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先文的头像

孙先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5
分享

语文,穿越生命散发芬芳

合肥 孙先文

我上学时学语文,上班后教语文,语文成了我的伴侣。

语文,应该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人,不可以不学语文;人,不可以不懂语文。语文可以使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狭隘走向博大,懂语文的人,即使平凡,也绝不庸俗。因为他懂得去赏鉴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语文,伴随人终身,穿越生命散发着芬芳。

我学了十几年的语文,教了几十年的语文,但我不敢说我真正懂语文。眼下高中语文学科的现状,让我对语文这个学科越来越茫然。

语文是什么?在许多中国家长眼里,语文就是分数;在相当一部分的老师看来,语文就是会做试题。

最近,一次师生聚会,20年前我教的学生围坐一桌,一个学生敬我酒时说,老师,我现在才发现,在我中学学习的所有学科里,其他学科都和我们渐行渐远,唯有语文学科和我们越走越近。

上高中,对语文这一学科才算真正有了感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祝福》、老舍的《在烈日与暴雨下》、曹禺的《雷雨》让我对语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时没有频繁的考试,没有做不完的作业,也没有没完没了的补习,课后很多时间都可以去阅读。那时一个班总有几个文学青年“臭味相投“。我们一起看杨沫的《青春之歌》,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路遥的《人生》,甚至连《少女之心》那样的低俗手抄本也在同学中传阅。那时的课余时间完全由学生自我掌控,任其个性的发展和张扬。那时的语文意外地得到了雨露阳光的滋润。

那时上学的孩子,少年时代多有个文学的梦。这个梦虽然后来多破碎了,但那个五彩缤纷的梦想,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捡拾了许多文学的吉光片羽,珍藏于心房,氤氲出未来人生的一路芬芳。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深刻痕迹。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浑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

现在的语文教学就奇怪了:语文学科被挤占得无立足之地,升学压力越大,语文越被”边缘化“。有的家长说,语文是最不需要补习的。有的家长坦言:“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基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可以多做出一道题,政史地可能会提高几十分。”缺少成就感的语文老师也感叹: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如果不承认,再加个班主任。学生只要是语文学科的佼佼者,人们普遍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题目,接受了异常多的训练。

我曾经和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其他学科缺课能补,如果语文学科缺了一节课,你一生也补不上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语文课堂那个“情场“了。

给我敬酒的那个学生的话不无道理,高考,有的学科也许是”敲门砖“,过河你就可以拆桥,但语文不能,它关乎你的人文素养,关乎你的的终生发展。我曾和一个家长开玩笑,你的孩子语文好,将来他谈恋爱的档次也不一样,他以后的生活情趣也不一样,甚至他教育出来的后代也会不一样。

语文,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语文教材许多文质兼美的内容是为了表达精神,是为了为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这种精神,像温柔的风,融开满河的冰冻;像是无声的春雨,拂绿濯濯的荒原;像善意的微笑,驱走心中的阴霾……

西方先贤讲,人是有两次生命的。第一次生命是被动的,是未经你本人同意的,是未经你选择的,是“被抛”,所以,你的生命是受到蒙蔽的,那么,你第二生命的使命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为你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主动去选择你想要的生活,那首先就要“去蔽”,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完成自己的第二生命。

语文,能培养我们对文学的兴趣,能担当“去蔽”这个使命。

我接触了许多60后的文友,他们多在50岁之后,重寻文学之梦,像鲁迅所说的“朝花夕拾”。这些文友是在青少年时代,语文这门学科给他种下了文学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人生繁忙的季节,它一直被收藏在心里某个地方,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沧桑之后,破土而出,势不可挡。这个年岁又和文学重逢,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兴奋、激动、幸福难以言表,文学给他们后半生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一定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是由许多纬度组成的。这其中,审美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纬度。而文学对这一纬度的生成,几乎是最有效的。文学的根本性的功能之一,就是审美。

审美,使人类渐渐变成了有情调的人类,使人生变成了有情调的人生。人一有情调,这个物质的、生物的世界从此似乎变了,变得有说不尽或不可言传的妙处。人领略到了种种令身心愉悦的快意。

本应该风情万种的语文为什么现在变得面目可憎呢?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扭曲变形,变得呆板、枯燥,做作,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最富有文化艺术灵气的学科,变成了越来越讲究“套路”的沾染了江湖气的学科。想当年,教学条件简陋,资料短缺,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支粉笔打天下”,也能把语文课上得摇曳多姿。现在我们设备先进了,资源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却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一次我去外地做评委,听一位老师讲《再别康桥》,制作的课件流光溢彩,“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等优美意象均被制成精美图片和动画播放,伴着优美的的轻音乐和执教者的画外音把听课者引入诗的境界,课堂中多伴有有唏嘘感叹之声,但这节课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过多的画面压缩了学生语言形象再创造的同时,课堂语言成为了电影的解说,在学生的失语中教学成了多媒体的附庸,语言的品味和鉴赏几乎被挤出了语文课堂。

上课,上的是生命。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生命的体验,语文课堂才能实现生命的狂欢。上课,要生动,要入心,要自然,要大气,不要拘泥于技巧,要营造课堂的语言场,艺术再现语言文字之生命情气,让学生置身于生命的方舟,任意东西于文学与人生的精神海洋。

我参加过高考阅卷,阅的是作文,学生的高考作文在老师的眼前停留的时间一般只有三四十秒,阅卷中心组还催着赶速度。这样的作文阅卷,催生出作文教学的“套路”——高考作文要“一分钟之内,尽展风采”,老师要求学生平时写作训练要“虎头豹尾”,因为老师阅卷“横看头尾,竖扫中间”。

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这门学科变得索然无味。

语文,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只是读书阶段的一门学科,其实它的“奠基”作用会影响你的一生,你面对““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一刹那,你的血液和灵魂里一定会涌动一种诗意,你面对《边城》中爷爷去世,只有翠翠一个小人儿守着一片孤独的境况,一定会产生一种悲悯情怀。在你的人生遭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语文“听说读写”的十八般兵器可以成为你“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武器。

我们应该坚信:在美丽语文的征途上,我的世界一定会遇见春暖花开!

美丽语文,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