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为了躲避战火,一路搬迁,一路颠簸,从陕西延安到榆林西沙,接着又从榆林西沙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当改革放之后,延安和榆林都太平了,而且都建设成了大城市,所有乡下人,想去的地方,作为我们的主人公,刘晗感慨万千,无奈谁让自己生来命贱,贪生怕死,为了活着,不得不靠两条双腿,赶着一头有气无力的毛驴,一路走啊走,躲啊躲,怕呀怕,就这样他来到了现在还没有太大变化的小山沟里,对他来说,最大的变化也就是路要比之前好了,来往的车辆多了,庄稼人,所种之地,都可以施上有机花肥了。
如今身边的子女也陆续奔往那些大城市,乡下都没有几个人,想出去散散心,都没去处,他只能一个人坐在自家硷畔外面的磨石上,这块石磨是他父亲在别处山沟里采的石头,所打磨出来的,一百多斤,硬是靠自己的背从山沟里背上来的,虽然磨卸了,可他不忍心将它丢弃。他嘴里时不时吧唧吧唧抽上几口老旱烟,来消遣这样的时光。他老了,不想去大城市,子女虽然三番五次,劝他,让他和他们居住,他心里想去,可嘴上又说不去,他不想为自己的子女添加没必要的负担,他也有点舍不得自己在这里的一切,窑洞和土地,这些可都是自己经过一生的奋斗所拥有的,他为这些流了太多的汗水以及在生活中的辛酸。
刘晗在不满十三岁时,就结了婚,当时结婚可不像现在,有那么多门道,没那么多讲究,更没有要车要房之说,只要两个人看的对眼,就结,甚至两个人都不用见面,家里父母就将两个毛头娃娃给凑合在一搭里,没办法谁让他们都是农民,农民在七十年代还有啥条件可言,吃了上顿没下顿,赶上别人过事,恨不得把整桌子上的食物都塞在自己嘴里,放到肚子里,吃得都两眼大瞪了,还不忘记吃。没办法呀!他们害怕饿,饿要比撑死更让他们恐慌。“宁愿做个饱死鬼,也不愿做饿死鬼”用在他们那个年代一点都不为过。刘晗早早的成了婚,他的妻子李氏比她还要小上一岁,两个毛头娃娃就这样在一起了,都不懂啥是情,更不要说所谓的爱了。
李氏一家五口人,家里田地少,一年收成又不好,连基本的糠窝窝都很难吃上一口,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多一张嘴,就多一个人要吃饭,要花销,他们只好把自己的女儿给嫁出去,而当时在这小山沟里,刘晗家还算可以,因为他们家就有两个孩子,分别是刘晗以及他的哥哥刘斌。
刘斌已经成家,靠自己的双手就可以维持家中日常所需,不用他的父亲再为他操心,不过他也没能力去帮助自己的父亲。
自从成家后,刘晗不得不为了生活更加吃苦,每天早出晚归,鸡不叫就上了山,太阳落了才带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里,两个娃娃过日子,做的饭好吃不好吃都得吃,只要能减轻饥饿,哪怕这这饭没放盐,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下咽。
成家后的第二年,刘晗和李氏有了第一个孩子,他们根本不懂怎么去照顾孩子,也就双方的父母前来帮他们照看三五天,不会太长,他们也要过自己的日子,孩子每天都会嗷嗷哭个不听,那是饿的,大人吃不饱,孩子哪来的奶水吃。不过好在当时的人娃娃都好养活,什么都吃,不会挑肥拣瘦,也没有什么可挑头,一天除了吃些野菜,还是野菜。洋芋叶子、野枸杞子、苦菜……这些换作现在的人,除了苦菜可能还会说句“能吃”,至于洋芋叶子和野枸杞子估计他们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说吃了。可在六十年代,不吃这些,还能吃啥?几乎所有的劳动都是用人的双手来完成,那么重的碾子都人推。
糠窝窝也只是在年到来的时候,才可以吃上,洋芋小的甚至没有拳头大,这些洋芋也都是农业社,几户人家所种的地里分下来的。那个时候收成很不好,人多心不齐,庄稼又施不上肥,人人心里都想少受点罪,再加上天旱,收成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结婚之后,孩子一个一个多了起来,他们不懂什么是计划生育,也没有计划生育,有了就生,至于能不能养活大,完全看孩子个人命大不大。
就是如此艰苦的日子,刘晗就这样硬抗过来了,身边足足有十个孩子,目前也都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生活,他也不用再操心,老伴在八年前离他而去,他的一生看似平凡,可对生活的不屈,足以让我们去学习。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生活在天堂里,“别再生在福中不知福”对生活处处充满抱怨,因为鸡皮蒜毛的小事大动干戈。一切的不开心,源于我们的心态,只要心够坚强,生活到处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