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家里只有几本小人书,那是在外工作的父亲买的,农家孩子没有这个优越感。那时,村里几乎见不到什么书,上学是农村孩子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我有幸读过的课外书《古代清官断案史》是借邻居同学的。《新儿女英雄传》在班级传看,已经被翻的散了件,我只能从后往前看,如饥似渴地阅读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记忆。至此,我爱上读书,渴望阅读。
自考时,我正式进入西北大学文学院学习。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大量接触文学作品,这个神圣的殿堂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把自己关在宿舍,常常读到深夜。业余时间,我来去最多的地方是父亲单位的图书馆。后来,我爱上了图书馆,每有心烦浮躁,便去里边坐坐,读一读,静一静。
那年月,工作之余,我的世界都是书,读三毛,读雨果,读托尔斯泰,读泰戈尔,读家、春、秋,老舍,沈从文,柳青与红楼梦。西北大学的文学深造让我的青春充实而浪漫。在那些青葱细碎的时光里,我把自己深锁于书的海洋,几日无书,便觉空虚寂寥,仿佛岁月蹉跎,年华虚度。
读书的习惯,后来一直陪伴我在那些莫名的岁月,陪我度过无数个寂寥的深夜。
岁月颠覆着流年,科技打造了星空。一晃来到新世纪,网络世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社会,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逐渐地,不知不觉,阅读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变得越来越少。玩微信,上互联网,这些时髦的高科技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心境,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充填着人们茶余饭后的闲暇生活。以至于,突然有一天,我发觉我也好久没有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曾经的枕边书成了摆设,书柜被蒙上灰尘,昔日的书香不再吸引。我惶恐,紧张,又随波逐流。手机里的一切是那么新颖好奇,吸引我一遍一遍关注朋友圈,群里的聊天热闹非常,心灵鸡汤贯穿于整个生活。
我想逃离,这不是我想要的。有人形容,当下的手机已经成了新世界的毒品。我仿佛看到那些躺在床上,曾经熟悉的烟鬼模样。这种新事物新形式产生了新的情感模式,人们面对面冷漠无觉,却把热切交流投在网络虚拟的世界。
我必须拯救自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最大的坏处,也是最大的好处。阅读从网络开始,我把所有打碎的时间重新粘合在阅读上,一本《新全球通史》,把我对历史的支离破碎整合在一起,世界,在我眼前又明亮了。
增加了新的形式,阅读变得更加便利,阅读的视野也更加广阔了。可以随时随地,可以随需随查,包括你想知道的所有未知的知识和体系。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重新阅读的能力。
渐渐地,书读得多了,知识面越来越宽,认识的世界越来越广。我把眼光和心界读进新的领域,新的层面。读而知不足。在新世界里,我越来越觉得知识的欠缺与贫乏。那种初入门槛的感觉,仿佛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让你充满勇气、信心,去向往,去追求,去征服。我的阅读变得更加的广泛和深远。
书读得多了,眼界宽了,心界远了,阅读引领思维更向远方,跨洋越海,穿越古今。哥伦布航海,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取经,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海上生明月,大漠孤烟直。我把灵魂沉浸在历史长河里,触摸着地球上每一寸经历过的土地。我与河流山川对话,倾听戈壁前生来世的诉说,感受沙漠荒芜的寂寞,欣赏草原、湿地、湖泊的神奇与传说。仿佛时光带着我穿越、云游,去触摸祖国的大好河山。宇宙大爆炸说,金字塔的神奇,玛雅寓言的秘密,大汉帝国的辉煌,以及大唐王朝对世界的影响等等都吸引着我,走进新的《丝绸之路》,去领略中国曾经、现在以及将来对世界的震撼与影响。
书中不只有颜如玉,书中不只有黄金屋。书能明目,能使人变成千里眼,看世界,看历史,看宇宙,看海洋,看一切你想看的今天、过去和未来。
书读得多了,慢慢地有了写作的欲望,写作的灵感。我把自己的心境变成文字,把周围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人生从而充满了浪漫,生活从此平添了情趣。爱上写字,更加地爱上阅读,在写作中阅读,在阅读下体会写作。阅读与写作成了我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
与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书是作者用灵魂铸就的。读一本好书,与作者进行灵魂层面的交流,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渗透着作者呕心沥血的思想,这些思想无不与读者的灵魂每时每刻产生碰撞与共鸣。作者的每一份感悟,又是对读者最大的鼓舞。
读一本好书。世界很大,伸手可及的地方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去。有些事看起来很难,但当你走近,原来只是一步之遥的距离。眼界决定心界,心界决定行动。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当知识充实着你,一个一个熟悉的境界就在眼前。
脚印下面成功的路,向每个人敞开。眼睛长在心灵的窗户上,当一个人的眼力,只能看到自己眼睛所能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便被无形的缩小到自己的心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睛做心灵的望远镜。想象一下,能有多少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啊!而眼力是用知识充实的。
读好书,让灵魂触摸世界。一个人的心能承受的载重量是多少,不取决于你的血液,而取决于你的眼界和心胸。胸怀天下,天下便是你的。放眼吧!让文字引领你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二零一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