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味道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味道呢?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或是咸的?
我的故乡中山是一个农村乡镇。集市赶农历单日。虽然只是一个乡镇集市,却热闹非常,因为它地处几个乡镇交界处,还毗邻丹棱县。场镇赶集时,除了中山本地人,还有洪川的,联合的,汉王的,也有丹棱仁兴的,双桥的。
县城洪雅到中山通中巴车。如果在赶集日早晨的中巴车上,你也许还会碰上这样一群特殊的乘客——一群好事的家住县城的退休大妈们。鲜艳的衣裳,爽朗的聊天,亲切的乡音,是她们最大的特色,也迅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了她们,中巴车就成了一个热闹、快乐、风趣的移动容器,滚滚奔向故乡的集市。
说到这些大妈们,那可是一个赛一个的精明干练会生活。平时在家,买菜做饭,洗衣扫地,含饴弄孙,那是样样一个在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哪儿物美价廉,她们也是门清。本就勤劳的她们,退休后时间一大把,经济又宽裕,人又闲不住,除了操持家务,最大的快乐就是相约这个乡镇、那个乡镇赶集,比比比,买买买,日子那是过得充实哟!
那故乡场镇的什么入了她们的眼,受到她们的追捧和青睐呢?当然是土鸡蛋喽!每位大妈赶一次中山场,都要买上几十百把个土鸡蛋,自个儿吃,帮别人带。——据她们对比总结出的经验,中山的土鸡蛋个头大、蛋黄多、味道鲜嘛!这不,把故乡的土鸡蛋都买贵了,但来集市卖蛋的农村大爷大妈可就乐开了怀咧!
蒸蛋、煮蛋、荷包蛋、韭菜炒蛋……
故乡的味道,藏在那鲜香的土鸡蛋中!
故乡,比土鸡蛋更驰名的是茶叶。中山可是洪雅有名的茶叶之乡。行走在家乡的田野山冈,入目皆是葱郁的茶园。家乡种茶。家乡人爱茶。家乡是茶乡。家乡的孩子从小摘茶、炒茶、喝茶,还会用手中的笔画茶、描茶、写茶,把对茶的那份朴素情感深深地植入心底。一个家住中山前锋的学生在《家乡是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
家乡是茶乡。
这里几乎三分之二的土地都种的是茶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乡。站在山冈瞭望,那一湾湾、一坡坡、一山山的茶田茶地,绿意盎然,连绵起伏,颇为壮观。
茶乡处处飘茶香。
家家户户都有茶,谁能品得出茶香呢?恐怕只有大人罢。 我们家住山头上的余爷爷,他爱喝茶,也能品出茶的滋味。每次我经过他家时,都能看见他坐在屋外的藤椅上喝茶。有时候,新茶出来了,余爷爷还会请他的朋友一起来品新茶。三五老友坐在院坝里天南海北,品茗谈笑,那种生活是悠闲自在的。
我小时候经常到余爷爷家去玩,有时候他也会请我喝茶。我当时还小,怎么懂得喝茶呢?咕咚咕咚一口气就把杯里的茶水喝完了,茶的滋味在我嘴里慢慢荡开来,又苦又涩。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还以为是在喝药呢!
茶那么苦,有什么好喝呢?我苦着脸,一脸疑惑。
……
爸爸说,茶驱赶忧愁。
奶奶说,茶清热解暑。
爷爷说,茶回味无穷。
我说,父老乡亲们都爱茶,茶乡里住着爱茶人。
小小的孩子,稚嫩的笔墨,却道出了一个从小生活在茶乡的人对茶、对家乡的那份独有的感觉和味道!
平淡是茶的本色,苦涩是茶的历程,清甜是茶的馈赠。其实,家乡不也像茶吗?家乡的人,种茶、采茶、制茶、卖茶,一个家庭、一年四季精心伺弄茶,用无数平淡的日子,用一双双勤劳的大手,用无数辛劳和汗水酿造出生活的甜蜜和幸福……
银针、毛峰、碧螺春、竹叶青……
故乡的味道,蕴在那浓浓的茶香里!
