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人嗜烟,有人嗜牌,有人嗜酒。嗜烟的人有烟瘾,嗜牌的人有牌瘾,嗜酒的人呢,自然有酒瘾。一顿不喝,如百爪挠心,坐卧不宁。
酒量分等级,喝酒分境界。喝酒,也是一门哲学。
找一大餐馆,点许多下酒菜,众人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端起又放下,喝得杯盘狼藉。这只是喝酒的下乘境界。
找一安静地儿,几粒花生米,或一盘豆腐干,邀上三五知己好友,天南地北聊天吹牛侃大山。这算喝酒的中乘境界。
喝酒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种的花开了,来一杯;天上的月圆了,来一杯;冬天下雪了,来一杯;读到一首好诗,来一杯……世间之物,无一不是下酒的好菜,风花雪月可,诗词歌赋也可。一人独斟自酌,呷一口,嗞——,酒中有真味,飘然赛神仙。
自得其乐,此乃喝酒的最高境界也!
二
曹操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谈喝酒,怎能少得了杜康?
杜康,黄帝时期那个专门负责管理粮食的人,传说酒就是他发明的。那一次,他把收来的粮食放进干燥的树干里储存。过了一段时间,他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竟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它们全都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他连忙上前探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酿酒之法在老百姓中传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三
中国是酒的故乡,有着几千年的酒文化,喜饮且能豪饮之人众多。也许是受了书本的影响,在我的认知里,觉得能喝酒之人亦是豪气之人。英雄爱喝酒,英雄能喝酒。你看中国古典小说,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再看武侠小说,从金庸、古龙到梁羽生,从《天龙八部》《楚留香传奇》到《萍踪侠影》,里面的哪一个英雄好汉不能喝酒?每次聚会、誓师、歃血为盟、犒赏三军的场面,哪一次又少得了美酒?那捧起酒碗一饮而尽的豪气,引得观者热血沸腾,恨不得走进去与人同饮同醉。古之美人爱英雄,爱的不就是那股子酒中的豪气吗?项羽被刘邦围困垓下,四面楚歌,知道大势已去。失意的他端起手中的苦酒,对虞姬唱到:“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知道相聚的日子不多,于上换上华服,拿上宝剑,边舞边唱:“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愁舞婆婆……”舞后,她挥剑自刎而死。顶羽战场失利的那杯苦酒,最终演绎成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
中国古之文人,也大都爱喝酒,无酒的日子少诗兴,无酒的日子不成诗。东晋隐士陶渊明是个“瘾君子”,于是写下了《饮酒二十首》。诗仙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宋代大文豪苏轼,也以其豪放的饮酒风格著称,虽酒量小却爱酒成痴,还对酿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尝试在不同的地方酿造。醉后才思涌。他的诗作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是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后写出的吗?他亦云,诗酒趁年华,写诗和喝酒都要趁着青春的大好年华。这是多么豁达超脱豪迈的襟怀。苏轼,他举杯醒醉都快哉,一蓑烟雨任平生!
“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手捧酒杯,口承酒槽,浊酒漱口,扬胡叉腿,席地而坐,醉了就枕曲垫糟而睡,什么也不去想,无忧无虑,其乐无穷。这确实是喝酒的妙处——酒能暂时让人忘却忧愁。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把酒当成了失意人生的麻醉剂,希望一醉解千愁。但一醉真能解千愁吗?岂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论喝多少,无论醉多久,终有清醒的一日。酒不能解忧,该面对的始终还是得面对。
四
俗话说,打牌人心坏,喝酒人心好。酒桌上,酒友们总是想方设法给你斟满,让你多喝。有时喝兴奋了,喝高兴了,喝嗨皮了,一杯酒一口就下肚了。一杯又一杯,一轮又一轮,不醉,难矣。但每个人醉酒后的酒品不一样。有人是倒床就呼呼大睡;有人是啰里啰嗦,舌头打不直,一句话翻来覆去说个没完;有人是脚像踩在云端,走路东倒西歪,没个准心;有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开始又唱又跳……旁的人见了,总是抿嘴偷着乐,心底叨叨一句:“酒疯子。”最悲催的,还是喝醉后头痛欲裂、吐满一地的人,不但自己难受,回家还免不了被家人好一顿数落。所以喝酒虽好,还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为妙,这才是饮酒令人低回的境界。
毗邻住着一位老酒客,他这样总结喝酒的过程:酒前轻言细语,酒中豪言壮语,酒后胡言乱语。其实,酒后胡言乱语的有之,酒后吐真言的更多,醉中卸下了一切装扮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但更多时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哟,因为酒醉其实心明白嘛……
《十国春秋》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意思是说酒量与个人体质无关,即身材高大或强壮的人并不一定酒量就好,而身材瘦小的人也可能有很强的酒量。而我要说:酒有别肠,不必男女。别以为喝酒是男人的能耐,有时巾帼不让须眉,深藏不露者多矣。我们单位的一个女同事有一次就把一个有几十年酒龄的老酒客都喝趴下了。以后一说起那个女同事,他总会竖起大拇指说:“那个囡,厉害!”
五
我不喜喝酒。饭桌上,看着喝酒人一会儿举杯走“走一个”,一会儿举杯“走一个”,喝得呼而嗨呀,我总是不理解:“酒有什么好喝?又苦又辣!”别人总是笑笑,说,要的就是那种感觉!那股苦辣劲儿,穿过喉咙,烧到胃里,就是喝酒的最大快乐!
是吗?也许吧!喝酒伤胃伤心又伤肝,但小小地受一点罪,灵与肉得到一种升华,进入一种超拔的状态,这不就叫过瘾吗?喝糖水不痛苦,但也就不过瘾了。说得也挺有道理。
我亦不讨厌人喝酒。酒精能消毒,小酌也怡情,如果适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再说,从小家中就有嗜酒之人。从小耳濡目染,我对酒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母亲不喜饮酒,但亦可小酌一杯。父亲一日三餐均不离酒,每每半斤不醉。少时家贫,下酒菜不过是一碟炒豆子或半碗油脆胡豆。有时农忙,父亲抓一把生胡豆蘸酱油也能把酒下了。但遗憾的是,一生嗜酒的父亲,生了两个女儿,嫁的两个女婿却皆不能胜酒。
也许是受了遗传,我们姐妹二人均善饮。大姐长年在外,一次在家逗留了几十天。一天饭桌上,老父端起酒杯感慨地说:“大囡回来了,我的酒坛子都缩得快了。”惹得众人哈哈大笑。我虽有酒量,但不喜酒味,平素不饮。有一次聚餐时,我也学人牛饮一杯,吓了众同事一跳。喝完我就回家了。同事怕我醉倒在回家路上,竟来电问安。我脑明步稳,脸不红心不跳,哪里有一丝醉意?甜酒于我如饮料,烈酒于我才是考验。一口饮下,一股热辣之感经食道传送到胃里,火烧火燎难受不说,还不停打着难闻的酒嗝。所以,我至今不明,这酒有什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