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司新国的头像

司新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12
分享

汤面条里的乡愁

在豫东乃至河南,早些年汤面条是人们的家常便饭,一天不吃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象丢了魂。不仅爱吃,还吃出了名堂。如婚宴吃的“喜面”,产妇吃的“福面”,生日吃的“寿面”……

说到寿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声称:“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寿面也。” 是说面条之所以能作为人长命百岁的象征,皆因为面的形状“长而且瘦”、谐音“长寿” ,所以面条成为了讨口彩的食物。也有人说寿命长短与人中长短有关,而人中长短取决于面孔长短,面条正暗合“面长”, 所以长寿面也就大受欢迎了。

宋人说的“汤饼”,其实就是面条的祖先。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在东汉《四民月令》一书中载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据考证“水溲饼”、“煮饼”是中国面条的先河。魏晋时称“汤饼”,南北朝时称“水引饼”或“水引面。” 汉《释名•释饮食》载有:“蒸饼、汤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素食说略》中有“面条,古名索饼,一名汤饼,索饼言其形,汤饼言其食法也。” 做法是用手将面团搓成筷子粗细,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叶样子,入沸水煮熟,类似宽面条;或称“馎饦。”《荆楚岁时记》说:“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 这里的“恶” ,指疾病和污秽。是说伏天苍蝇细菌多,饮食不洁,易患肠道疾病,而“汤饼”用开水沸煮,趁热吃,会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侍候病人的饭食,多用面条。直到前些年,女人坐月子,生孩子,最好的补品还是一碗汤面条或酸汤面叶加两个荷包蛋儿。

不论是索饼、汤饼、奢面,还是素饼、煮饼、水引饼等,都是在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而以‘’面条‘’为名,则到宋代才有。

宋朝不但有了“面条”这个名词,而且开始有了素面、煎面、鸡丝面、三鲜面、银丝冷淘等。至于挂面,据说宋、元时期也己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相当于现在风行于食肆的菠菜面、蕃茄面之类,令人叹为观止。

面条既可以是经济饱腹的平民主食,也可以是登大雅之堂的美食。很多达官贵人、骚人墨客均喜吃面,并以面食招待贵宾。陆游在《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中说:“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夸自己用葱油做的面条可以和天上美食比美。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从中可知,古人生了儿子是要请人吃面的。

此事还有元好问《杨焕然生子四首之二》:“阿麟学语语牙牙,七岁元郎髻已丫。更醉使君汤饼局,儿童他日记通家”互为佐证。至于刘禹锡的《翠微寺有感》:“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则写了一碗很风光、很显赫的面条。面条被赋予了浓浓的政治色彩,甚至成了李世民避暑时拿来奖赏部下的礼品。

还有因为面条升官的。南齐太祖萧道成喜欢吃面条,何戢就精心挑选一帮子会做面条的妇女,天天做给他吃。因为马屁拍得了得,不久何戢就步步高升,当了安成王车骑长史辅国将军、济阴太守。

因为面条制作简单,营养丰富,品种繁多、食用方便,既可当主食又可作快餐。无论富贵贫贱,都喜欢来上一碗。于是面条由阿拉伯地区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很快传至欧美各国。直至风靡全球。尤其是在中国,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几乎都是“面条客”。《清宫卿膳》记载,乾隆皇帝早餐多有“野鸡清汤面一品”。在春寒料峭的日子,吃碗热乎乎汤面上朝,心里暖融融的。

早些年面条都是手擀。看似简单,但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不但要技巧,也是力气活。和面要用力揉,反复揉,揉到面团舒、挺、筋、韧才好;揉好还要蒙上一层纱布,即方言所说“溜布子”搁置一会才下手擀,俗称“醒醒”。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又薄又筋道。在豫东周口一带,商水固墙捞面是一绝,面馆早己开进了省会郑州和北京。而在乡下,看谁家女人手巧,一看针线活,二看擀面条。挂面又细又长又齐整,早些年是个稀罕物,夸人家女人巧就说:“看人家那面条擀的像挂面一样!”

