甚至是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在当地就业解决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别无选择地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走上了背井离乡、抛家别子的漂泊之路,他们或夫妻同行带上孩子,自己的背上就是孩子的故乡;他们或夫妻同行丢下孩子,让孩子在家乡和老人一起成为留守儿童;他们或单独外出丢下自己的另一半,让孩子暂时成为单亲家庭的成员。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土里刨食温饱可以解决,但是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达小康、要走上现代化,仅有的几亩地的种田收入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他们就要穷则思变,走进城市、走进工地、走进一切适宜他们或是只有他们才能干才愿意干的那些急难险重的岗位。为了得到这些岗位,他们花掉了积攒的路费,经历了长途奔波,暂时得到了还要担心失去。担心失去现有的差事,也是他们常年舍不得回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一旦离开再返回,这个差事早就“名花有主”了。

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因为没有当地户口享受不了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享受不了城市的医疗保健条件,只能小病忍、大病扛,实在不行了再去小诊所挂瓶水、开点药。父母亲在外挣钱太难了,连打个电话也要先打好腹稿,在最省钱的时间额度内挂断。孩子们在城市生活简朴不说,和城市小朋友的交往也受到他们家长的歧视和排斥,心灵上留下了遭受羞辱打击的烙印。

透过作品,我们看到当下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等等。在城市,也面临着公共服务问题、就业不足问题、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等。特别是城乡差别问题的有效解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我认为本书作者对社会现实察照的呈现,不是刻意的,而是看似漫不经心地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读《不知要往哪里去》看到孩子们为学习成绩的纠结,我们就会想到中国的应试教育问题;读《大水》看到爷爷奶奶年过七十了还要为生计操劳,我们就会想到老有所养以及社会救助问题。作品里的每一个故事背景,都是当下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在这个现实中生活的我们,不能不去为这些身边的问题而思考些什么。

(四)人文情怀的烛照是作品的力量所在

将《鸟背上的故乡》通篇读下来,会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作家炽烈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倾洒在字里行间,让我们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展开,去感知一个个小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去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去思考社会的责任所在。作者胡继风在接受媒体的一次采访时说:我还希望我的小说能够被很多大人、包括决策者们看到,希望他们能被我的小说打动,从而不论是对待在农村的孩子、还是进城的农村孩子能够有所作为,让这些孩子拥有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快乐的生活环境。

作家的责任担当,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作品影响世道人心,多对社会释放一些正能量。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作品蕴含了人文情怀,就会使之更加厚重、更有力量。胡继风体现在这本小说集中的人文情怀,主要表现在关注、同情、呼吁三个方面。作品十分关注当下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笔墨触及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情绪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写实般的记述,给我们还原了这个既特殊又庞大群体的人生百态。作品极大地表现出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生存境遇的同情,感同身受地书写他们的愁绪忧思,感染我们要对这个群体给予足够的理解、尊重和帮助。作品更多的动机,我认为是对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生存现状的强烈呼吁。尽管这种呼吁是无言的,在30万字的文字中没有一处可见,但我们通过阅读能够真切地感受得到。当我们那些农民兄弟以及他们的孩子面临不平等的时候、面临不公正的时候,面临疾病、面临贫困、面临离别的时候,还要等他们发出呼救才伸出援手吗?社会的责任和良心,也许在这一刻被唤醒。

范金华:文学园地的辛勤躬耕者

在当下的宿迁文学创作界,范金华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此说,一是因为他的散文创作成果卓著,二是因为他热心于地方文学事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以组织较有影响的文学活动而被广泛赞誉。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生活的原野广征博采以酿出自己的文学蜜汁;他也像一头默默奉献的老牛,深耕着地方文学事业发展的园地,为培育更多、更壮的文学新苗出力流汗。

(一)起于诗歌创作的文学之路

范金华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宿迁市作家协会顾问,曾任宿迁市散文学会会长、宿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85年3月在《淮海报•洪泽湖》副刊发表处女作诗歌《牧归》以来,至今已在《北京文学》《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清明》《散文百家》《雨花》《江苏散文》《安徽文学》《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散文集《笑看春风》《城市的夜色》《郎行千里》《范金华散文选》《梨园小憩》以及长篇小说(合著)《日落峰山》等。他的文学之路也是从诗歌起步。

范金华年轻时候读了《雪莱诗选》《普希金诗选》《唐诗三百首》《艾青诗选》等大量中外诗歌经典,因此在写诗上能够做到起点高、出手不凡,1985年起就有诗歌发表于《崛起》《文艺学习》等杂志以及省、市级报纸副刊。从地级宿迁市建市初期韩玉喜主编出版的《宿迁市文学作品选》中,我们还能读到收录其中的范金华的《谒项羽故里》和《乡下女人》两首诗。

从古至今,写项羽的诗歌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范金华的《谒项羽故里》却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推开朱门∕有雄风旋地而起∕“盖世英雄安在”∕我骨内悚然∕灵魂绕梁寻你。”诗的一开头先声夺人,将进入供奉项羽塑像英风阁刹那间的感觉跃然纸上,这种感觉不是伤怀,不是哀怜,而是崇敬中又蕴含着缕缕的茫然和遗憾。这种感觉,牵着读者不由自主地再读下去:“昔日一杆长戟沙场无敌∕如今浓缩于一尊∕似像非像的膏泥∕山是假山剑已不利∕可你眉宇间仍隐隐有∕力可拔山的豪气∕鸿门宴下∕记载着你一生的风风雨雨∕我不是因旅游而来∕我是江东父老的后裔∕借你刚毅的目光∕剔去今天骨中的软弱∕语中的媚气。”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作者拜谒项羽的来意以及诗歌的旨意和盘托出,项羽的贵族精神、英雄豪杰、伟大人格盈满诗篇。这首诗的亮点和创新之处,就在于不是一味地对项羽进行赞美、歌颂,而是作者把自己带进诗里,借项羽刚毅的目光剔去今天骨中的软弱,语中的媚气,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意欲达到的精神境界。

《乡下女人》通过对一组乡下农民生活的素描,表现了乡下女人的适意和安然,快乐和美好。“驮着太阳出门”“有棱有角能歌能舞的月亮”“扑展翅膀去琢男人的胡子”等等意象的使用,让诗歌在白描中又有了泼墨画的色彩,读起来让人感觉生活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范金华后来不写诗而写散文了,源于一些报刊编辑的建议。他们认为范金华的文笔写散文更合适。刚刚开始创作还没有摸清自己的文学之路究竟怎么走的范金华,就这样与诗歌擦肩而过。不过,有诗歌创作打底子,恰恰给范金华后来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散文的语言更加精炼、更有诗意,整个作品在调式风格上也彰显出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二)硕果满枝的散文创作

范金华文学事业上的成功,突出体现在散文创作上的收获。本世纪初期至退休前一段时间,是范金华散文创作的高峰期和黄金期。

2002年8月,范金华的第一部散文集《笑看春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此前发表的一些较为重要的作品,可以说是作者散文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2005年12月,范金华第二部散文集《城市的夜色》再次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城市的夜色》通篇读起来,就像一个熟人在向你娓娓道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发现。作者在平常事物中挖掘新意,在独特风光里捕捉情思,写西湖旖旎,实为寓情写人,追踪古人乃写文化底蕴;状大运河,写苏杭今昔,是对生活的礼赞,也是对历史的沉思。文集叙中含情,绘景寓情,借景生情,说理入情,全书所写事物虽然纷繁多样,但一个“情”字始终贯穿其中。2006年,在宿豫区举办的首届政府文学艺术奖评选中,该书实至名归获得第一名。

2008年至2022年,范金华又相继出版了散文集《郎行千里》《范金华散文选》《梨园小憩》等散文专集以及长篇小说《日落峰山》等,在《北京文学》《文艺报》《扬子晚报·繁星副刊》等报刊发表了《母亲的油纸伞》《养兰者说》《相遇杉荷园》等散文作品。

散文集《梨园小憩》2021年6月由文化发展出版社,里面收录了范金华近年写作的三十多篇散文。这些作品,有隔着时光对往事的深情回望,也有对当下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温情观察;有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热爱与眷恋,也有对他乡旅途中美景的欣赏与沉醉。点点滴滴,作者在时间的纵线与地理的横线上捕捉一些故事、情感、场景入文,勾画出世间的沧海桑田与人情冷暖。在集子的一篇文章中,范金华表达了这样的“散文观”:“散文贵在情真。散文的抒情需要力透纸背,写景必须为作者内心的感情服务,一切风景皆是人的内心感情观照。”范金华散文字里行间流露的真诚,是对岁月和生活的抒情,写得诚恳,真实而不做作,质朴的表达中蕴藏着用文字为内心情感赋形的冲动。这些散文很有年代感,读它们就像抚一把古旧的琴,抑或翻一本发黄的相册,时空摇曳,悠远绵长(黄玲:《在怀旧中抒情》,2021年10月14日《文学报》)。

范金华发表在2019年《北京文学》第六期上的散文《母亲的油纸伞》,从一个广阔深远的人文层面,流淌出一种情怀传承的旷达和文学游走的自得。《母亲的油纸伞》切口很小,小到我们见惯不惊,小到犹如庸常生活中某个平淡的日子。但是,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一把可以串联历史风云、连接起家族情感的油纸伞,一下就使得文章的立意超拔高远起来。尤其是作者儿时的心境以及惟妙惟肖的勾连,灵动地支撑起我们那一代人记忆中的精神高地。妙的是,作者看似不经意地联想到《毛主席去安源》画像上手里握着的那把油纸伞,恰似文化传承的广阔中,悠然间徐来的阵阵清风,高蹈的意趣和丰赡的内涵便呼之欲出。在《母亲的油纸伞》中,作者用一把小小的油纸伞承载着岁月的沉重、母子间亲情的深切、家国情怀中浓得怎么也化不开的韵致(周其伦:《范金华撑开了〈母亲的油纸伞〉》,2019年7月11日《新华书目报》)。

