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辈务农,到我出生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家老小居住在湘黔边区扶罗公社云溪侗寨里,寨子距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只36公里,但我家在城里仅两户亲戚而已,在我去县城上高中之前,我家与这两户亲戚极少走动,不是人情味淡,而是那时家人们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艰难,哪有空闲去走亲访友。
父亲的外公外婆是从毗邻扶罗的贡溪绍溪侗寨搬来扶罗老街做生意的,老人家生育了三个女儿,大的嫁贵州转洞,老二嫁云溪,成为我婆,老三嫁新晃汞矿工人唐,唐成了我姨公。打我小时起,很少听见家中大人谈起姨公姨婆,也几乎不去姨公姨婆那里走亲戚,因为那时我家是富农成分,出寨都要向生产小队长请假,经同意后才能离寨。印象中姨婆来过我们家一次,还记得她老人家从水沟边走上屋来的样子。我现在还想得起的去走姨婆,那是1970年代初,祖父久病在床,听人说冰糖拌药可治他的病,父亲坐车到县城,然后往城西走七公里路到了汞矿姨婆家,找得了几斤冰糖,可终究还是治不好祖父的病。另一个亲戚是我姨叔,当兵转来后在县电影公司当放影员,姨娘在我们寨子翻过山坳那边的讲溪寨里务农。那时我七八岁,记得姨叔他们经常下队为群众放电影,有次来我们寨子,放的是《踏遍青山》,放映前姨叔和同事来我家吃夜饭,寒酸人得很,一小碟炒黄豆下苕酒,就是待客的菜。有年春上天,在生产队畜牧场喂猪的姨娘去土头扯猪菜,不幸被断下的电线电死。后来我们家与姨叔家虽也来往,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特别是姨叔再娶之后。
1981年秋,我来到新晃一中读高中,学校大门出来是县体育馆,馆外是灯光球场,紧邻体育馆的是县电影院,场院外有个不大的广场,广场那边就是县电影公司了。我周末经常去电影公司姨叔那里改善下伙食,电炉子上架个小铁锅,炒点瘦肉打汤,下白菜,是那时难得的吃法。当时整个县城,广场这里是文体中心,县广播站也在附近,每天早中晚,架在广场边的喇叭都会播放国内外新闻,我们喜欢听的还是“本县新闻”,可以时常听到自己公社的消息。广场县电影院与4华里外的老晃城沙湾电影院一般每晚放同一个片子,但沙湾电影院要比县电影院晚放一卷胶片放影和摩托车送胶片下去的时间,如县电影院放两场,沙湾电影院放完一卷胶片后,又得送上来。这种来回送胶片的活,有一个专用名词叫跑片。站在电影院背后矮矮的山上,往广场这边一望,灰朦朦一片建筑,高不过四层楼,再往远眺,是龙溪口古镇,从学校所在地的新晃城去古镇,需经过架在舞水河上的浮桥,那是当时两岸唯一的水上通道,县城仅两条长约4华里的太阳坪路、中山路。1988年夏天,我中专毕业后分回县城上班,姨婆一家也从汞矿搬到城边,自建了一栋两层小砖房,两个小孙女在上小学。而姨叔还在县电影公司上班,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录像厅的兴起,家庭电视的普及,看电影的人少了,公司经济效益下滑,但他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直到1990年代初我结婚之前,我在县城的亲戚仍只有姨婆、姨叔两家。我考学校出来工作后,对寨里年轻人影响大,他们发奋读书,陆续走出山寨,先是堂弟全,考上大学法律系,毕业分回县烟草局,后是堂妹芹,考上卫校,毕业分回县中医院,堂侄女晓,考上师范,毕业后考入县幼儿园等。表弟伟是姑妈的小儿子,1990年代中期即在城郊纸厂上班,爱人在老家新寨务农,他们在县城申请有一套廉租房。堂妹芬嫁到城郊农村,现城市扩展到她们那里,分了安置房,她们夫妇做起了卖桶装山泉水的生意,每天要卖上百桶水,肩扛手提上楼,把双手练得膀厚掌粗。堂妹雅初中毕业后来县城打工,后嫁到龙溪口古镇胡家,两人勤劳持家,在县城买了房,近年还在怀化市里买了房。表弟源是满舅的大儿子,医学院毕业后先去湘西支边两年,回县后分到城郊卫生院。我的乡下亲戚中,通过考学、婚嫁、务工,目前在县城居住的有9户,而在县外的也有了5户。距云溪侗寨比较远的亲戚是禾滩镇姨妈家的表弟荣,居住在高山上,原来种田、喂猪,七八年前到城郊买了房子,平时在城里开夜市,农忙季节还回寨种水稻,乡里城里两头跑,成了新型“候鸟”。
俗话讲,共坐一团寨,就是一家人,我们云溪侗寨里,不是亲戚关系的村民中,通过考学、务工等在县城居住的有5户。都是出门在外人,大家关系比在寨里还要浓密些。
而原来在县城住、从寨里出来后先在城里住的亲戚中,现姨婆家搬到怀化市去了,堂弟全去了深圳打拼,堂妹芹去了苏州发展,堂妹雅在怀化市、县城两边住,扶罗寨上姨妈随在怀化市办厂的儿子住,亲戚链从侗寨拉到县城,又从县城拉到外边的世界。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县城建设日新月异。现在如果还站在原电影院后山看县城,完全看不出名堂,因为四周高楼挡住了视线。需绕到县城南边高高的岑战坡上,才能一览众山小。只见舞水河西来,呈“Ω”字型穿过县城,原来的龙溪口古镇、老晃城、新晃城三大区域已由八座各式桥梁拉成一片,经拓长的中山路、人民路、中兴路等九条大道相连,以前的三大区域已连成了一个整体。由县电影院老广场发展到有夜郎广场、中山广场、鼓楼广场、晃山广场等十大广场,居民区也由老旧的新晃城小住区扩展为环城路、中山路、人民路、晃山路的三十四个主要商品房住宅小区,以前依街而市的老菜场,早被功能齐全的农贸市场代替了,几家大型超市也已进驻,读书学位,就医床位成倍增多,城市功能日益配套完善。建城区面积扩大了四倍多,居住人口也增加了三倍多,道路宽广,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干净整洁,适合人居适合经商,也适合旅游。
如今住在县城的亲戚和寨邻之间,大家延续着“一家有事众人帮”的侗家传统,哪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拢来时,亲友群里讲一声,十几分钟人就齐了。但过春节喊吃饭时,却要电话一催二催的,人才陆续登门,例外得很。我进城时间早,由原来的在城里投亲靠友,变换身份而成为寨里人出来办事的咨询者,我的住所也成为在县外居住、务工亲戚和寨邻来去的中转站,尽我能力为大家提供一些政策咨询和信息沟通服务,为办事者联系部门,为中转者提供落脚之处,虽然有时觉得繁琐,但过后心里也时常充盈着一种满满的小幸福。
最近在广东办厂的堂弟昱电话,说儿女大了,打算回县城上学,准备买套房子,问哪里的好些,我说我先去县住建局问问,再去几大楼盘实地访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