在我们村,前街后巷就数我娘做的面条最好。那时候我们姊妹多、口粮少,正是长身体要营养的时候,物质的极端匮乏锤炼着娘的智慧和技能。娘总是绞尽脑汁让我们吃饱吃好。无论粗粮细粮,到她手里都能花样翻新。娘的面条,不比固墙面条差哪去。放学回家,看见娘擀面条,就忘了写作业。案板被娘的双手长年厮摸打磨的又光又滑。长短不一的两个擀面杖,在娘手里像乐队指挥手里舞动的指挥棒。先用短的,再用长的。一会儿铺开擀,一会儿卷着擀。在有节奏的簌簌声中,面团由厚变薄,由小变大。最后圆圆的,薄薄的,铺满整个案板。然后娘把它一正一反叠摞成巴掌宽长条,一只手按在上面,一只手“哒,哒,哒”运刀如飞,我的心会提到嗓子眼,好害怕刀会伤了娘的手指。

锅里水烧开了,咕咕噜噜冒着热气。娘抓起面条用手一抖,下到锅里,接着用筷子焯几下以防粘连,等它溢起来。最后放入菠菜、苋菜、香菜、荆芥之类蔬菜就可以出锅了。

河南有句俗语,叫“面条擀薄切窄,不怕临时来客”。意思是把面条擀得薄一些、切得细一些,即使临时来了客人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无非多添几碗水罢了。关于面条,还有个趣闻。批林批孔运动中,豫东某公社召开声势浩大万人大会。妇联主任发言时义惯填膺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人能顶半拉天!孔老二这个圣人蛋,竟敢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抬扛顶牛唱对台戏,说啥女子不算汉,面条不算饭。咱女人和男人一样犁地割麦打场,和男人一样开飞机开汽车开拖拉机,凭啥说咱女人不算汉?再说了,现在咱吃不起好面馍,只能天天喝稀面条,孔老二说面条不算饭,我们吃啥呀?吃他大(“大”在豫东乃至河南大多地区方言里是爸的意思)那个蛋呀!”

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孔老夫子说没说过“女子不算汉,面条不算饭”。但我知道从我记事起,几乎每天中午娘做饭都是面条。而且有时稠,有时稀。我那时整天蹦蹦跳跳不消停,最怕面条稀,即使喝个肚子圆也不济事。半下午老“常(肠)”就开始和老“杜(肚)”打架,咕咕噜噜叫个不停。白面不够吃,就和豆面、红薯面搭配着吃,叫做杂面条。没有青菜吃,就吃芝麻叶、红薯叶,还有晒干的萝卜缨子。其中芝麻叶面条不但我喜欢吃,直到今天还仍然是豫东乃至河南人的最爱。

吃芝麻叶面条忌清汤利水,须黏黏糊糊才好。娘的拿手戏就是芝麻叶面条:先用葱花、盐和小磨香油把泡至绵软的芝麻叶腌制好,待面条煮熟后加点面糊搅进去。让面由稀变稠,汤由清变浑。中午放学回家,先上灶火盛上一大碗,蹲在门槛上喝下去。芝麻叶独特的味道直入肺腑。似乎连血液里也有淡淡的醇香。吃不完剩下的面条,叫“剩面条子“。晚上放学回家,兄弟姐妹们会为一碗剩面条子争的不可开交。剩面条子冬季加热叫“烫烫“,夏季则不温不烫。不管烫和不烫,弄几个蒜瓣“嗑”着,又是一顿佳肴。

现在芝麻叶面条已经登上大雅之堂,堂而皇之走进饭馆,成为人们怀旧恋旧,调节胃口的最佳食品。而且芝麻叶面条的吃法在不断地翻新:芝麻叶有用葱花、辣椒、姜丝和佐料爆炒的,有用生羊肉加足佐料熬煮的,有用母鸡高汤煨过加上鸡丝的,总之无论如何别出心裁,花样翻新,芝麻叶面条独有的香气,终久遮掩不了。从家乡走出去的人,不论身在何处,身价高低,一碗浓香味醇,粘乎可口的芝麻叶面条永远是妈妈的味道。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人在外面冻的透心凉,热气腾腾的面条捧在手里,呼呼噜噜两碗下肚,头上冒汗、浑身发暖,立马象穿了个小皮袄。大多数乡亲就这样被汤面条滋润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日子就在喝面条的哧溜声中过去。一晃,娘己作古多年。现在想起来,娘擀面条时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这些年天南海北,东走西逛。不论是北京的炸酱面、上海的阳春面、山西的刀削面,还是陜西的臊子面、四川的担担面、武汉的热干面等等,吃来吃去、还是家乡的汤面条好吃。要不当年那个包青天在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时,何以会说“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呢”?

汤面条承载着无尽乡愁。小时候能有汤面条吃,就很满足,就觉得是好日子。

(全文计约3300字左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