2022年8月1日,《文艺报》“新作品”栏目发表了范金华的《养兰者说》。《养兰者说》以养兰人之口,在道出了作者人生意趣的同时,也对兰花给人一些颠覆性的认知。兰花不是精米细面养出来的闺阁小姐,而是粗茶淡饭育出来的壮汉。选兰贵在选根,否则就会“一年看花、二年看叶、三年看盆”。作者寄情于兰,追求兰花神清、韵清、色清、气清的精神气质,修炼自己如孔子所言的兰花品性:“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穷而改节。君当如兰。”《养兰者说》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娓娓道来中不仅描画了兰花的形象气质,而是更上一层地表达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的人间真情。

退休之后,范金华的散文创作从数量上来说是比过去少了一些。但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范金华追求精品的意识更强了,每有新作,均为上乘。散文《相遇杉荷园》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发表后,被中华书局主办的《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版2018年4期转载,并选入“现代文备考专号”。2021年入选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全册)。作品被《人民周刊》《江苏散文精选》《特别关注》等刊物转载。部分散文作品入选安徽教育出版社选编的《中考热点作家美文精粹·山就这么高》出版发行。

范金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面的。除了散文,他在小说、文学评论上也有所建树。发表在《连云港文学》上的评论作品《乡音诗境里的〈布谷声声〉》,荣获第九届江苏文学评论奖,长篇小说《日落峰山》(与张用来合作)荣获宿迁市第二届金鼎文学艺术奖。长篇小说《日落峰山》201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以宿迁8年抗日为背景,纪实性地再现了以马林、张荫堂等宿迁儿女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宿迁的父老乡亲,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同日本鬼子、同国民党顽固派宿迁县长鲁桐轩、同马陵山土匪头子王斗山以及一些地痞流氓等进行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事迹。

(三)以一己之力搅动宿迁散文创作的一池春水

2012年5月,范金华当选为宿豫区作家协会主席。针对地方作家发表作品无阵地的实际情况,范金华多方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于2014年创办了文学双月刊《宿豫文艺》并担任主编。《宿豫文艺》的创办,为宿豫区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推出文学作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9月,范金华被选为宿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的岗位让范金华感到更应该为宿迁的文学事业发展多做些什么。经过反复考虑,范金华决定利用自己散文创作的优势,发起成立宿迁市散文学会,团结带领更多的散文作家在创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7年4月22日,宿迁市散文学会在宿豫区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市的50余位散文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学会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宿迁市散文学会章程》,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经过选举,产生了宿迁市散文学会第一届组织领导机构,范金华当选为会长,仲素梅、周永文、韩修存、马丽华当选为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散文学会会长姜琍敏,宿迁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仲向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作协主席王清平等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

范金华在当选为首届会长后表示,散文学会将开展各种笔会和研讨活动,推动我市散文创作事业的发展,并加强同省、国家散文学会的联系和交流,为培养我市出色散文作家和推出优秀散文作品多做贡献。

范金华说到做到,学会成立后便雷厉风行地开展各项工作,创办了学会会刊(内刊)《骆马湖文学》月报。以会刊为阵地,与沭阳铭和医院、骆马湖旅游集团等单位举办各种主题征文评奖活动。建议设立了由宿迁市文联领衔颁发,一年一届的“宿迁市‘铭和杯’骆马湖文学奖”,组织散文作家开展文学采风、研讨,先后举办了孙尤侠散文集《布谷声声》、孟献国散文集《阅读秦岭》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研讨活动。地方很多知名作家如王清平、王其成、莫云等都热情参与散文学会组织的各种文学活动。至2022年,宿迁市散文学会已发展会员86名,孙尤侠、张克铖、丁厚银等会员通过参加学会活动创作水平明显提升,先后加入了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省散文学会,出版了自己的作品专集。

范金华以自己丰硕的文学创作成果和组织文学活动的实绩,获得了各种荣誉。他的文学作品先后多次获得市、区级政府文学艺术奖和省级以上作协、媒体等举办的各种文学奖项,其中报告文学《人生在奉献中增值》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共和国的脊梁”全国报告文学二等奖、散文《父亲的梦话》获人民网、新华网等单位举办的“我的中国梦”网络征文大赛优秀奖、散文《母亲的菜园子》获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五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优秀奖,散文《风情运河湾》获中国散文学会和北京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运河金帆奖”三等奖。2011年,范金华被授予宿迁市百名文化人称号,2019年被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和凤凰网江苏频道授予江苏省第三届“中国人寿杯”十佳优秀文化老人称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期待范金华在今后的创作中充分运用自己多年来的生活阅历和文学积累,写出更多更好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地方文学事业的发展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永文:将诗歌进行到底

冰心先生有一段话: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写点诗,但是到老年时还在写诗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周永文就是这样。对于文字,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将诗歌进行到底!

周永文自从年少时就开始写诗,现在几近花甲,仍在为诗歌乐此不疲,且大有越写越多、越写越好之势。据我所知,周永文近年来就写了数百首诗作,而且发表的刊物档次也是越来越高,《北京文学》《朔方》《山东文学》《鸭绿江》《山西文学》《解放军文艺》《中国诗人》等省级、国家级名刊,频见其新作问世。除此之外,周永文还陆续出版了《周永文诗选》《周永文抒情诗选》《灵魂的修炼与飞翔》《父老乡亲》等多部诗集,屡获各种文学奖项。周永文诗集《灵魂的修炼与飞翔》在继续发扬自己过去优雅、唯美风格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对生命、对生活的体悟和认知,从而使诗作达到了更加深邃、更有力度和质感的境界。

(一)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

童年、母爱、乡情、亲情以及对军旅岁月的追忆,一直是周永文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不管周永文侧重写哪方面的内容,浓浓的乡愁总会在诗作中不经意地被唤醒。“把清碧的思绪扶上笔尖/让亲亲的茉莉花茶泡一下/我就有了民歌的身段/心情在爽朗中显出精致/一口一声惊叹。”《茶语人生》本是一首写点“小心情”的玩味之作(《泰州晚报》20147.9.20),但写着写着,作者就想到了茶的一生,想到了那一片片茶叶之上,“收留过多少风语,养活过多少鸟声”,“而我灵魂脆弱的稿纸/常被丢失的时光低声掩面/倒掉的全是乡愁的底色……”《再读余光中的〈乡愁〉》从余光中的一句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引申出去,重点诠释邮票的乡愁意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方草药的膏贴∕锯齿状的思念∕是一层层浪花∕是潮起潮落时∕疼痛的海峡∕叫做小纸船的邮票∕贴成连接皮肉的∕补丁……而《用汗流浃背造句》(《解放军文艺》2017年12期)、《一头老牛的背影》(《雪峰》2019年第1期))、《乡音》《山里红》《淮安文艺》(2019年第2期)等诗作,更是在全诗中写农村、写家乡、写母爱、写亲情,对乡愁进行汪洋恣肆般的宣泄。

周永文写乡愁,总是从一些细微之处说开去。比如《乡音》这首诗:“被十万滴露水叫醒的早晨/乡音顺着平静的渠水淌过梦境/让高出灵魂的比喻/告诫躲在乡愁里的我/水与火的疼痛/是炊烟熏制的乡音。”露水是地面的水汽遇冷凝成的水珠儿,本是极其微弱的。但是有十万滴聚齐起来一起发力,就能像雄鸡一样叫醒黎明。值得一说的是这“十万滴露水”之句,也真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全诗都很美,“炊烟熏制的乡音”“蛙声是乡音的一个音节”等等,语言、意境都是别开生面。

乡愁是抒情的最佳承托。借助乡愁,可以抒人生之思、感世之怀、悲欢之情、眷顾之念。周永文善于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所在,寻找乡愁的触发,通过对乡愁的书写,表达自己的人生意趣和对生命的感叹,用诗歌的艺术视角,表现出对历史、现实、文化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

(二)活泼灵动而又不失老成持重

精致隽永、活泼灵动是周永文诗歌的外形特征,内涵深刻、寓意独到则是周永文诗歌的质感指向。在他的诗作中,既可看到青春不老的飘逸,又可看到老成持重的仪态。《确认》(《解放军文艺》2017年第12期)、《禅悟》(《连云港文学》2017年第5期)等诗篇,则是另外一种充满认知、思辨的人生顿悟:“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确认/确认世间万物与我只有一面之缘……于是我乘法的生辰有了减法的命运/生日被一碗面条确认/乡愁被诗歌确认/爱情被墓碑确认/血腥被舌头确认/骨头被动物世界确认(《确认》)”。一连串的“确认”,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完整的人生。蓦然间,生命的年轮就像乘法一样以倍数的增长划到了最边的一圈,而命运的胜数则被递减得所剩无几。人过中年,不仅能够知天命,更能够看淡生死,知道“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过去了/土地承载着四季的葱绿/活着的和死去的灵魂/骨叉间交叉着涌潮的麦浪(《禅悟》)”。写诗的人不觉得有什么凄惶,总会“感谢孔子的宽容/收留我在他精神的梦乡里/取暖且让我常常泪流满面(《禅悟》)”。理性、旷达的人生态度,会让人把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过得精致而富有色彩,过得纯粹而有意义,从而加大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三)不时跳出的美感是如此的生动

