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回村子里住了几天,每天清早,太阳刚升起来,就听到街巷里有人吆喝着卖粽子了。我问我妈平日里这些人莫非也来这么早,我妈说差不多,就是平日里来的次数没端午节前这几天频繁,平时村里大清早买粽子的都是一些早早去地干活儿没吃早饭的人,买上粽子带到地里吃。端午节前这几天买粽子,人们大都是之前订好的,现在过端午,村里人自己包粽子的很少了,大都是买现成的,怕需求量大端午那天买不上,所以大都提前几天买上了,而且现在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冰箱冰柜,放的住。
我小时候,我奶奶还在世那会儿,每年一到快过端午的时候,我奶奶我妈她们就张罗着包粽子、蒸凉糕了。提前把苇叶泡上,精选红枣、蜜枣、糯米等。蒸凉糕比较省事儿,把糯米洗好拌匀放在锅里铺好苇叶的箅子上,然后遍地插花的往里面摁红枣或是蜜枣,都弄好以后,盖上锅盖蒸就行了。等凉糕蒸出来以后,那些红枣或蜜枣就都镶进凉糕当中了。我们小时候吃凉糕,大都是先挑着吃凉糕里面的红枣或蜜枣,相对蒸凉糕而言,包粽子稍多了些工序,泡苇叶、挑糯米、选红枣、蜜枣跟蒸凉糕要准备的差不多,主要是包的时候得一个一个的来。记得我奶奶跟我妈她们那会儿包粽子,街坊领居的大娘、婶子们常都会聚在一块儿包,无形中,包粽子就得格外的精益求精了,用那些大娘、婶子们拉家常笑说的话讲,要是粽子包不好的话,拿出去让人家笑话。那时候一到端午节时,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蒸凉糕,走在村巷里,都能闻到粽子、凉糕的香味。
那时候也有人到村子里卖粽子,但那几乎跟端午节无关,一年四季中,除了冬天碰不到那人到村子里卖粽子外,其它春夏秋三个季节里,时不时就会听到那人在街巷里卖粽子的吆喝声。每次见他都是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后架上驮着一个长方形的竹篓子。那人卖粽子也挺有点儿意思,有时在街上碰到我们在一起玩儿的孩子们时,他就停住了,吆喝几声卖粽子后就开始跟我们搭话,那人挺会逗小孩儿,几个笑话说的不光我们跟前的小孩儿听得哈哈大笑不愿意走,就是稍远一点儿的孩子看到我们聚那么多人时也都过来了,听的期间便有人买粽子了,好多次,只要有一个孩子带头买,其他的孩子就都跟着买了,而那时候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孩子们身上大都没有零花钱,都是先拿上粽子,然后跑去找大人们要钱。次数多了,有些孩子就不免挨了家里大人们的骂,嘴馋的,没吃过个粽子,巴掌大个人就学会赊东西了。骂归骂,但还是有许多孩子们仍是先拿粽子后给钱。坐街拉家常时,一些大娘、婶子们就说,其实这也不能都怨孩子们,孩子们那么大点儿懂个啥,要怪也怪那卖粽子的,一来村里卖粽子就专门引逗孩子们。后来再有孩子们拿上粽子找家里大人要钱时,大人们就又让孩子们把粽子原封不动的给卖粽子那人拿回去了,买卖自然也就不成了。时间久了,卖粽子那人的方法也变了,不是直接让孩子们拿上粽子找大人们要钱,而是让孩子们把粽子拆开吃上几口再去找大人们要钱,这样一来,那粽子就退不了了。有的大人因为这找那卖粽子的人理论,说搭揽不是买卖,攀换不是亲戚,哪有这样卖东西的。一见这情况,卖粽子那人就一个劲儿的陪笑解释,说孩子想吃给孩子买上几个吧,三里五村的因为这动气不值得,让人家笑话,这年头买卖不好做,这又是点儿薄利生意,就当是照顾照顾他这小本儿生意人,卖一个粽子也就才几分钱的利……这样一说,当事人的气差不多也就消了,要是碰上比较难缠的,卖粽子那人也就多少再给点儿甜头,卖别人一块钱五个粽子,到比较难缠的人那儿就成了一块钱六个,结局彼此欢喜。我们出村念书以后,到如今的出身社会,有时回到村子,还会碰到那人卖粽子,村子里我们那茬孩子,可以说也算是听着那人卖粽子的吆喝声、吃着他的粽子长大的。好多次跟人谈到干事创业要有恒心时,我常会说到卖粽子那人,从我们六七岁的时候见他到村子里卖粽子,到如今二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卖粽子的小本儿生意,挺让人佩服,不过那人的变化我们也都是看着过来的,就拿那些跟卖粽子有关的工具来说,刚开始那会儿是二八自行车,后来换成了“红公鸡”摩托车,红公鸡摩托车又换成了弯梁110摩托车,弯梁110摩托车又换成了面包车。放粽子的竹篓子也变成了参有不锈钢的铁皮箱子了,上面还贴着个红字黄底的“粽”字。粽子的价格由当年一块钱五个,后来卖到一块钱三个,到现在一块钱一个或是一块五一个,这里面,也见证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听人们说,那人就靠卖粽子给两个儿子都在县城里买了楼房,娶了媳妇,而且还买了轿车。大儿子子承父业,在县城里租了间门市,专门批发粽子。他家的粽子,十里八村,甚至在县城里也都算是叫得响的品牌了。
