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午后的太阳暖融融的,推开窗户,院中的花草染满了春意。红梅在枝头绽放,牡丹长出了嫩芽,海棠的点点殷红也爬上了铁枝。。。。。。静悄悄的院子倒显得有些清冷。回身在客厅转悠,虽比病房舒适,一阵阵的痛庝还是让人心烦意乱。试图坐在微机前做一点事,没说灵感,伤痛总一阵阵打乱收拢的思绪。混时光吧,打开电视,边转悠,边收看中央一台播放的诗词大会实况。
董卿主持节目,我过去总有些偏见,以为她是以其清秀的身姿博得一姐地位的。长时间的观察,特别多次看了她主持的诗词大会,才华和内秀充分显现了出来,还的确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女。情境的转移,我似乎感到病痛有些减轻,即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心智荡漾在诗的海洋之中。
从学校返回农村那几年,一度,心中也充满了惆帐,消极悲观的处事态度在虚度着光阴。叔父的几次谈话,又燃起了我求知的欲火。20世纪60年代初,家中有唐宋诗词、《古文观止》《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书籍,每天收工后,叔父和父亲总要给我们讲一篇古诗或古文,我们用笔抄下来背诵。有时一边走路一边反复地背诵,也许是少年时期的积累,打下了比较牢固的基础,一直享受终生。诗词大会出现的内容百分之五六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最先接触的是唐宋诗词,我常常被诗人的诗句所激荡。边塞诗人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勾起了我对这些戌边将士的崇敬。辽阔的大沙漠上纵横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中凝集着阴沉沉的浓云。夸张的笔墨,勾勒出了气势磅礴、瑰丽奇特的边塞雪景。评委老师的点评、交流,更让诗句增添了意味。“胡天八月即飞雪”,艰苦的边疆生活,磨砺了诗人忠君爱国的坚强意志。
《红楼梦》是我最早涉猎的古典小说,个人的理解加之叔父和父亲的交流,不仅背诵了大量的诗词,对人物的认识和内容的理解也有一些比较粗略的看法。“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是四十四回宝玉要拔残荷,因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唯有这句还可以,你还要把它拔掉。”宝玉放弃了初衷。评委老师在议论时以为,黛玉在贾府的地位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她父亲留有大量财产,贾家只有让她成为媳妇,才有可能合法得到这笔财产。我个人以为,或许有这方面因素,但主要是贾母在女儿去世之后,对外甥女的宠爱。这里面有很大亲情的作用。正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他本想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史,阐述事物有生必有死,有兴必有败的哲理。而形象大于思维,它折射了腐朽的旧社会必然要走向灭亡的真理。固然,这里在谈诗,但《红楼梦》中的诗句不仅闪耀着才华的光辉,也饱含着哲理和智慧,让人越品越觉得余香满口。
诗的意境对人的影响和陶冶作用也非常大。入选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很有教育意义。这是唐代诗人王湾不多诗句中的两句,然而,就这两首诗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原因是他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大海的朝阳非常好看,但它经过了漫漫长夜;春天万象更新,他是从旧年走过来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孕育发展的过程,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然而,基础却是繁荣的根本。
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其气势和张力是千古一绝,无人比拟的。评委老师对“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阐释,让我怦然心动。“英雄就是为了脚下这片土地而战斗的人。”我想,为脚下这片土地而折腰的人,不是为了权、不是为了官、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苍生。。。。。。。
记得二十年前,儿子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家乡不通电,过年回到家乡,叔侄们在一块玩,他说等长大了要给家乡修起风力发电站,给家家带来光明。当时,我很感动,因为,我们都爱着家乡那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家乡的电早通了,我似乎也少了那份感动和激情。诗引起了我对故土的眷恋,我希望,无论千里万里,千年万年,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忘记了那美好的自然,那美好的土地,那片土地上那些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