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西杨继红的头像

山西杨继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2
分享

板枣公园之神异

在千年古县后稷故里稷山,有这样一处一眼就令人神往的喜爱之地,无论春夏秋冬寒暑热冷,能让人悠悠漫步,依依不舍,顾盼广袤天地间千奇百变的美景,它就是国家板枣公园。它是千年古县地标,是千年枣树集结地,是千年农耕文化发祥地,是千年后稷文化活化石,是千年防风固沙完美地,是千年枣粮间作和谐地,来过人无不惊叹“好神奇的一座板枣园!不愧是地球上遗留下最完整最古老的千年枣树林!”

很难用一个词概括板枣园的独有气质,她总是谜一般的令人心醉,让人毫不犹豫地愿与她结一段尘缘。人文,底蕴,璀璨,创新,宜居,游乐……所道之词,似乎都只能窥板枣园之一豹,这不得不让人冥思苦想:板枣园,稷山之美,我的牵挂,究竟该用怎样的辞藻来描绘和点缀你的前世今生?

朋友告我,在枣园这个地方你随便踢起一块土疙瘩都是有文化的,《诗经》中有不少诗篇出自这里。农耕始祖后稷在此点燃教民稼穑火种;八拜之交中的羊角哀与左伯桃“舍命之交”就发生在板枣园;玉璧之战留下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千古绝唱《敕勒歌》就在板枣园南岸;被忽必烈赐予“巴尔思(老虎)”的“铁面御史”姚天福就出生在板枣园;明代稷山父母官刘三锡为民请命在板枣园破皇禁凿水井壮举千古流芳;“文冠七品,笔压三班”的清代探花王文在自幼贪吃板枣才聪慧出众;当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路过枣乡的抗日演讲至今言犹在耳;国学大师姚奠中幼年就在板枣园苦读圣贤书……这里还有国宝法王庙、板枣博物馆、非遗古井浇园、枣神庙、千年仙姑祠、古老开杆节表演、明清小院、四宝美食、宜人温泉等琳琅满目的地域文化。

遍历吾乡胜,枣园景更幽。枣花盛开的时节,一只只蜜蜂的翅膀渐渐覆盖了这片枣园。走在傲立苍穹郁郁葱葱的板枣园,再一次被17000多株千年枣树所震撼,虽历经唐宋元明清,树身变得粗糙、斑驳,甚至出现脱皮现象,佝偻的枝干如老人的弯背,显示出几多沧桑。“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老枣树从来保持一种无言的沉稳,暗涌着永无衰竭的生命力。你若将双手覆在它粗糙的树干上,便能感觉到它鲜活着,呼吸着。每年初夏,就在如此枝干上开满鲜活的绿叶,然后才开满粉绿中泛黄的小小枣花,引的蜜蜂乐不思蜀。这老枣树结的枣,越放越甜蜜,掰开后拉的糖丝越长,而且越放分量越重,你说神奇不?

园中明代古井“甘棠井”,至今春夏秋冬出水清洌。当柳编水罐提上井水,掬一捧水饮后,其味甘洌,不愧“甘棠”之誉。崇祯年间,知县薛一印在板枣林下赋诗:“江南桔绿日,塞北枣红天。色岂经霜老,味从戴露鲜。既嗟驰荔苦,还得赐樱偏。处处赤珠满,催租了半年。”笔墨饱蘸对板枣的赞叹,抒发着对稷邑的情怀,让这片千年风光旖旎、赤珠常满的枣林跃然纸上,勾起多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激发无数游人对枣乡的神往。

来到期盼已久的板枣园明清小街,两旁的老宅青砖碧瓦写满沧桑。一匝小铺子里有飘着麦香味酥脆的稷山饼子、有泛着金边银心的瓤菜片汤、有兹兹爆炒的凉粉、有香酥掉渣渣的稷山麻花,美食小吃在此闪亮登场,仍是千年不变的稷山味儿。前面不远的小火车鸣着汽笛载着歌声一趟趟穿梭,儿童游乐园里小朋友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不断。

每当夜幕降临,板枣园秋风楼旁人头攒动,游人如织,伴随着音乐律动、光影变幻,听枣乡老调琴书笙歌,欣赏一场“我有拿手戏”的演唱会。在板枣博物馆观看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情景剧《打麦场》、《稼穑风》、《后稷》,沉浸剧中,久久回味。这里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艺术与旅游的“打卡地”。枣园的美不仅在历史,更美在文化传承。犹如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有经济之风,一面有文化之风,无论那一面都很美。

伴着清辉与徐风,漫步板枣园石径或草地小道,心驰神往。握一枝曲折,静观那风暖花影;撷一樽汾水,酝几篇遐思迩想;揽一处明月,恪守着经年风霜。板枣园之美,让人微醺。神韵了然胸臆,手笔意味千行,在我心中,这里永远是一片难以割舍的热土,纵然她洗尽铅华,穿越千年,仍不减去我对她爱之深。

红日没入枣林,倦鸟归栖枣林之际,穿越千年的大佛寺钟鼓声在枣林回响着。钟鼓声温润而平和,就像一部书中所写的“阅春秋,历冬夏,回首看,世间功名利禄,抵不过枣花香里小憩。”往事越千年,时光荏苒,板枣园之传奇亦蕴含在此,坐在“叶不争春,花不争艳,根不争地,冠不争天”的千年板枣树下,泡上一壶醇厚的枣芽茶,含一颗大红枣儿在齿间细嚼,伴着书香细细品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枣园如画,却怎么也画不尽它那无穷无尽的美丽与魅力;枣园如歌,却永远唱不完深沉真挚的奉献之情与甜蜜诗意。让我们心怀敬畏,虔诚地走进这生生不息的千年板枣神奇园林,用心感受它的每一次呼吸,静静聆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