我在县农业部门工作那会儿,下乡时去过常到我们村卖粽子那人他们村,听村支书介绍,他们村里人除了平时种地外,家家户户几乎都从事粽子行业,人们地里忙下去以后就是包粽子、卖粽子。一般都是女人们在家里包粽子,男人们出去卖粽子。不光村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平时忙于做粽子买卖,村里像聚众耍钱赌博、喝酒闹事的现象也几乎没有,村支书笑说他们村都评了好几次“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奖了。
前些日子,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是他们要下去采访一个“粽子专业村”,实地了解一些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问我有空没,去不去。我说有空,正好也想到村子里走走了。不过没等他们说出那村名,我已经说出来了,问他们是不是去那个村。那朋友挺吃惊,说就是啊,还问我莫非也对这个村子很熟。我说很熟不敢说,不过好歹我曾经也在“三农”战线上奉献过自己的六七年青春啊!一听这,那朋友猛然间想到似的说,他咋把这给忘了,早知道哪还用麻烦托人打问联系。
到了那“粽子专业村”后发现,几年没来,那村子变化挺大的,乡村振兴工程的实施,让那村子大变样了。现在村子里屋舍俨然,一派现代农村的景象。村口标识建筑采用传统元素跟现代风格相结合,既体现着农耕文明的悠久,又标志着农村现代化的进步。街巷又都重新硬化了,比较宽的主街道还铺了沥青,主街道两边的绿化也很多,栽种的树种有垂柳、松树、金钱榆等,所有街巷都安了太阳能路灯,路边放置了垃圾箱,一些显眼的地方还粉刷了文化墙,内容有传统文化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还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当村的文化广场上,有个独特的“粽子”建筑,那也应该算是村子特有的标志了,深刻阐释着“粽子专业村”的产业发展和文化内涵。
找到村支书后,向他了解了一些最新情况。这个“粽子专业村”全村有725户,1730口人,专门从事粽子行业的有200多户近700口人,其余的就是以种地为主,卖粽子为辅。专门从事粽子行业的那些农户,一个人一天能包近700多个粽子,光卖粽子每人的年平均收入都在2—3万元左右,随着近几年各级媒体的不断报道,“粽子专业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粽子在市场上的占有额也逐年增加,村支书还挺自豪的跟我们说,他们村的粽子都进了首都北京的市场了,村人们从事粽子这一行业,现在是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信心。我问村支书他们村的人从事粽子这一行业,最早是在啥时候,村支书说据县志上记载,清朝的时候就有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有了规模。聊到脱贫攻坚的话题时,村支书说这得感谢上边儿的好政策,去年他们村借助产业扶贫的政策跟资金扶持,成立了粽子专业合作社,不光把村里的贫困户都吸收进来了,其他一些专门从事粽子行业的农户也成了合作社的成员,村子里从事粽子行业的人真正向着抱团式的方向发展,年底合作社给所有成员都分了红,越来越多的人正准备加入合作社。现在,他们村的贫困户全都脱了贫。随后,村支书带我们走访了几户,通过详细采访了解到,像常去我们村卖粽子那人那样,通过卖粽子给子女们买楼房买汽车的人有好多户,有的人不光在镇上、县城里有门市,就是在市里还设立了固定的销售点儿。参观合作社时,正见有二十多名妇女们在那儿包粽子,村支书说这些妇女们都是合作社里固定的从业人员,每人每天平均包六七百个粽子,一天下来差不多能包一万三四个粽子。我们随行中有人问,每天这么多粽子,能卖得出去,村支书笑笑,说不愁卖,批发的、零售的,还有一些全都真空包装好发往外地的,有时候还缺货呢,特别是每年端午节前后,需求量更大,卖得好了,人们一天就能收入好几千元。粽子真正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采访结束后,回的路上,我们聊得话题依旧是“粽子专业村”的事儿,也算是先口头交流整理了所收集的素材。虽然到时要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的主题却大都是一致的,小粽子做成了大产业,村人们通过自己的勤劳付出过上了幸福生活,用端午节里一句祝福的话说,粽子飘香,幸福吉祥。通过采访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村支书的讲述,“粽子专业村”能发展到现在这么好,那绝对是有根源的,就拿人们那种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精神来说,也着实令人敬佩。眼下的脱贫攻坚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资金不断投向农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足够让人有理由相信,“粽子专业村”的粽子一定会香飘更远,村人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