读周永文的诗歌,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信手拈来的意象、花团锦簇的句子、蓬勃盎然的诗情、意蕴深厚的内涵,让人感觉美不胜收。“乡音是苋菜里的紫/掐了头也能见风长/把亲情炖在锅里/每一碗都是烈性红……”“高贵的诗神一排排伸出手/抚摸我熟透后/失去水分的柔情。”“我的胃口在离开骨头之前/我的良心已清洗干净/我的一行行铅字/是填写天良的答卷/是烧给诗歌信仰的纸钱。”这部诗集中的第一首诗《小白杨》(《解放军文艺》2017年第12期),运用了“小白杨”“火烧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当年刚到部队时壮怀激烈的情感。贺兰山下十万株小白杨,既是具象的植物,也指新入伍的十万名战士,而“火烧云”则象征着十万新兵澎湃的青春热血,表达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我过去读过周永文的一些作品,觉得周永文非常喜欢把“诗歌”作为一个“主体”,直接在诗篇里出现,或作为叙述者,或作为旁观者,或作为被描写者。“诗歌”每一次出现,都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让人更加深切地理解、体验作者在创作此首诗歌时起伏的思绪。“燕子/终日相伴在我书稿堆砌的梦乡/像一朵言辞茂密的花/开在我清贫的窗口/开在我抵达诗歌的途中……没有比你更优秀的飞翔/能在我的诗歌里/穿针引线、来去自如(《春燕是杏花村的版本》)”;“路边的百头菊/它是怎样躲过粗糙的光阴/先一步带着春意和清香/在诗歌无法体会的孤独和寒流深处/开出一路娇艳的佳境(《路边的百头菊》)”。“诗歌”自己直接走进诗歌,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

(四)深邃是水到渠成的那一种

我认为周永文诗歌的深邃,是指它诗意的深邃、思想的深邃。他的诗歌虽然没有更多地展现宏大背景和家国情怀,但是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同样引起读者的共鸣。发表于2018年第12期《鸭绿江》的《清贫记忆》,周永文用这样的诗句写母亲:“只记得母亲洗得发白的衣裳/只有袖口的补丁是新的/只记得母亲起早贪黑/把早凉当作披肩/一年四季穿在身上/汗珠子一声不响/在她的额头赶路/母亲说我生于三年自然灾害/飢饿的记忆让春天醒得太早/她喂我的奶水/有一半诞生在野菜里”。衣裳只有袖口的补丁是新的、饥饿的记忆让春天醒得太早……多么生动形象的描写啊,这样的母亲,难道不需要我们一辈子去讴歌、去赞美吗?他写父亲:“一把镰刀让父亲的腰痛旷日持久/脱下褂子系紧腰带/父亲又要赤膊上阵了/在铺天盖地的麦浪里/几贴膏药贴成他连接皮肉的/最后几块补丁(《一头老牛的背影》)”。朱自清的《背影》把父爱表达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周永文的《一头老牛的背影》与之相比,自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亲情,但能从别人的亲情表达中得到认同和接受,这就是诗歌的成功。

周永文诗歌的深邃,是在诗篇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唯其如此,才更加难能可贵。发乎内心,抒己之情感染他人,自会将诗歌带进深邃的境界。

当下,诗歌正在重回人们的日常生活。李少君先生认为:诗歌成为人们精神的需要,甚至正在成为一种心灵的必需品。又一个诗歌的黄金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希望周永文宝刀不老,笔力更健,在今后的创作历程中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写出更多的优秀诗作,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孙尤侠: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成了一道风景

孙尤侠是一位厚积薄发且一发便不可收的写作者。

过去,从没听说过孙尤侠这个人,从没听说过她在写作,从没听说过她发表了什么作品。然而,仅仅经过了三五年时间,孙尤侠这颗文学“新星”便在宿迁这个不大的文坛上跃然升空、熠熠闪光了。

孙尤侠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女教师,也是宿迁市宿豫区政协委员。到了这样的年龄还说人家是一颗文学新星,并无谐谑玩笑之意,而是完全从其似一匹黑马在宿迁文坛突然杀出而言。我不知道文学这粒种子在孙尤侠内心世界的土壤已经孕育了多少年,但是从其散文作品的内涵、文采以及表现手法上看,绝不是一年半载的摸索实践就能达到得了的。近年来,孙尤侠频频有作品见诸各种报端,《北京文学》《中国文化报》等大报名刊也被一一攻下。孙尤侠在退休之后散文创作势头如此之强劲,成果如此之丰盛,起点之高,真的不可小觑。这也正验证了宿迁人的那句俗话:梢头结大瓜。

也就是在这三五年的时间里,孙尤侠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成了一道风景。这道风景,不是那些山水、那些名胜;那些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那些莺飞草长、花香鸟鸣;而是那些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一篇篇充满温暖、充满感恩、充满善意、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这些美文和它们的作者孙尤侠,无疑是宿迁一道新的文学风景。

孙尤侠的散文集《布谷声声》,犹如一个开满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和各种香气的小花园,每朵花儿都有自己不同的花语,那花语有的代表亲情,有的代表爱情,有的代表友情,有的代表温情,有的代表乡情……

写父母的那些亲情文字,是孙尤侠文集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父母在孙尤侠的心里,永远是力量的源泉、精神的支柱和爱的动能。

《父亲回家便是年》这个作品,两年前我曾在听蝉居文学部落的一次活动上听到孙尤侠朗读过。当时孙尤侠几度哽咽,我们现场听众也是眼眶湿润。今天再次赏读,也再次被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而感动。父亲在远方工作,一年一度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和家人团聚一次。一年的等待,一年的期盼,都在父亲回家的时候才能有所消解。不知事的孩子们盼的是父亲带回的点心礼物,而母亲盼的则是更多更多。那一年年关到了父亲却迟迟未归,正在忙年夜饭的母亲突然说了句“我不想做了”之后,就把锅铲扔下蹲在一边发呆。一句“我不想做了”,暗含了母亲多少牵挂、多少焦虑、多少无奈、多少凄惶甚至是多少委屈、多少幽怨?终于,孩子们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借着雪光看到了父亲的身影!“我看到父亲的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村西头的小路那端,出现在空旷的田野上,出现在漫天飞雪的世界里!”作者连用了三个“出现在”,表达出了一种怎样激动无比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和作者一起分享着父亲归来、合家团聚的快乐和幸福。

童年时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成年后就变成了对父母的百般呵护。孙尤侠姐弟几人都很孝顺,对晚年的父母更是悉心照料。《父亲母亲的收获》这篇散文,是完全可以当成小说来读的。该文讲述了父母为了几个孩子能够吃上新鲜稻米和蔬菜瓜果,到了老年时还坚持自种三分水田和一片小菜园。孩子们实在不忍再看到父母操劳下去,就一齐拒绝老人的物品。不得已,老人决定放弃种植。进城的晚上,母亲上车后发现还有当年卖余粮的415元钱放在家里,就叫父亲下车去取。可是刚迈进城里的家门,母亲便给儿女打电话说415元钱丢了。钱是绝对不会找到了,老二决定自掏腰包垫上。为了给老太太圆这个失而复得的“谎”,兄妹几人是费尽周折。然而百密一疏,最后父母还是知道了真相。这个作品不仅故事写得曲折、丰满,更是感情充沛地写出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孙尤侠写爱情的散文温婉隽永、清雅脱俗,读来耐人寻味、美感十足。《爱情走廊》写景与写事、写人、写情交错出现,浑然天成若一幅赞美爱情的瑰丽画卷。在这道爱情长廊里,依次出现了一对老夫妻的爱情、一对年轻人的爱情、历史传说中的爱情,还有作者自己的爱情。人到中年,平静如菊,爱情不再是年轻时的汪洋恣肆,而是如一杯午时茶那样的平和。对,就是要平和,就是要像午时茶那样的平和!午时茶能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岂不是中年人一块水做的防身盾牌?午时茶由红茶、藿香、羌活、连翘等好多种中草药组成,这些酸甜苦辣的中草药又何尝不是过去所经历的那些艰辛和甜蜜的岁月积淀而成?人到中年,我们太需要午时茶般的爱情了!

在《爱情长廊》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午时茶般的爱情,是突然觉得爱人老了并带着泪花喊他一声“小老头”;是很长时间都这样静静地走着却不说一句话。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孙尤侠的另一篇散文《一起走着走着就白了头》。一次雪夜的漫步,让自己追溯了一回三十多年的爱情之路。三十年前在那个下大雪的乡野,相爱的两个人在冰雪里站成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三十年后在这个下大雪的城市,相守的两个人互看着对方的缕缕白发。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两个人在一起慢慢变老。爱情,真的很美!

孙尤侠在《布谷声声》这本散文集中,不仅收录了部分有关亲情、爱情的作品,更多的则是那些表现友情、乡情以及山水景致的随性文章。《小苹果的春天》所展现的同事之间的互助、和谐与友爱;《布谷声声》充溢其间的浓浓乡愁;《河水清清》画面感十足的四时风景;《听湖》梦幻曲般的曼妙和安详;《元宵节杂感》由己及人、发自内心的那种善意的流露……诸如此类,都能让我们从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

布谷的鸣叫,是春天的歌声。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孙尤侠通过《布谷声声》的出版播下的新一轮文学创作的种子,一定会开出更加芬芳多彩的花朵,结出更大更多的果实。

王其成:带着诗去远方,从远方带回诗

据我所知,在我们宿迁地区的文友中,王其成是一个走得最多、行得最远的人——没有之一。就国内而言,近二十年来他攀登过青藏高原的雪峰,浸染过白山黑水的雾霭,穿越过苗岭彝寨的丛林,点燃过西北大漠的孤烟……最难得的是,他还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涉泥潭,然后以诗人的情怀重新定义的长征路的样态:用使命铺成的长征路∕起点是初心∕终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比长江更长∕比黄河更曲折∕比长城更雄伟壮丽!

每一次出行去远方,王其成都带着诗上路。这诗,或许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诗集,或许是一缕似有若无的情思,或许是一种以享受诗意生活的姿态去饱览那些见过的或没有见过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而回来的时候,他则把带出去的诗变成了种子,在完成了一个从耕耘播种到收获归仓的周期后,就能给我们捧出一沓沓沉甸甸的从远方带来的和关于远方的诗。

王其成的新诗集《诗与远方》凡百余首,分“山风水韵”“城语乡音”“心远地偏”“古意新景”“如歌散板”等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除了有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手法娴熟的精美诗作,还配有与之相应的摄影作品,图文并茂,美不胜收。我觉得读着《诗与远方》,是一种精神上的莫大享受和一种感受美的体验过程。我们可以沿着诗行的路径,顺着作者的诗思,去游历远方的景境,并和诗人一道“触景生情”,抒发感怀。

“山风水韵”这部分的第一首诗《白洋淀》,以白描的手法铺陈出“孙犁的小说集”“荷花淀派”“水生嫂”“雁翎队”“小兵张嘎”等很多意象,慨叹着“白洋淀啊∕每一片水域都能打捞出∕一网网鲜活的故事”,而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落脚到“故事的最新版本∕是雄安新区!”

