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舒维秀的头像

舒维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18
分享

散文:又闻社饭香

  今年快过社了,你们哪天转来,今天寨里人家送一大钵社饭来,好香。母亲电话中说,我讲,要星期六才有时间回来,到时你把炕上腊肉放两块下来洗好,腊猪肠洗好,糯米头晚先泡好,大菜和大蒜苗洗好,我们在县城农贸市场买好胡葱、蒿菜、花生、干豆腐,到时回来做社饭。

   我家在湘西云溪侗寨,年年过社时节,家家社饭飘香。独特的乡风民俗,滋润着侗民的烟火生活。做社饭,食材较多,有七八种,都是我们自栽自种的。糯米是社饭主料,母亲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几十年都在屋后湾头最上边那丘田,栽自己留种的糯谷,那丘田只一分多地,里坎有口老井,井水沁凉,冷浸田种的谷,产量不高,但品质好,米糯而香,一担多样子,基本够我家过年打糍粑,做甜酒,过社煮社饭,端午包粽粑之用。头晚用盆桶把糯米泡起准备。大菜,是一种茎粗叶宽,青幽亮光的蔬菜,适合做社饭,做腌酸菜,炒青菜。做社饭时,从菜蔸上把大菜一匹匹剥下,洗净,和大蒜苗、蒿菜一起,切成细丝状,在灶锅里用开水略微烫一下,捞起沥干。和沥干的糯米充分拌均匀。做社饭的当家食材准备到位。

   在我们小时候的困难时代,每年做社饭,最起码有糯米和大菜,我的记忆里,家里再困难,母亲都要在社饭里拌以腊猪大肠,有些年拌些腊猪肉,昧道又好一些。腊肉是自己家喂的年猪炕的,没有任何添加剂,用自种的萝卜菜、苕菜、大菜,拌以苕、洋芋、包谷、米糠,灶锅煮好猪潲喂猪,肉质细嫩,香口香胃。杀年猪后,除留足过年的肉,余下的先搓好盐,放水缸中沤一个星期左右,取出挂火铺头炕上,烧大火熏烤,变干变黑为止。平时想吃腊肉,从炕上取下来,放火炉堂上三角撑架上烧好,用温水洗净,即可炒吃。切成鸡丁颗粒状,就是社饭的主要拌食材。杀年猪时,大肠先用开水煮一阵,取出凉干,搓盐,沤制,炕干。做社饭时洗净,切细,又是一道主要拌食材。这些食材充分拌匀,上木甄子,在灶锅里蒸煮几小时,闻得社饭香气,就煮熟了。

   三十多年前,我们兄妹相继走出寨子,父亲母亲在寨里生活,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社饭的拌食材也日益丰富。有些年,我们提前一天回去,拿把小锄头,去田边土边,挖野葱,又叫胡葱,马葱。这种葱茎叶绿,根苞白,有种独特香味。同时也采回鲜嫩的蒿菜。后来又逐渐拌以花生、干豆腐,味道就齐全了。

   侗家的过社,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原地区的春社日,古人认为社是土地神,《说文》说,“社,地主也”。上古时期,人们主要食物来源由渔猎、畜牧逐渐转入农耕为主,土地能生万物,人们开始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并崇拜土地,将土地人格化,诞生了“社神”。春社日就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祷告祭祀,以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反映了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春社日的原本意义逐渐淡化,转化为农耕文化的一种曾经记忆。每年过社日子都不确定,是立春后的第五个逢戊的日子,按天干地支推算,一般在清明节前十几天,就是春社日。小时在寨里,常听大人们讲,逢戊日,有禁忌讲究,一戊忌天地,二戊忌阳春,三戊忌养牲……就是讲逢戊日这天,特别要敬畏天,不能讲天的坏话,要敬畏地,不能动土。要爱护阳春,不能去园里摘菜。要关护六畜,这天不能杀牲,要比平时多喂些食物给它们吃……

