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田的头像

蒋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07
分享

故乡的风

故乡的风,在儿时的记忆里占据着重要的分量。每每回忆起儿时的点滴,总会想起那些年风儿陪伴我们这家人的温馨时光。也因为风儿的存在,让原本就处于山大人稀处的家变得欢快热闹许多。

故乡的风是母亲脸上慈祥的笑容,安详地滋润着温暖、和谐的气氛。故乡的风是父亲坚实的臂膀,扮演着遮风挡雨的硬汉角色。故乡的风是孩子们脸上甜美的笑容,融化着骄阳似火的太阳。

每当故乡吹起了徐徐清风时,母亲便会带领着孩子们去感受风的神奇力量。走在风中,闻着花香,母亲告诉我们,风是大自然最神秘的东西,有了风才有了人间烟火。母亲也会给孩子们讲述很多关于风的知识以及趣事,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风的神奇。母亲讲的也不是什么文学知识,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中她自己多年琢磨出来的点滴经验,这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天气燥热,没有起一丝丝风的时候,母亲还会拿起一个父亲为她做的土扇子,为孩子们制造风。安静地躺在母亲怀里,听着母亲唱着歌谣,感受着母亲摇动手腕带来的阵阵凉风,心理特别的舒坦、踏实。有一种故乡的风不仅仅是吹的风,还是母亲安详的扇子风,是一种温馨、慈祥的母亲风。

在母亲的陪伴下,我们作为小孩子自然也对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天在刮风,我们就会漫山遍野地去寻找蒲公英,特别喜欢蒲公英在风的轻拂下漫天飞舞的感觉,就像是漫天星辰一样,那种浩瀚、悠远的意境让农村变得更加广阔。有时候刮着不大不小的风时,孩子们则会在风中伴随着风儿的声音翩翩起舞。不知是谁又在远处的山坡上放牛,传来一首牧牛笛曲,将欢乐的气氛推向极致。

清晨,故乡的风从远山吹来,带着朝露,带着阳光,揭开一层又一层黑暗面纱,轻轻地敲响门扣,唤起沉睡的人儿,为各家送来黎明的安详。母亲是个勤劳的人,睡不得早床,她便悄悄地掀开被子,从被窝里慢慢地爬出来,开始忙活一天的生计。

她先是去菜园观望下各种菜的长势,哼着小曲随便采摘些菜回家,然后劈柴、生火、烧水、煮饭操劳家务活。待到忙活完家里的事情,母亲又会去小河沟里洗衣服,因为河里有微微的河风,母亲洗衣服便不会感觉到热,还会有丝丝凉意。或许是母亲每天都要早起下地,或许是母亲常年在河边洗衣服,母亲的脸也饱受风霜的侵蚀,她的两个脸面总是显得红彤彤的,就像山里熟透的果实。

母亲也算是心灵手巧,能烧得一桌好饭菜来,排骨莲藕、东坡肉、麻婆豆腐、回锅肉、酸菜鱼等农家菜肴统统都不在话下。也不知道母亲是在哪里学来的,或许是自学成才,很多好吃的菜连母亲自己也叫不出名来。母亲也从不需叫我们起床,而是待到饭熟时,一股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子,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股香味也会随风飘摇,飘向远处的土地,将干活的父亲唤回家里。

提起父亲,总有一股坚实的力量伴随,父亲是站在山顶上的男人,他经常与狂风暴雨战斗着。山坡上的风非常之狂哮,山坡下的风略显平静缓和,这是父亲多年来与风战斗的经验总结。一直以来,父亲也都在与风相爱相杀,父亲既爱之又恨之。父亲爱之,是因为他出行都会根据风的走势来判断天气,准确掌握雨的进程。“东风急,备斗笠。”“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这些谚语都熟记在父亲的心里。父亲恨之,当然是作为一个庄稼人对庄稼好收成的一种期待,他容不得风儿损坏庄稼的一点一滴。

虽然每次父亲都希望风儿小一点,别吹倒了庄稼地里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但风儿的犟脾气总是要跟父亲对着干。父亲也从来不会服输,站在风雨中,拾起稻穗,扶起麦秆,将土地里未收割完的庄稼抢在大雨来临之前全部带回家。实在是忙不急了,也会招呼我们帮忙,盆啊、瓢啊、簸箕、萝蔸都要派上用场,这也是最为忙活的时候,免得粮食被风儿带走,免得干货被大雨淋湿。现在回想起来,有些搞笑,也有些心酸,但我似乎很怀念这种慌慌忙忙的热闹情景。

故乡的风,故乡的情。最浓还是故乡情,最亲还是故乡人。故乡那带着浓浓泥土气息的风儿,始终没有停过,吹向大江南北,吹向游子的心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