这真是神来之笔。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的是对中华民族日益崛起的感奋。

紧接其后的是《草原归来》。这首诗大捭大阖,先写出成吉思汗的跃马驰骋,草原上的天路也好像是由其一箭射出,尽状草原的苍茫辽阔。而后,却将全部笔墨,倾注于草原上的羊群身上,写自己怎样想和这些羊群为伍,像它们一样在缓坡上悠闲地吃草。“从草原归来后∕我的愿望很强烈∕只想改行做一只山羊∕把户口迁到呼伦贝尔定居。”诗的语言真实而又不乏幽默,回归自然、放松自我的心态跃然纸上。

“山风水韵”这部分的内容,最能体现王其成诗集的“远方”之意。博格达、黄果树、夹金山、九寨沟、若尔盖、柴达木……我们不曾涉足的远方,王其成都用诗行和摄影给我们一一展示。《天空之镜》描写的是柴达木盆地吉乃尔湖的自然景观。这首诗意象奇妙,读了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见”之感。而像“白云是新的水生物种”这样意象的运用,更让人对诗人的想象力不禁拍案叫绝!诗人还用“反向”的手法,把白鸥沉入水底说成是“沉入蓝天”,如此既能增添美感又能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山风水韵”侧重写的是自然之美,那么“城语乡音”重点表现的则是人文景观。《岜沙苗寨》把树作为全诗的主体来写,赞美苗寨每一棵树,都是一座纪念碑,每一个苗寨人,都是一棵行走的树。“每一棵树∕都是九黎后裔扎根在故土∕他们出生后∕用孕育自己的胎盘去孕育树∕他们百年后∕用树做成胎盘包裹自己∕放进大地的母腹∕再托生成一棵树。”在这几句诗里,“胎盘”的意象时实时虚。“用孕育自己的胎盘去孕育树,”此为实;“用树做成胎盘包裹自己,”此为虚。虚实并用,给诗歌增加更强的艺术张力。

洋河镇的罗宅,是洋河酒创始人罗洪林的旧居。写罗宅,自然要写到洋河酒。怎么写?这是一个问题。王其成避开了常见的一味赞美,说走进罗宅,就如同走进一坛深埋的佳酿,发现海天之梦还在发酵。参观罗宅,实际上是在开怀畅饮这段酿造史,所有人都醉得摇摇晃晃。醉眼蒙眬看到的梅香,手提的不是一坛酒,而是一坛诗意。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之感叹:诗,真是一种让人怎么想都对、怎么说都美的好东西!

有什么样的情怀,有什么样的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诗歌。在《山海关》一诗中,王其成最后把长城和长征联系起来,就陡然升高了诗歌思想的高度:站在山海关城楼上∕西望万里长城∕我竟想起了万里长征∕长城,长征∕一个有形,一个无形∕长城是用砖瓦砌出的有形长征∕长征是用脚步走成的无形长城!多么壮美、多么深沉的家国情怀啊!

“心远地偏”这个板块,王其成都是写了家乡的人和事、情和景。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麦田里的老父亲》这首诗。

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在一期《美术》杂志上看到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当时,我就被这幅画震撼了。画上的父亲,头裹白布,手端旧碗,碗里有半碗稀粥,黝黑的脸庞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老人一辈子历经多少艰辛、多少苦难、多少辛酸,不言自明。王其成的诗《麦田里的老父亲》,与罗中立的画《父亲》,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王其成的诗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父亲曾经的付出,更能体会到父亲那苍天厚土般的爱,那种不管儿子有多大也毫不掩饰流露出来的舐犊之情。其成喜欢远方,喜欢远行,但哪一次出行留给家人的不是担忧?“父亲说你看这儿的景∕是不是也很好看∕又不花钱又没危险。”其成用大白话,写出了父亲的心思。我甚至确定父亲当时真的就是这么说的,其成只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令人感动的是诗的结尾: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父母老了是否不再远行∕他们佝偻的背∕可能已无法承受哪怕很轻的意外。知子莫如父,知父同样莫如子。父子之间常是心照不宣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情,都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在王其成这本《诗与远方》的集子里,还收录了一些古体诗和散文诗,也都饶有兴味,各尽其妙。如《诗意的栖居(六首)》写花写草、写物写景,动静结合,虚实并用,清雅隽永,空灵飘逸。王其成是一个通才,写什么都得心应手。

带着诗去远方,从远方带回诗。也许,王其成遵从父训今后真的远行少了。但是,曾经的远足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我们期待王其成挖掘利用好这笔财富,带给我们更多更多的关于远方的诗。

张克铖:以诗歌让生命之树常青

张克铖将诗歌创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二十年来笔耕不辍。他以极大的热情和优美的语言,把对生活的感悟,对现实的思考,对亲情的赞美,对事业的热爱,都一一用诗歌表现出来。张克铖第一本诗集《生命中的一抹绿》,即是他对过去诗歌创作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可以看成他给自己未来创作设定的一个新起点。

二十多年的日积月累,让张克铖的这本诗集显得非常厚重和丰满。该诗集包括“生命感悟”“乡情依依”“爱之简语”“城市生活”“家国情怀”“古韵新声”等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不乏意蕴深厚、生动隽永的优秀之作,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

《九月,升腾的太阳》,是第一章“生命感悟”中的一首描写暑假过后学校开学情景的诗。九月升腾的太阳,既有自然中现实的太阳,更有诗人内心里臆想的太阳。“九月的太阳在操场上起身、整装、注目∕无数双黑色的眼睛向太阳看齐∕向国旗敬礼……” 诗人从自然中的真实的太阳写开去,然后写孩子们新学期将要出现的新的学习生活,最后笔锋一转,写出了“九月,孩子们成了广袤土地的主人∕他们,宛如一个个太阳∕从园丁的目光里升腾、升腾。”至此,全诗完成了作品要揭示的主旨,意在说明孩子们才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这首短诗不仅写了孩子们开学后第一次上早操的情景,更深层次的东西还表达对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礼赞。“草房子已悄悄走进教科书的童话世界∕泥桌泥凳泥娃娃的故事∕早已从爷爷的额头转发到多媒体的空间。”寥寥数言,由衷地表达了一个老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赞叹。同样在第一章中,《是谁葬送了萤火虫的梦想》这首诗,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特别是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深深思考和忧虑:“不知从何时起∕善良的人们再也无法邂逅∕哪怕是一丁点一丁点的∕源自你的光亮∕不知是谁在葬送着你的梦想……草丛里已不再绽放梦和美丽∕盛满的是夜空无奈的哭泣”。 张克铖的好多诗作都含有多重意蕴,给人以多方面的想象空间。《是谁葬送了萤火虫的梦想》就是这样。在这首诗里,我们一方面看到了诗人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忧思,另一方面也读到了诗人在诗中所给予的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像一只萤火虫,能够给人类奉献一丁点的光亮。

第二章“乡情依依”所收篇什,大部分是写父爱、母爱的亲情之作。张克铖的这类诗作写得非常感人,读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母亲,您可安好》这首诗,通过生动、新颖的诗歌语言,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女们的爱和儿女们对母亲的思念与祝福。诗歌不是用常见的语言说“颤抖的母亲扶着老槐树”,而是说“老槐树搀扶着颤抖的你”,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紧接着“一把老茧紧紧地攥着邮递员大哥∕在春天送来的问候”两句,也是匠心独运。“一把老茧” 的运用,简直是神来之笔。通过“一把老茧”四个字,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双手。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布满老茧,手心比手背更苍老,手心比手背更坚硬!柯城的另一首诗《母亲的脊背》,与《母亲,您可安好》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通过“甜蜜”“焦急”“跋涉”“微笑”四个词语来分别形容母亲的脊背,把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现得十分动人。我出生了,母亲的脊背洋溢着甜蜜;我生病了,母亲的脊背充满了焦急;我学有所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母亲的脊背自然就洒满了微笑。

张克铖的爱情诗,大都短小精悍,耐人寻味。《目光》一诗两句一节,共计七节。前边五节写的所有关于目光与目光的对视,都是为全诗最后两节作铺垫。“顺着你望去∕目光在目光中;顺着爱情望去∕目光在甜甜的梦里。”诗人用其独到的视角去阅读爱情,虽然没有多少缠绵悱恻的情调,但同样能给人以爱情的认知和体味。

张克铖的诗歌,洋溢着浓重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长城,我愿做你的一棵树》这首诗,通过愿做长城身旁的一棵树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炽热情感。诗人的感情流露真实自然,慷慨激昂,特别是“我愿用……”一节,字里行间更是澎湃着一个热血男儿对祖国的激情和挚爱:“我愿用叶子亲吻你每一步带血的足迹∕我愿用树枝抚摸你每一寸受伤的体肤∕我愿用树干温暖你每一次孤独的哭泣∕我愿用树根擎起你每一次胜利的旗帜∕我愿用生命的全部陪伴你∕啊,长城∕我愿做你身旁的一棵树∕一棵热血沸腾的树。”汪洋恣肆的情感表达,充满着震人心魄的力量。读了这样的诗句,谁不为诗人的爱国情怀而动容,谁不会受诗人的感召而同样萌发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诗歌的力量。

