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悠悠写诗韵
雨后初霁,碧蓝的天空飘荡着缕缕白云,天显得特别高,山显得格外青,给人无限惬意的感觉。与刘督导相约,一行三人到清油镇调研诗词之县的创建工作。
本来,余镇长准备参加调研,县委通知开会,她只得安排副书记姚远和我们一同到两所学校督查。
小车在国道上奔驰,粉墙、花木在窗外流逝,20公里的路,还没感觉到,小车就停在了清油桥头。两岸的移民新村纪录着时代发展步伐,往事历历让人记忆犹新。
故居在清油镇南山沟里,离清油街只有5公里路程,因为清泉乡纸坊沟偏僻没人知道,外地有人问起来,我总是大言不惭地说:“老家是清油河的。”虽然清油街也只是三、四百米长的半边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可有“赵匡胤送金娘”,“郑子明打瓜园”的传说,杜牧等留下的诗句,在商洛山中还是小有名气的。一直到现在丹凤铁峪铺的亲属还总说我是“清油河人”。加之,小学四年级就在清油河上学,对这个小街,我还是特别有感情的。
进入街道,民工们正在修下水道,铺路沿石和行道砖,郁郁葱葱的行道树舞动着腰肢,这让我想起了新街的建设者。很早以前,清油是双面街,清油河叫柳林河,后地是成片的稻田,后来发洪水冲走了半边街,剩下的半边街数百年来像古稀老人一样,没有一点生气。1998年“7.9”水灾,淹没了整个街道,到处是倒塌的房屋,遍地是烂泥、烂石滩,其状惨不忍睹……
在灾后重建中,镇党委、政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理念,提出了重建方案,县委、县政府同意在成片的高产的耕地中间开发建设了一条新街。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这就是当时的商洛第一街。由于资金短缺,两层沿街的楼房是盖起来了,街道硬化、亮化、美化,只能在不断完善中建设。按照县委打造四大名城的战略部署,借玉皇山森林公园和县城第二水源地建设机遇,清油镇党委政府筹划一条串珠成线的旅游规划方案。这更让我企盼着小街的蝉变。
到了镇政府,姚远副书记和我们交流了以点带面的创建方案,赵书记也谈了创建工作的想法。在姚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到清油初中、清油小学调研诗词之县的创建情况,我们看了教学区的诗教氛围,活动室的布置和活动开展情况,两所学校的创建工作能紧紧与教学、教研、素质教育、质量考核相结合,工作开展得扎实,氛围浓厚,创作热情高。这让我感到基层领导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改变。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象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虽然不能直接见到效益,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后院的桂花树依然在老井旁散发着芳香,我希望协调的社会发展像桂花树一样,永远默默地郁郁葱葱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