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孙先文
初夏,紫蓬山佳木葱茏,蔚然深秀。西庐寺,白云飘飘,梵音袅袅。“迎紫气,赴蓬莱”的“庐阳第一名山”,果然“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
紫蓬山的仙气从山坡那片麻栎林荡漾开来……
清晨,麻栎林下面的仙女湖,笼着轻纱一样的薄雾,化不开,吹不散。相传很久以前有个仙人在此羽化登仙留下的足迹,幻化成了一汪湖水;还有人说,晨曦初显,云遮雾绕之中,会有个仙女临湖梳妆,天一亮,她就衣袂飘飘,飞升遁去。
仙女湖有个山泉的入口,沿着这条细流寻觅其踪,就能找到一条通向麻栎林秘境的小路。美丽的传说为秘境增添了神奇的色彩,秘境又为美丽的传说找到了生活的场景。远看那片麻栎林,初春的那一抹新绿已蔓延了整个山坡,就像山坡拖下一袭绿色的裙服,绿得发亮,绿得碧眼,是仙女的新装,还是西庐寺遮挡凡尘的屏风?通过一条窄窄的入口,拾阶而上,走进密林深处,就会发现林地里豁然空阔,一棵棵高大的麻栎树像撑天的巨伞,支撑起了偌大绿幽幽的空间。树干或直或斜,或疏或密,它们都遵循着自然法则生长在那里,但绝不横行霸道,不勾心斗角,不缠绕攀附,枝叶一律向上,努力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在二三十米的高度,树冠浓密,形成了“伞盖”,似乎与云天相接。“伞盖”的缝隙之间只漏下丝丝缕缕的阳光,好像特意为了照亮这片幽深的林地留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能写出禅意十足的诗句,就应该是遇见了这样的景象。
城里待久了,高楼大厦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难得遇见这方绿色的空间,枝丫交错的绿色大网罩住了我们,我们可以放心地呼吸,自由地张望,没有PM2,5的困扰,也没有对着大小屏幕的倦怠。在这张绿色的大网之下,我们惬意,放浪,轻松,自由。大自然给我们庇佑才让我们有了最强大的安全感。再仔细看看麻栎树那黑黢黢的躯干,粗糙干裂,沟壑从横,似乎难堪大用。其实它材质坚硬,纹理或直或斜,都耐腐朽,可供枕木、坑木、桥梁、地板之用。树亦不可貌相。一二百年的大树,已经活到淡定的年岁,活到了无需用浮华的外表来炫耀自己的存在,活到了悟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大智慧境界。
林地秘境,山泉淙淙,鸟语盈盈,小虫唧唧。坐在这片林子里,深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仿佛把五脏六腑洗得干干净净;走在远离闹市的树林里,发发呆,养养神,看看野花,听听泉流,有一种超绝尘世的感觉,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想要的纯真。
麻栎林不仅是自带仙气的一处圣地,还是怒放生命的一块沃土。
麻栎林不择地势,竞相生长。有的俊秀挺拔,直干云天;有的因形就势,屈曲遒劲;有的扎根石缝,笑傲风雨;有的树干被藤蔓包裹,难睹真容,但它包容大度,把攀附它的触须引向光明的地方,这种共生共赢的生存智慧,不正是我们人类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花草树木。紫蓬山的麻栎林用它们的繁茂和坚韧昭示了一种怒放的生命——不惧贫瘠,不畏险恶,既然选择了这方天空,就会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顽强地生存下来。这片麻栎林不由地让人联想,晚清末造,这方土地诞生了许多勇猛精进的汉子。从这片山林走出去的一批批土生土长的淮军将领曾叱咤风云,报效家国,书写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鹭掠过了那片麻栎林,飞向山下广袤的田野;黄鹂鸟穿梭那片麻栎林,不再婉转于它们的爱情,为了巢里的雏鸟,它们在奋力觅食。
西庐寺、仙女湖、仙人洞和佛园就在这片麻栎林的上下左右,我有理由相信:这片麻栎林结了佛缘,通了佛心,沾了仙气。