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人吃猪,多样而味美,可谓淋漓尽致。对一头猪来说,除掉毛、齿、蹄甲外,莫不都是釜中料、盘中肴。
稷山猪卷子即是稷山美食赶考路上留下的独一份优异答卷。民间传说,从前有个落魄秀才进京赶考,因囊中羞涩,没银钱住客栈,只好借宿大佛寺。因晚上熬夜苦读,时常饥肠辘辘,遂夜半外出寻觅食物。寺院不远处有一屠户,秀才走到屠户屋外时,见屠宰锅边散落一些猪下水,有心、肝、肺、肠,秀才便把这些猪肝洗干净,用猪肠将猪肝包裹起来,下到锅里去煮。不料想,煮熟的猪下水竟异香扑鼻,味美绝伦,食之唇齿留香。秀才从此精神大振,愈发努力,科考中一举夺魁,进了翰林院。
秀才为答谢大佛寺和屠户的借宿及食物关照,先到屠户家答谢重礼一份,礼物用红丝绸系花,上题“高中卷子”,除了重金还有秀才亲手制作的猪卷子,屠户顿悟,是“卷子”促力才使秀才皇榜高中,稷山卷子由此得名走红。此后,卷子一词沿用至今。后来凡是赶考秀才,都吃这道佳肴期待神助,憧憬着答好考卷金榜题名。清代探花王文在最喜好卷子,曾用这道菜招待八方来客,品尝后赞不绝口。
稷山猪卷子外面用猪肠细致缠裹成圆柱形肉团,像一拃长的纺锤,像两头圆齐的一根红薯,像一条胖乎乎的小麻花,像一枚长长的大鸡蛋。切片切块即可食用,佐以豆腐叫“卷子烩豆腐”,色正味美,香喷可口。
卷子最迟在明万历年间已是翟店古镇一道名菜,历经400多年的稷山卷子何以如此诱人?有人说是大自然的造化,有人说是农耕始祖后稷对稷山的恩赐,有人说是稷山“尚节俭,勤耕织,知向学,喜祭赛”的结晶,细一想,何尝不是。
我想猪卷子是来自饥饿的馈赠,反正不是饱食终日的人所创造。这应是先民对肉食原料物尽其用,不仅减少了浪费,也充实了烹饪文化的内涵。因猪肝有补脾益气、滋养心肝、养血明目之功效,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而含脂量甚少,含铁量为瘦肉的18倍,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猪肠则味甘性微寒,入大肠经,可治多种肠道病。这两样猪下水珠联璧合,演变成历史悠久的传统营养美味。
作为稷山地标美食的卷子,从未令食客失望,老是引以为荣。2023年仲夏,山东省作家团到稷山采风,向他们推荐了卷子,大家瞪着眼对着从未见过的美食心怀疑虑,等一入口,筷子便停不下,鲜美清香在大家的口腔四处漫溢,久久回味,啧啧称赞:“太鲜美了!”一连上了两盘猪卷子,一扫而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苏联、日本等国家代表团到稷山参观太阳村卫生工作,招待外宾的菜单一定少不了卷子。外宾品尝后,对这一从未见过的佳肴,意犹未尽,赞叹不已。
据说肠胃和肝不好的人,常吃卷子有补益。中医讲“以形治形,以脏补脏”,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什么,补什么”。吃动物脏杂来治疗某些疾病,或对应地补养某些器官,这古方历史已经很久了。西方人曾经挑剔国人吃动物脏器等不利于健康,以脏补脏不科学。我在2000年第4期《中国烹饪》杂志上看到,上世纪国外就对以脏补脏开始研究,还说是“新疗法”,认定了此法“是非常简单可靠的方法”,结论是“通过肠子种疫苗”。
我请教过运城十大名中医程怀庆主任医师对卷子的认知,他说中医学认定猪肝有补肝、养血、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调治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症,功效显著。其实,猪肝还有较好的补血作用,故验方有“党参炖猪肝”气血双补之说,是治贫血良方。我就卷子功效又征询河东名医宁泽堂,他说清代医学家章穆的《调疾饮食辩》书里,也指出吃猪的脏杂可“心补心,肺补肺,肝补肝,肾补肾,胃补胃,筋补筋”等。好多医学杂志上登载肝脏具有抗癌、解毒、增强智力的功效,都是有其临床验证的基础,绝不会空穴来风。
吃稷山卷子能抵抗病菌,依据是它含有大量的铁和锌和丰富的维 D 和维 A,这是建立人体健康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东西;卷子还会提供优质蛋白,补肾滋阴,改善贫血,保护视力,美容护肤,所以适当的吃卷子,会让你颜值倍增。
稷山人曾夸张地形容:“天下入口之香,稷山卷子头名”。春夏日子,感到疲乏、胃口不佳之时,餐桌上端上一碟清腴香醇的卷子,沾上一碟稷王山下的柿子醋,保证会食欲大开,精神为之一振;秋冬季节,用卷子烩豆腐(用豆腐主要是去除腥气吧)、炒大葱或辅以大白菜,那口味绝对纯正地道,肝肠香馥郁,齿颊回味长,幽幽之卤味挥之不去。卷子俗语也不少,如“唱戏凭嗓子,待客靠卷子”“稷山美食三大宝,卷子瓤菜油炸糕”“八仙桌四角儿方,盘子碗儿摆中央,卷子豆腐烩一锅,赛过人参燕窝汤”。
稷山临近两个县也做卷子,但和稷山卷子大相径庭。周边地方的卷子以心、肺、肠、肝等作材料,唯独稷山卷子只用猪肝和猪肠包卷,其制作工序严谨,配料也讲究,保证出锅后香味可口,肥而不腻,色泽鲜艳。卷子性情娇嫩,除单独切片切块享用外,不愿与更多鲜菜为伍,与卷子配伍的特色菜好像只有卷子烩豆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稷山卷子有朱砂的色泽、清爽的味道、软糯的口感,不腻的鲜香,让它赢得了闪烁熠熠星光的独特美食。猪肝与猪肠这一极其普通的食材,饱经陈年岁月的精雕细刻,嬗变成稷山卤制品的徽记,牢牢占据三晋美食一席之地,定格为餐桌上地方高光美餐,始终是招待贵客的佳肴,是舌尖萦绕的难忘美味,是勾起乡愁的特产,还有那忘不了的农耕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