而我,从小到大,念念不忘的、和同学见面就谈起的,却是场镇的馅饼。
今天是我值班守校的日子,也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汽车行驶在熟悉的道路上。四十多年了,回家的路,每一个弯,每一个岔对我来说,都清楚无比。它们像一群老朋友,热情地在车窗外一闪,又一闪,露个脸,又快速向车后退去。
临近中山集市,路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骑车的,走路的,背着背篓的,提着兜兜的……
今天赶集耶!我看了看手机,时间还早,我也要去凑个热闹,更为了心心念念的多日不曾品尝的馅饼!
车一驶入桂花社区,“呀!”我惊叹起来,每一棵桂花树下都有一个金色的光圈,和树形一般大。一阵风拂过,满树黄色的精灵纷纷往下落,一阵若有若无的幽香也透过车窗缝隙飘进来。
我进入农贸市场,眼睛迅速地扫视两边卖水果的摊位。卖梨儿的,卖柑橘的,卖苹果的,卖葡萄的,卖地瓜的,应有尽有。最多的还是卖板栗的,或装在福背兜里,或装在薄膜口袋里,摆放在地上。我主要想买核桃,没发现有卖的,于是就直奔我的早餐地——“章氏馅饼摊”——好久没吃了,怪想念那个味道的。
馅饼摊前,摆满了一竹箩已烤好的馅饼,金黄的外壳上嵌满了黑芝麻。旁边放着一盆拌好的凉菜——萝卜丝加带皮丝。一个煤炭炉上,热着半盆切成小方块的凉粉,白嫩嫩的。
摊主夫妻俩站在烤炉后,一个揉面擀皮制作,一个把做好的馅饼放入烤炉,配合默契。
看着他们熟练的动作,我就想起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吃馅饼,看到馅饼上面的芝麻,个个均匀地嵌在壳上,就疑惑并惊叹不已:哇,这么多芝麻,这么均匀,这么多饼,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嵌上去了,中国人,真了不起!
我会心一笑。
“老板,来一个饼子。”我肚子里的馋虫被饼子和故事勾起来了。
“好咧!凉菜还是凉粉?”老板娘一声爽朗的应答,从摊子后面走过来。
“凉菜。”
老板娘麻利地从竹箩里拿起一个饼子放到木板上,用一把小刀贴着饼的一端划了一条口子,然后用筷子从盆里夹起一团凉菜填在饼肚里,装在口袋里递给我。
“多少钱?”我接过饼子问。
“三元。”
我扫码付了款走出农贸市场,就迫不及待品尝起来——
饼壳又酥又脆,麦面香,芝麻香,青油香交汇在一起,在嘴里回旋;里面的凉菜又麻又辣,一股新鲜的辣椒味和花椒味在舌尖上打转。
几十年了,还是那熟悉的味道!还是那家常的配方!
一边品尝馅饼一边急匆匆往回赶。我惦念着路边的桂花呢,准备去拍个美图。
回到公路上,一位清洁工正在树下扫桂花,幸好才开始扫第一棵。我吁了一口气,忙掏出手机拍起“桂花图”来。横的,竖的,整体的,单棵的。随着手机的光圈,眼前飘过一幅幅优美的图卷,思绪却随着树上树下的桂花,飞向了一个不知名的桂花村:金秋时节,满村的桂花开了,村子浸在浓浓的桂花香里。棵棵桂花树下铺着干净的薄膜,桂花自由地飘落其间。早晚时分,人们把薄膜卷起来,把飘落在上的桂花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晒干,做成桂花饼、桂花茶、桂花酿……
秋风中,阵阵淡淡的幽香拉回了我飘飞的思绪。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故乡桂花”分外香!
嘴里还残留着馅饼的香味,鼻间萦绕着桂花的芬芳,两股熟悉的味道交织在故乡的秋风中,向我袭来……
那味道中,分明有一个可亲可爱的故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