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先文的头像

孙先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24
分享

巢湖,倾城之美

安徽 孙先文

合肥,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当合肥把巢湖揽入怀中的时候,就唱响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号角,走进了通江达海拥抱世界的新时代。

八百里巢湖成了合肥市的内湖,哪一座城市有这样的格局和气魄?一方湖泊滋养了一座新城,哪一个湖泊有这样的担当和情怀?

湖城相依,城湖相伴。放眼远望巢湖北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矗立在云水之间。绿树丛林环湖而生,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环湖大道像一条黑色的玉石项链戴在巢湖的项上。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胜利塔屹立在巢湖岸边,仿佛巨型战舰的桅杆,她用九十九米的高度来隐喻“八一军队”的伟大胜利。纪念馆主体建筑更像水上的战舰,向前直指南方的长江。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曾响彻这里的江河湖泊。想当年,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留下了多少史诗般的英雄传奇。

初夏傍晚时分,坐在湖边的石头上,眺望巢湖东南西三个方向,隐隐约约看到一些零星的远山,小山玲珑,绕湖而生;绿水青山之上,流云滑过,湖天之间,就成了水墨山水。雨过天晴,立岸湖边,视野空阔,远帆点点,历历可见。有的竞渡湖心,由远而近;有的扬帆岸边,由近而远。细数舟楫,静观水浪,时光在这里似乎慢了下来。湖面吹来的习习凉风,清爽宜人,油然而生“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的感慨。只是月亮还没有升起来,“月上柳梢头”的剧情高潮还没真正上演。

巢湖上“画龙点睛”之山是姥山,姥山岛位于湖心,也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姥山上有个文峰塔,塔高七层,系条石青砖结构,层层飞檐走角,八角对着八方,角角装有铜铃,外观雄伟,结构精巧。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人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乐趣无穷。每层塔壁四周或题词,或诗文,或砖雕佛像。塔内藏有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人立塔上,只觉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立云端之上。倚窗远望,烟波浩淼,渔帆点点;近观脚下,姑、鞋二礁如在雾中。

姥山庙有一副绝妙的长联,上联是:“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域文化,给巢湖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相传“陷巢州”时,焦姥为救乡邻,自己被洪水吞没,化成了一座山,后人遂称之为“姥山”。巢湖的诞生更具神奇色彩。巢湖,古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传说古巢州腥秽不堪,鱼虾水族也遭污染而混浊。天庭玉皇大帝准奏陷巢州,倾天河之水荡涤巢州污泥浊水,沦巢州为巢湖。正如马克思所说,悠久的神话,具有永恒的魅力。

巢湖水系发达,自古就有“三百六十汊”之说。盛产“巢湖三珍”——银鱼、白虾与螃蟹。唐代大诗人杜甫,因见银鱼洁白小巧,曾有《咏白小》诗一首:“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形象地道出了银鱼的特征。唐朝皮日休“分明数得脍残鱼”和宋代司马光“银花脍鱼肥”的诗句,指的也都是银鱼。银鱼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骨刺,无腥味,可用来烹制出多种味美可口的菜肴鲜汤。银鱼炒鸡蛋、银鱼蛋羹、面炸银鱼、银鱼炒韭菜、银鱼烧豆腐、银鱼包饺子都是巢湖当地的“招牌菜”。

引江济淮工程已拉开帷幕,巢湖作为南水北调的龙头,从这里把长江之水引向淮河。两大水系将在皖北大地历史性地会晤,它们用上善至德,造福苍生,安济社稷。巢湖引进了源头活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山会变得更绿了,水会变得更清了,天会变得更蓝了。

一方大湖和一座新城已经奏响了一曲共生共赢的新时代之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