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继怀的头像

王继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27
分享

想起坐船

原发于2021年6月25日中国社会报

 

想起坐船

王继怀

 

几天前,在整理书籍时,从一本旧书里发现一张旧船票,望着这张发黄的旧船票,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个关于坐船的故事。

儿时的老家是没有通公路的,要想坐车出行,得走几十里山路去隔壁的两江乡或临县的润溪镇。如果不想走那么远的山路,也可去乡里坐善溪江上的船。

当然坐船也是要看情况的,善溪江只是资江的一条小支流,水量不大,本身是行不了船的,能行船是因资江上有一柘溪水库,水库蓄水时,水倒灌进善溪江,这才可行船,也才有班船从乡里去润溪,如没蓄水,善溪江也就行不了船。在我记忆中,一年大概有一半时间,善溪江上可行船,乡里是有班船的。

从乡里去润溪的班船一天两趟,早上中午各一趟,从润溪回来也同样是早上中午各一趟。在陆路不方便的时候,班船给乡亲们带来很多方便,去润溪赶集,去润溪坐火车、汽车出行,很多时候会选择坐船。班船是有固定出发时间的,我老家离乘船的地方有十来里地,要去乘班船,就得赶船,如果时间把握不好,赶不上船,很可能当天就走不了,行程也会耽搁。

记忆中,我第一次乘坐交通工具就是在善溪江上坐班船。为了赶船,那天父亲带着我起得很早,我清晰地记得,起床时,天边刚露出一抹鱼肚白,随即千山初醒,晨曦爬上树梢,轻纱般的薄雾悄悄散去,让位金色晨光。我们匆匆吃过早饭,踏着晨露,就去赶船,提前一个多小时赶到乘船地点。

我对父亲说:“我们来得太早了,完全可以晚一个小时来,也不需在这等这么久。”

父亲说:“宁愿早点来,从容赶船,也不要掐着点,急匆匆赶船,那样不但让自己很赶,也很容易误事。”

也正是父亲的教导,让我从小养成了做什么事都提早准备的习惯,至今让我仍很受益。

坐船的人很多,大多是去润溪赶集或出行的,来坐船的,有互相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不管熟悉还是陌生,在船上,大家都不设防,天南地北地聊着,聊庄稼,聊收成,聊小孩的学习,聊孩子的婚姻大事,聊新鲜事,你一言,我一语,他一插话,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第一次坐船,我站在船舷边,放飞自己,吹着江风,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悠闲地欣赏着迷人的风景,望着天际偶尔飘浮的淡淡白云,或散或簇,看着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一半在陆地,一半倒映水中,鸟儿在岸边的树林里嬉闹欢唱,树上的蝉、草丛中的蟋蟀,稻田里的青蛙,也跟着起哄,夹河齐鸣,突然一只白鹭从头顶飞过,一条鱼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道水纹,房屋、稻田、菜园,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缓缓向后退去,顿感整个身心已融入其中,自己就在这幅动态的水墨画中,真切感受到古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船行了两个多小时,到达润溪码头,下了船,我却站在码头,依依不舍地望着小客船不肯离去,父亲知道我想多看会儿船,也默默地陪着我看船。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似乎也是喜欢坐船的,有人说,中国古诗有三分之一是在船上写的,这种说法自然没有考证过,也经不起考究,但也说明,诗人在船上容易引发诗情,触发灵感,留下名篇佳句。早在《诗经》中就有云:“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唐代大诗人李白亦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诗句,诗圣杜甫也留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佳句,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张继落榜后,更是在船上,留下不朽的诗篇《枫桥夜泊》,到了宋代,杨万里也有“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的诗句,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用一首五言绝句《舟夜书所见》,描写坐船时夜晚所见到的景色。现当代经典美文中也有很多关于船的描写,鲁迅在《故乡》里就有“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周作人的《乌篷船》、秦牧的《故里的红头船》都是经典名篇,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更是各写了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现在,我坐过不少的船,坐过木船、铁船、客船、货船、游船……坐过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湘江、资江等大江大河上的船,坐过洞庭湖、鄱阳湖、呼伦湖、青海湖、西湖等湖泊上的船,也坐过漂洋过海的船,还在被称为水上之城的威尼斯坐过船,威尼斯被称为水上城市,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在威尼斯坐船,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让人感觉如同童话般美丽。坐船的经历,也给我留下许多美好记忆,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在善溪江上坐班船。

现在的老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更是日新月异,高速公路从家乡穿过,硬底化乡村公路也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前,很多乡亲还买了小轿车,出行十分方便,嫌船走得慢,乡亲们出行也不太选择坐船,但这次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我特意去善溪江上坐了船,或许是想找寻儿时的记忆,也许源于对家乡小客船那特别的感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