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彻底退去,旭日春阳暖的时候,我真想回到大山里的家乡,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仰望蓝天白云,坐听蛙声蝉鸣,静闻泥土芬芳,与亲朋好友们聊聊天,叙叙旧
◎本文责编/蒋玉
◎王继怀
来羊城工作后,由于工作忙,我有很多年没回邵阳了。记得去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乘高铁路过邵阳。
高铁在邵阳站停靠时,手机铃响了,收到一条短信,我赶紧拿出手机,一看,短信的内容是:热忱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古城——邵阳,祝您旅途愉快,一路平安!看到这条短信,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座我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城市,我竟然成了客人,好客的城市热忱欢迎我来这里旅游。
坐在高铁上,透过玻璃窗望着这座城市熟悉的风景,听着月台上熟悉的乡音,看着提着行李匆匆赶来乘车的老乡……我的思绪立马穿越到了十年前,脑海里浮现出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的那段难忘的岁月。
邵阳古称宝庆,建城于春秋时代,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晚清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魏源、民国时期再造共和的名将蔡锷、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等一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仁人志士诞生在这里。
如果不是十年前的那个决定,使我离开了这座古城来到美丽的羊城,我想我现在也许还在邵阳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欣赏着双清秋月、六岭春色、龙桥铁犀、山寺晓钟、佘湖雪霁、神滩晚渡等美景;也会节假日在湘中图书城找个安静角落,静静地翻阅我喜爱的书,沉浸在书的世界;如果碰上周末,我也许会与朋友去吃那漂着一层红辣椒油,但很爽口的有着独特味道和浓郁乡情的邵阳菜……
尽管我已经离开这座湘西南城市很多年了,但不管是梦里还是现实生活中,却始终有着那段割舍不下的在那里生活留下的印记,那种烙在心灵深处的DNA,它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惦记,所以关注。调离那座城市来羊城工作后,我总会习惯性地打开那里的新闻网页看一看,看看那里的新闻,让那里的人和事再遥远也仿佛近在眼前。
在羊城有朋友相邀小聚,在餐桌上他们问我点什么菜时,我总会客气地答着“随便随便”,但脑子却老开小差,想着邵阳的腊肉、猪血丸子、血浆鸭、卤菜,或是米粉也不错……记得第一次吃猪血丸子,由于猪血丸子的颜色不太好看,我起初不敢吃,但当地的朋友说很好吃,没想到的是我一吃就爱上了,以后每次聚餐我都抢着点猪血丸子。
在羊城随处可以听到粤语,每次听到粤语,我就会想起那座城市的方言。那里的方言不好懂也不好学,但我很喜欢。我也会常想起由于方言而引发的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许多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诗人北岛说:“祖国是一种乡音。”我常想,大千世界之所以美丽,乃因其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倘若所有的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而没有了各自的乡音、历史、风情和韵致,那么,这个世界美在何处,美从何来?因此,不管普通话怎么普及,我想被我们各自所熟悉而亲切的各地乡音永远都不会消失。虽然离开了那座城市,那里的方言我也说得不流利,但现在我一听到那座城市的方言就觉得很亲切,就像欣赏一首美妙的音乐,浓浓的乡情溢于言表。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也使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诗集,想起那首看过很多遍的七绝:“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诗的作者大多认为是唐代的贾岛,当然也有不同意见,《元和御览诗集》就认为此诗出于贞元间咸阳诗人刘皂之手。无论作者是谁,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离开家乡后,客居并州已十年,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千里迢迢渡过桑干河,现在并州已经成了诗人的第二家乡。
怀恋乡土是人的一种情愫,是离别故土的人对家乡的一种永恒的情感维系,也是永远激励游子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激励你懂得追求、懂得感恩、懂得奋斗、懂得向真向善向美。一抔故土万般情,一种乡俗千年意。故土难忘,乡情难舍、故乡难离,日久他乡成故乡,传达的更是对故乡绵长的思恋和拳拳爱心,把他乡当成故乡,实际上是对家乡更深的思念,更深的爱。
从上大学开始,我就离开了湘西老家,现已客居不同的城市二十余年。异乡日多,家乡日少。无论我在哪里工作生活,我对家乡的那种深深的眷恋从未改变过,并日益加深,尤其是夜深人静时,那浓浓的乡愁会一股股涌上心头,千里之外的故乡,会乘风踏月来找我,亲近我,使我常常想起大山里的故乡,想起大山里的泉水长流不尽,滋润四季花果一派生机,想起牧童吹奏的田园之歌,穿越田野山冈,穿越天际,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常常在我的梦里回放……
子夜清晨,大地上万物都进入梦乡。我静坐在书桌前,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田园牧歌、诗情画意般,欣欣向荣的家乡又浮现在了我的脑海。待疫情彻底退去,旭日春阳暖的时候,我真想回到大山里的家乡,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仰望蓝天白云,坐听蛙声蝉鸣,静闻泥土芬芳,与亲朋好友们聊聊天,叙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