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木金的头像

两木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5/07
分享

三妹子

三妹子是个农民,一心想嫁个城里人,好脱离苦难的农村生活,但始终未能如愿。

在三妹子的前半生中,曾有过几次机遇,距离她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幸运之神总是一次次地和她擦肩而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妹子出生在武功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家里没有男孩子。三妹子从小就模样俊俏、聪明伶俐,非常讨人喜欢。村里人常夸奖她:“三妹子长得这么心疼(漂亮),长大肯定能嫁个城里人。”三妹子心中打小便生出了强烈的愿望——长大一定要嫁个城里人。

三妹子的二姑在西安城里工作。二姑和二姑父特别喜欢漂亮可爱的三妹子,常带她去西安自己家里住一段时间。三妹子的爹时不时地对二姑叹息说:“唉!咱农村这庄稼活都是重体力活,家里没个男劳力不行。你嫂子连生了三个女子,还没个男娃,叫我在村里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二姑怀头胎的时候,就和二姑父商量好了,如果生下个男孩子,就和三妹子换一下:把儿子给大哥抚养,让三妹子给自己当女儿。二姑把这事说给大哥大嫂后,他们脸上全都笑开了花:“这能行,能行。”三妹子也乐意进西安城,当城里娃,吃得好,穿得好。

事随人愿,二姑果真生了个儿子。那时候,三妹子刚五岁。二姑父就把三妹子接到西安,说是要培养他们和三妹子的感情,让三妹子把自己叫“爸”,把二姑叫“妈”。三妹子满心欢喜,想着自己以后就是城里娃了,再也不用像父母那样,一辈子打牛的后半截,经常在梦中笑醒。

二姑打算等儿子断奶后,就把他送给哥哥抚养。不料,这件事情被二姑的婆婆知道了。她坚决反对把自己的大孙子送到农村,长大后还得当农民,整日和二姑吵架。无奈之下,二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是三妹子人生当中,第一次失去了做个城里人的机会。

在那个年代,农村流行给孩子定娃娃亲,先占一个主,免得孩子长大后不好找对象。三妹子也不例外。在她读小学时,她爹就托媒人给她寻了个婆家。婆家也是附近村子里的普通庄户人家。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男方家长带着儿子,来到三妹子家相亲。两个孩子太小,自然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双方家长见对方孩子身体健康、不呆不傻,也就表示同意了。接下来,男方选好日子,送了聘礼,也就是几十元钱、几袋麦子,宴请双方宾朋,举行了定亲仪式。这门亲事就此算是定下来了。此后,每当逢年过节,三妹子的小女婿就要提着礼品,前往三妹子家,拜望准岳父母大人。

按照农村习俗,如果不出意外,三妹子长大后必定要和这位准女婿结婚的。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三妹子读高中的时候,她的这位准女婿考上了大学。这对于准女婿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鲤鱼跳龙门”,从此成为国家干部,吃上了商品粮,彻底脱离了农村生活。但这件事情对于三妹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婚姻的天平可就失衡了:男方成了公家人,三妹子的身份还是个农村学生,以后考不上大学,注定要当一辈子农民。这可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门不当,户不对的,怎么可能会走到一起呢?现在的准女婿自然是高三妹子一等,觉得三妹子肯定是配不上他的。准女婿及其家长都想尽快结束这段不般配的婚姻。当媒人把男方的意思传达给三妹子的爹后,这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民没有一句怨言,硬气地说:“这婚事,我们拉倒,彩礼钱一分不少地退还!”三妹子又一次与城里人失之交臂。

三妹子从小就学习刻苦,字写得和她人一样漂亮。三妹子高考那些年,升学率非常低,要想考上大学,那可真是百里挑一,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尽管三妹子学习认真,但还是高考落榜了。之后,三妹子回家务农,再次失去了做个城里人的机会。

这时候,媒人几乎要踏破了三妹子家的门槛,纷纷给她介绍对象。每次只要听说男方是农民,三妹子就坚决不同意。她一心想嫁个城里人。

一年后,又有一个与城里人结缘的机会降临在三妹子的身上。那个年月,县里每年都会委派一些支农干部入驻农村。因为三妹子的母亲脾气好又能干,所以村里就把一个姓王的干部派驻在三妹子家里。老王就吃住在三妹子家里。三妹子喊老王为王伯。在三妹子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老王发现三妹子不仅长相出众,而且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就打算让她给自己当兵的儿子做媳妇。老王家里是城镇户口。他的儿子复员后肯定能安置在县城工作。那端的可是响当当的铁饭碗。