纵观张克铖的诗歌创作,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生动鲜活。柯城善于改变常见用法,使其诗歌语言带有灵动的活性,平添语言的艺术张力。比如“鲜艳的号角”“肮脏的吆喝”“老槐树搀扶着颤抖的你”,等等;二是意象的丰富独特。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台湾诗人余光中说:“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张克铖的诗歌意象丰富而独特,看似寻常的景物一经运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就能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长城,我愿做你一棵树》一诗,就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全诗借助“一棵树”这个意象,充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三是情感的真实可信。诗歌是一种最擅长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读一首好诗,是读者和诗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张克铖诗歌的情感表达很少有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的东西,一般都是真情流露,直抒胸臆。像《长城,我愿做你一棵树》这类题材的诗作,很容易写成口号、标语式的“假大空”,但柯城由于倾注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便使作品充盈着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说到底,诗歌的情感表达还是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三观”不正,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不能给人带来正面、积极的能量。

张克铖现为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中的一名教师。繁忙的教学任务和自己痴迷的诗歌创作,已经把他日常的时间占得满满。即使这样,出于对诗歌的热爱,他还经常在学校组织各种诗歌活动,邀请地方有影响的诗人给学生们做讲座,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诗歌、创作诗歌。

丁厚银:文字里流淌的家乡水

丁厚银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致力于生态文学创作。他饱含深情地把家乡的那些河、那些湖、那些渠、那些塘逐一用文字表现出来,让家乡的水在他结集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水韵悠悠》里,永不停息地流淌,永不停息地歌唱,永不停息地滋养着人们的心田。

这文字里流淌的家乡水,有宿迁的历史文化。我们通过《在水一方》,了解未留任何遗迹的下相古城,了解一条从未离开过宿迁的古泗水,了解那棵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的古槐树和它的栽植者项羽,了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宿迁酿酒史。我们通过《洪泽湖大坝的前世今生》,了解黄河夺淮入海,了解保障漕运的“束水攻沙”,了解潘继驯筑高家堰,了解洪泽湖的演变历程。我们通过《漫步运河湾》,了解宿迁过去的工业集聚区,了解现代玻璃工业怎样在宿迁地区起源,了解靳辅开挖中运河,了解小杨庄码头曾经的繁忙与兴旺。我们通过《重回东关口》,和作者一样也回到了过去,看到了青石板街道两旁林立的商铺,听到了大运河上悠远的船工号子。

这文字里流淌的家乡水,有宿迁的风物美景。丁厚银善于在书写家乡的水时,带出家乡的风物美景。洪泽湖的芦苇、骆马湖的小岛、罗曼园的浪漫、三台山的花海……作者或以白描的手法简要勾勒,或以工笔的表现细致刻画,或以水墨画的风格铺张渲染,或以摄影的写实聚焦定格,总是把那些风物美景描写得生动多姿,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湖上的芭蕾》一文中,作者的描写不仅语言充满美感,而且文字也非常有跃动的画面感和现场感:“黑色的、白色的天鹅在清澈的湖水中游来游去,划破光亮如镜的湖面。浪漫而野性的天鹅们,以碧波微漾的湖面为舞台,以葱翠环绕的三台山为大幕,在光和影之间,外开、伸展、绷直、旋转,上演了只有歌剧院里才能目睹到的轻盈、典雅、诗意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纯粹舞蹈——芭蕾舞。”

这文字里流淌的家乡水,有宿迁的传说故事。丁厚银《水韵悠悠》这本散文集,主要是以写景、特别是以写水景为主,但其中《梨花的故事》和《河边的船上》两篇,却是很好的写人、记事作品。《梨花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梨园湾梨花仙子的传说。这个传说不知是丁厚银听来的记录还是丁厚银本人的创作,读起来让人感到既美丽又伤感,同时也感到慰藉和振奋。这个传说虚实结合,亦真亦幻,成功塑造了梨花仙子美丽善良、勤劳朴实、侠肝义胆、舍己为人的形象,可亲、可敬、可感。景以文名,文以景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梨园湾景区若是根据这个传说编演个“梨花仙子印象”什么的情景剧,倒也是个吸引游客的举措。《河边的船上》写了一个当代人的故事。老李因为一次到河边的船上饭店吃饭,发现了饭店以烹饪鸟类等野味招徕客人。于是老李一连几天蹲守跟踪,终于发现了来龙去脉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最后查办了偷猎人和饭店老板。这个故事不仅写出了一个爱鸟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正在为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而努力奋斗的宿迁人的环保担当。

这文字里流淌的家乡水,有作者的童年记忆。作家付秀莹说过:一个人永远走不出他童年经验的烙印,童年的情感记忆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刻了。尤其对一个作家来说,他可能终身都在书写他的童年、他的故乡。丁厚银亦不外乎。在《水韵悠悠》这部集子里,丁厚银特地编了“家乡的小河”一辑,专门收集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和童年的趣事的文本。在河汊里捕鱼,在瓜田里偷瓜,在荒芜的渡口徘徊,在即将消逝的村庄流连……作者的回忆唤起读者的回忆,作者的所思所想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文字里流淌的家乡水,有作者的思索和认知。一篇作品如果浮于表面只是给你描画一道风景或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没有作者思考的结晶和认知的呈现,是不成功的。丁厚银深谙此道。《黄河岸边的钓鱼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人不是为生活所需去钓鱼,完全可以说是钓翁之意不在鱼。那是在寻求一种生活方式,寻求一种放松的心情,或者是在寻求一种小期待或者是一种小刺激。总之他们通过钓鱼,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黄河岸边的钓鱼人,每天面对同一条河流,沉默的人与同样沉默的鱼,仿佛是一种默契的游戏,人在钓鱼,而鱼也在钓人,人赢了,就把鱼放进铁桶里,鱼赢了,就是吃掉鱼饵,然后悄然离去。人、河流、鱼,仿佛是一个古老的隐喻,鱼饵是它们唯一的联系。许多的垂钓者为了能够让鱼咬钩,经常变换着鱼饵,他们坚信,只要有耐心,总有一些鱼儿是会上钩的。”——这是如此生动逼真的钓鱼场景,这又是如此真实严酷的人生舞台。鱼的饵料是一截蚯蚓、一片猪肝,人的饵料不就是那些功啊、名啊、权利啊、金钱啊、美色啊、享乐吗?是否有的鱼终生都没有去碰过诱饵?是否有的人终生也都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诱惑而清名一世?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作者文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描述,其实背后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思考!

对于散文创作来说,丁厚银可以说是厚积薄发。既然放开脚步,就要朝着远方。祝福丁厚银的散文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陈家忠:用文字留下巨星的光环

陈家忠北漂后写下了很多关于科学家的纪实作品,长篇报告文学《祝总骧传》就是颇受好评的一部新作。

时下,很多巨星的光环,都被湮没在流量网红的喧嚣和浮华之中。然而,巨星终归是永恒的巨星,网红终归是瞬间的网红,喧嚣、浮华过后,网红荡然无迹可寻,巨星却愈加散发出耀眼的光环!陈家忠创作的《祝总骧传》,就是用文字镌刻巨星的光环,让其永远驻扎在历史、驻扎在科学、驻扎在人们的心中。

祝总骧(1923.2-2024.12),我国著名经络学家、中科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教授。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要“尽快将经络的实质搞清楚”,“中医的经络理论,不能墙内开花墙外结果”。为了周总理这一沉甸甸的嘱托,祝总骧从此便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投入到对经络学进行艰苦卓绝的研究和探索。

从20世纪70年代,祝总骧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以现代多学科实验方法,准确测试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测试出经络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声、光、电、热等生物物理学特性,揭示了经络密码的千古之谜,证实了中国古典经络图谱高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终结了中西医之间关于针灸针刺临床诊疗是否具有理论基础的长期争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方法,让人们直观地听到、看到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第一人,

1990年,祝总骧先生结合经络学说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创编了“312经络锻炼法”,经其倾心竭力推广讲学培训,历经20多年时间,“312经络锻炼法”已传播到东南亚、欧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全球有数千万人因此受益,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独特的贡献。“312经络锻炼法”曾被国家领导人和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为科学健身法之一。

陈家忠创作的《祝总骧传》,不仅充分展现了祝总骧为这两项世界级的科学贡献而进行的探索、推广工程,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祝总骧的对待祖国科学事业发展的一颗赤子之心!他的情怀,他的壮举,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

舍我其谁的担当,令人肃然起敬。50多年前祝总骧初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络课题组时,对经络问题只是有所了解,受西方医学的误导,内心里北非镇的相信人体有经络的存在。但是,祝总骧相信科学,相信科学的钥匙终将会打开这扇通人类未知领域的大门。特别是周总理关于“尽快将经络的实质搞清楚”的嘱托,更是让他们在研究、探测的道路上坚定决心和信心。1976年,祝总骧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证实了人身上存在的隐性循经感传线(祝氏命名而为国际公认称LPSC线),这是第一次揭示人体体表普遍(人群中95%以上)存在14条与古典经脉线相吻合的、能够重复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经络线,宽度为1~3毫米,其位置稳定不变。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发表在1977年《针刺研究》杂志上。后来,该项实验结果多次在国内外针灸经络大会上宣读,并有多家研究机构重复试验得出了同样结果。1978年,祝总骧和刘亦鸣、傅辛民高级工程师等,又发现并证明了LPSC线的全程具有连续、均一和较两侧皮肤阻抗为低的特性,祝氏特命为循经低阻线(LIP线),这是人类第一次确切证明了人体经脉线全程不仅高度敏感,而且具有低阻抗特性。随后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向全世界报道了祝总骧破译千古之谜的消息。测试证实人体经络的科学价值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全球著名的中国古代科学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名誉校长李约瑟博士见到祝总骧的一句话中可见一斑:“我曾预言经络之谜将由中国人自己解开,有幸言中,实是我余生之幸!”

