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舒维秀的头像

舒维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02
分享

散文:父亲的《劳动手册》

   清明期间,我们回湘西云溪侗寨扫墓祭祖,在母亲房间抽屉桌里,找出了一本计划经济农村大集体时代,父亲在生产队出工的记工分本,本子封面黄色,内页白黄色,本子长11厘来、宽7.5厘米,大小和现在的袖珍笔记本类似,只是很薄。这工分本名《劳动手册》,封面依稀可见扶罗、云溪、城头字样,那是我们公社、大队、生产队名字。封面显示“姓名:舒毓瑚,公元一九七八年度”,是父亲在生产队逐月逐日出工的详实原始记载,由生产队记工员填写,本子边缘被虫子啃蚀了,后几页内页,虫蛀出斑斑孔孔,纸张也十分霉脆,但文字依然清楚可认,小心翻开这本有丝丝霉味的《劳动手册》,一页页读来,42年了,往事渐渐浮现眼前。

   1978年,父亲35岁,正是青年男劳力,手册记载他的工分底分是10分,全年订基本劳动日是330天,也就是说全年365天,只可休息35天,月均休息将近3天。不知什么原因,手册从3月份记起,一直记到11月份,前头的1、2月后头的12月,记工栏空白。从3至11月份出工记录看,除围绕种田种土的主要农活犁田、挑粪、铲土皮、割田草、下秧棚、撒谷种、架田坎、搞划行器、割油菜、打麦子、栽秧、薅秧、杀虫、抽水、栽苕、挖洋芋、种豆子、打谷子、扯豆子、种油菜外,还围绕生产队增加经济收入,出工做了砍树子、背树子、放木排,烧炭、挑炭,挑石灰,挑菜籽、打油,抬预购猪,剥烤烟,挑粮,敲桐油等活路。爹有爱好文艺特长,吹拉弹唱都会,字画都行,为配合当时的形势,他还在生产队搞学习专栏、写学习标语、布置学习夜校、去大队演戏、去公社演戏、打篮球等非生产活路。全年统计下来,围绕粮食生产的出工占大多数比例。

  仔细翻阅记工分本,发现重体力活如挑石灰、割田草、架田坎、栽秧、背木、放木排、打麦子、挑粪、打油、栽苕、打谷子等,全天工分有超过10分的,遇加班,也有十多分一天的。我统计了一下,全月工分达300分以上的,有3、5、6、7、9五个月,最高的5月达407.8分。低于300分的4、8、10、11四个月中,最低的8月,有271.8分,主要是这月病了两天,在家休息,出不了工。从记工分本上看,3至11月,记为放假的有8个半天,记为生病的有2天,记为走亲戚或不出工的有1天半,记为加班的有4次。从这个出工天数看,3至11月出工率为99.97%,全年出工率应该也不相上下。这么高的出工率,这么大的劳动强度,生产应该搞得好,群众应该吃得饱穿得暖吧?但历史事实却恰恰相反。

   我至今十分清楚地记得一次年终“分红”会议,那应该是1978年前的一两年,大年腊月二十九了,生产队组织大家去寨子外边的岑横寨屋背山上,整梯土并挖穴,春节后栽柑桔树苗,大队要在这里办个柑桔场。我跟着大人去看热闹。那天毛风细雨,冷得狠,下午收工时,生产队长喊莫忙走,会计把全年核算跟大家公布一下。所谓核算,就是统计各家全年出工工分总数,把生产队粮食(主粮、杂粮)收入、副业经济收入进行折算成钱,除去成本,除去村提留乡统筹部分,余下的按各家工分分配,有的人家劳力多工分多,有“分红”,即年终可再分一些粮、一些钱,有的人家劳力少工分少,不但没有“分红”,反而是超支户,需从下一年度劳动所得中扣回。当然,刚好持平的人家也有,但极少。那一年我家是超支户,眼看别人家纷纷从会计手头领得数额不等的“红钱”时,父亲母亲鼻子一阵阵发酸,我们家三个大人盘三个小孩,怎么连过年钱都没有啊。幸好下坎老坚家那年“红钱”有几十块,他说,我借十块钱给你们家过年。过年都这么艰难,平常日子可想而知,经常吃杂粮饭,苕饭洋芋饭麦子饭包谷饭高粱饭菜饭我们都吃过,有些时候只能吃青菜稀饭。1973年我上村小时,寒冬天气,脚上穿着解放鞋,身上衣裤单薄,整天鼻子唏呼唏呼的。

   幸好也是在1978年,国家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五口人分得五亩田,积压在父亲母亲心头的抑郁之气得以释放,他们起早摸黑,耕田种土,喂猪养牛,第一年就打了翻身仗,粮食有吃的了,年猪也肥大了,还卖了两头肥猪。生产队其他人家也是一样,人们辛勤侍候土地,土地丰厚地回馈人们。从那以后,我家凭着父母亲的勤劳,一年年努力把家庭搞好起来,我们三兄妹读书有了经费保障,通过考学出来参加了工作。家里正屋装好了板壁,还配建了一栋木厢房,从屋后引来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体制一变天地宽,集体出工时,一些人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撑断锄头把,“出工象个虫,收工象条龙”,做活路时偷工减料,做做停停,去吃水的多,懒牛懒马屎尿多,不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加上那时稻谷品种产量不高,杂交水稻还没推广到我们那里,人们表面上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却收入有限。

   一本小小的记工分《劳动手册》,勾起我绵长的回忆,历史事实证明,发轫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冈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优质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和农业新科技的运用,使广大农村从僵化体制中挣脱出来,激发了农民群众要发家致富的原动力,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了一曲曲赞歌。不论什么时候,从群众中来的政策,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就会推动历史的向前发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