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晓琼的头像

董晓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06
分享

铁匠铺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像是铁匠铺的代言广告,每天断断续续都能听到。除了过年过节外,铁匠铺一年四季几乎都没歇停过,不管大活儿小活儿,总是有的,给人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

按人们习惯的称呼,一般是姓氏后面加上所从事的行业就行了,就好比称呼老师医生一样。但村里人对铁匠的称呼不知怎么就打破常规了,不是以姓氏称呼,而是以铁匠在家里的排行称呼。铁匠在家排行老三,人们就都以三铁匠称呼他了。他两个哥哥虽不是铁匠,但也被他的行业所笼罩,最后也都被人们称为大铁匠二铁匠了,感觉像是逆流而上。自古以来国人喜欢简约,这一点在人们对三铁匠的称呼上就体现的真真切切。一开始人们都叫他三铁匠,但后来叫着叫着就把“匠”字给省略了,直接叫“三铁”。刚一开始,听得人直想笑。邻村有人来找三铁匠弄犁时,打听的时候直接问道“你们村叫三铁那人住哪儿?”这事儿在村子里传了很长时间。人们拿三铁寻开心,说没想到三铁这名声都远扬在外了。后来有人跟三铁开玩笑,说他大小也算是村里的名人了,以后别叫三铁了,干脆叫三金算了。再过几年没准儿就是村里的金字招牌。三铁笑笑,说啥称呼不都是你们给瞎起的。三铁那人为人处事憨厚老实,而且热心肠,但是一打起铁来,那几乎就是一根筋,只要是他认准的,别人谁都拗不过他。有次村里有人拿了把断了把的菜刀叫他给修理一下,三铁看后说这菜刀用得都有弧度了,得全部烧好重新打一下。那人说没事儿,先凑合着用。三铁说那咋行呢,正好一起弄弄,还笑说又不多要你钱。那人见势不对,紧叫着,但三铁已把那把菜刀放进烧得正旺的火堆里了。好心是好心,但差点弄得人家中午没做成饭。那人跟村里人说起这事时,笑说啥三铁三金的,打起铁来整个儿就是一“三铜”!

我们那时候小,对铁匠铺并不怎么感兴趣,顶多有时候有伙伴拿着家里破旧的镰刀、锄头之类的铁具到铁匠铺修补时,我们其他人没事干也跟着去看看。但后来电视上常演武打片,那里面不是刀呀剑呀的就是什么飞镖暗器,练武功耍兵器想当英雄,估计是那会儿我们那群男孩子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过的想法。觉得用木头片削出来的刀剑玩得不过瘾后,我们便想着怎么让三铁给我们打真正的铁刀铁剑了。想是这样想,但怎么开口就是个问题。平日里,村里称三铁的全是一些上了岁数或是跟三铁年龄差不多的人,我们小孩子叫三铁,顶多是私下在背地里这么说说,论辈分,三铁都是祖父辈的人了。有伙伴建议,说要不管他叫三铁爷,但有人嘀咕着念叨了几句后说这称呼拗口,而且还有伙伴笑说,这念起来咋就跟“三咸盐”似的。想了挺长时间都没想出什么合适的称呼来。有次有伙伴拿着家里一损坏的镰刀到铁匠铺叫三铁修理时,我们那些小伙伴也都跟去了。虽然不懂,但围在那儿看时,也都左一句右一句的问这问那。见我们一个个兴趣都挺浓,三铁倒像是没把我们当小孩儿看,边干活儿边跟我们说起了打铁的事儿,像打一般农具时铁要烧到什么程度,往水槽里冷却时要注意啥,菜刀镰刀用什么样的钢做刀刃比较好等等。我们一直在那儿听着,那情形,就跟一老师傅给一群徒弟传授技艺一样。有伙伴挺会见缝插针,三铁说到菜刀镰刀用什么样的钢做刀刃比较好时,他顺口问道,说大片刀用啥钢做刀刃比较好。三铁怔了一下,问啥大片刀。又一伙伴忙着补充,说就是武打片里那大片刀。三铁笑笑,说这个倒不清楚,没做过。那伙伴又忙问能不能给我们做几把。三铁说刀咋能随随便便乱玩,一不小心就伤人了,而且还说我们得想着好好学习,不能尽贪玩儿。那时候,我们从大人们那儿听到的几乎都是类似的话,不管是有知识的,没知识的,搞农业的也好,耍手艺的也好,教育孩子大都是“好好学习”这四个字的主旨。有孩子叛逆时常会拿村里一暴发户说事儿。那人大字不识几个,只念过小学二年级,他自个儿都说写名字时笔画常常缺胳膊少腿儿,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外面混腾了几年后成了十里八村的富人。曾经那些比他学习好的人骑辆自行车就觉得不错时,那人早已开上了高级小轿车。因此那人也就成了村人们眼中没知识人的杰出代表。有时回村子里,我们小孩子常追着他那小汽车看新鲜。不过大人们引用时那人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孩子们引用时招来的全是教训声,肚里没知识,咋能有出息,不好好学习,哪有那么多瞎白丁暴发户!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诲,在乡村是真正扎下了深根。