在征得爱人和儿子同意后,老王就对三妹子的父母说起这事。那时候,三妹子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里务农,能嫁给城里人,总算是顺了她的意。三妹子是一万个乐意。尽管她的父母觉得这桩婚事对于三妹子来说,能够嫁个城里人,说不定哪天就能脱离农村,当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大的顾虑,认为两个孩子身份差别悬殊,不般配,觉得老王家庭高不可攀。但好事找上门,谁又忍心往外推呢?加上老王态度诚恳,三妹子的父母最终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后来,老王回到县城原单位工作,就托人给三妹子在县城一家奶糖厂找了一份临时工。老王家距离糖厂很近。为了工作方便,老王就邀请三妹子住在他家里,也算是和未来的公公、婆婆培养一下感情。

从古至今,有句老话说得好,“婆媳天生是冤家”。就是过了门的媳妇也很难得有和婆婆和睦相处的,何况三妹子还没有过门呢。这一少两老住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因为生活琐事,生出许多矛盾来。老王的爱人愈来愈看不惯三妹子身上的一些毛病,比如馋嘴了、爱睡懒觉了,在家里干活没有眼色了。日积月累的,这准婆婆与日俱增地不能容忍三妹子,开始嫌弃她是个农民,没有城镇户口和正式工作。闹到后来,双方终于发生了几次激烈的争吵。老王也很无奈,偏向谁都觉得不合适,也是一天生闷气。老王的儿子还在部队当兵,一年中,也见不了三妹子几次面。两人只是偶尔通个信,互相了解一下,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见老娘与三妹子水火难容,加之对三妹子的农民身份一直耿耿于怀,老王的儿子趁机提出退婚。

三妹子的爹妈虽然是农民,但也是要脸面的人,闻听此事,来到老王家,痛骂女儿不懂事,给老王夫妻俩一个劲地赔不是,把三妹子领回家,坚决不许她再来县城糖厂上班。三妹子的这桩婚事就这么黄了。她只得又当起了农民。

经过这么几次失败婚事的打击,三妹子从此一蹶不振,再难见她露出笑脸,终日目光呆滞,不言不语。

“女大不中留,再留是仇人。”见到女儿年龄一天天大了,又这么整日郁郁寡欢,三妹子的妈心里着急得如同着了火一般,四处托媒婆给三妹子介绍婆家,这次一定要找个庄户人家。

伤过几次心,三妹子也彻底断了非嫁个城里人不可的念想,甚至对于婚姻大事也心灰意懒,任凭父母安排。

三妹子最终嫁给了附近村子的一个复员军人。男人长得五官端正,父母早亡,给他留下了三间破瓦房,家徒四壁,穷得烧虱子。对这些,三妹子都不介意,只求安稳过日子。

三妹子结婚后,新家庭经济底子太薄,穷气冲天,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三妹子刚嫁过去的那些年,的确吃了不少苦头。三妹子先后生了两女一子,家庭贫穷,孩子又多,缺吃少穿那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家中口粮断顿,还得父母接济。

三妹子的婆家和我的舅父家在同一个村子。两家还是远房本家。按辈份论,我管三妹子叫姐。今年夏天,我去看望老舅父,路过三妹子家。她家盖着三间两层楼房,外墙贴着花纹瓷片,在阳光照耀下,闪闪放光,特别气派,在村子里特别显眼。三妹子正在屋子里,逗弄着两岁多的孙子,甚是温馨怡人。问及当下的生活状况,三妹子甚是满意。她骄傲地告诉我,她的大女儿在西安工作,嫁给了西安城里的人,现在有房有车。二女儿前几年大学毕业了,在西安当教师。小儿子和儿媳都在西安打工,收入可观。三妹子和爱人现在终日在家里哄孩子,颐养天年,一家人美满幸福。

说起年轻时候,一心想嫁个城里人的事,三妹子显得很不好意思,羞涩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天命不可违。那时候还是城乡差距太大,农民日子太苦了,都是生活逼的。要是有如今农村这好日子,农民工可以自由进城打工,挣钱也不比大学生少,谁还会在意非得嫁个城里人呢?”

看到家乡农村整齐干净的街道,一排排的二层小洋楼,家家门前停泊的小轿车,我感慨万千。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民的观念也与时俱进。我热切盼望着农村发展更快,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康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