百折不挠地求索,令人惊叹不已。祝总骧的经络课题研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自1985年以后中科院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内部机构改革,各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祝总骧所在的生理物理研究所的领导认为经络为中医研究范畴,便要求停止经络研究科研课题项目,冻结经络研究科研经费,参加所内其他课题组的工作。这时祝总骧刚在经络研究事业取得一些成绩,怎能面对停止科研课题的残酷现实呢?祝总骧据理力争,但收效甚微,最后还被办理了退休手续。在这山重水复的人生境遇中,祝总骧到处寻求支持以争得继续工作的权利,一方面拿自己的工资和稿费维持科研的必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经过几番周折和努力,祝总骧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支持,批准成立了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才让经络研究工作得以继续发展。在后来,祝总骧他们还经历了被扫地出门的境地。但是,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祝总骧他们总算渡过了难关。

坦荡无私的奉献,令人高山仰止。祝总骧虽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他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报国情怀,却强于很多的所谓的“共产党员们”。年轻时他除了留下的必需的生活费,就把剩余的工资全部捐献。他不仅自己是这样,还要求妻子也必须是这样;发明了“312”锻炼法后,很多厂商都来要求合作提供赞助,但是一听到他们要将其变成商业行为大谋生财之道,就断然拒绝。尽管科研也需要钱也在所不惜。为了在研究上节省时间省得吃饭来回跑,他一碗泡面要分作三次吃。在年事已高、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他将经络科研事业的重任交给一个与自己无有任何亲缘关系的“北漂者”夏中杰,除此之外还有法定代表人的更改和80余万元存款……

普度众生的情怀,令人感恩戴德。祝总骧发明的“312”健康锻炼法,福及全球数千万人。多少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意欲合作,都被祝老拒绝。他坚持免费、公益地宣传推广这一锻炼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病痛折磨。“312”健康锻炼法的作用和效果,我们不妨以曾经就职于国家广电局的张满堂的现身说法来说明。不是所有人都读过《祝总骧传》,也不是所有人都熟知“312”锻炼法,因而在这里权且对张满堂的现身说法做了大段引用。文学评论虽然很少这样写,但为了宣传祝总骧,推广“312”,也不得不这样做了。

“我是312经络锻炼法的最大受益者。熟悉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人,其实这个奇迹真正创造者是祝教授和312经络锻炼法。

我曾有31年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史,2002年被确诊为胃癌,胃被切除五分之四,并做了三个周期的大剂量化疗。20多年前是谈癌变色、癌症与死亡画等号的年代,我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当看到确诊报告单上“低分化腺癌”五个字时,自认为意志坚强的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两腿打软,大脑一片空白,两眼一片漆黑,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恐怖”! 凝视着医院大厅各式各样病人时,看到医院大门外和马路边的乞丐,我羡慕他们,因为他们不是癌症病人,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珍惜”。 当我被医护人员放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时,眼盯着上方的无影灯,我不能提任何问题,不能说任何要求,“无助”两个字在脑海中油然而生。到病房清醒后,发现鼻、口、身上插了很多管子,不能动不能说,随着麻醉效果的退去,我体验到了什么是“痛不欲生”。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像全身扎满了针,钻心地疼,半小时后尿出的是鲜红的小便,我体验到了什么叫“生不如死”。手术化疗后第十个月时又遭遇了肝转移的威胁,当西医专家对我说:“你只能认命了。中医专家说,我只能给你调理,不能保证不转移、不复发”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无助”。

就在这生命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偶然的机会与祝教授相遇,至今仍记得他对我说的话:“用我的办法,跟着我,你不会死”。从此,他办的班、他的讲座我都参加,我认真听他讲的每句话,反复仔细观看他的操作演示,严格按他的要求认真锻炼,同时也再没服用过其他相关药物。几个月、几年、20多年,我跟着他不仅没有死,而且越活越好。当祝教授在刊物上发文称我为“抗癌英雄”时,我对他说,我没有“抗”,我是在你的无私关爱下,躺在“312”的温床上走过来的。”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了数以千万计的人的命,那该是多少层金字塔般的佛塔啊!

可以说陈家忠的《祝总骧传》,是他纪实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重大突破。陈家忠跟踪、采访祝总骧教授近20年,其间不仅被祝老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更为其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无私奉献、造福众生的人间大爱所浸染,因而才能写出这部既饱含深情又理性客观的优秀作品。作品语言优美,许多地方具有抒情诗般的美感,如“这时候他才蓦然得知自己是一个孤独者,他还知道唯有与孤独相伴,才有可能造就一个伟大的自我,这就好比凤凰涅槃般的壮美,在那一刻美轮美奂、激越、奔放中得以再生。他正是在孤独的缄默中,以反潮流的叛逆精神,冲破一切世俗和偏见遏制的牢笼……”。陈家忠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将艰涩难懂的科学问题,讲述得明明白白、妙趣横生。《祝总骧传》的图文并茂、资料性强,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许多中医大专院校将其作为教材、读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祝愿《祝总骧传》越走越远、越走越好,祝愿接受“312健康锻炼法”的人们,都能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生!

赵天谋:本色诗人百种心

赵天谋是出生在宿豫区陆集街道的一名军旅诗人,诗作频见于《诗刊》《解放军报》等报刊,出版了诗集《山一程水一程》等著作。用“本色世人百种心”来比喻赵天谋的诗歌创作,还是比较贴切的。

“本色诗人百种心”这句话,出自北宋初年著名文学人物田锡《览韩渥郑谷诗因呈太素》一诗中。在我看来,所谓的“百种心”并非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摇摆不定,而是胸怀博大、体察万物、言人未言。赵天谋就是这样的一个怀有“百种心”的本色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涉猎广泛,题材丰富,肌理紧致,空灵生动,既有恢宏视野下的家国情怀,亦有触及现实的社会写真;既有清新典雅的意趣表达,亦有要言妙道的哲学思考;既有难以化解的乡愁抒发,亦有一己悲欢的人生感叹;既有纵情山水的悠然畅意,亦有恬淡舒展的乐观放达。

(一)诗之魂——强烈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入伍三十多年的职业军人,赵天谋诗歌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2017年12月他为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创作的《长江水恨曾血红》,痛切地向世人展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图景,从中华门到草鞋峡,从江东门到燕子矶、到中山码头……这一个个伏卧着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尸身的地方,成为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块块黑色、沉重的墓碑。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一直对南京大屠杀避重就轻、语焉不详,企图以“南京事件”掩盖其对中国人民无以复加的残忍。赵天谋的诗从开头便揭露了这一问题:“北海道的雪,依旧狂野∕向西南方向飘去∕它想漂白八十年前∕浸透南京城的血迹。”然而,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国家公祭日的警报汽笛年复一年地响起,就是为了能够让国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刀和枪,从不理会弱者的哀求和哭泣∕和平鸽,从来都是放飞自强者的手里。”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格外殷红,提醒着善忘的国人:富士山上的樱花,有毒∕会让一些人失忆。

诗人穿行于历史的风云,探访中国革命的初地。在广州,诗人来到毛泽东当年主办农讲所的学宫,聆听那传播真理的声音;在“广州公社”旧址,凝眸那赴汤蹈火的身影;在孙中山开办药局的冼基古巷,感悟先驱者的艰辛;在悠悠珠江,饱览涌动的春潮……“眼前总浮现,一批又一批∕胸怀宏愿的早行人∕为了民众,为了信仰∕栉风沐雨,吟啸天地间∕前仆后继,衔命奔西东∕鼓荡起开先的风气∕为这方水土洗礼铸魂∕注入不一样的血脉基因。”在铺陈这一切以后,诗人笔锋一转切中题旨:“初心出发的地方∕是永远不能忘记的∕精神初地!”

军人自有军人的情怀。赵天谋在《惊天动地的云》《海拔不是高度》《军人塑像》《蓝眼泪》《沙漠玫瑰》等诗篇中,高歌强军梦想照进现实,礼赞新老战友奉献牺牲。《沙漠玫瑰》这首诗热情表现了航天人的传奇,赞美他们是“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沙漠玫瑰并非现实中一种芬芳的花朵,而是广袤沙漠深处的一种冰冷的石头。但是,航天人的汗水能把石头变成玫瑰,在没有玫瑰盛开的地方开成一朵别样的沙漠玫瑰。这是航天人的祈愿,也是诗人的祈愿。

阎肃同志是享誉军内外的著名艺术家,一辈子为兵服务。他关于军队文艺作品“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风花雪月”观点,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赞:“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特别赞同。”2016年2月闫肃通同志逝世后,赵天谋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你是一团火》的诗,表达了自己对闫肃同志的致敬。这首诗以咏叹调式的表现手法,在回顾闫肃革命历程的同时还巧妙地将他一生的主要作品嵌入其中,赞扬闫肃是一团信仰之火、是一团大爱之火、是一团奋斗之火,读来亲切感人。这首诗也体现出诗人心向往之要以闫肃为榜样,努力写出“正能量、接地气”的优秀作品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二)诗之力——深刻的现实关注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特别是诗歌更是具有“美、刺、箴、诲”的特征。文学与时代不可分,与社会不可分。赵天谋立足于时代现实,在热情讴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深刻关注现实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写信的女人》一诗反映一个农村中年女人给法院写投诉信的事情:她趴在邮局门前的台阶上一笔一划很认真地在写一封投诉信,“她身旁的行囊溅满泥土∕肯定走了不短的路∕或许来自哪个拆迁的工地∕抑或哪个搞开发的乡村……她写信时,神情很平静∕她相信她所相信的∕就像庄稼相信阳光雨露一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层在处理征地、拆迁等问题上,确实有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存在;二是农民的公民主体意识增强了,知道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我们欣慰地看到诗的结尾部分,她相信她所相信的,就像庄稼相信阳光雨露一样。这也不是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水平正在提升、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取得进步吗?法律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看到中国公民对这道防线充满信心!

