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万娥的头像

苏万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7
分享

四上瓦屋

北纬30°,东经103°,有一座古老的山。其山顶形似川西屋顶,故名瓦屋。

北纬30°,东经103°,有一座神奇的山。它山顶平坦如桌面,故名桌山。

北纬30°,东经103°,有一座秀丽的山。我四次站在它之巅,去品尝它独特的韵味……

一上瓦屋

二十七年前夏天的一个早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倾听着悦耳的鸟鸣,迈着轻快的步伐,坐车从金花桥出发行至双洞溪,然后开始步行上山。

沿着人迹罕至的小径,攀石阶,拽古藤,摸着古木上厚重的苔藓,赏着沿途不绝的风景,靠着一股子年轻和勇气,一口气登上了山顶。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翠色欲流的矮竹。木板铺成的小径蜿蜒在这些矮竹丛中。木板下是潺潺的溪水,脚踩在木板上,发出吱咯吱咯的响声。环顾四周,到处是参天的冷云杉。无论哪一棵,一个大人都怀抱不过来。每棵树上都长着厚厚的苔藓。偶尔还可见几棵硕大无比的枯木或躺或卧或横斜林中,也不知有多少年了。那恣意的姿态,尽显原始森林古朴之美。穿行其间,人就是其中一丛竹,一块板,一棵树,一声鸟鸣,一口空气,也许,也是它们化成了我……

在山的最高处,一个叫瓦屋高原的地方,我歇息了两夜。房屋纯木制,可供食宿。

夜晚,工作人员燃起了一堆柴火取暖,大家围坐在火堆旁边烤火边聊天。他们说,山那边还有路,可以直达雅安的荥经。那是一条朝圣之路。每月初一或十五,雅安那边都有香客上山来烧香跪拜。

他们拜的是谁呢?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故事——

传说瓦屋山是道教发祥地。被道教奉为“教主”的老子当年骑黄牛入蜀,在瓦屋山定居潜修,最后得道升天。

那香客们拜的肯定就是老子了。

老子?就是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换下出关条件,然后骑上黄牛消失在茫茫大漠中的他吗?司马迁不是说他不知所终吗?那他又是什么时候仙游到瓦屋山的呢?又是什么让他停歇下那行走的脚步呢?是那高高的山?是那清清的水?是那参天的古木?还是那山中蕴含的灵气和仙机?……

黑夜中,抬眸望向幽暗的丛林,眼前浮现出一幅古意的画面来:夕阳西下,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骑着黄牛行走在大自然的山道间,一边大声吟咏,一边走向山水深处……

火熄人散。雪白的暖被驱走了夜晚的寒意,我在瓦屋高原上酣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拥抱着寂静的森林,天空清冷的星月入我梦来……

二上瓦屋

2017年的夏天,我和几个友人相约又到瓦屋山游玩,同行中有老人,还有小孩。其时,瓦屋山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准备重新对外开放。

我们的目标是双洞溪,听说那一段景色被打造得特别美。驾着小车来到山门,因为没有观光车,自驾车又不能上山,我们只好步行前往。这段路途不近。为了节约时间,遇有小路,我们就往上爬。小路又滑又陡,我们也毫不畏惧。就这样,走走公路,爬爬小路,不亦乐乎。

前面不再有小路。我们沿着平坦的公路,傻傻地往前走,总以为入口在前面。

公路一环一环向山顶蜿蜒,但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总希望再上一环就可以看到入口,可失望却一次次跟随。

我们猜测错过了路口,可又不知此处离上入口近还是下入口近。心里没有了喜悦,眼里没有了美景。有的,是炎热和疲累。

仍一路向前。

英国旅行家亨利·威尔逊曾说:“远眺瓦屋山,就像一艘飘浮在云雾之上的巨大方舟。”

此刻,这艘缥缈的方舟正考验着我们。

方舟呀方舟,您的双洞溪入口在哪儿?