   所有食材备齐后,放入大簸箕,充分拌匀,装入甄子,架在大灶锅上蒸煮。一般蒸四五个钟头就可以了。有一年蒸社饭,从中午一直蒸到晚上十一点,左蒸右蒸没有社饭糯香味出来,母亲讲,莫非是哪个老人家念了,她取出三根香,烧燃后插在堂屋神龛上的香炉钵里,边插边念,老人家莫怪哩,社饭蒸熟后先敬你们老人家吃。在侗乡,有习俗讲究,忌煮饭不熟,如煮夹生饭,意味着这一天做事不顺,计划要出远门的人,不吃夹生饭,甚至推迟出门时间,改天再动身。如逢重要节气,煮不熟蒸不熟,往往认为是已故老人家作怪,那一年都诸事不顺。那年社饭老蒸不熟,来的客人说,用秤杆来插一下甄里的米,可能板结了不通气。左弄右弄,终于蒸熟了。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是木甄子用久了,木板间出现了细缝漏了气,导致熟得慢。一大甄子米压里头,紧实了,不通气也是一个客观原因。那年以后,我从街上买来一套不锈钢甄子,有四层,好装社饭,一层一层套架后,密封性很好,一般蒸三小时左右就熟了。蒸时灶火不能烧得过猛,中等程度即可,让米的糯性渐渐显出,才香得自然和纯正。

   揭开甄子盖,母亲先舀一大碗社饭,放在神龛下桌子上,先敬老人家。然后我们才可以开吃。吃社饭时,往往要吃一个大糍粑,说是封蛇窿。春节时,家家都蒸糯米,打糍粑,特意做一个半脸盆大的糍粑。这个粑平时不吃,待其它小糍粑吃完后,仍不能吃大糍粑,要留到过社时才吃。

   吃了社饭动犁耙,春分前后过社,马上就要犁秧田下谷种了,寨里人从春节正月的氛围中出来,进入了一年农事时间,上山下田的,人们忌晦遇见蛇类,于是想出了用大糍粑封蛇洞的“高招”。也有一种认为,说怕蛇钻田坎,漏水减产,就要把它封起来。吃社饭时,不可泡汤,说如果那样,容易造成春水泡垮田坎。一甄子社饭,可以供五六人吃一星期样子,这期间,仍需用鼎罐煮白米饭,用来喂狗,自古来传下的说法,狗吃了社饭,会发癫疯。我们家居住单邻,几十年来都养有狗,而且都是白狗。没有发癫疯过,当然我们都谨记古话,从没用社饭喂狗。如果喂了,我想狗也可能不会发癫疯的。只是大家不想有违古训,给自己心里添不畅快而已。以前过社日,家里常邀亲友来吃社饭喝社酒,整个寨子闹闹热热的,这是自古来的遗风,唐朝诗人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当时这个日子的生活貌状。现在人们都比较勿忙,闲时少,走亲访友吃社饭的少了,用几个塑料袋子分别装入几碗社饭,带给常走动的亲友,说我今年煮的社饭,送点给你们尝下味道。我家送你家,上坎送下屋,一个过社节,家家都得吃到几种社饭的味道。

   今年的社饭食材齐,温火蒸,味道香。母亲找来几个袋子,吩附我们,回县里后,送给哪家哪家。我们讲,这个季节,县市场早就有社饭卖了,人家想吃的,可能去买吃了,不想吃的,你拿送人家,别人难处理。送是我的仁义,吃不吃是他们的事。母亲的最大成就感,就是她做出的阳春五谷,有人喜欢吃,而且说好吃。

   正当我们准备装社饭时,手机里跳出了一个信息,县城一家专门做本地美食的店子发布了广告,明天专做地道社饭,需要的请及时微信下单。

   但我们还是喜欢回云溪侗寨做社饭吃,大家动手采洗切,上甄,烧火,体会由食材变美食的过程,既是一种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乡愁情思的回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