我们想让三铁造兵器的事儿当时没成,后来软磨硬泡了几回也没成。之前那俩伙伴愤愤不平,其中有一伙伴还把他爷爷跟他说过那“人间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的话给端出来了。说三铁不给弄咱自个儿弄。不过除了他俩挺认真外,我们当中也没人把这当回事儿。挺令我们意外的是,过了几天,那俩伙伴倒真拿着他俩弄出来所谓的“飞镖”让我们看了。长度、宽度、厚度以及整体的形状,几乎都一样,怎么看都不像是打出来的。细问时,有一伙伴悄悄告诉我们,那是他们拿着铁钉在铁道上压出来的,还说等再有空了就拿着他们已准备好手指粗的钢筋去压刀和剑。那时候村里的铁道两旁还没有护栏,虽然老师跟大人们常说不能到铁道上面玩,但常有孩子到铁道上捡那些跟蚕豆差不多大小灰黑色的圆石子玩。不过那俩伙伴还没来得及去压刀和剑就被他们的父母给发现了,各自都挨了一顿打。虽不敢去铁道上压了,但又都不死心,两人拿着斧头叮叮当当打了挺长时间,没造出什么刀和剑不说,最后还因那事儿被我们给他俩各自起了一外号,一个叫“铜锤”,一个叫“铁斧”。

三铁没给我们打刀铸剑,但有次我们玩的时候路过他那铁匠铺时,他把我们叫住了,说他这里有几个铁环,我们要想玩的话拿去玩吧!这说的倒使我们对三铁另眼相看了。我们拿上三铁白给的铁环后他还用稍粗一点儿的铁丝给折出了推铁环用的铁钩子。比起我们那时候玩的弹弓、木头刀剑之类的,推铁环应该算得上是文体运动了。有时在礼拜天,我们常会到村东那马路上比赛谁推的铁环跑得快。最后推铁环就跟推出瘾似的,上学放学的路上都推。不过推铁环倒是真的推出成绩了,练得各个都跑得特快。有一年乡里组织各村小学过“六一”儿童节时,文体比赛赛跑项目上的第一全被我们拿了,乐得校长直说,没想到孩子们都能跑出这速度啊!我们拿奖后回来推着铁环到三铁那铁匠铺了,报喜似的跟他说了一番。三铁听后乐呵呵地说道:“这多好,不比玩儿你们说的那刀呀剑呀的强,要好好学习,争取考试时也都个个第一!”

当时我们或许还无法真正明白三铁作为一个祖父辈的人对我们的那种教诲,就如同常听到大人们教育孩子时大都只是说要好好学习一样,总感觉那是老生常谈的事。后来从书本中学到“铸剑为犁”时,我倒是常常想起三铁为何不给我们打刀铸剑而却主动送我们铁环。《孔子家语·致思》中说“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三铁虽说不出那么高远的话,但那做法总也是那种思想在最底层的一个真实缩影,就如同大人们教育孩子常会说好好学习那样。现在的科技是发达,但有时却发达的让人后怕,一个按钮就能毁掉一个地区的科技时代,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那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人类自掘坟墓。

现在每次看有关国外战争的报道时,总会幻想,那些隆隆的枪炮声要都能够被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取代该有多好,“铸剑为犁”就如同三铁那铁匠铺里的活儿,一年四季都不歇停,像细水一样,永远长流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