我,走得又累又热,实在撑不住了,就厚着脸皮拦了一辆工作车作我的“诺亚方舟”。司机是一位妇女,一问,才知我们早已错过了入口,这儿离上入口已不远。她好心地把我载到了双洞溪上入口。于是,我又厚着脸皮拦了一辆下山的“诺亚方舟”,去接已累得走不动的友人、老人和孩子……

唉,当时的那个情景,怎一个“惨”字或一个“累”字了得?

我们在双洞溪上入口休整一番后,就从步行道朝下入口走。这段路途真没让我们失望。一边是峭壁悬崖,上面时有“流泉飞瀑挂山前",时有“白练腾空万斛洒”,时有“矫健游龙戏石崖"……另一边,古木参天,怪石成趣,流水潺潺,一瀑一景,一湾一景,一树一石一水皆成景。双洞溪的美瞬间征服了我们,洗去了先前一路的疲累,让我们赏不尽,玩不尽,也乐不尽……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人生亦是如此。

没有走错路的苦,就不会有遇奇景的甜。

三上瓦屋

打造后的瓦屋山,观光游览条件是今非昔比了。

五一小长假,天气热情如火,我陪着老母亲三上瓦屋山。从购票到乘坐旅游大巴,从坐观光车到坐索道上顶,一张身份证、一部手机全部搞定。

到了山顶,从索道下来,山上的清凉与山下的炎热迥然不同。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凉爽的山风从裙底直达全身,让人浑身舒爽。

五一正是赏高山杜鹃的好时节。宽阔的观光道两旁,各色杜鹃正在枝头怒放,或白或红或粉或紫,点缀在矮竹丛中,好似给瓦屋山围上了一条彩色的围巾。穿着厚苔藓衣的冷云杉虬劲挺拔,耸立林间,枝头冒出点点新芽。每走过不远,就有专门供游人休憩的地方,别有特色,不但很具人文性,而且卫生洁净。路旁设置的自动售货机,让瓦屋山于原始古朴中散发出现代化元素的气息……

赏着一路的美景,我又想起瓦屋山的另一个传说来。

人们世代繁衍,过着幸福生活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却打起仗来。失败的共工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瞬时山崩天塌,洪水倾泻,大地一片汪洋。

羸弱的人类在洪水中四处挣扎、奔逃、呻吟。

善良的女娲不忍人类受苦,决心炼五色石补天,拯救苍生。可有一个窟窿实在太大,五色石又太少,补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也补不好。她看着自己造出的人在肆虐的洪水中煎熬,于是毅然把自己娇弱的身躯投入了熊熊的炉火中。

终于,天上最后的那个大洞填补好了,人们得救了,大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可女娲,却消失了。她,化作了瓦屋山间的万物。

我四处巡睃,努力寻找着她留下的气息。

女娲——

那娇艳的杜鹃可是您头上的花冠?

那虬劲的云杉可是您额上的皱纹?

那飞溅的瀑水可是您流淌的眼泪?

那飘浮的云海可是您呼出的气息?

……

女娲呀女娲,这山间的哪一处是您呢?哪一处又不是您呢?

您的纵身一投,便是无限和永恒!

四上瓦屋

又是一年初夏时。

绵雨初晴。乘车四向瓦屋山进发。阳光,灿得可爱。天空,蓝得可爱。山峦,绿得可爱,沿着公路迤逦成一幅绿色的长卷。

坐上索道,从山脚直上山顶。目之所及,皆是山海,绿色的山海,层层叠叠的绿色山海。起伏的山冈如漾起的朵朵绿浪花,一朵又一朵在眼眸中流过。

山顶还是一片绿。绿色的冷云杉,绿色的矮竹林,绿色的灌木丛。绿海中偶尔会现出或白或红或粉或紫的一小团来。那是还未凋谢的高山杜鹃。

站在山顶眺望。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看到的仍是无边无垠的绿。高的绿,矮的绿,深的绿,浅的绿,嫩的绿,黄的绿,绿成一幅画,绿成一条河,绿成一片海,卷走了我的疲惫,化走了我的忧伤……

我也如一个绿色的精灵,在绿海中穿行。行着行着,突然,眼前现出一汪池水来。我又惊又喜又叹。

“屋顶”上竟有一汪池水,“桌面”上竟摆了一块碧玉!

