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不吃粑,老虎夹你妈”,这是我们老家湘西云溪侗寨里的一句童谣,“夹”是方言,“咬”的意思。立夏这天,按侗乡习俗,寨子里家家户户的女主人纷纷做起了菜粑,倒不是怕老虎来“夹”,而是为了一家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改善一下伙食。立夏这天,还需上山采来鲜嫩的细竹笋,拌炒腊肉,说是立夏吃了笋,有了笋子撑脚杆,一年到头做农活都有力气。
做菜粑首先要打粑菜。清明过后,那种后来才晓得学名为菊科鼠曲草的杆子灰白、叶子灰白,高约尺许的植物顶端,会长出一朵山楂果大小的花蕾,过几天,花蕾张开,露出许多小花蕾,状若三月泡,在小花蕾未开放之前,全朵采摘,是上等的粑菜。粑菜一般长在田坎边,土坎边。立夏前,每天从村小放学后,我们一帮小孩子纷纷窜进条条田埂,边走边低头搜寻,遇见粑菜,即掐摘下来,放进小小的衣裤口袋里,如衣裤口袋装满了,就装书包里。一般而言,这样采摘一周左右,就可采得两三斤,立夏节的粑菜就准备好了。那时寨子里牛多,经常放田坎上吃草,满坝田坎常被牛吃得干干净净,留下的草蔸,很象男人的板寸。这种情况,一般田坎下边才长有粑菜,是我们争相寻找的目标。我们分开一人走一根田坎,各采各的,互不相干,有时偶然看见哪处有一大簇粑菜,大家会一哄而上,飞奔而来,争相采摘。
立夏的头天晚上,母亲必定用提桶泡好自种的糯米,视需要决定泡几升米。立夏节这天,早早起来,母亲用鼎罐把粑菜煮开后放冷,在碓窠里把泡软的糯米舂成细粉,这一般是我们几兄妹喜欢做的活,一只脚踏在碓尾巴上,均匀而用力往下踩,碓头就抬升起来,然后脚撤力,碓头下舂在碓窠的糯米上。母亲蹲在碓窠边,趁碓头扬起时,用手去翻碓窠里的糯米。如果是母亲一个人舂碓,她会用一根粽片弯杆插在竹杆上,用竹杆代替手去翻动米粒。糯米舂得差不多后,从碓窠里取出米粉,母亲再用细竹筛把米粉过筛一遍。然后把水掺在米粉里,再把粑菜拌入米粉,尽量用手揉匀,再放入碓窠舂上二十来分钟,就可以取出来捏成口杯大小的菜粑了。
捏粑有讲究,个头要一般大,厚度要一般齐,要捏成圆拱型。捏好后,整齐地摆放进竹蒸笼里,然后把竹蒸笼放进灶锅里烧火蒸,蒸时锅里放水,蒸笼盖边用旧布巾围住,以防漏气,闻到略带野味的粑菜清香汽冒出来时,再添一把火就熟了。以前生活困难,菜粑里没包馅,有些年份,母亲会把南瓜子、黄豆子炒熟,用磨子磨成粉,包进菜粑里,那是更好吃的菜粑了。
菜粑刚出蒸笼,母亲必定用碗装几个放在堂屋神龛下方桌上,先请天地君亲师品尝,然后我们的小手才可伸进蒸笼里取菜粑吃。菜粑吃法一般有几种,出蒸笼时趁热吃,又香又糯,原滋原味。放冷后,粑还软,也可以吃。粑放久硬后,一般要回笼蒸了才可吃,但味道比刚出笼时淡些。也可把菜粑放一段时间,有人客来时,切成片,拌腊肉炒,是一道待客美味。
现在,时代进步了,镇上有了专门做菜粑卖的店子,老家的田坎上少了摘粑菜的小学生,菜粑制作也流水作业式了,没那么多人工去采摘粑菜,就用镰刀割来的艾叶或蒿菜代替,舂碓改由机子磨粉代替,竹蒸笼也改由几层的不锈钢蒸笼代替了。但每年的立夏节这天,我们几兄妹相约回老家侗寨,临时去田坎上土坎边采来一两斤粑菜,做起了菜粑吃。乡愁,又一次随菜粑的蒸香气漫满木屋,飘向寨子,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