《认脸不认人》通过刷脸门禁只会机械死板地执行这个小事件,触及如何识人用人的大问题。门禁后台存入“我”五年前的旧照片,当“我”进入时却怎么也打不开。换了一张近照,方得以自由通行。“只因我比以前多了几道皱纹∕就被拒之于门外∕可见世间不堪细究的,是年龄∕更可怕的,是那些只认脸不认人∕只认表面形象的系统。”诗歌的意义在于提出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抓紧破除那些只认表面形象不认本质内核的陋习或体制机制(系统),防止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大损失。因为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赵天谋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陆集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也许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缘故,赵天谋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倍加同情和关注。他在《兄弟,醒醒》里唤醒深夜卷曲在地铁站里熟睡的民工;他在《好世界》里感慨“蜘蛛人”“命悬一线”地在摩天大厦的玻璃墙上擦洗灰尘;他在《黄叶谣》里看着睡在石板上休息的民工身着落叶,想象着“就像家中的老娘给他们添衣裳”。特别是在《梦圆时不应忘记》这首诗中,赵天谋把视角伸展到未来的2047年11月,幻想着一个步履蹒跚的杨姓老人来到让他刻骨铭心的某个地方,蹲在花坛旁老泪纵横,久久不愿起身,诗人让他回顾30多年前失去三个亲人后天南海北的打工历程:“他强忍悲痛继续打工∕修建川藏铁路的左贡∕渔村崛起的海边新城∕云贵高原的高山深坑∕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各处大大小小的工地,都留下了∕他和许许多多农民工忙碌的身影。”令人警醒的是最后一节:“如今,他已老,不再打工∕来到故地,告慰逝去的亲人:梦圆了,农民工博物馆已落成∕他那一大摞记账用的农民工小本本∕已成了国家记忆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干着又苦又累、又脏又重的活儿拿着微薄的工资,有的甚至还为此失去生命。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我们第二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候,等到我们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要建一座“农民工博物馆”?博物馆的馆藏是否真的要收集他们“那一大摞记账用的小本本”?如果说我们过去,特别是基层和有关部门在有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的话,那么是否要从现在开始更加关注、关爱农民工这个社会群体?

(三)诗之意——别样的人生体悟

赵天谋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是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张彬教授的研究生。因此,接受过系统哲学教育的赵天谋把这些优势用于诗歌创作,用不一样的视角、认识和思考去看待人、看待事物,就能使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质态。他写伟人、名人也写普通人,他写山川、城市也写乡村,都能从哲学的层面予以重新地解读。

周恩来总理是一代伟人,去世几十年来赞颂他的诗歌浩如烟海。但是,赵天谋写周总理不是写他的丰功伟绩如何如何,人民是怎样真诚地敬仰和怀念,而是从一个远古的传说写起。《列子•汤问》记载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赵天谋在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时看到总理那一件件旧而净的衣物,便与传说中的火浣布联系起来,想起他曾经身着这些衣服,蹈过常人难以蹈过的千万般烈火。“尽将他皓然如雪的心,赋予∕他倾其所有而爱的国与民∕我始信:高洁者都是要蹈火的∕最宜火浣如雪的衣”(《火浣布》)。这样,周总理千古一人的崇高风范就不言自明了。赵天谋写嵇康虽然是放在魏晋风度形成的大背景下,但并没有写嵇康的工诗善文、恬静无欲,而是从他的特殊喜好“打铁”着眼。那时候的嵇康,“美风仪、文辞壮丽”又“善鼓琴”,“常常挥舞着铁锤,在铁墩上∕把一块块烧得通红的生铁∕叮叮当当地敲打∕敲打出利剑、酒壶、镰刀和锄∕也敲打着竹林外的乱世∕和乱世里的人心。”今天,太行山南麓的竹林深处仍然有“叮当”“叮叮当”的打铁声传来,“声声如别样的《广陵散》∕此曲终未绝∕打铁人的匠心与仁心∕也终究不可少∕打铁人多了∕浮世可不浮”(《浮世里不能没有打铁声》)。在《鲁迅公园的枫叶红了》这首诗中,诗人以红叶喻柳叶刀、喻红旗,言鲁迅“左手擎旗、右手拿刀∕给人间以最硬的柔、最冷的暖。”

赵天谋写人是这样,写地方也是这样。什么时候去西藏,一些人以种种理由认为年轻的时候、年老的时候都不可去,而只有到中年的时候才可以,因为圣湖的水可以疗伤,万古的神山可以让人变得安然,经幡可以指点迷津,庙宇上纯净的阳光可以给人温暖。然而,作为诗人的赵天谋却不这样看。他说这些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只想在恰当的时候∕找一个最好地与自己灵魂对话的地方”(《不可随便去西藏》)。他写平顶山,“相信这座平顶的山∕也曾有峰有谷有峥嵘∕也曾以高山的姿态耸立于风雨中∕也曾影落湛河水、抚云弄月影。”只是天和地区两片巨大的磨盘,磨平了这座山的峰。“但山,终归是山∕即使锋芒被磨平∕平顶山下还埋着那么多的煤∕蓄积着那么多的火”(《平顶山》)。《有浑浊更清澈》写黄河从雪山飞身而下携泥带沙直奔大海,其隐喻在狂飙突进的大时代,多少人以浑浊之身、清澈之心投身于社会发展进步事业,如革命时期的潜伏者、改革开放时期的改革者,以及众多的像泥沙一样在浑浊大潮中背负重任奔赴向前的底层民众。而黄河一头扎进大海∕想洗清什么∕或者什么也不说。但是,黄河三角洲遍地火红的碱蓬草和草丛中的鸟,知道什么是浑浊,什么是清澈。黄河带着泥沙奔向大海每年冲积出的几万亩土地,传承了几千年的烟火,于兹缓缓升腾。

(四)诗之魅——独特的认知视野

年过半百的人生阅历,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丰富厚实的哲学积淀,热爱诗歌的灵性态度,都使赵天谋在万事万物中产生清新别样的人生体悟。他在《烘焙》中写咖啡豆本没有任何香味,只有慢慢煎、慢慢熬,才能使它充满滋味,而要想个性和风味都做到特别,还必须加大火候、加重烘焙,再经过两次爆裂、以刀盘研磨打碎,苦味变得更重更浓了,才能慢慢溢出香味来。咖啡豆如此。人生有何两样?他不将晚期的荷叫残荷或者是枯荷而叫“老荷”,更是出于一种对人生过程的深切理解:“其实,你只是老了而已∕此时,你已经历了炎凉寒暑∕所谓绿透红遍诸事,皆知∕因而不再摇头晃脑、眉飞色舞∕只以金刚之身和清欢的心∕陪寒鸭戏水,看云影弄波∕听细雨滴荷,望古寺月落∕佛,是木头去掉多余的部分而成∕荷,不再献媚了,就成了老荷”(《老荷》)。老了,没有什么可展示的了,也无需再展示什么了。《月食红月亮》通过月亮与地球、太阳并非同类却不幸走到了一条线上,所以被染成血色这一天文现象的描述,类推出羚羊与猎枪、猎人的眼睛撞在一条线上,鱼群挤成了一条线上,蚂蚱与蚂蚱们串在一条线上等所造成的恶果,提醒人们生活在密布着这样那样的“一条线”的“线性”的世界,“上线”时一定要提防出现红月亮。《网》表面上看是在描写刘项故事的同时,暗示人们一定不要被常言的从“蛛丝马迹”上看问题、找线索所迷惑。其实更深的寓意是告诫人们不要被各种网络特别是社会关系网所蒙蔽、欺骗甚至捆住。现实中多少人的失败或违法违纪被逮,就是因为迷于网或困于网。网可以捕获,也可以蒙蔽,“多少大意,谬成了天意。”《剪》这首短诗,意在要人学会放下、学会释然,树的“枝枝叶叶越多,越是不堪重负∕大雪将至,枝叶繁多如不剪∕会将大树压垮。”《问道》这首小诗也很值得玩味。“山色深黛而朦胧∕似在深梦之中∕沉沉的氤氲里∕似传来千年前的一声咳嗽∕炼丹的人,还在炼丹∕或是问道的人,迷在山中∕清溪边,我打个趔趄∕稳了稳神,向青山鞠了一躬。”读了这首诗我就有这样的体悟:别再问道了。道不是问来的,道是悟出来的。打个趔趄是“道”或是一种什么超然的东西在提醒:别再枉劳,赶快返回。

(五)诗之趣——旷达的生活发现

烟火生活,一切看起来都非同寻常,别说有诗意的存在,日复一日地重复,也不免让人心生厌倦。然而,只要你诗意地生活,诗意的对待上天赐予的每时每刻,你就会发现活着真好,活着真美,活着真的意趣无穷。是的,也只有活着,你才看到这一切对于你的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赵天谋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活着,他才发现生活是如此美丽,人必须生活着,才能把自己发现的美传递给他人。为此,诗人还写过一首诗:《还好,活着》。

在诗人的眼里,生活的美无处不在。《一岁一窟窿》写的是63岁的女儿陪86岁的母亲读书。在教母亲读诗的过程中,老母亲总是把“一岁一枯荣”调皮地说成是“一岁一窟窿”。这也许并不是母亲的有意的“调皮”,而是她真切的生活感悟。这个母亲,可能不识字,也可能虽然识字故意将字念错。在她的心目中,“窟窿”比比皆是,衣服破了是一个窟窿,少人家一笔账是窟窿,欠人家一个情也是窟窿……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过去了的岁月更是完整生命的一个个窟窿,这个窟窿正如豫剧《唐知县审诰命》里的唱的那样:“这个大窟窿,补也没法补,缝也没法缝……”是的,母亲就是这样理解生活、理解生命的。想了这些当我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诗人何止是说母亲的感悟,而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走到人生最后的时候,哪一个不是百孔千疮?赵天谋像这样以普通生活小景道出生活大道的诗歌甚多,他写诗的初衷,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小发现能让自己也能让别人跟着感动才动笔的。人们到明故宫游览,一般都感慨世事沧桑,而赵天谋则感叹万事如烟,即使是一个王朝,一个显赫的王朝,也难免淹没于滚滚红尘之中(《让人醒世的地方》)。围墙夹缝中长出的一朵花,也许很多人并不经意。然而在诗人看来,那是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小花生根、发芽、开花,是在兑现某个神秘的生命之约(《围墙困不住一朵小花》)。半岛才是我们宜居的所在和状态,“不浮悬于生活之外∕也不陆沉于生活之中”(《半岛》)。《京城的银杏黄》更是把诗人自己带到诗歌当中,和银杏树一起感受着寒来暑往、春去秋至。一年下来,银杏树还是一枯一荣,但是生活却经历了异乎寻常的起伏。诗歌将2020年那场抗击新冠疫情并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记录其中,感念银杏树亦如中华民族那样也挺了过来。捡几片银杏叶,拾几颗银杏果,欣然地接受上天的善意,坦然地去面对未来的一切。