这又是一汪多么可爱的池水呀!这又是一块多么别致的碧玉呀!池水中有大块大块的蓝白,那是天光云影;有大片大片的墨绿,那是苍翠的冷云杉在临池自照;那一片黄绿的花边,是池边的小草在对镜梳妆。湖中还耸立着几棵枯萎的树干,根根枯枝如把把剑戟直指云天,又直插池底。凉凉的山风扫过池面,吹皱一池碧水,泛起层层涟漪……

端起手机一阵狂拍后,肃然站在池边,恭敬地弯下了身子。洁净透明的一汪池水里,影映出自己的面影来。夏阳暖暖地照着,山风柔柔地吹来,缓缓把手伸进池水轻轻荡涤。掬水“玉”在手,那冰凉中带着一抹惬意和温柔,叫人怎么来形容?

池叫鸳鸯池。池里没有鸳鸯,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女娲的另一个传说——

天地之始,女娲游走其间时,发现了一个水池,池水清澈明亮。于是,她就用池里的泥和上池里的水造出了世间的第一个女孩。后来,女娲的丈夫伏羲来了,用池里的泥和上池里的水造出了世间的第一个男孩。后来,他们造出的男孩女孩越来越多,人类就逐渐繁衍开来……

女娲,这位大地之母,就是在这儿造出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哦,鸳鸯池,怪不得我如此喜你爱你。原来,你是人类生命的初源之地呀!

哦,鸳鸯池,怪不得我如此亲你近你。原来,我的生命里流淌着你的血液,你中有个我,我中有个你!

哦,鸳鸯池,过去你是池水,现在你是碧玉;过去你是初心,现在你是图腾。没有你,哪有我的前世今生?

……

一路山水相遇,一路山水相融。

下山时,一位同坐索道的友人指着下面说:“大家快看,下面就是‘钱窝子’。”

“钱窝子?”

对于这个名字,对于那段历史,我是知晓的。西汉时期,邓通因得到汉文帝刘恒的宠信而地位显赫,不仅赏赐他大量的财富,还赐予他蜀郡严道铜山。蜀郡严道铜山就是今天的瓦屋山。邓通受赏后又转包给卓王孙开采、铸钱,二人因此双双获利:卓王孙成为全国首富,邓通的铜钱也遍布天下。

我低头俯视,缓缓下行的索道下是一片连绵的绿海,哪里看得出“钱窝子”的痕迹?

时光如流,斗转星移,两千多年岁月飘零,一切都已物非人非。留下的,除了这个名,除了这段史,除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还有什么呢?

夏阳偏西,旅人归程。车在柏油路上疾驰,瓦屋山被抛在了身后。

工作人员欢喜的话又在耳畔响起:“再过几天,我们瓦屋山将举行‘观鸟节’。到时候,许多爱鸟人士将挎上‘长枪短炮’来观察寻拍自己最喜欢的鸟。欢迎你们也来玩哟!瓦屋山的鸟种类可多咧,有三百多种哩……”

我不由想起下山途中的一个小插曲。一群可爱的猴子,它们或蹲于树上,或吊于栏杆,或趴于路边。为了逗引它们活动,好拍几张灵动的照片,我便边拍边朝它们喊:“猴乖乖,快来呀!猴乖乖,快来呀!”不知是它们听懂了我的话,还是见我提着一个包,以为有吃的,竟真的朝我扑过来,吓得我落荒而逃……

猴子都这么可爱,观鸟节,又会怎样有趣呢?听说瓦屋山的冰雪节很火爆,那又是怎样一番热闹呢?……

春看杜鹃夏观瀑,秋赏红叶冬玩雪。无论什么季节上山,瓦屋山都不会令人失望。

人间天台,最美桌山,北纬30°,东经103°。

它在等你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