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背诵《岳阳楼记》全文,总觉得这两句话朗朗上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往今来天下读书人的人生理想。而我们去看范仲淹的人生,真的会觉得,他做到了。
范仲淹小的时候很苦。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了一个朱姓人家,所以他也改姓“朱”。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内心非常伤感,流着眼泪辞别母亲,立下心愿,说总有一天我要把姓改回来,光宗耀祖。
因为离开了家里的接济,所以他的生活更艰苦了。我们有个成语叫“断齑画粥”,说的就是范仲淹的故事。他当时寄宿在寺庙里读书的时候,就用小米熬粥,等粥隔夜凝固了以后,就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最多再配一点腌菜。就这样坚持了三年。
16岁的时候,范仲淹就立下了一个志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你看,这两个职业,不管是哪个职业,都是要有功于社会的。按照朱熹的话讲,范仲淹自从做秀才起,就以天下为己任,只要是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宋仁宗一旦大用他,他便会做出许多事业来。
为天地立心,说的就是一颗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就是一颗兼济天下的圣人之心。有了这颗心才有立身之本,就像人是靠着一口气撑下来的一样。这口气,就是志向,就是奔头,就是希望。有了这颗心,范仲淹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从来就是以生民为本,为生民立命。当时浙江闹饥荒,杭州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一边散发米粮赈灾,鼓励老百姓储备粮食,一边着手做了另外一件事:鼓励老百姓举行龙舟比赛,然后又召集寺院住持,大兴土木,扩建寺院。
当时同朝官员完全看不懂,就弹劾他,说他都饥荒了,还在劳民伤财。但范仲淹这么做,其实是为了“以工代赈”。赛龙舟,其实就是借用节庆带动消费,让出卖劳力的百姓,可以借由更多的工作机会出来讨生活,而那些手里有余钱的百姓就可以把自己的资产流动起来。包括大兴土木,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范仲淹很聪明,他用这种举动,就不太需要向中央要钱了,地方自己就可以盘活起来。他就用这样的办法,帮助杭州的百姓成功地度过了饥荒。
为生民立命,其实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养。但是范仲淹所做的,要远远要超过这个。我后来读他的传记,我觉得感动我的不仅仅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是用什么样的人格和气节在做。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这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感动我的故事:范仲淹当时在苏州当知州的第二年,买了一块地准备安家。有个风水先生给他看了,说这是一块宝地啊,谁能得到它,这家必定世代出公卿。如果是我们,听了是不是会很开心。这绝对是福荫子孙的好事啊。
但是范仲淹的格局非常大。他说,既然这是宝地,如果我自己盖私宅,那只能旺我一家,如果天下士子都能来这里读书学习,那将来必定是人才辈出。
于是,范仲淹就把这块地拿出来,向朝廷奏请兴办苏州府学,这个举动首开东南兴学之风,后来历代经过扩建,到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了“东南学宫之首”——就是东南部最大的教育基地。值得说的是,这个教育的香火千年未断,到现在当年的校址依然是莘莘学子读书的地方。
这就是如今的苏州中学。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当时被贬睦州的时候,去看过东汉时期大隐士严子陵的祠堂,并且为他题了一句话。我觉得那句话,不仅仅是他写给严先生的,也是他用生命谱写的人格样本——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