(六)诗之美——绵绵的乡愁乡情

对一个长期离别家乡的军人来说,乡愁是化解不开的心结,特别是在老父亡故不久、母亲依然健在的情况下。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乡愁也是抒情的最佳承托。借助乡愁,可以抒人生之思、感世之怀、悲欢之情、眷顾之念。赵天谋善于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所在,寻找乡愁的触发,通过对乡愁的书写,表达自己的人生意趣和对生命的感叹,用诗歌的艺术视角,表现出对历史、现实、文化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看到鸟的空巢,便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看到清明飘起的雪花;便想起在荒郊墓地的一场盛大的告慰和谛听还没有完成;看到运河上冬泳的人们,便担心他们会打捞起自己童年的梦想……诗人得到极大倾泻乡愁的诗歌,可以说是《我独对芦花过敏》一诗。在这首诗里,诗人因为在永定河森林公园看到了芦苇而触发出对故乡芦苇的怀想,触发出对故乡亲人的怀想。诗人把故乡的芦苇从小到大、到老、到死一一写起,展现了芦笋尖尖、芦叶青青、芦荡葱葱、芦花飘飘等一系列不同的样态,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私人时间》追念当年上高中时父亲借钱给自己买一块“琼花”牌手表的往事,联想起在父亲走后不久几十年珍藏的手表竟突然之间不见了,表达对父亲的哀思。手表虽然不见了,但手表的滴答声一直存在于自己的心底。

总体来说,赵天谋的诗歌不仅富含美感,更能引人思考和产生共鸣。他的“平实在前、奇崛在后”“虚实相融、充满张力”“洗练简约、独中胸怀”的清新诗风,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天谋的诗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他几乎在每一首作品中,都会恰到好处地给诗歌画上“诗眼”,以点睛之笔概括、归纳、展现、升华诗意。

读着赵天谋的诗歌作品,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作品与时代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作为文艺工作者,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坚定抱持爱党爱国的思想信仰、关注现实的家国情怀、敏锐深思的艺术追求,既登高望远又深度掘进当今火热而复杂的现实生活,还要精益求精地锤炼打磨自己的作品,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品位的精品佳作。诗人赵天谋正在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

张允乐:不可多得的文章大家

张允乐先生是个文章大家!

说这话,不是因为我对先生的私爱。讲起来,私爱真是有的。他是我的小学老师,又是我职场的引路人,他还和我母亲同辈分,私下里我一直称呼“大舅”。然而,认为他是个文章大家,最主要的还是从他的学识、他的才情、他的文章平心而论得来的。他三十岁前,就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散文《题宿迁》,写下洛阳纸贵的《春在神州心里头》,并被收录《江苏建国三十年优秀散文选》一书。同时,还在《新华日报》《江苏文艺》(今《雨花》杂志一度名)等报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后来,张允乐先生担任地方各级领导职务忙于政务,不得不暂时搁置文学。但是,他对文学一直系怀于心。这不,十多年前甫一退休,便即刻重拾文学之笔,只争朝夕地写出了大量辞赋、散文作品。张老师将积累的近百篇作品汇辑成卷《浅吟低唱》,实是可喜可贺之事!

特殊年代,“读书无用论”充斥社会、充斥校园,学生上学不是割草、拾粪,就是学工、学农,在教室上课,多是学生吵吵闹闹,老师不闻不问。然而,张老师的语文课,却能让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得津津有味,下课铃声响了还觉得意犹未尽。记得在上课时候,他总是给我们分享他最近读的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岛女民兵》《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之战》……记得他上课时总是站在讲桌后面,两肘伸直手掌反向朝里,滔滔不绝地给同学们背诵大段大段的风景描写、人物对话抑或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村孩童,都把张老师视为天人,赞叹他超常的记忆力和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吟诵。我从年少时就喜爱文学,与师从张老师受其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张老师做了几年民办教师后,又到公社文化站工作,专门从事文艺创作。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们家乡由于“旱改水”和农业学大寨大干水利,农业得到丰产丰收。这期间张老师编了一出小戏,剧名叫《难坏老保管》。50多年过去了,这个戏的剧情我依然记得:生产队水稻获得大丰收,原来准备的仓库以及芦苇编成用于囤积粮食的褶子严重不足,收获的稻谷无法存放。老保管想尽办法,最后用稻草和泥巴做成了一个个类似于大泥瓮才解决了问题。小戏热闹又充满喜庆,还体现了农村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主题,因而获得广泛好评,到处巡演。不久张老师就调到宿迁县文化馆工作,不知与这个小戏是否有关。再后来,张老师的才能学识不断被上级发现,从文化馆到宣传部,从宣传部到县委办,再到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挂职苏州市长助理,等等。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我非常庆幸自己早年的文学创作能够得到张老师的指点。那时我住在离县城20公里以外的农村,一有新作,就骑着自行车到城里向张老师求教,顺便再带回一些想看的书刊。在电影《刘三姐》未恢复上映之前,我就知道了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就是缘于从张老师那里借到过《广西文学》某年的合订本,从中读到了《刘三姐》彩调剧本。每次去县城,张老师多是留我吃午饭,有时还带我去看一场日场电影。印象中,张老师带我在红旗电影院看过了戏曲艺术片《十五贯》《红楼梦》等影片。经张老师的帮助和提携,1997年我在他主持编辑的《宿迁文艺》上发表了诗歌《献给科学家的花束》。处女作的发表,极大地坚定了我业余写作的信心和决心。

张老师也是个杂家,各种文体的写作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政府公文、新闻报道、报告文学、散文辞赋、戏剧小说、诗歌随笔,无不动笔涉足,且多是优秀之作。他还是盆景制作高手,所制盆景在各种展会、比赛中屡获大奖。当然,他现在最负盛名的主要是辞赋创作。他的《韶山赋》,荣获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和《散文世界》等单位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多次在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华辞赋》月刊发表辞赋作品,成为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中华辞赋报(网)》特邀副主编。宿迁英雄园广场上的碑刻《英雄赋》,也出自张老师之手!“夫英雄,昭人间之大义,振天道以正途。替生民立命,虽万难而不辞;为家国许身,纵九死亦不负。英雄矣,乃民族之脊梁,时代之风骨……”至今,其浩然大气、铿锵有力同样洋溢着英雄气概的赋文,我还能记得开头的部分。

张老师的辞赋创作,总体来说是文采飞扬,美不胜收。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引经据典,知识广博。善于发现,视角独到。张老师的辞赋作品我大都拜读过,这里只说一下《宿迁古黄河公园赋》。

我现在的住所,就在古黄河公园旁边,每天必去散步遛弯、休闲健身。然而,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天天去古黄河公园,却对那里的景色熟视无睹,很少拿出时间去认识、去欣赏,更别说拿起笔来去记述、去赞美了。张老师则不同。他也天天去公园,却每天都能发现公园里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景致,以致还写出了一大篇美美的辞赋来!《宿迁古黄河公园赋》写出了这里的水之美、景之美、物之美、人之美,洋洋洒洒,不由你不从内心里喜欢。

“壮哉其势,美哉其物。集黄淮海之钟灵,承母亲河之禀赋,接马陵山之舆脉,连骆马湖之清流。握瑾怀玉,浩浩乎五十里水泊;堆秀叠翠,巍巍哉三千顷花木。尔乃紫气冲融,瑞风普度,松风水月,画桥烟柳。一园既成而万客纷至,景臻宿迁则名动西楚。”寥寥数言,开宗明义,简述公园来历、现状、概貌、影响,为下边分说构起承梁。紧接着,赋作从水、从花木、从木石逐一说开去。说水,说它的源流,说它的去处,说水中之鱼,说水上之舟,说水边小酌之妙趣,说水中击流之豪迈,说雨中观水喜锦丝织雾,说月下观水可附身摘星……二说花木,说园中常青与落叶搭配,花果与杂木互补。搭乔灌以张参差,缀花草而凝珠露。说四时更迭,景色各异,春赏夭夭之桃、艳艳之柳,夏赏荷花田田,蛙唱莲底,秋赏丹桂吐蕊,槭树妆红,冬赏冰河玉湖,暗香疏影。三说木石,说楼、台、亭、阁,各抱地势,尽呈佳构。说奇石临水,似马如龙,皆得自然之趣。说木楼依岸,曲桥繁复,长廊迂回,一言蔽之“流翠亭畔赏流翠,水亦流翠,木亦流翠”。文章最后,作者概括公园建成的价值和意义,是“一幅天人合一之画卷,一部沧桑厚重之史书。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穷理格物”。至此,唯美、壮美的宿迁古黄河公园,就这样被作者饱蘸真情地描绘出来了。

张老师已过古稀之年。当此时,笔锋仍如此健,文字仍如此美,感情仍如此充沛,实为宿迁文坛之一件幸事。我们希望张老师老当益壮,志在千里,再为家乡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宿豫区历史悠久,底蕴厚重,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地级宿迁市的母体。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让这里文脉繁盛不息,优秀作家及其作品层出不穷。江山代有才人出,宿豫文学的明天会更好!

(陈法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