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子开进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的永丰村,一片平展展的沃野便出现在眼前。左右两边,一条快速通道、一条高铁线相向而行,如两根亮晃晃的大田埂,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
十月小阳春。
天气正好。阳光温温柔柔,普照着丰收后的田野,照得其间四通八达的机耕道一片明晃晃。田坎边,秋收后余下的谷桩被时节染成了灰白色,新发的谷秧被一个一个的秋阳照成了一束束金黄。
放眼望去,脚下这条机耕道两边,一大片西葫芦长势正好。它们一株株均匀排列着,如列队的士兵整齐地延伸向远方。碧绿的叶子如一只只巨大的手掌,泛着莹莹的光泽。苗心处,一朵朵金黄色的西葫芦花如一个个金色的喇叭,鲜艳,娇嫩。一个个长梭梭胖嘟嘟的瓜仔横卧在瓜叶下的草丛中,又嫩又绿,瓜面粉扑扑的,模样十分逗人喜爱。
西葫芦又叫三月瓜,它的叶子、花都十分像南瓜,只是没有藤蔓。同行有一个懂农业的同事。他告诉我,这片西葫芦是八月稻谷收割后才轮种的。
哦?八月秋收后才轮种的?眼前的田野在我脑海中不断地扩大,幻化,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烈日下,金黄的稻海翻滚着谷浪,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野中来回穿梭。机耕道上,摆满了一袋袋从机器肚子里吐出来的“黄金”。一辆辆车子在道上唱着欢歌,一位位农人在家田间奔忙……
我也痴痴笑了起来。
“嗨,在想什么呢?”同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稻海不见了,眼前仍是一片茂盛的西葫芦。
“西葫芦生命力强,8℃以上它都能正常生长,开花,结瓜,我们这儿的气候可以结到十二月份。它的产量可观哟,这片田地日照又好,一株苗管理好了,前前后后可结二三十个呢!”
同事继续为我科普。
西葫芦,作为餐桌上一种普通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据说它具有增强体质、润泽肌肤、降压等作用。难怪有俗话说:“秋天吃三瓜,活到九十八。”三瓜之一就有西葫芦。
秋收后再种植西葫芦,稻菜轮作,永丰高产又增收哟!
西葫芦对面的一大片田种的是药材川芎,还是小幼苗,估计明年四五月份可以采收。
另一条机耕道边,种了一大片泽泻。泽泻的样子长得像本地的车前草,但形体比车前草大多了。碧绿的茎,圆润粗壮;碧绿的叶,葱葱郁郁。阳光照在叶面,脉络分明,好像一块块通体透明的椭圆形碧玉,布满了整块田野。紧挨着田边的,是一条水渠。清澈的渠水正汩汩往田里奔流,泽泻苗下已是一片清亮亮的。一阵秋风吹过,田里便漾起了“玉浪”,婆娑的影子在水里闪亮。
泽泻是一味中药,属泽泻科植物,药用部分是长在土里的球状块茎,一般在十二月采摘,晒干后备用。它味甘,主治肾、膀胱有关的疾病。“泽”“泻”两字是形声字,皆从水部,既形象地说明了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又道出了它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等功效和药用价值。据说,泽泻本来生活在黑龙江一带。如今,它来到了万里之遥的南方安了家,但仍长得蓬蓬勃勃。
秋收后再种植泽泻,稻药轮作,永丰致富奔小康哟!
田野的另一边是村庄。一座座灰瓦白墙的小阳楼掩映在花草树丛中。
左边是一片“丰收田”。田里,一块块小菜畦生机盎然,青菜、白菜、萝卜、莲花白……时令蔬菜应有尽有,样样株株长势喜人。
右边是一大块藕田。路旁种着几丛菊花,正在秋阳下怒放。田里,肥硕的荷叶已枯萎了,只剩下一田干枯的藕茎支撑着一田枯卷的荷叶。“荷尽已无擎雨盖。”苏轼的诗从脑中跑了出来。秋天来了,荷花凋谢了,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是呀,十月只剩下了一个小尾巴。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了,却又要行色匆匆地走了。如果是盛夏,那面前肯定又是另一番光景了: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莲子清如水,游人们忙着拍照,农妇们忙着下田采莲子呢!
藕田的两头田角,两个水泵正在加紧工作,机器的轰鸣声老远就听见了。一位农妇正穿着齐胸的防水裤在藕田里劳作。她弯着腰,用脚在软泥里轻探着,一发现藕棒,就用左手握处,右手用高压水枪用力冲。包裹着藕棒的软泥被冲散了,长长的藕棒瞬时浮出了水面。呀!好长好壮的一根,一节又一节,如奶娃娃胖乎乎的手臂。随着农妇熟练的动作,她周围漂浮的藕棒越来越多。
藕棒为什么能浮水呢?因为它中间有藕肠。所谓藕肠,就是藕内部纵向的空心管道。它不是藕的部分,而是连接莲藕的内部管道。
望着塘中漂浮的藕棒,我陷入了沉思。
藕,出淤泥而不染,中空而生莲。莲者,廉也。那中空的藕棒,不正告诉我,为人要正,做人要直,要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君子吗?
……
终于要离开这片土地,和永丰告别了。
我的眼前,我的脚下,一座普通的乡村正在崛起。
车轮滚滚,永丰村被抛在了身后。但永丰的面貌、永丰的精神、永丰欣欣向荣的景象却永远刻印在了我的心上……
永丰永丰,永远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