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西杨继红的头像

山西杨继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22
分享

千年留韵马趵泉

   杨继红

抛开世间琐事,邂逅风淡云轻。仲夏的一天,我又一次来到16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稷山马趵泉村。

世外仙境桃花源的原型就在后稷故里马趵泉村。这里的景致与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何其相似,村里山腰有天然石洞石马石人,传说“秦有儒生数人,为避焚坑之祸”辗转到此,住入这里。过着“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生活,这情景与陶渊明所写的“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相一致。马趵泉村好多人家门匾刻有“桃花源里”、“桃花源居”。每至一处,都能触动你的心弦,让你沉醉其中。

马趵泉北依吕梁山麓,居晋家峪峡谷中部,蜗居蹯龙山,南对栖凤岭,犹如一部古老的史书,山水为证,古树为凭,无限内涵,独具天性。明清民居古建群,鳞次栉比,座落群山相拥处。清泉潺潺,青山环抱,绿树成荫,乱石穿村,上下相映。清代民谣传唱:“进村一条道,环村五座庙,一门两举人,西北韩字镖。”村中韩姓居多,韩氏祖上开过镖局,大学士韩霖是徐光启学生,后来做过傅山老师。

村前明代戏台掩映在几株古老挺拔、枝干遒劲的大树下,常见闲散安逸之村民相聚这里,显得异常古朴典雅。伫立古戏台前,遥想当年台下的乡绅村民,其乐融融,拱手让人,礼仪之邦,听着高亢激昂的蒲州梆子,参悟着世事沧桑,感叹着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这舞台砖瓦有致,寸石生情,是难得一见的明代舞台!

在一处石阶上,见到铺有几个圆圆的小磨盘,当年的艰辛和沧桑,依旧清晰保留着,令人踟蹰不前。再往上走,岭上有庄严肃穆的碑楼,有唐代佛佑寺,有槐抱软柿,有清代马趵泉村八景等景色。漫山遍野都能邂逅地道中药材,不时的瞅见珍贵植物野牡丹,这可是中国牡丹之祖,也是洛阳牡丹的先祖。山上有一巨石,上面刻有民国著名金石家王堉昌题写的“卧虎岗”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县志记载,民国时期马趵泉山顶还有不少老虎,而今只能偶遇金钱豹、豺狼、山猪、獾、狐,还可见到被誉为“东方宝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和数不清的各类鸟雀。

一棵棵参天古树错落有致地伫立在一座座高高低低的山岗或坡上,临风飒然,形同拱手揖让的高人雅士,高赡远瞩,静静地等侯着远来的客人!这些古树经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风刀霜剑,即使挖出根须砍斫几枝,也不妨事,它们依然根深叶茂,翠绿如盖,遮天蔽日。那种丰沛、持久的生命力让人们充满活力与信心,产生一种无穷的力量!站在七八个人手牵手才能抱住的隋槐下,古树带走了喧嚣和浑浊,云儿显得如此轻柔与飘逸。在这自然之美的诗情画意里,获得了如水的心境。

马趵泉文化之底蕴,难用辞藻来点缀。这里有羲和观天制历的遗迹;有晋文公避难隐居的石窑;有李世民横刀立马的刀茬豁;有博大精深的韩氏太极文化;有韩家晋商远走陕甘宁的传奇;有抗日民主县政府与革命英烈的红色文化;有为平民百姓修建的“马夫庙”,相传李世民坐骑白龙驹受惊吓,狂奔难停,随从无人能阻拦。此时马趵泉有一农夫,奋勇闯到马前,降服白龙驹后,白龙驹驮着农夫飞至南沟沿,化作石马,人称石马山。为纪念这位大义勇为的农夫,村里自明代前就修建这座马夫庙。历史之悠久,风光之绝美,老村之布局,引无数笔尖和镜头,他们用心灵感受,用慧眼发掘,用独具之手笔,挖掘出马趵泉村的绵绵意味与光辉。

去年,中央电视台为拍纪录片《农耕春秋---画说农桑》,寻遍全国,最后选中古老而神秘的马趵泉村。这里的农耕遗存及乡土文明,令电视机前的观众倍感神奇与亲切。认识了耕地用的犁耙耱,认识了传统农业工具耧车扇车五股扠。在这里牲畜依旧是村民们忠实伙伴,割麦还是镰刀和绳子,碾麦还是牛拉着碌碡转,磨盘还在转动着,见证了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和古代农器之美。还呈现了不足百人的马趵泉村民质朴的闹春活动,打花鼓,唱老腔,划旱船,跑竹马,舞狮子等,依然保持着一种古朴清纯的生活方式。淳朴民风,善良习性,热情好客,是老村传下来的桃花源风气。

马趵泉犹如典藏深山幽谷之璞玉,岁月浸润使之变得传奇雅致。四座群山像巨掌环绕,马趵泉则是手掌中珍宝。说马趵泉是深山修练千年碧玉,我观它则作恬淡隐忍之老者,虚怀若谷,不与世俗争锋,只愿独守家园;我观它又如山间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美女,青春永在,荡漾鲜活韵律,青山是她外衣,白云做她衣袖,神泉是她血脉。千年淳朴敦厚之民风正是她纯洁之心灵。

用马趵泉山脚下神泉泡一壶牛筋叶茶,伴时光细细品尝。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马趵泉的诗画之境,言有尽而意无穷。任时光流逝,天荒地老,马趵泉古村落依然灿烂不变、光彩耀目,这是后稷故里的荣耀,更是后来人的福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